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開高速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車奇士連鎖中國總部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建議使用外循環。一般高速公路都建在郊區,空氣質量較好,使用外循環可以讓車內的空氣更新鮮,有利於人體的健康。



汽車空調的內循環調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對此也非常糾結,不知道應該如何的使用內外循環。其實,車內與車外的空氣始終是互通的,無論是否打開空調系統,空氣都會不斷流動進出。開啟外循環,會增大與外界空氣的流通量;開啟風扇,則會加快空氣交換流通速度。


當外部環境非常好的時候,使用外循環模式,可讓車內充滿新鮮空氣,提升車內空氣品質;如果外部環境非常惡劣,比如灰塵、霧霾或在交通堵塞路段,使用外循環模式的話,則會將汽車廢氣、沙塵等吸入車內,導致車內空氣品質下降,影響乘坐的舒適性,所以當行駛在塞車路段時,請儘量不要使用外循環模式。

內循環與外循環完全相反,汽車內外的空氣流通處於最小的狀態,大部分空氣都是來自車內,不斷重複再利用,在夏天可以迅速降低車內溫度,冬天能夠發揮保暖恆溫功用。但內循環還是有缺點的,車內空氣不斷循環利用,時間長了空氣品質會下降。



對於自動空調系統來說,一般都是默認外循環,若想切換為內循環需要手動切換,大約5分鐘後空調系統會再次自動切換回外循環,這樣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讓車內保持與外界空氣的流通,保證車內空氣新鮮。比如大多數的奔馳車都是這樣的設計。當然,中國的空氣質量比較差,一般使用內循環的時候多,這就需要經常的手動調節了。


一般自動空調還有以下附加功能,可以自動的切換內外循環:

1、當你將溫度設定的很低時,會自動切換成內循環,加快溫度下降的速度,待溫度下降到設定數值後再切換為外循環;

2、當你將風向模式調整為前風擋除霧模式時,會自動切換為外循環,加快除霧的速度;

3、部分自動空調車型在掛入倒擋時空調會自動切換為內循環,防止尾氣被倒吸入車內。


老侯解車


高速公路上,可以肯定的是車窗在80公里以上速度開啟會有極大的風噪以及造成一定的風阻,所以基本上都是關閉了,至於空調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則是隨機切換的:


一、自動空調,尤其是帶有花粉過濾及空氣質量管理系統的,在溫度與pm2.5值發生變化後,會進行自動切換,例如在外溫達到30度以上時,多數會自動調整到內循環,因為內循環的出風量比外循環大;


二、手動空調,往往沒有自動切換的功能,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根據情況進行手動切換:

1、當外溫在35度以上高溫狀態,建議開啟車內循環以保證大風量快速降溫,尤其是德系和美系車的製冷速度較慢,所以在行駛中開內循環才夠用;

2、常溫或低溫環境下,假如周圍環境狀態好,且無雨、霧、霾等情況下,開啟外循環一是換氣快,二是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率,避免空調管路里冷凝水過多等情況;

3、雨、霧、霾的天氣或者環境不好,比如途經電廠、化工廠或路面灰塵較大,最好切換到內循環;

三、此外,車內空氣質量也是保證健康的重要指標,狹小空間內如果長時間開啟內循環,在乘客較多時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甚至會有敏感的人出現缺氧嗜睡等問題,所以隔兩個小時左右開一下窗或切換到外循環是很合適的


看字老串行


內循環和外循環是汽車空氣循環的兩種方式,幾乎所有汽車都有這兩種換氣方式。



外循環,簡單說就是用風機把外面的空氣弄到車內,把車內的空氣通過風扇吹到車外,不用開窗就能換氣。顯然,外循環模式下製冷效果就不明顯。

內循環,就是風機吹出的風只在車內循環,類似於關著門窗吹風扇,此時汽車內與外界沒有空氣交換。因而,能有效減少外界汙染空氣進入車內,無論是製冷還是暖風的效率都比較高。但時間久了就會感到憋悶,讓人昏昏欲睡。

汽車內外循環怎麼使用?


