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极罕见的《宝浙局同治重宝当十阔缘大样》铜钱赏考

极罕见的《宝浙局同治重宝当十阔缘大样》铜钱赏考

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铸行同治通宝、重宝钱,期间的同治重宝背纪值当十,谱载主要为部颁样钱式,该式钱为宽缘制式,黄铜质地,楷书书体,书相端美,铸相精整,遗存不丰,颇具收藏价值。而在其中也有宝浙局之式,除背满文局名不同以外,余皆类。

在后世的收藏实践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脱谱并与标准式有所不同的罕见泉品。而这种现象,不外乎是官铸或者私铸及其臆造伪作两类。其真伪与否,自然要根据实物三相一材诸般特征来加以辨识,符合相关条件者为真反之为假。

检点愚帐中所藏,便有这样一枚宝浙局的同治重宝当十钱,其阔缘(阔缘的缘廓较之宽缘更宽阔)制式和直径略大于部颁样钱式的情况,与谱载部颁样钱式有所不同,查诸谱不载,收藏实践中无论真伪亦难觅其踪迹。故,今日特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鉴赏,三相一材合与不合,遛遛便见分晓。

极罕见的《宝浙局同治重宝当十阔缘大样》铜钱赏考

首识书相。一眼可识,本品面文“同治重宝”四字,背汉文“当十”,满文“宝浙”,汉文楷书书体,直读。可见其字书写工整有加,布局亦是协调,字形大小规矩适中,笔划间隔有距,横直竖立,颇见力道,整体书意凸显庄重端美,具有鲜明的同治钱文书相之风格特征。无需多言,稍有眼力者皆可辨识其书相端而合规,官炉铸制,其门可开。

次观铸相。不难看出,本品铸制颇为精整,其直径约为38.11毫米,重约16.72克,厚薄适中,径重皆大于标准部颁样钱式,就通常来说可谓大样之类。观其铸相,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亦是干干净净。其乃阔缘制式,比之部颁样钱式其缘廓更为宽阔。续观其字廓,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钱文笔划清晰有加。无粘无连。显而易见,其整体铸相干净利落,规整有加,完全符合官炉出品之品质,样钱之范儿,故曰其铸相开门,并不妄言。

极罕见的《宝浙局同治重宝当十阔缘大样》铜钱赏考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薄锈浓浆,浑身包浆覆盖,深厚皮壳,分布亦是深浅相间,浆质附着十分紧实而凝重,色感彰显滋润纯真,具未把玩之传世品锈相特征。续察材质,是为黄铜质地,铜色凸显熟旧。故无需细表,辩锈识浆,本品锈浆实乃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此钱耄耋锈相,无需叩之,门可自开矣。

极罕见的《宝浙局同治重宝当十阔缘大样》铜钱赏考

一番鉴赏,角度审视,此枚“同治重宝宝浙当十阔缘”钱,三相一材,难寻疑点,可谓开门见山之品,难以置疑。而已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式极难见到,故愚见以为,其是一枚试铸性质的钱,其一方面可能是部颁样钱的其中试铸式,但另一方面更可能是宝浙局根据部颁样钱基本格式自行试铸钱品,故而有适当改样,将缘廓加宽,径重增大矣。不管如何,其在同治钱中制式较为独特,却十分罕见,不仅值得研究,而且也极具收藏价值矣。

极罕见的《宝浙局同治重宝当十阔缘大样》铜钱赏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