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德國98k、蘇聯莫辛納甘、美國加蘭德、英國李恩菲爾德、日本38式。誰是最強的?

捍雷


毛瑟98K等槍械,都是二戰時期的名槍,各主要參與國的陸軍制式裝備,都是士兵手中的寶貝疙瘩,憑藉槍械或進攻或防身。

(毛瑟98K步槍)

其中,毛瑟98K,為德國陸軍的裝備,口徑7.92毫米,槍長1.1米,槍重4公斤,5發彈倉供彈,有效射程800米,裝上瞄準鏡,無須大的改動,就是一支高精度的狙擊步槍。

莫辛-納甘,蘇聯軍隊使用,7.62毫米口徑,槍長1.02米,槍重3.5公斤,5發容彈量,有效射程550米,因彈倉新式國內稱此槍為“水連珠”或“連珠槍”。

(莫辛-納甘步槍)

M1加藍得步槍,美軍制式裝備,口徑7.62毫米,槍長1.1米,帶刺刀時槍重4.75公斤,採用8發漏夾供彈,有效射程750米,是一支半自動步槍。

李-恩菲爾德,英國陸軍裝備,口徑7.7毫米,槍長1.13米,槍重4公斤,5發彈夾供彈,有效射程900米,因射程遠,二戰時期,有部分李-恩菲爾德被改成狙擊步槍。

(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

38式,日本陸軍最主要的槍械,口徑6.5毫米,5發容彈量,有效射程460米,槍重4.1公斤,槍長1.27米,再加上30式單刃刺刀後,全槍長達1.66米。

(李-恩菲爾德步槍)

以上5把二戰時期,各參與國的陸軍槍械,以美軍使用的M1加藍得步槍,8發容彈量最高,其餘都是5發,所以火力最猛,且本身是半自動步槍,與其他4把栓動步槍,實際上存有代差,毫無疑問,M1加藍得步槍以性能優良,火力持續性能好,遙遙領先其他4把栓動步槍。

(38步槍)

槍戰時,大都發生在近距離,以遭遇戰為主,擁有更強火力一方通常會獲勝,被擊中的概率是隨機的,精準瞄準沒什麼大意義,因為目標都是運動的,所以火力特別重要。

至於其他4把栓動步槍,按性能排名順序為第一名德軍的毛瑟98K,第二名蘇軍的莫辛-納甘,第三名英軍的李-恩菲爾德,日軍的38步槍則排名墊底。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換一個角度來用穿越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讓時間回到國內的抗日戰場,敵方就是小日本,他們裝備的都是清一色38式栓動步槍。你是一個國軍士兵,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是這五杆步槍:

1、德國98K,栓動式步槍,5發彈夾供彈,精度高,射程遠(800米),質量穩定(狙擊槍級別)

2、蘇聯莫辛納甘,栓動式步槍,5發彈夾供彈,精度也不錯,射程也夠遠,質量穩定(狙擊槍級別)

3、美國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不用每次拉槍栓),8發彈夾供彈,精度不錯,射程不錯(700米),穩定性好(勉強可以當狙擊槍)

4、英國李恩菲爾德,栓動步槍,5發彈夾供彈,一次塞兩個彈夾,精度也不錯,射程夠遠,質量還算不錯

5、日本38式,這就不多說了

挑上一支步槍之後,拿上100發子彈就上戰場,你會選哪隻?

不論是野戰,還是巷戰,個人必選M-1加蘭德,配上足夠的彈藥,不求遠距離殺敵,至少能夠確保遇到敵人的時候,有足夠的火力能夠壓制敵方。

畢竟戰爭不是遊戲,哪能跌倒重來,實戰中對於單兵而言,火力,持續穩定的火力遠遠超過精度的需求。遠距離高精度射擊,尤其是射擊運動目標,對普通的士兵而言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加蘭德,有疑問麼?

相比較而言,二戰結束後,各國就逐步淘汰了栓動步槍,栓動步槍作為制式裝備的時代,從二戰開始就已經動搖了。取而代之的是半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

美國參戰時,其實美軍還是使用的春田步槍,隨即逐步開始換裝,取而代之的是M1加蘭德步槍。當年,四等人在初期和日軍交手時,單兵火力上並未有什麼太大優勢,然而換裝加蘭德後,四等人火力上天了。

二戰期間各國其實都想配備半自動步槍,但是出於各種原因,只有美國裝備的半自動步槍數量最多,原因就是家底厚。蘇軍的SVT裝備一百多萬支,德軍的G43僅僅40萬。剩下的士兵,使用步槍的還是在拉大栓。