1、在車子啟動時,開啟空調後,風扇調至大風檔,設置為外循環模式,打開門窗,等車內熱氣排出以後,再調至內循環模式,車子就可以快速降溫。

2、行駛時,城市道路用內循環模式,特別是堵車時一定要用內循環模式,這樣可以保持車內空氣不受外界汙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應該用外循環,既能保持車內溫度,又能有新鮮空氣進入車內,讓人感覺舒服。如果車外空氣質量變差,就應該切換到內循環。


正確使用內外循環,不僅能快速製冷或制熱,還能起到節油的作用,建議可以內外循環交替使用。

友情提示:冬天前風擋玻璃除霧,就要用熱風吹拂前風擋玻璃,循環模式設置成外循環。這樣就能有效防止前風擋玻璃起霧。


美麗的紅楓葉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汽車內循環模式與外循環模式的區別。

內循環——僅限於車內空氣的循環。優點是可以穩定車內溫度,缺點是容易使車內空氣變渾濁。

外循環——車內車外空氣隨時交換。優點是可以保持內車空氣新鮮,缺點是車內溫度受外界空氣溫度影響較大。

瞭解了汽車內外循環的區別後,我們就可以依據不同的條件合理的使用汽車內外循環模式。

冬天應以外循環為主。

冬天汽車打到熱風檔位,利用發動機循環水的熱量,開啟外循環模式,自然風經加熱後吹入車內,不但可以使車內緩和,還能隨時保持車內空氣新鮮,同時,發動機無額外負荷,還能省油。如下圖

夏天應以內循環為主,間或開啟外循環模式保持車內空氣新鮮。

夏天用空調冷風,應以內循環為主,這樣才能保持車內涼爽,同時,可減少發動機帶動空調壓縮機的負荷,能在一定程度上省油。但需每隔30分鐘左右開啟外循環3-5分鐘,這樣才能保證車內空氣新鮮。不然,長時間開啟內循環使車內空氣渾濁,含氧量降低,駕駛員容易犯困,精神不振,影響安全駕駛。

同時,還應隨時注意車外的空氣質量。若堵車時車外汽車尾氣的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或空氣味道惡劣,灰塵較大時,則最好使用內循環模式,防止不良空氣、灰塵進入到車內,對身體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瞭解更多汽車常識請加我關注!


祥光008


其實這個內外循環我們用的還挺普遍的,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

場景一:在高速上,長時間行車,就應該適當打開車窗或者是把外循環打開,避免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而導致的胸悶。其實即便是在車內的時間很短也應該這樣做。有些人很喜歡在冬天打開暖氣在車裡睡覺,我可是提醒大家喲!這樣做的話可會死人的喲!不想出事的請繼續看!

場景二:現在的年輕人只要考了駕照都會先去買輛心怡的車,但大部分都不知道,其實新車裡的那股怪味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買車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常常打開車窗,換換氣,使那股怪味儘快的消除。而且前幾個月最好是經常的洗洗汽車空調啥的。不要妄想用香水或者是空氣清新劑去除怪味喲!那樣不僅沒用,甚至還會對你造成更得的傷害呢!

場景三:冬天由於下雪或者是有霧時,經常會堵車,這時候可千萬別傻坐在車裡等,要記得把暖風調到自循環模式。當然這種模式也不要長時間的使用。要根據車外的空氣狀況,及時的調整。

那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內外循環呢?

先看看外循環吧!說簡單點就是把車內的空氣弄到外面,再把外面新鮮的空氣補充到車裡。那它是通過什麼才能做到換氣的呢?其實就是利用風機和風扇,利用風機的吸力將外面的空氣弄到車內。在很堵的路段如果使用外循環就會使車內佈滿尾氣。有時候不開風機也會感覺到有風進來,這就是風扇的作用了!

那什麼是內循環呢,內循環就是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車內,只利用車內已有的空氣進行循環。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外面的有害物體一塊跟著新鮮空氣進來。再有就是保溫了。

瞭解了內外循環,就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用內循環,什麼時候該用外循環。其實這個一般老司機都瞭解。比如你在高速上行駛,由於駕駛時間較長,如果長時間不換氣就會造成車內空氣混濁,所以就要開啟外循環,及時換下氣。當然也可以開窗。但是如果是冬天呢?開窗太冷。所以再想保溫的狀態下只能開啟外循環。如果是夏天的話就要注意了,如果你開著空調,就不要打開外循環了,一旦打開可能影響製冷。就算想換氣也要開一段時間然後再關上。

那何時開內循環呢?就是在堵車的時候,就要開啟內循環了,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城市空氣一點也不好,說實話還沒你車內的空氣好呢?開啟內循環可以使車內的空氣流通還不會讓外面的粉塵啥的進入車內。不過一旦勻速行駛就該開啟外循環了。


