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中國的“紅線”就在這,特朗普最好別踩!

中國的“紅線”就在這,特朗普最好別踩!

孫立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

6月2日至3日,劉鶴副總理與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率領雙方代表團,在北京舉行了新一輪的中美經貿磋商。談判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和成果,為中美經貿磋商與合作注入新動力,但也必須看到兩國經貿關係複雜性,管控分歧、累積互信仍很重要。

中國的“紅線”就在這,特朗普最好別踩!

確定正確走向。此輪磋商成功舉行,可以看作是中美團隊進一步踐行兩國元首5月通話的合作共贏、管控分歧的精神要求,落實5月19日中美華盛頓聯合聲明的有效後續行動。在特朗普政府對全球發出貿易保護威脅,對華經貿立場出現反覆、舉棋不定的大背景下,羅斯來華本身就意味著雙方的一種成功,中美都希望用理性磋商、務實談判來主導兩國關係的走向。

取得積極成果。中方會後聲明強調,中美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良好溝通,取得了積極的、具體的進展。

從農業領域看,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顯著升級,需要進一步擴大進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美國是農業出口大國,具有全球比較優勢,擴大出口有助於農民就業與增收,促進經濟繁榮。

從能源領域看,中國是世界最主要的能源進口和消費大國,擴大從美國的能源進口有利於滿足消費需要,也可以實現進口多元化。而擴大對華能源出口,有助於實現特朗普的美國能源振興戰略,激發傳統能源行業的活力。

因此,在農業與能源領域深入合作,會取得雙贏的結果,遠比貿易戰更符合雙方的利益。可為中美經貿關係打造新的增長點和穩定器,也有助於讓中美經貿關係繼續在兩國關係中扮演“壓艙石”的作用。

中方保持了戰略定力。短短300餘字的中方聲明中,透露出中方兩個“不會變”的堅定立場。

中國的“紅線”就在這,特朗普最好別踩!

一個是改革開放的節奏“不會變”。近幾個月來,美方始終通過單邊施壓、雙邊談判、多邊訴訟等手段,要求中方擴大市場準入,而且要見到短期“立即”的成果。中方聲明中再次強調了,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我們的既定節奏不會變。向美方宣示了中國改革開放仍將前行,但必須按照符合自身發展利益逐步推進,不會迫於壓力被動調整節奏和速度。

中方此輪談判為美方劃下“紅線”:如果美方出臺包括加徵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這一罕見表態,既是再次闡述了中方的原則立場,也是向美方的嚴正提醒。如果美方仍抱有幻想,通過對華施壓獲得經濟利益,中美磋商談判的前期成果將一切自動歸零。中國經濟發展“外溢效應”的紅利,絕不會提供給對華經貿施壓、甚至是發動貿易戰的國家。

此輪中美磋商的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認,兩國經貿關係前景仍有隱憂。

回顧過去幾個月,中美經貿關係從緊張到緩和,從再緊張到再緩和。波動起伏的背後,凸顯中美經貿關係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我們也必須正視雙邊存在的分歧和風險。兩國不可能通過幾輪談判就解決全部複雜問題和根本分歧。

中國的“紅線”就在這,特朗普最好別踩!

尤其是,從特朗普政府經濟團隊看,對華利益訴求有顯著不同,團隊內部本身分歧難解。既有要求中國減少貿易順差,進一步對美開放市場的主張,也甚至有遏制中國經濟崛起的戰略考慮。內部政見不統一,各方都希望在中美談判中“分一杯羹”,滿足自身國內政治利益需要,嚴重影響特朗普政府對華經貿政策的連續性和一致性。不排除美方再次變臉,掄起貿易保護大棒的可能性。為此,中方已經做出了最充分的準備,有決心和氣魄、更有經驗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的未來,是需要雙方本著最大的誠意去管控分歧,深度挖潛“最大公約數”。不可能永遠只滿足一方需求,而損害另一方利益。“贏者通吃”的心態只會適得其反。衷心地希望,此輪經貿磋商後,美方對華經貿政策更加理性清晰。穩定的中美經貿關係,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更是世界經濟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