06.11 任德奇空降交行擔任黨委副書記 擬任行長

空缺了4個多月後,資產規模超過9萬億元的交行迎來新任行長。證券時報記者獲悉,昨天下午交行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會議現場宣佈,任命任德奇擔任交行黨委副書記,擬任副董事長、行長。

55歲的任德奇,此前擔任中行第一副行長,分管部門包括全球市場部、投行與資管部、託管等部門。但他更長時間的履歷集中在建行,尤其是授信及風控部門。

在這之前,交行已於上週公告兩位總行高管人事變動。其中,在交行任職超過25年的副行長於亞利“因已屆退休年齡”提出辭職;而另一位從基層做起的“老交行”郭莽被提拔為總行副行長。

任德奇擬任交行行長

與原行長彭純“老交行”的身份不同,任德奇此前並無在交行工作經歷。

中行年報顯示,現年55歲的任德奇此前履歷主要集中在建行。2003年8月至2014年5月的近11年間,先後擔任建行信貸審批部副總經理、風險監控部總經理、授信管理部總經理、湖北省分行行長、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2014年7月,中行通過董事會決議,聘任任德奇為該行副行長。根據當時的領導班子分工方案,任德奇分管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分管全球市場部、投資銀行與資產管理部、託管業務部,分管中國銀行(港股03988)香港分行。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0月,任德奇兼任中銀香港(港股02388)(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2016年9月起兼任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總裁;2016年12月,任德奇進入中行董事會,並起任該行執行董事。

調任交行前,這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工學碩士,是中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長。而在建行、中行期間,除業績發佈會外,任德奇極少接受媒體採訪,比較低調。

與交行情況類似的是,中行行長一職也處於缺位狀態。2017年8月,原中行董事長田國立調任建行,陳四清接任董事長,並辭去中行行長一職,此後相關行長職責由陳四清繼續履行,至今已超過10個月。

從“明純組合”到“純奇組合”

回溯來看,上一位“空降”交行出任行長一職的,正是先後擔任過交行行長、董事長的牛錫明。在2009年底擔任交行行長前,牛錫明也並沒有在交行的工作經歷,他此前職業生涯的23年都是在工行度過的。

彭純則在2013年8月回到交行,與牛錫明搭班“明純組合”。如果從交行董事會委任彭純為該行行長開始計算,到今年2月牛錫明退休,“明純組合”走過了近四年半。未來,交行將進入“純奇組合”時代。

在“明純組合”搭班的四年多時間裡,交行成為國有五大行中的“深改”試點,“深改”也成為近年交行經營的關鍵詞之一。2015年6月,交行深化改革方案獲國務院批准,方案有12條措施,包括改善股權結構、引入民營資本,建立管理層和員工持股機制,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深化內部經營機制和薪酬制度改革等。

而在今年2月履新交行董事長後,彭純也表態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並在該行2017年度業績發佈會上,對該行的經營戰略給出了“兩化”、“雙輪”、“雙線”三個關鍵詞,要為“兩化”加油、為“雙輪”加力、為“雙線”充電。

面對2018年,彭純將這一年定調為交行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起點,在高質量發展的主線之下輔以“三增三降”(增有效客戶、增核心負債、增轉型收入,降風險成本、降資本佔用、降營運成本)的經營管理策略。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