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2017年生豬生產形勢及2018年走勢分析

摘 要:2017年上半年生豬價格高位回落, 下半年價格企穩窄幅震盪, 生豬價格總體在成本線之上, 全年養殖仍保持較好收益。是繼2016年“金豬年”之後, 難得的“銀豬年”。上半年價格持續下跌主要因為供應增加、需求減少, 導致階段性供大於求。而由於下半年需求的恢復, 供大於求有所緩解, 供應總體保持平衡偏緊, 價格穩中有升。由於目前豬價總體處於豬週期的下行通道, 2018年價格不會好於2017年。

1 2017年生豬生產情況

1.1 生豬價格高位回落, 養殖收益正常偏好2 0 1 7 年生豬產品價格總體處於下行的趨勢 (圖1) 。

據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監測, 全年活豬平均價格為15.36元/千克, 同比下跌12.3%。1月活豬價格是年內的最高點, 18.22元/千克, 隨後一路下行, 6月跌至最低點13.78元/千克, 7月開始反彈, 至12月達到15.07元/千克, 下半年豬價總體在14~15元/千克之間震盪。全年仔豬平均價格為37.08元/千克, 同比下跌14.5%。仔豬在年初因養殖戶補欄積極而出現一波上漲行情, 3月達到年度最高點43.64元/千克, 隨後持續下跌至年底, 12月仔豬價格為30.50元/千克, 較最高點下跌了30.1%。今年豬價雖然高位回落, 但總體都處於成本線之上。據對全國8000個養豬效益戶監測, 2017年每出欄一頭商品肥豬的平均銷售收入為1859元, 平均出欄成本為1687元, 出欄一頭豬平均獲利172元, 同比減少310元 (圖2) , 雖然養豬收益較2016年明顯下降, 但仍高於2012—2016年132元的平均盈利水平, 且高於這5年內除2016年以外其他年份的收益。如果說2016年是“金豬年”, 那2017年可以說是難得的“銀豬年”。

1.2能繁母豬被動調減, 豬肉產量略有增長

由於禁養區養殖場退出政策, 很多養豬場戶被動清欄退出, 大企業擴張帶來的新增產能抵不上退出的量, 導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持續調減。據對400個生豬定點縣的監測, 2017年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總體呈下降趨勢, 2017年12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8%, 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6.4%。從月度變化來看, 3月和4月有兩個月存欄連續增長, 其他月份都是小幅下降 (圖3) 。從全年看, 2017年能繁母豬平均存欄同比下降3.2%, 但由於每頭母豬生產性能的提高和肥豬平均出欄體重的增加, 綜合測算, 每頭母豬年提供豬肉量提高4%左右。總體來看, 能繁母豬的下降並沒有帶來豬肉產量的減少, 相反還有所增加。

2017年生豬生產形勢及2018年走勢分析

圖1 2017年仔豬和活豬價格走勢圖

生豬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價格走向由市場供需變化決定。雖然2017年供需總體平衡, 但因供需錯配導致了價格的波動。

2.1 上半年供增需減, 生豬價格持續下跌

2.1.1 供應方面

上半年產能擴增積極, 大企業繼續佈局生豬產業, 除了溫氏、雛鷹、牧原等這些專門從事養殖的企業擴張外, 很多大型飼料企業如大北農、新希望、正邦等也積極佈局生豬養殖。由於2016年養殖收益好, 小規模養殖戶補欄也很積極, 據監測, 仔豬春節前出現價格上漲, 比正常年份偏早, 養豬戶比重連續3個月增加, 結束連續40個月環比下降的趨勢。3月和4月生豬存欄連續兩個月上漲 (圖4) 。同時, 能繁母豬生產效率提升, 育肥豬出欄體重增加, 每頭母豬提供豬肉量明顯增加, 提升4%左右。受環保禁養影響, 2017年底前, 各地陸續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 (小區) 和養殖專業戶, 一般即將關閉退出的養豬場會選擇在重要節日前價格較高時清欄, 一方面會造成生豬短期集中出欄, 另一方面由於能繁母豬被提前淘汰, 會造成後期產能的下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2017年上半年豬肉產量同比增長0.8%。此外, 由於德國、美國豬肉價格低, 運到中國後仍有競爭優勢, 所以上半年進口比較多, 據海關總署統計, 1~6月進口豬肉66.23萬噸, 處於高位。