無論是莫辛納甘還是98K還是李恩菲爾德,近戰時,火力絕對是被半自動的加蘭德壓制的,以前有過一個戰例,德軍在一個教堂外遭遇美軍,美軍在教堂裡,德軍彙報,裡面可能是美軍一個機槍班,結果裡面就兩個美軍新兵,手持加蘭德。


拉大栓主要是一戰時期,那個時候主打塹壕戰,對於武器的火力要求不高,兩個戰壕內對射,射程是王道。而到了二戰時期,隨著坦克的使用,步兵交火距離也隨之變短,距離近了,精準度和射程可以靠邊站了,火力才是王道。這也是為何二戰時期衝鋒槍大量普及的主要原因。


其實二戰時期,步槍上的王者應該是STG44突擊步槍,射程超過沖鋒槍,火力強,精度也不賴。


軍武文齋


由二戰可見,突擊步槍壓制半自動步槍壓制栓動步槍,所以作為制式武器來說,火力才是最重要的,精度和威力都是次要的。按照這個理,美國M1加蘭德無疑是最強的。

但是介於它是半自動步槍,所以我們踢掉加蘭德,說一說其他幾把(加蘭德:喵喵喵?!)

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

火力次於加蘭德的便是老李了。因為我們都知道步槍最好的作戰距離實在300-400米,所以其他的射程優勢也可以不計(個蛇皮),老李“瘋狂一分鐘”,“7秒10發”的射速不是鬧著玩的,並且可以放兩個彈夾,載彈量是這幾種步槍中最高的(當然加蘭德也有放BAR的20發彈匣的版本,不過忽略它~),火力優勢也更明顯。

Kar.98k毛瑟步槍

在老李之後的便是98k了,雖是前端閉鎖槍機,但是拉栓極為流暢,毛瑟槍機可以發射更大壓力的彈藥,槍機原理現在還在用。有效射程較遠,有著800米,7.92mm彈道不穩的毛瑟步槍彈給它帶來了比較好的殺傷性。

三八式步槍

再次的就是三八了,它的槍機仿製了毛瑟槍機,使用的是6.5mm子彈,槍口初速更快,彈道也更為平穩,穿透力也較為強大。並且也是步槍中最長的,加裝刺刀後有一米七,有外號:能發射子彈的長矛


莫辛納甘步槍

火力來說最次的就是莫辛納甘,它的槍機導致它拉栓極為不順暢,甚至要用腳踹,還有個外號:腳蹬槍

莫辛納甘:“???有能耐比人頭數!有能耐比精度!有能耐比威力!有能耐比產量!有能耐比可靠性!有能耐比操作性!我不服!”


那麼本期就先給大家說到這,喜歡的話就點一個關注吧~有什麼問題歡迎指出。


南黎23333


這五種步槍各有各的優點,但是加蘭德步槍作為一種半自動步槍佔據了絕對的火力密度優勢,把這種步槍和其他的栓動步槍放在一起比較是非常不公平的。正是因為加蘭德步槍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才讓美軍能夠在戰場上僅僅以步槍壓制自己的對手。而且在戰爭後期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都少批量的裝備了自己的半自動步槍,由此可見步槍的發展趨勢,所以栓動步槍和半自動步槍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那麼筆者暫且將加蘭德步槍挑出不談。

加蘭德

剩下的四種步槍中,日本的38式步槍的槍管最長,射程最遠,精確度最好,但是因為使用的是6.5毫米友坂彈的原因導致步槍的殺傷力不足,而且因為穿透力最好的原因甚至出現過子彈過穿導致被攻擊者受傷不重的原因。英國的李恩菲爾德則是有著射速極快的優點,德國人在面對協同射擊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受到了輕機槍的掃射攻擊。

38式

李恩菲爾德

德國的98K步槍和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則比較中庸,這兩種步槍的殺傷能力都不錯,精確性優秀(可以充當狙擊步槍使用),彈容量一般(只有五發子彈),中國著名狙擊手張桃芳使用的就是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而kar98k也被改造成為狙擊步槍使用。但是kar98k畢竟是一種卡賓槍,即使中國的中正式步槍在蔣介石的指令下加長了槍管,這種步槍的精確性也比不上莫辛納甘步槍(M1891)。

Kar98k

莫辛納甘

所以說在筆者眼中這五種步槍的排序應該是,加蘭德>李恩菲爾德>莫辛納甘>Kar98k>38式步槍。


區域拒止


都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槍支,代表了二戰中德、蘇、美、英、日五大參戰國。

首先,小編整理了一張這五支名槍的數據圖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產量最大的是莫辛納甘,其次是李·恩菲爾德,然後是毛瑟,過後是加蘭德,最後是三八大蓋。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莫辛納甘跨越了幾個世紀,也有很多不同衍生型,所以生產時間長,產量就多。而李·恩菲爾德也是伴隨英帝國在近現代各種戰爭中常常出現的武器,廣泛裝備宗主國和殖民地國家。毛瑟主要被納粹德國所用,加蘭德主要是美軍使用,三八大蓋只有日軍和抗日軍民使用,產量最少。

