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作物的免疫力正在下降,該誰來買單?

大熊說農

大家在討論孩子健康的時候,總會舉例子說,看某個廢品回收站工作人員的孩子身體強壯,雖然生活的環境差點,但是抵抗力好;再看看某醫生的孩子三天兩頭生病,有的還感染了肝炎。很多接種過乙肝疫苗的人,過幾年檢查發現沒有抗體,只有再一次接種。那是因為接種之後,如果沒有遇到乙肝病毒,身體內不產生抗體的原因。

作物的免疫力正在下降,該誰來買單?

作為大自然孕育的生物,人類和延續我們生命的作物一樣,本身都有很強的免疫系統。但是隨著科學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生存環境越來越理想而單一,我們正在喪失免疫力。作物被蟲子吃,他自身就可以產生讓蟲子不喜歡的物質。可是種田人受不了,覺得蟲子吃了會影響賣相,會影響產量,然後就在農藥提供者的迎合下,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這樣一來,不但作物的免疫系統沒有啟動,農藥殘留還在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作物的免疫力正在下降,該誰來買單?

民間在挑選瓜果的時候,會說歪瓜裂棗好吃。也有人總結說蟲子吃過的桃子嘴甜,看上去好像是蟲子比人聰明。實際上是因為這些瓜果被蟲子叮咬之後,或者受到外界威脅,自身免疫系統啟動,一方面抵抗蟲子,一方面自身加快成熟速度,所以吃起來要好吃些。有時候地裡的西紅柿只顧長秧子,不開花結果,農民會折斷他的枝杈,然後就迅速開花掛果。因為它受到外界威脅後,免疫系統啟動,警告自身要趕緊生產下一代,否則就沒命了。

對於種果樹的農戶,覺得果樹有了病害,必須打藥。因為長期使用化學農藥,病蟲產生抗藥性,要麼使用新型藥劑,要麼加大用藥劑量,結果就是藥殘超標滯銷。有時間大家不妨關注下城市綠化種的果樹,雖然是景觀樹,不以採收果實為目的,但是它們每年都會被蟲子吃,或者病菌感染,即使不用藥劑防治,不影響來年長勢。

作物的免疫力正在下降,該誰來買單?

過去傳統的農耕活動中,家家戶戶地塊不大,種植品種也是由各家安排,各種作物互相間隔,無意中形成了一套良好間作模式。間作模式對抵抗病蟲害就是一種有效手段。現在有了地膜,有了大棚,我們可以隨時種植各種作物。在過去沒有地膜的時候,農民為了搶墒保苗,會在小麥壟間套播玉米,這樣玉米的生長期就比收完小麥再種長很多,產量增加明顯。現在有了收割機械,收割時間縮短了,也就不用套種了。但是中國農業大學指導推廣的小麥套種西瓜、西瓜收穫後種玉米的技術,還是給農戶增加不錯的收入。過去人們沒有專門的菜地,會在玉米植株旁邊種植豆莢,玉米杆作為豆莢架,豆莢固氮又可以幫助玉米生長,多麼完美的耕作模式,兩全齊美,地盡其用。

作物的免疫力正在下降,該誰來買單?

未來農業發展還是要在農田生物多樣性上下功夫。生物多樣性就可以激活各種作物的免疫系統,就可以適當減少化學投入品。農田生態環境研究將是未來高效生態農業的重點,通過農田生態環境的調整,用作物免疫系統獲得高產食物,更安全、更有味。(郭兆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