2.1.2 消費方面

人口增加會帶來豬肉消費總量的剛性增長。而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們追求健康飲食, 豬肉的人均消費量在減少, 肉類的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牛羊肉消費逐漸增加, 這幾年豬肉消費佔肉類的比重呈下降趨勢。此外, 2017年, 禽肉和雞蛋價格相對低廉,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豬肉的消費;環保督查和嚴厲問責, 也使得很多工廠因環保不達標停產整頓。這些因素導致豬肉的戶內消費和集團消費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據對240個集貿市場監測, 1~6月豬肉交易量同比下降2.3%。綜合來看消費上半年比較低迷。

2017年生豬生產形勢及2018年走勢分析

圖4 養豬戶比重變化趨勢圖

總的來看, 上半年供應增加, 消費減少, 導致上半年價格持續下滑。

2.2 下半年供穩需增, 生豬價格窄幅震盪

由於上半年價格持續下跌, 有些購買仔豬育肥的養殖戶甚至出現虧損, 中小規模養殖戶補欄謹慎, 禁養區養豬場持續清欄退出。而大企業繼續擴張, 受價格回升影響, 養殖戶有壓欄情況, 出欄體重不斷創新高 (圖5)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下半年豬肉產量同比增長0.8%。而隨著國內豬肉價格下跌, 價差減少, 進口豬肉的競爭力減弱, 導致7~12月進口豬肉同比大幅減少35.4%。由於豬肉價格相對較低, 消費量有所增長, 7~12月豬肉交易量同比增加0.4%。

2017年生豬生產形勢及2018年走勢分析

圖5 生豬出欄體重變化趨勢圖

總的來看, 由於消費的增加, 階段性的供大於求得到緩解, 供需基本平衡偏緊, 豬價企穩回升, 窄幅震盪。

3 2018生豬走勢及重點關注

3.1 走勢展望

由於2017年年底前禁養區豬場集中關閉, 導致2017年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調減到一個較低的水平, 生豬產能總體較低, 2018年大企業生豬產業擴張的趨勢沒有改變, 仍然以增為主, 生豬產能將逐漸增加。同時, 因肉類消費習慣的改變, 人們對豬肉的消費有減少的趨勢。因此供應增加、消費減少, 供應將轉為總體平衡偏寬鬆, 如果不發生突發事件, 2018年總體豬價不會好於2017年。從“豬週期”來看, 生豬市場仍將處於下行通道, 春節後豬價下跌幅度較大, 預計第二季度將逐步企穩並保持低位震盪運行, 下半年將有所上漲, 但漲幅有限。

3.2 2018年重點關注

3.2.1 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號, 隨後原農業部制定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2017—2020年》, 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 建立科學規範、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 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 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2018年將加快推進糞汙資源化利用, 擴大整縣推進的範圍。通過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 將進一步優化生豬生產區域佈局。以地定畜、以種定養;宜減則減, 宜增則增。其中約束髮展區將逐步調減轉移, 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將作為重點承接區。養殖場作為主體責任, 必須要建設糞汙處理利用配套設施, 已建設的場要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 2020年完成糞汙資源化利用目標。

3.2.2 徵收環保稅

2018年1月1日正式徵收環保稅。存欄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需要繳納, 環保稅的稅目方面包括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 養豬場需要繳納的稅收只涉及水汙染物和固體廢物。其中, 水汙染物稅額為每汙染當量1.4~14元;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 稅額為5~1000元/噸。各省根據自身情況確定了明確的徵收標準。養殖場可以從當地環保和稅務部門瞭解到具體徵收標準。環保稅按月計算, 按季徵收。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養殖場, 都可以獲得相當一部分環保稅的減收。固體廢棄物方面, 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汙染物, 不繳納環境保護稅。水汙染物方面, 應稅水汙染物的濃度值低於排放標準30%的, 減按75%徵收環境保護稅;低於排放標準50%的, 減按50%徵收環境保護稅。不設排汙口的將不納稅。

3.2.3 飼料中部分添加劑減量

2018年飼料中要降低銅鋅添加量。其中, 仔豬飼料銅上限由200毫克/千克降至125毫克/千克;仔豬和母豬飼料鋅上限為150毫克/千克。將仔豬飼養階段的添加期從之前的30千克以內調整為25千克以內。養殖戶要加強飼養管理, 應對飼料中鋅銅減量。

3.2.4 消費轉型升級

目前豬肉, 特別是普通豬肉消費有逐步下降的趨勢, 消費者轉向更高檔的牛羊肉或者風味更好的土豬肉。因此, 養豬戶要根據市場變化適時優化產品結構, 提供更優質的豬肉, 滿足消費需求。

2017年生豬生產形勢及2018年走勢分析

2017年生豬生產形勢及2018年走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