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帶傷“排雷”的“急先鋒”

  92份核查文件,11600餘條信息,依託大數據,他和同事努力做到一個不漏地找出“看不見的危險源”。

  30天的堅持,為了打贏這場戰“疫”,他放棄假期,連續奮戰。

  一包方便麵,一粒止痛藥,為了對抗凌晨的飢餓和右腳骨折的腫痛,他“自主研製”了獨屬的加班抗疫套餐。

  他叫劉敏,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指揮中心民警。

  劉敏的老家在山西運城,父母年歲已高,且身體多病。因為工作忙碌緊張,他常年和家人聚少離多。疫情發生後,為了精準排查鎖定“疑似、隱形傳播者”,及時掐斷所有可能的傳播路徑,劉敏把孩子留在父母身邊,從老家運城及時返回長治,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24小時堅守戰“疫”。

  劉敏年前不慎右腳關節骨折,醫生要求至少臥床三個月,好好休息,右腳嚴格制動。一心想著工作的他顧不上腳上的疼痛,僅僅休息不到一個月,就自行卸掉右腳上的石膏迅速投入到繁忙的崗位工作中。由於長時間負重行走,他的右腳直到現在也未能消腫。即使這樣,他依舊24小時堅守在工作崗位。他說:“現在顧不上,等疫情結束了再去醫院看看,應該會恢復好的。”

  “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必須把確診患者14天內去過、接觸過的人全部排查一遍,避免有人繼續‘踩雷’。”劉敏所在的指揮中心除了日常工作,還負責各種人員核查信息的接收、整理、推送、反饋、催報、彙總、上報等工作,工作量劇增。

  為此,劉敏主動要求承擔任務繁重的疫情防控排查任務,與時間賽跑,對上級下發的各類人員、車輛數據進行分析比對、精準核查、彙總研判、反饋上報,以“若有戰,召必上”的奉獻精神,爭做戰“疫”急先鋒。

  白天對統計的各項數據按時報送,當晚重新梳理所有臺賬,不放過一個疑點,對照上級要求進一步逐條完善信息,有時一條線索得反覆整理8次之多。劉敏總是精益求精,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有效。

  截至目前,劉敏已參與核查11600餘條信息,完成了大量原始數據的整理彙總,警情調度實現了“零脫節”、信息統計保持了“零差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