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讓戲劇介入生活:一堂難忘的戲劇課

讓戲劇介入生活:一堂難忘的戲劇課

我曾在浙江大學上過一堂難忘的戲劇課。主講人是牛津大學的博士Dan Cohen,他是國際戲劇與教育協會(簡稱:IDEA)的總裁,主張把戲劇應用於教育。他遲到了30分鐘,不過也沒關係,我們有的是時間。照例是領導致辭,浙大人文學院院長說了一番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話,演講終於開始了。

博士以一首歌開場,徵得了聽眾同意後,用慢速英語開講。他的助手,一位漂亮嬌小的巴西女士,負責播放PPT。

他說,藝術不應使博物館裡的陳列品,而應當走入人們生活,改變現有的教育方式。他多年的實踐也是致力於此。他演示了一些成功戲劇教育案例,有一個我最喜歡。他在巴西找了一群人,共同設計一面500年後的巴西國旗。參與者腳上塗上顏料,在一面畫布上唱歌跳舞,一番狂歡之後,巴西新國旗誕生了。

我要是巴西總統,決不會再等500年,馬上就把它掛在總統府的上空,同時重新設計巴西隊服,讓卡卡、羅納爾迪鳥身上帶著腳印馳騁在明年德國賽場。

Dan Cohen博士的戲劇理論實際上是環境戲劇、即興戲劇和布萊希特教育劇的綜合。強調戲劇的社會功能,把戲劇從劇場拉出來,成為培養溝通能力和創造力的工具。他說,我們今天的講座就是一臺戲劇。每講一刻鐘左右,他就叫大家討論兩分鐘。剛開始,大家不適應,後來發現這個辦法真的不錯。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他研究一套成熟的訓練模式,即他的戲劇工作坊,類似短訓班。工作坊的一次培訓最少20個小時,標準是50個小時,

演講結束,大約40多人來到了多功能廳,接受工作坊的戲劇訓練。DAN讓大家兩兩一組,交談童年和挑戰,目的是消除彼此的距離感。

接著是熱身,他跟助手帶領大家做一系列簡單的動作:1、推開窗戶(2次) 2、太陽昇起(2次) 3、鋤大地(左3次、右3次) 4、撒種子(左右各1次) 5、下雨 6、颳風 7、收穫果實 8、果實獻給夥伴 9、互相致謝。

在富有節奏感的巴西土著音樂伴奏下,大家興高采烈地當起了人民公社時代得農民。肢體放鬆了,精神愉悅起來。原來,演戲也並不那麼難啊。

下面訓練正式開始,還是兩人一組。從個頭較高的人開始,用形體(不準講話)依次畫出或者描述出以下動作,矮個子跟著模仿。

1、家鄉的外景(河流、山川、道路、樹木……)

2、路邊孩子們的遊戲。(很多人選擇了跳房子、跳皮筋等經典兒童遊戲,彷彿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3、進入家門後所看到的。(我家曾有四間大瓦房,天井裡種著蔬菜,籬笆上開著絲瓜花……)

4、家裡正廳。牆上掛著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多數人比劃了像框),還有哪些東西。

5、家裡誰做飯,如何做飯上菜、如何吃。(這個我做得最好,我蒸了饅頭,炒了菜,還拉著風箱燒了一鍋粥。)

6、你最喜歡的秘密食物,藏在哪裡,如何取出來,如何吃。定格!

7、放回去。(我從家裡的水泥櫃中找到了我藏的紅棗……)

8、進入你自己的房間,裡面有什麼,桌子上有什麼。

9、你最心愛的一樣東西,怎麼用它,用它的表情如何。定格!

10、訓練結束,再由矮個子做一遍,高個子模仿。

11、停。原地坐下,兩人開始交心。

Dan Cohen讓大家停下來,道破這樣做的動機,是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個人歷史。

原來逝去的時間可以觸摸,你從夥伴的鏡像表演中,找到了迷失已久的自我。

後來,Dan Cohen又讓六人一組開始訓練,不過因為時間太短,最精彩的部分還沒有來得及實驗,那就是--甲乙二人互相撫摸臉頰,把對方的臉當作自己的面具帶上,再相互扮演對方。

這堂課我收穫很大,戲劇確實是個好東西,它不應成為僵死的劇場藝術,而且可以成為教育、培訓的一部分。其實,現在流行的拓展訓練,不也是一種戲劇嗎?只不過,拓展現在走了歪路,一味強調驚險和刺激,反而把戲劇最本質的交流功能給弱化了。DAN博士的理論,我準備慢慢消化,加以發揮,以後應用到工作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