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外出工作,感覺到父母非常思念我,應該以什麼心情來看待呢?

華髮L


您好,23歲應該是才畢業沒多久吧!一個人在外面的日子,應該是受了不少罪吧!


  • 比如在外打工租房子的時候,看著好像房租沒有那麼高,但是每個月交房租的時候還是感覺很心疼;

  • 比如本來以為進入社會早點兒賺錢之後,就可以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再也不用看父母的臉色,但其實事實是有些東西仍然不捨得買或者買不起;

  • 比如讀書的時候希望離家裡遠遠的,再也不想受到父母的管制,但其實在外的時候累了,真的很想單純回家睡個踏實的懶覺;

  • 比如每天的三頓飯照樣在吃,但是就是感覺沒有那麼想吃的慾望了,因為不是家裡的味道。


以上這些只是漂泊在外的一部分插曲,其實漂泊在外的累還有很多,剛好,這些苦與累你的父母都會想得到!


思念你,其實是怕你過的不好

俗話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沒有誰的父母不疼自己的孩子。思念你、擔心你、經常打電話跟你嘮叨都很正常,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不管你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他們瞭解你,知道你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害怕什麼,一旦離開了他們的視野,就會擔心你是否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情況,不由得擔心你,怕你過的不好。

做好自己的事情,固定的時間打電話或者是發短信報平安,時間多的時候給他們分享你的生活日常,告訴他們你在做什麼工作,生活中都有哪些事情,你是怎麼處理的,難以抉擇的事情也可以尋求他們的建議!

過的好的時候就是過得好,過的不大好就是不大好,沒必要謊稱你很好,因為你是騙不了他們的,不如坦白尋求他們的幫助,這樣他們會覺得你在慢慢的獨立、成長,而不是單純的突然離開了他們的視野!

他們需要你

人越到了年老便越會需要依靠,不要覺得父母無所不能,也不要覺得兩個人就可以永遠的互相依靠,他們也會累、會老,同樣會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想要徵求你的意見,想要尋求你的幫助,不管是何種方面的。

可以的話,定時聯繫,細緻的瞭解他們沒有你在身邊的時候的生活方式,多關心他們,陪他們聊聊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分享與嘮叨!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做出重大的決定之前,跟他們好好溝通,儘管他們不懂,但是要知會他們知道,父母會覺得你很在乎他們的看法,地理的距離很遠,那麼就想辦法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能回家的時候儘量多回家吧!儘可能的多陪陪他們,不管是何種形式!


祝:一切都好!


西伯利亞的眼淚


我23歲的時候,和你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我家是吉林梅河口的,離的也還挺近的。


我作為一個過來人,和你分享下我的想法吧。


男生,趁著年輕,去到大城市闖闖,是好事情,兒女情長換不來錦衣玉食!


現在,雖然經濟能力不允許把父母接去同住,但是好好奮鬥幾年,就能接他們過來了。任何事情都有代價,這幾年的離別,也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這幾年雖然不能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但也不是不能忍受,給你幾點建議吧。


多和家人聯繫

我是上大學時到西安的,現在已經在西安待了16年了。畢業後留在西安參加工作,一年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能回家待幾天。


在08年左右的時候,還沒有普及智能手機,所以我每週都會和我媽打一次電話,隨便聊聊天,給他講講我工作中的事兒,也聽他們給我說說老家的事兒。


雖然不能天天守在身邊,但打打電話聊聊天也能多少緩解一下情緒。


現在更方便了,隨時隨地可以微信視頻,除了不能一起生活,想見就能見到。


照顧好自己,讓他們知道你一個人過的很好

你年紀還小,爸媽想你,但更多的是不放心你,怕你照顧不好自己,工作中受委屈之類的。


所以讓他們知道你過的好,他們多少也能放心一些。如果你能奮鬥出個好成績,你爸媽也會更驕傲的,估計逢人就會說你多棒。


其實,兒女在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報喜不報憂,但這是要分別對待的。


生病了,就好好去看醫生,和家人說不大合適,本身也不是大病,吃點藥就好了,和家人說,只能讓他們乾著急。


但工作中遇到困難了,是可以適當和爸媽說說的,讓他們知道你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他們反而會更放心。


最後,告訴你一個大招:找個對象

孩子,你可能覺得你自己才23,但是在你父母和親戚眼中,你都已經23啦!!!!