路平安


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到底怎麼用才是科學合理的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內外循環的使用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根據車輛使用環境而決定。

下面我就參考大眾汽車的空調面板為大家詳細諒解一下內外循環如何使用。


上圖為自動空調,一般出現在大眾系中高端車型上,例如帕薩特、邁騰等。他的內外循環使用比較方便,按下按鈕就行,其實它還有個隱藏的自動內外循環功能,適合懶人使用。

上圖的手動空調面2板常見於大眾系的中低端車系中,像新桑塔納、新捷達、polo等。它內外循環的切換也不像自動空調那樣高大上,一個撥杆即可切換內外循環,簡單實用。

那究竟怎麼使用內外循環才能更加合理呢,下面我就分幾種常見的車輛使用情況給大家仔細的分析一下。

市區路況

現在的城市開車哪哪都堵,車水馬龍是家常便飯。指望車外的空氣比車內好,那基本是不存在了。如果你不想吸汽車排出來的尾氣,建議還是乖乖開上內循環吧,尤其是堵車的時候,吸前車尾氣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

郊區外圍路況

雖說郊區的路況比市區好,車輛也沒市區那麼多,不用直接的吸汽車尾氣。但是也要視情況來決定如何使用內外循環,這時候自己判斷車內車外哪裡空氣好就很重要了。

高速路況
高速駕駛由於路況比較單一,駕駛員容易犯困產生疲勞駕駛。這時候如果長期使用內循環,車內氧氣含量降低,更加容易使人產生睏意,對駕車產生安全隱患。其實大多高速附近的環境還是很不錯的,所以這時候還是打開外循環給汽車換換空氣吧。


當然高速上有些特殊路況需要使用內循環的,例如隧道路段
隧道內由於空氣流通情況較差,空氣相較於車內肯定是差的。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打開內循環。

總的來說,內外循環如何使用是需要根據車輛使用環境決定的。合理使用內外循環才能使車內空氣處於最佳狀態。


購車風向標


開車上路,空調系統是必然要用到的,而我們知道,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也是我們在打開空調時用到的功能。關於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標誌,我們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車型這兩個按鍵設計的位置可能不同,但是功能都是一樣的。

那麼,內循環和外循環各自具體都是起什麼作用呢?我們先幾種情況,看看大家有沒有遇到過。比如我們在市區開車時,車內常常聞到汽車尾氣的味道,而在空曠的路段或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卻有時感到頭暈胸悶。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車主在行車過程中,沒有正確使用內循環和外循環引起的。

那麼,內循環和外循環各自都是起什麼作用呢?簡單來講,內循環是關閉了車內外的氣流通道,不開風機就沒有氣流循環,開風機時吸入的氣流也僅是來自車內,形成車輛內部氣流循環。內循環主要用來阻止外部灰塵和有害氣體進入車內,比如行車時通過煙霧、揚塵、異味區域或車輛密集緊湊行駛時,阻擋周圍排出的有害尾氣進入車內;另外,內循環的一個作用就是保溫。

外循環則是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吸到車內,也就是促進車內與車外空氣流通的,風扇吹出的風來自車外,即使不開風機,車輛在行駛中仍有氣流吸入車內,補充車內的新鮮空氣。而在市區內行車在擁堵路段時聞到尾氣味,就是因為使用了外循環造成的。

因此,結論就很清楚了,開高速時自然是要用外循環的,而在堵車時需要轉換成內循環,同時,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使用,還要結合空調、暖氣風系統進行。


汽車觀察家


如今,雖然汽車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但對於用車,很多消費者還處於初級階段,並不能正常的使用車輛的所有功能。比如題主提出的在高速上應該使用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問題,相信很多老司機也並不一定能回答正確。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內循環外循環的正確使用方式,以及當我們在高速上應該怎樣正確的使用。

首先我們先來搞清楚什麼是外循環和內循環。首先外循環指的就是從車外吸取空氣,引導到空調系統進行加熱或製冷後,從出風口吹出!外循環其實就是補充新鮮的空氣,改善車內的空氣質量。比如我們在冬天除霜或者夏天除霧等情況都要用外循環。

