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作為一個設計師需要有手繪基礎,還需要有美術專業基礎知識。設計絕不只是搬弄素材,隨便模仿那麼簡單。你不需要成為一個手繪大師或大神,但你一定要會自己畫一些圖形,這些圖形是你做設計的準備工作,師你自己的想法和創意的表現,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方向,也是將你和其他設計師區分開來的關鍵。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手繪基礎

1

1. 草稿

在作品創作的初期,草稿對我們構思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很多設計師在打開電腦和軟件以後,不知道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圖形,這時候你需要一支筆,一個本子,在本子上用筆勾勒出自己的草稿,而你設計的圖形只需要跟著你畫下的草稿來完善就好。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2. 提案

在提案之前通過手繪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和上司或者客戶講解自己的提案方向,這種方法會避免上司對電腦圖形設計細節的不滿意,畢竟我們還沒時間完成細節。如配圖中的一個圖標,從最初提案到最終定稿,中間經歷20多版的手繪稿件,如果每次提案都是以 PS 輸出效果提交,在電腦繪製時要考慮的色彩細節會更多,同時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越來越多的設計都將手繪插畫運用在當中,增加視覺衝擊感,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比如 H5、網頁、APP 等項目,然而當我們看到很多重複的手繪稿和設計的時候,原創性的手繪卻能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給人帶來新鮮的視覺體驗。這種與眾不同是一般的設計比不了的。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三大基礎知識

2

要了解的是在美術裡最重要的三大基礎知識,它們分別是:結構關係、素描關係、色彩關係。這些知識又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1. 結構關係

透視:在結構關係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就是透視了。透視是繪畫理論術語,「透視」(perspective)來源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是一種在平面繪畫物體的空間關係的方法。物體由於近大遠小的空間關係所以在我們觀察者視角就出現了變化,這種變化和空間位置正相關。能夠準確描繪出近大遠小就能暗示出空間關係了。所以透視是畫準結構的必要前提。

滅點:滅點指的是立體圖形各條邊的延伸所產生的相交點。透視點的消失點。滅點透視中,兩條或多條代表平行線線條向遠處地平線伸展直至相交的一點。平行的線能在滅點上推進而聚合的原則同樣是以肉眼觀察到的現象為依據的。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第一種透視:平視

一個物體如果是正面或者沒有近大遠小的關係,那麼該物體橫豎對齊即可。

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看一個物體,正面去看就是沒有透視。和你的視線是平行的,沒有任何的偏離。

第二種透視:一點透視

一點透視:透視來源於一個點,形狀的變化與該點的距離相關。一點透視可以理解為在一個空間內多個物體產生的近大遠小的關係。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第三種透視:兩點透視

兩點透視:通過兩個滅點建立透視。就像我們站在一個比較龐大物體的面前,這個物體的兩側都會產生近大遠小的關係。把近大遠小的線延伸,它們會相較於視平線上的兩個滅點。這就叫兩點透視了。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第四種透視:三點透視

三點透視:通過兩個滅點和延長線進行輔助。一個高於觀察者的物體除了產生兩點透視之外也會在其頂部產生另一個滅點,三個滅點都存在,我們稱之為三點透視。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練習方法:結構素描

結構素描,又稱「形體素描」。這種素描的特點是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不施明暗,沒有光影變化,而強調突出物象的結構特徵。 以理解和表達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為目的,結構素描的觀察常和測量與推理結合起來,透視原理的運用自始至終貫穿在觀察的過程中,而不僅僅注重於直觀的方式。這種表現方法相對比較理性,可以忽視對象的光影、質感、體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大家可以嘗試在紙上繪製主要表現結構的結構素描作為練習。結構素描對於美術基礎不好的同學也可以適用。只要用尺子和圓規等工具搭配合適的自動鉛即可上手。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 達芬奇的結構素描練習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2. 素描關係

三大面:黑白灰

有的時候設計師經常會說黑白灰關係,黑白灰關係就是我們要介紹的「三大面」。三大面就是受光程度不同產生的:光打得多就是受光面,光打得少就是側光面,光由折射或者完全遮住就是背光面了。這麼說比較容易理解:就好比是我們的地球,熱帶地區就是受光面,溫帶地區就是側光面,北極南極就是背光面。這與光源的距離和位置有關,越朝向和接近光源越亮。立體形狀在光源的照射下都有黑白灰三個面,你可以觀察分析一下身邊的事物。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五大調: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 五大調: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五大調同樣是分析光影問題的,通過描繪光影我們可以塑造立體感。五大調是三大面的細分,三大面五大調是我們每位設計師都需要記牢印在心裡的,在繪製一些擬物造型或者專題的時候,為了塑造更逼真的感覺,我們必須檢查自己的造型有沒有三大面五大調。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 圖中圖標中的三大面五大調你能分析出來嗎?

  • 亮面:受光物體最亮的部分,表現的是物體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

  • 灰面:高光與明暗交界線之間的區域。

  • 明暗交界線:區分亮部與暗部的區域,是物體的結構轉折處。明暗交界線不是一條真實的線,但是這個區域一般會決定亮麵灰面的勢力範圍,也跟隨著形體來走,所以非常重要。

  • 反光:物體的背光部分受其他物體或物體所處環境的反射光影響的部分。

  • 投影:物體本身遮擋光線後在空間中產生的暗影。

3. 色彩類型

三原色:三原色是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種基本顏色。相互混合可以產生出所有的顏色。黑白灰屬於無彩色。色彩三原色是紅、黃、藍。紅+黃=橙,黃+藍=綠,紅+藍=紫。屏幕三原色為紅(Red)、綠(Green)、藍(Blue),也叫色光三原色,是加色模式,相加混合為白色。但是 RGB 依賴於電腦屏幕,不同的電腦由於對色彩值的檢測的重現都不一樣,所以存在色差。我們家裡的彩色電視屏幕就是由這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點組成,將這三種顏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就可以有千變萬化的色彩。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 屏幕三原色 RGB

