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大新聞,又一個國家經濟正遭遇最大威脅,對中國有何借鑑和影響?

被美國掐脖子制裁的某跨國科技企業,其所引發的社會思考很容易傳染到各個角落,尚未塵埃落定之前,沸沸揚揚的考慮把市場資源傾斜於某單一科技行業,

毋庸置疑,發展科技行業是所有市場國家所追尋的,彌補經濟市場中核心關鍵領域在所不辭,但是切不可忘記,古人有句話叫“調虎離山”,在當前國內經濟市場當中,有沒有領域需要更多市場資源與精力去攻克?而不是被眼前的事件過分吸引?從而因抓小放大或被陷入調虎離山之計。

大新聞,又一個國家經濟正遭遇最大威脅,對中國有何借鑑和影響?

放眼整個全球經濟大環境,國際經濟關係日益錯綜複雜,各種海外經濟不確定風險隨時有可能衝擊到市場的“薄弱點”,有時候先立於不敗而後追勝顯的更重要。近期發生在國際市場中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值得警醒,首先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經貿問題,吸引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兩者的經濟關係走向不僅影響到兩國的經濟發展,更深刻影響到世界經濟與貿易體系的走向,事關重大,兩國的智慧都不會讓主觀意識形態所把控,路很長,任重而道遠,最終往往會在經濟博弈下走向“積極的一面”。

另一個很有意思的經濟事情發生在新興市場國家,在這裡發生的事情雖然被當下的經貿問題所掩蓋,但不得不說,這很有可能渾水摸魚般的突然來個“大新聞”,近期,新興市場國家債券基金正在遭受“黑雲壓城”。

大新聞,又一個國家經濟正遭遇最大威脅,對中國有何借鑑和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2日當週,投資者從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撤出了10億美元資金,為今年2月初全球市場拋售潮以來最大撤出規模,也是16個月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兩週資金淨流出。而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最受投資者青睞的是阿根廷(拋售最為猛烈),連鎖反應是該國貨幣兌美元嚴重貶值,阿根廷央行為了抵禦貨幣進一步貶值,不僅瘋狂一週內加息三次,而且消耗了三分之二的外匯儲備。

說這兩個經濟事件什麼意思呢?只想表達國內經濟不要被一些事件所耗費太多精力,不被一些所謂的大事而調整既定的經濟路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而是要立足於國內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引導金融脫虛向實,去槓槓、去債務,減負降成本,營造更好的市場環境。

大新聞,又一個國家經濟正遭遇最大威脅,對中國有何借鑑和影響?

一方面繼續要抑制資產價格泡沫,另一方面加大對新興產業、創新研發的投入與支持。我國經濟已進入新時代,是從過去高速發展階段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過去高速發展確實取得很大的成績,但也遺留下一些資產泡沫,債務高企等問題,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將以創新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為道路,才能保障經濟更健康的發展。

千里之提,毀於蟻穴,而這個“蟻穴”,重點不取決於外部風險,從經濟關係上來看,往往是內部的風險造成的影響大於外部,粗糙的說是“蒼蠅不叮無縫蛋”。防患於未然理所當然,而立足於國內經濟才能更好的不動如山。我國經濟改革將一如既往的持續下去,一張藍圖繪到底,在經濟改革中化解掉各種不確定風險,從而讓經濟更健康的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