而內循環就是指利用車內的空氣進行車內部循環,使外部的空氣不參與。這種循環的優點是省油、製冷快,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經常在冬天開暖風和夏天開空調,一般情況下便要使用內循環,因為外觀的空氣進不到車內,車內無論是暖風還是空調都會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搞明白內外循環的作用之後,我們言歸正傳,來看下在開高速的時候究竟應該使用外循環還是內循環。其實在高速行車時該內循環和外循環相互切換。比如剛行車便上高速,那麼此時絕對應該開內循環,先讓車內溫度達到人身舒適的溫度。長時間開內循環沒有外面空氣進入,會讓人感到疲勞和頭暈,這時則需要打開外循環通風,保持新鮮的空氣進入到車內,使車內空氣擁有充足的含氧量。


汽車很聽話


普遍來說,一般都是開外循環,但有時也是需要看情況而定,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打開外循環。

先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外循環和內循環,所謂的外循環,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讓車內的空氣和車內的空氣循環互換,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


而內循環就是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車內,利用車內的空氣進行循環,一般也只有在天冷的時候,開著暖氣比較多使用。但是如果在長途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如果開著沒循環,那麼估計你會覺得整個人都不太好,胸悶頭暈等等症狀撲面而來。

還有在夏天時,為了讓車內的溫度迅速降下來和保持車內溫度,我們通常都是開內循環,這樣會降低空調工作負荷,但是如果車內人員較多,那麼必須每過一段時間開一會外循環保持車內空氣新鮮,因為當車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水平就會使人昏昏欲睡,使司機犯困。


但是一般在高速行駛都是全程開著窗,可以讓空氣進行流通。有人就會說了,這樣不就是增加了空氣的阻力從而更費油,這是有道理的,但也不是絕對,在短途的高速路,這種情況就顯得不太明顯了。

而對於外循環來說,在堵車跟車堵車的時候,此時就不要想著開外循環了,只會把外面的尾氣全部吸進車內。此時就應當打開內循環,而且在寒冷的冬天時,內循環也是正常現象,可以開著暖氣,但一段時間以後也是需要進行開窗透氣或者打開外循環。

還有霧霾、煙霧等,內循環可以防止這些不乾淨的東西進入車內,此時外循環就沒用了。

Anywhere anytime,覆蓋全國的移動互聯網汽車救援網絡平臺,救援就在你身邊,關鍵時刻顯身手!回答車主各類養車用車急救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孫行者汽車救援


不管是冬天天氣太冷或者是防霧霾,還是夏天天氣太熱,開車的朋友會條件反射的把車內空調打開。其實,在開空調的同時,開內外循環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車主朋友,車子開了小半年,什麼時候開內外循環還是弄不清楚。今天,車奇士汽車快修服務連鎖小漆哥,整理了一份外循環使用指南。

本文不長,閱讀大約需要兩分鐘。

開外循環的場景

外循環通俗點講,就是把外部的車內的空氣排放到車內,在把外部的吸收進來。

1:外部環境空氣比較清新

在一些空氣比較好的環境裡建議使用,比如一些植被覆蓋比較好的景區、森林,或者是車內空氣渾濁,需要置換的時候使用。

2:雨水天擋風玻璃除霧

開車的朋友會有這種經歷:沒到下雨天,擋風玻璃經常容易起霧。其實,這是由於車內外溫差照成的。

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外循環,霧氣會慢慢消退,這是一個比較實用的操作。

開內循環的場景

內循環也很簡單,阻隔外部的空氣進入車內,同時不讓車內的空氣更換到車外,停止車內外空氣置換。

1:操控車內溫度

內循環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通過內循環車子內部可以快速的製冷或者是加熱。

比如冬季,室外溫度過低,躲到車內開個內循環,就可以讓車內溫度迅速升高。

2:外部空氣不好

現在環境汙染嚴重,空氣中的汽車尾氣、pm2.5等等,都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這時開個外循環,阻隔受汙染的空氣,同時,空調過濾網過濾車內部的空氣,具有空氣淨化器的作用。

開高速,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第一步:開外循環,讓車內溫度達到人身舒適的溫度,這個過程基本上需要半小時。

第二步:開外循環通風,保持新鮮的空氣進入到車內,使車廂空氣擁有充足的含氧量。

停車時,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小漆哥剛才提到過,外循環除了可以把車外新鮮的空氣吸收到車內之外,還能防止車窗玻璃起霧。這個功能在停車的時候就顯得格外有用了。

長時間呆在車內封閉的環境裡,極容易造成二氧化碳中毒等病症,這時候開個外循環保持車內外空氣流通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