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滴滴頻繁出事,背後原因是什麼?

滴滴頻繁出事,背後原因是什麼?

滴滴頻繁出事,背後原因是什麼?

大噶吼,“滴滴”又出事了。僅僅在過去半個月時間,滴滴平臺多次被爆負面新聞,先有滴滴投資人在北京中關村被滴滴司機打傷;結果沒幾天,又有廣東肇慶一名乘客因為給司機差評,被司機提刀威脅。而這些事件中最令人難過的消息,莫過於河南21歲的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時遇害,而兇手正是司機。

想必大家應該還記得,這已經不是順風車第一次出現類似事故。

兩年前,2016年5月,深圳一名24歲女教師鍾某深夜搭乘滴滴順風車後,被司機帶至偏僻處搶劫殺害。

歷史何其相似,那次事件之後,警方查明,涉案殺人司機案發車輛的牌照系臨時偽造,不久後,滴滴則宣佈對深圳司機進行排查——在那次排查中,深圳市網約車駕駛員中發現有吸毒前科人員1425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1661名。

滴滴频繁出事,背后原因是什么?

經歷了這次史無前例的排查之後,滴滴變安全了麼?事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隨著這次空姐遇害事件的進一步發酵,有更多的細節被曝光了出來——滴滴承認這司機之前就已經被女乘客舉報過性騷擾,可是遲遲沒有處理結果;犯罪嫌疑人父親也說過,這司機已經不是第一齣事故,之前還曾經把人撞成植物人;甚至就連他註冊滴滴的證件都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父親的。

滴滴频繁出事,背后原因是什么?

而就在事件發生之後,經多家媒體測試,註冊為順風車司機依然非常容易:

在順風車版塊點擊車主認證,需要提交駕駛證和行駛證照片,系統提示駕駛證必須為本人,行駛證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他人。提交照片後,系統會自動識別姓名、身份證號、車牌等信息,審核通過後即可成為順風車主。

為什麼滴滴注冊過程中還有如此之多的漏洞?為什麼讓滴滴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本質性的整改?這時二發突然想起一個故事。

1971年的時候,福特汽車公司在美國推出了一款新車“Pinto”,這款新車主打的賣點是低價、低油耗,然而就在新車推出的第二年,一位司機駕駛著Pinto在高速上被追尾,結果引發大火,導致司機當場死亡、一名乘客全身大面積燒傷。

本來這似乎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可是死者律師卻發現,這案件和Pinto汽車設計不合理有關——這款車的離合器距離油箱太近,中等強度的碰撞就足以引發爆炸。

於是,原告律師直接把福特汽車公司告上法庭,因為律師發現,原來福特公司早就知道汽車設計不合理,但是通過計算發現,如果採取召回汽車修改這個設計的方式,所花費的成本將高達一億美金之多;但如果不召回,等到真發生事故再進行賠償,本來事故發生概率並不高,即使發生了,按照當時賠償標準最高不過每人賠償20萬美金,兩相權衡之下,福特公司最終選擇不召回。

這一情節被發現之後,法庭陪審員不但判定了原告勝訴,更判罰福特汽車公司需要賠償1.25億美元的天價賠償——只有當需要賠償的成本超過召回成本,才能真正讓商業公司意識到人命不是簡單的計算題。

保障每個乘客的安全,對於滴滴又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