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上大学后有同学因讲方言会被议论,所以就不说了,久而久之就忘了!也有人说,学习方言缺少语言环境,方言的消亡只是早晚的事。似乎现在的大学生甚至年轻人都渐渐忘却了自己的家乡话,而这张《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图更是提醒着我们都在遗忘方言。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但其实方言不会使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不通而疏远,相反大学时光因不同的方言之间的碰撞产生了无数的欢笑。比如最近网上很火的用自己的家乡话唱小燕子,网友们纷纷祭出家乡话大绝招,最最现在都不能直视《小燕子》这首歌了,一看见就想笑。

@追风少年刘全有——河南朋友唱:“我问燕子你弄啥嘞?”

@宇文香菜——武汉人:“我问燕子你搞莫比~”

@可爱明呀——山东:“俺问燕子你带咋?”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还有易烊千玺的粉丝发起了家乡话或方言来夸他的活动:

粉丝1号:最近学了河南话,所以先用河南的家乡话来夸易烊千玺吧,“小伙子长滴怪带劲嘞 ,可惜不是个妮儿!”

粉丝2号:这个奶崽蛮能干,蛮有出息,懒不讲嫩招人喜欢嘛!

粉丝G:给易yong千玺呀,桑喜机靓贼,矮给偶像哦。嗯靓啊?机fai晓得机多东西哦,矮机喜欢机哟。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上大学时, 大家都觉得四六级才是大学一大坎!那你真的是太naive了,有普通话资格证的才最厉害,毕竟,世界上排名第一难学的语言是汉语。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全国普通话标准程度又可以这样排名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因为,在汉语中还有着“方言”这一清流的存在。汉语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划分为八大方言:官话、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而且还有着这“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言。”的妙处。所以不仅不同地域的室友之间又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即使同一个省份的孩子也有着很多“交流障碍”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新疆同学

1.舍友总说用“shuó子”吃饭,我原以为她发不出勺的音。结果才知道勺子在新疆是骂人的话。

2.新疆人把牛奶叫做奶子。刚开学时,我在桔园超市问导购员姐姐:“有新鲜奶子吗?”……后来的事情,就不想说了。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甘肃同学

早晨起来听见室友说“快迟到了你把外蹭蹭滴!”额?“你放快点,要迟到了!”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东北同学

1.我是东北人。有一天看地上挺脏的,我就跟室友说:“你把地dūn一下。”然后就看着室友一脸疑惑的蹲了下去。(墩地:拖地的意思)

2.上了大学,跟东北舍友住一起后,学会了很多新的拟声词....“咣叽”“当叽”“bia/pia叽”“pia叉”“夸叉”是形容摔的声音...

3.身为有东北室友的孩子,感觉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就是东北话。一个寝室有个东北银,毕业了你能收获一屋子的东北老铁!自己家的方言都快说不标准了。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天津同学

有天宿管阿姨突然有点害羞地跟我说:叫阿姨就行,不用叫姐姐!”o(*////▽////*)q姐姐你听我解释,天津人管一切女性都叫姐姐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河北同学

1.当时舍友对我说:“你个俏货。”很长一段时间 我都以为她在夸我可爱……(翘货:傻子)

2.我室友是石家庄平山县人,你干嘛呢她一说就成了“你脑门里。”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山东同学

1.“走,买几根棒子啃啃。”你咋不啃树呢?(棒子:玉米)

2.“外面下的雾露毛。”(雾露毛:毛毛雨,小雨)

3.山东人最经典的还是深入骨髓的倒装句!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安徽同学

1.安徽人把改锥叫做“起子”。我在宿舍组装柜子的时候,累得要死终于完工,准备把螺丝拧紧,于是跟舍友说:“帮我把起子拿过来。”然后舍友递给我一把开啤酒的开瓶器……

2.安徽合肥的室友老问: 你洗(si)不洗?不洗(si)我洗啦?我去洗(si)啦!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云南同学

1.一次跟舍友去吃烤鸭,她对服务员说:“拿只烤鸭甩甩。”服务员真的提了只烤鸭在我们面前晃了晃就走了。(甩甩:吃)

2.晚上睡不着,云南室友提议要一起“吹牛”,我说我是吴亦凡的女人(吹牛:聊天,拉家常)

3.我是云南人,我们有种带馅的烧饼,叫“粑粑”然后云南方言中形容“大量的”叫做“一坨”。所以,“吃了很多烧饼”就是“干了一坨粑粑”···至今忘不了舍友听说我干了一坨粑粑时的表情。

如果你有个四川同学

1.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一定要说“雄起!”

2.“搞铲铲,你这个瓜娃子,就爱摆龙门阵,不停的冲壳子,这哈安逸啦!”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有个湖南同学

1.我和别人说:“你今天好嬲(niǎo)塞”对方一脸不解,以为我在说脏话,其实我只是想夸他打扮得不错。

2.湖南人初次见面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大家好 我是一个弗兰人” 弗兰? 弗兰在哪?

3.有个湖南室友意味着 整数=整兽 循环=熊环 丑枣=粗糙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福建同学

首先请回答一个疑问“你到底是来自福州,还是湖州啊?”

1.有一次舍友回到宿舍告诉我们:“我钱包掉了。”我当时想掉了捡起来不就得了(掉了:丢失了)

2. “电瓶(热水瓶)的水滚了,快把插头拔掉。”(滚了:开了,沸腾了)

3. “那谁又电头发去了?”特殊爱好?(电头发:烫头发)

4.“里噶加坝啊?”“啊?”“你吃饱了吗?”

5.“各贵呢日了枚榜介啊,丽噶枚促气呲忒?”“说人话!”“再过两天就放假了,你打算出去玩吗?”

6.背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谈笑间,樯橹灰灰烟灭?樯橹飞飞烟灭?”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广州同学

咯咯咯噶有咯咯咯噶嘅咯咯!(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歌)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如果你有个湖北同学

最最作为一个湖北人,都不知道,湖北这么多的地方,到底哪里话是湖北话....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马上就又要到假期了,三天小长假不少大学生都要回家。当习惯普通话环境的我们听到老家方言倍感亲切,但是一开口就发现自己的乡音已经被全国各地“标准”的普通话带跑了,回到最亲切的地方竟一时说不出自己原有的那种亲切的乡音,让人有点觉得小失落吧。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大学是个地道的“大熔炉”,这里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也带来了五湖四海的乡土人情,其中之一就是方言。尽管我们已经习惯用普通话与人交流,但是各自方言里的语音语调多少还是夹带在我们的交谈中。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这些异乡语言,最最这几天和曾经的室友联系,回想和室友相处的时光,难忘还是他们那独特而又难忘的口音。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也许,在当下我们对于方言会有很多的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是一种社会现象。

普通话作为沟通的桥梁,是连接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全面推广。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也应被保护。二者并不矛盾,不忘初心或许就是留住乡音,你觉得呢?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在校期间

你又有哪些关于室友说方言的趣事

在下方留言分享吧!

比感冒还容易传染的,是室友的东北话

- End -

作者 | 宇宙

美编 | 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