射程上,不加裝光學瞄準鏡,最遠的是李·恩菲爾德。

口徑上,毛瑟最大,三八大蓋最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蘭德是半自動步槍,其他的都是手動步槍。簡單地說,就是加蘭德扣一下扳機,就可以發射一發子彈,直到把彈倉內八顆子彈連續射完,才需要換彈,拉槍栓。而其他的都是扣一下扳機,發射一發子彈,然後需要拉動一下槍機。

首先我們來看毛瑟98k

有說K是卡賓的意思,也是短步槍的意思,也就是說在98k之前,還有毛瑟Gew 98步槍,也就是毛瑟98K的前生,Gew 98 槍長1250毫米,而98K比它短十公分左右,不要小看這10公分,在塹壕戰中,其實更加方便靈活,更是方便後來的機械化步兵騎馬,搭車所用。

毛瑟步槍的最大優點,在於其首創的旋轉後拉式槍機,這是栓動槍機的一種,一個管狀的閉鎖結構可以把子彈很好的封閉在內,保證其發射的精度。

毛瑟算不上所有這五種步槍中最優秀的,但是其旋轉後拉式槍機作為一種經典的設計,保證了這種武器發射精度高,有良好的實戰效果。

其次是莫辛納甘

莫辛納甘算是一款非常古老的手動步槍,從19世紀就開始研發了,參加過大量的戰爭。它的優點反映了俄羅斯人一貫堅信的武器生產的哲學——好的兵器要易於生產、使用簡單可靠,不需太多的維護。

因此,這支槍成本低,便於上手和維護,任何人拿起來都可以上手。

雖然說這支槍不算出身貴族,但是在所有同行步槍中,取得的戰績最佳。

電影《兵臨城下》中,這支槍出盡了風頭。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狙擊手之王張桃芳,在金化郡上甘嶺戰鬥中用442發子彈殲敵214人,他經常使用的,是一支沒有加裝瞄準鏡的莫辛納甘,而且還是步騎型——

號稱白色死神的芬蘭狙擊手席摩·海赫於冬季戰爭柯拉戰役中創下505名被確認的狙擊擊殺記錄,他使用的武器還是莫辛納甘——

接下來是三八大蓋

這支槍在各方面都是仿製的德國毛瑟,唯一的不同在於,日本人摳門而小氣,所以縮小了子彈口徑,這一縮小不要緊,創造出了一種極好的實戰效果就是這支槍雖然有效射程有限,但是子彈遠距離穿透力強。

另外就是,加裝了刺刀的三八大蓋很長,達一米六六左右,簡直就是一根長矛,要知道二戰中日本人平均身高也就是一米五到一米六左右,在亞太戰場上日本人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的時候,拿著這根長矛就夠了,然而面對蘇軍的坦克和太平洋上火力強大的美軍的時候,只能抱頭鼠竄。

三八大蓋的瞄具是最沒人性的,別人都會採用三點一線的機械瞄具,而三八大蓋是這樣的——

其目的就一個——要麼你就不要用,提著長矛拼刺刀,要用,你就要像狙擊手一樣,打遠距離目標。

《亮劍》中,趙政委狙殺500米左右的敵人的時候,用的就是三八大蓋,這裡給了他調標尺的特寫。

然後,我們來看李·恩菲爾德

這也是一款具有悠久歷史的步槍了,相比前面三款,他最大的特點是,十發彈倉,換一句話說,它是所有這五款步槍裡彈容量最大的,不要小看這個彈容量,這意味著在戰場上射手可以連射10次不用換彈夾,保證了極好的火力輸出效果。

此外,由於設計一流,人機協調性高,這款步槍的栓動效率很高,換句話說,在所有同款步槍中,射手拉栓速度最快。

在電影《讓子彈飛》一開始,張麻子打火車的連貫動作,就是用一支李·恩菲爾德完成的,極其帥氣。

換句話說,在手動步槍中,李·恩菲爾德裝彈數最多,發射速度最快。

最後加蘭德

加蘭德和前面幾款的概念都不一樣,不再屬於手動步槍,而是半自動步槍,利用導氣管將子彈發射多餘的氣體導回,使得槍機復進,因此代替了射手拉栓的動作。這樣射手可以扣一下扳機發射一發子彈,中途無序再拉槍機。這樣發射效率最高。