印刷三原色為青(Cyan)、品紅(Magenta)、黃(Yellow)是減色模式,混合為深灰色,並不能產生黑色,所以在印刷時加上黑色油墨,才能產生純正的黑,就是 CMYK 顏色模式。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 印刷三原色

色彩三屬性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色相:色相就是顏色的樣子。就像人的臉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色彩的相貌。冷色、暖色、中性色,是色彩最突出的特點,簡單來說,他決定「是什麼顏色」。光譜上的紅、綠、藍等就是不同色彩的色相,黑色為沒有色相的中性色。色相在人眼中的不同是光的波長的長短不同所造成的。紅色的波長最長,紫色的波長最短。把紅、橙、黃、綠、藍、紫六種顏色和處在它們各自之間的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紅紫這六種中間色作為12色相環。能夠使人清楚明瞭的看出色彩平衡和冷暖色、對比色等。由12色相環也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色相環。

亮度:亮度,我的理解是,亮的反義詞就是暗,那說明是與顏色的明暗程度有關。色彩的明亮程度,簡單來說,就是顏色的從黑到白的變化。亮度最低時是黑色,亮度最高時是白色。顏色深淺的不同程度,與光波的幅度有關,也取決於環境中反射光有多強。亮度高的色彩給人清新、明快的感覺,讓人聯想到藍天白雲和青春。明度低的色彩給人沉重、穩定、堅硬的感覺,讓人聯想到石頭和鋼鐵。

飽和度:飽和度,飽和度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是比較飽和,太飽和可能就會很刺眼,就是與明度有關了。色彩純粹度,是色彩的純淨程度鮮豔程度,飽和度越低,顏色的色相就越不明顯,也與光波的幅度有關,飽和度低的顏色給人一種很灰,不明亮的感覺,飽和度為0的顏色為無彩色,就是黑白灰。在一張圖中,飽和度高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很靠近,飽和度低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很遠。高飽和度和低飽和度的色彩都給人堅硬的感覺。

4. 色彩關係

互補色:紅+綠+藍=白色,在色環上相隔180度,是對比最強的色組,在三原色中,這兩種相隔180度的色光等量相加會得到白色。經典互補色有黃色和紫色(例如科比的球衣)、黃色和藍色、紅色和綠色。互補色在視覺上給人非常大的衝擊力,所以在使用上常給人潮流、刺激、興奮的感覺。

對比色:指在色環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間的兩種顏色。也是兩種可以明顯區分的色彩,包括顏色三要素的對比、冷暖對比、彩色和消色的對比等等。對比色能使色彩效果表現明顯,形式多樣,極賦表現力。互補色一定是對比色,但是對比色就不一定是互補色。因為對比色的範圍更大,包括的要素更多,例如冷暖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等。

鄰近色:相互接近的顏色在色環上的距離相距90度,或者相隔五六個數位的兩色。色相相近。冷暖性質相近,傳遞的情感也較為相似。例如紅色、黃色和橙色就是一組鄰近色。鄰近色表現的情感多為溫和穩定,沒有太大的視覺衝擊。

同類色:

色相性質相同,但色度有深淺之分(在色環上相距15度以內的顏色)。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5. 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

瞭解完基本的色彩知識,我們來簡單講講色彩和光源的關係。如果想描繪好對象的色彩,那我們必須瞭解對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和變化。

△ Workplace by Igor Kozak for Rocketboy

固有色:最簡單的理解是物體本身的顏色。物體的固有色並不存在,在繪畫過程中為了觀察方便我們常引用 「固有色」這個概念。固有色是指在光源條件下物體占主導地位的色彩,比如紅色的罐子、綠色的植物等。

光源色:一切物體只有光源的點亮下才能觀察到它的色彩。光源有自然光源(太陽、天光)和人造光源(燈),這些光源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顏色。太陽光是白的暖色光,月光是偏青的冷色光,陰天更多的是藍灰色的天光,普通燈光是偏黃色的暖色光。光源的顏色對物體的顏色影響很大,紅色的光源下的藍色物體你覺得會是什麼顏色呢?

環境色:物體周圍環境的顏色就是環境色。環境色對物體的影響非常大,比如在一個紅色背景下的白色石膏方塊,由於光源打到紅色背景下也會「染」到白色石膏方塊身上,產生一種淡紅色的色彩。所以我們在電腦作圖的時候也要想象環境色的影響。

6. 練習方法:三大構成

三大構成指的是: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大構成起源於包豪斯學院,一所在設計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學術機構。三大構成是美術知識過渡到設計領域最重要的一個轉折。我們掌握了美術知識並練習了一定的程度後,就可以開始三大構成練習了。

平面構成:什麼是畫面最小的單位?點、線、面。如果我們從無到有需要構建一個畫面而不知所措時,可以嘗試用點、線、面來開始。同時也可以嘗試用點、線、面來做命題進行設計練習,這都是大多數高等院校對設計專業進行的最有效的訓練。

色彩構成:根據我們上文學到的色彩知識,色彩原理、鄰近色、對比色、互補色、環境色、固有色等,融入這些知識到一個練習之中。比如用紫色和黃色創作一個對比強烈的畫面。這就是色彩構成的練習方法了。

立體構成:通過對比、重複肌理、骨骼等三維空間物體,完成一組設計練習。通常 UI 設計是二維平面的圖形設計,立體構成練習可以相對減弱。但是如果你對立體構成比較感興趣,可以查找相關資料瞭解。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作為設計師,你不可不學的手繪和三大美術基礎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