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大明公主,死於大年初一,母妃淪為民婦,駙馬投降滿清

明朝有一位“一月天子”,即明光宗。這位苦熬了數十年的皇長子,在父皇神宗駕崩後才艱難即位。突然成為一國之君,站在帝國權力的頂端,光宗沒有能把持住,在眾多女色的誘惑和吸榨下,在位一個月便一命嗚呼。

別看光宗短命,其在登基前已生有七子九女。不知何故,十六個兒女多早夭,能長大成人的只有二子三女,分別為朱由校、朱由檢、寧德公主、遂平公主和樂安公主。人的命運各有不同,朱由校、朱由檢依次為天啟帝、崇禎帝;而三姐妹中,以遂平公主最命薄,不僅如此,她去世的時間也出奇,大年初一。

關於遂平公主的生平,《明史·公主傳》只有寥寥數語,“遂平公主,天啟七年下嫁齊贊元。崇禎末,贊元奔南京,主前薨”。好在遂平公主的墓誌已被髮掘,通過墓誌銘文,可以更多地瞭解這位傳奇而薄命的明朝公主。

《遂平長公主壙志》雲:“公主諱徽婧,光宗貞皇帝第七女也,為懿妃傅氏所生,生於萬曆辛亥年,迨天啟六七月初六日冊封。……今上登大寶,遂加祿米百石,……崇禎五年冬忽膺疾,上念之甚,賜藥餌調治,越六年正月初一日薨逝,年僅二十有三。訃聞,上哀悼,輟視朝一日,遣官致祭,命有司營葬事,致祭如禮,……葬之日,復輟視朝一日。遺女四,俱幼未字”。

志文不全,但從中已得知遂平公主的母妃、齒序、生年、死年、哀榮及後人。遂平公主生於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辛亥年),天啟六年(1626年)冊封,死於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初一,享年二十三歲,留下四個女兒。

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是中國傳統大節,是舉國歡慶的日子。遂平公主在這天去世,說起來很不吉利,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又能避得開?

遂平公主的死因,史料無載。從《明實錄》記載看,遂平公主於天啟七年(1627年)二月下嫁駙馬都尉齊贊元,到崇禎五年(1632年)冬染病不起,在不足六年的時間內接連生了四個孩子,且都是女兒,這未嘗不是病灶。

說起駙馬齊贊元,其人品真有些問題。遂平公主死後,齊贊元在入葬的問題上吹毛求疵,“以遂平長公主塋價,士樸不引瑞安大長公主例,而壽寧大長公主薨則引瑞安例,上疏醜詆之,遂削其籍”(《明史·周士樸傳》)。瑞安、壽寧二位公主皆為神宗之女,遂平公主低一輩,能比嗎?工部尚書周士樸冤。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京城淪陷,崇禎上吊,明朝覆亡,眾多臣僚選擇了殉國,而身為駙馬都尉、身為皇親國戚的齊贊元卻一口氣跑到了南京,在弘光政權做事。清軍一到,齊贊元選擇了變節,屈膝迎降。順治五年(1648年),齊贊元被授予喇布勒哈番騎都尉,到了順治十二年(1655年)才死掉。此時,遂平公主已死二十二年,齊贊元留有一子齊佐周,應為小妾所生。

在公元1644年的甲申之變中,遂平公主生母傅氏的歸宿不能不提。

傅氏原是光宗後宮淑女(一說選侍),熹宗即位後才進位懿妃。據《新安縣誌》記載,“甲申之變,……宮中鼎沸,而懿妃有為圖存,與內宦亢佃潛出,順城門間道而南,匿於新邑六里村。……既而抑鬱,得陳痾不起,時年五十七歲,薨於甲申之五月二十六日”,不久就地草草下葬,“懿妃死非其所,葬非其所”。

生母淪落民間,抑鬱而亡;駙馬無恥變節,苟活人世。如果遂平公主地下有知,不知會對母妃和駙馬的結局作何感想?傅氏若不逃,至少能像其他後宮妃嬪那樣得到清廷的供養,頤養天年不成問題;駙馬若不逃,至少能像其他殉國駙馬那樣名垂青史。遂平公主死在大年初一,或許真是個不好的兆頭。(劉秉光)

大明公主,死於大年初一,母妃淪為民婦,駙馬投降滿清

大明公主,死於大年初一,母妃淪為民婦,駙馬投降滿清

大明公主,死於大年初一,母妃淪為民婦,駙馬投降滿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