這很符合美國人傻大粗的性格,就是士兵的命要緊,錢是很多的,只要士兵拿著槍上戰場去亂突突,打的子彈多了,精度自然就高了。

加蘭德最大的缺點是,因為沒有采用閉鎖槍機,所以精度比前面幾款要差,射程更短,而且無法加裝光學瞄準鏡。但是對於機械化程度高的美軍來說,短兵相接的幾率要比決勝千里之外的狙擊戰的幾率多得多,所以這款步槍也伴隨了美軍打遍太平洋和歐洲,而高精度,遠距離的需求被春田M1903所彌補。

所以,如果我們一定要比。

實戰效果最好的是最廉價但是皮實的莫辛納甘

規規矩矩,最標準和傳統的是98k

手動步槍中發射速度最快,彈容量最高的是李·恩菲爾德

發射速度最快,單位時間內火力輸出最大,操作最方便的是M1

最垃圾,但是穿透力最強的,是三八大蓋。

如果你是個原始人,請用三八大蓋;

如果你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兵,自認為是狙神,請用莫辛納甘;

如果你是個傳統貴族,一般情況下打輔助,請用98K或者李·恩菲爾德;

如果你是個土豪,而且還是鋼槍王,肯定用M1加蘭德。


HannibalLecter


這種比較有失公平,加蘭德步槍和其他幾種步槍是有代差的,半自動步槍和栓動步槍怎麼比較!就像拿噴氣式飛機去和螺旋槳飛機去比較,沒有可比性啊!去掉加蘭德,剩下的幾款步槍都是二戰時英、俄、日的主力步槍,都是經過實戰檢驗的步槍,各有利弊,各有所長!都是栓動步槍,沒有絕對的誰比誰優秀多少,排名看個人喜好吧!


我的征途


總體來說,德國98k、蘇聯莫辛納甘、日本38式應當屬於前三強。

德國98k技術先進,射擊精度高,在二戰時期,多國都嚐到了德國步槍的厲害。應該來說,德式98k應屬步槍之王。這與德國先進的武器製造工藝是分不開的。

蘇式莫辛納甘,應當追溯到沙俄時期。這款步槍在19世紀末即裝備沙俄軍隊,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在日俄戰爭時期,完勝當時的日本村田式步槍。

在一戰中,更是大放異彩,穿著高筒皮靴的俄軍士兵端著莫辛納甘衝鋒的畫面,成為沙俄帝國最後的餘暉。在二戰中,蘇軍亦大量裝備此型步槍,只是作了有效的改進。

至於小鬼子的三八大蓋,此間論述汗牛充棟,無非是精度高,後座力強,拼刺刀前需退子彈云云。但在抗戰中,能繳獲一把38式,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因為大多數部隊連漢陽造甚至老套筒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支,38式自然成為一種“先進武器”,名聲大噪!


總體來說,98k各方面性能都很強,是純正的德國製造;莫辛納甘實戰性較強,配上長長的刺刀性能也不賴;38式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強,相比漢陽造和老套筒而言。


來杯歷史阿華田


最強的肯定是加蘭德了,其次就是李恩菲爾德,其餘的都排後面吧。反正我玩遊戲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加蘭德,因為是半自動,不需要重新瞄準,射速快。李恩菲爾德雖然是手動步槍,但是射速非常快,竟然快接近了半自動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 這是一支歷史悠久的步槍,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戰之前,清政府也曾在1884年向雷明頓公司購買了4000餘支M1879,並且在中法戰爭中使用過。李氏步槍後來幫助英國打贏了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戰。這支優秀的步槍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如同後來的“中間威力”彈和“小口徑”一樣,這種“短”步槍在當時是一種有開創性的設計,它使士兵的操縱更容易,受限制也更小,可以通用於步兵、騎兵、炮兵等兵種。

在一戰中,李-恩菲爾德步槍還可以加上一個榴彈發射器,用空包彈發射米爾斯手榴彈。使用李氏步槍進行速射時的姿勢,與通常的姿勢不同,此時要用中指扣扳機,食指開鎖,拇指閉鎖,整個過程可以做到“手不離槍”。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聽說,7.62×54R的彈道要比7.92×57更平直。

莫辛納甘的精度高於毛瑟98k。

至於題主說的選槍,如果你體格不夠強,那就選三八式。如果體力不是問題,首選加蘭德。

7.62×63的子彈是這五款裡面最強的,並且射速快。

精度不差,火力又強。對射、壓制都沒問題。

李恩菲爾德再快,也快不過加蘭德。

其他那幾個,就更不用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