你已經到了被催婚的年紀啦,請認清這個事實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工作之餘,別忘了找個對象,在爸媽心裡,有個對象,就有個人照應,他們的精力就放到你什麼時候結婚啦,之類的。


我被催了14年了,依然單身,希望你早日成家。


一個人在外不容易,好好努力,有一天,當你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時,真的很爽。


趙文柒


我已經離開家鄉16年了,這次疫情是我離開家後與母親相處最長的時間。心裡十分愧疚平時不能在她身邊。但是母親很支持我的選擇,認為如果我沒有離開家根本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現在這樣能夠施展才華的我,她更願意看到。不過如果可以的話今後我會更多的陪伴母親。


簡的世界



香妃存在嗎


子女永遠是父母最深的牽掛。無論是多子女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家庭。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盼望著孩子,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可現在步入老年的我們,每當看到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想看看自己的孩子都很不容易的時候,想想心裡也會不是滋味。

空巢老人的日子,的確是很痛苦的。有人說,你可以去跳廣場舞啊,可以上老年大學啊,還可以培養興趣愛好啊,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代替兒女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我的一個朋友,六十多歲,獨生兒子不顧父母反對,依然選擇了杭州,在當地娶妻生子,事業風生水起。老兩口生活在老家,都有退休工資,在外人眼裡可謂是幸福。可老兩口現在的生活是吵架不斷,矛盾不斷,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還有生病住院,只能靠自己堅強的應對。逢年過節你說不想孩子,那都是假的……

衷心的祝福天下的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祝福天下的兒女事業有成,有空給父母一個電話,一個視頻……


雅輕


大家好,我是瑞姐。作為家中的獨子外岀工作,當父母的必然會牽掛思念你。結合你說的情況瑞姐幫你分析一下。

父母在吉林松原生活,而你在遼寧大連打工,離家不算遠也不近,如果做不到經常回家看看,隔三差五給父母打電話問候一下是可以做到的,看看家裡有什麼事情需要解決,父母身體、生活方面的情況怎麼樣。這樣也能緩解父母牽掛思念兒子的心情,你也能安心工作。

你才23歲,正是努力上進,好好工作的時候,目前考慮定居老家還是大連為時尚早。等到日後工作有成、收入穩定後,確定定居在哪裡了,買套房子,再把父母接到身邊來好好孝敬父母,盡兒子的一片孝心。

你父母快六十歲了,他們目前完全能照顧好自已,比起思念兒子,當父母的更希望子女能健健康康、早日成家立業。所以在目前階段,你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打拼,為以後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才能早日實現自己的所願所想。

祝你工作順利,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


瑞姐的幸福


作為一個人過來人,想跟你談一點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希望給你一點建議。

我跟你一樣,家裡就我一個,從小嬌生慣養,獨生子女有獨生子女的優勢,但同樣,也有劣勢。我們在享受父母所有愛的同時,實際上這種愛在無形當中也會讓我們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心態。

我們總認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理所當然,我們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是自己,當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這樣。就比如,畢業之後我同樣選擇留在了外地,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一樣。

我們總認為留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要多一些,我們希望將來能夠紮根在大城市,但是我們卻沒有問過父母他們是怎麼想的,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等父母老了之後,他們該何處何從,我想很多人在這個時期是很少會想到這個問題的。所以,你比我強,至少在你這個年齡我沒有想到這一層。


在來說說要不要留在大連

從長遠角度來說,我覺得你回老家會更合適一些,或者離老家更近一點的城市。年輕人總是嚮往大城市,我們對大城市有太多的憧憬,這裡繁華美麗,這裡機會多,但是,大城市同樣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高房價、高消費水平,很多年輕人可能暫時感受不到,但是當你真正紮根在這座城市之後你才會發現,現實的很多壓力真的會讓你喘不過氣來。房貸、車貸、信用卡,我們沒有依靠的人,我們能靠的只有自己。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同齡的好多同學在老家過的甚是滋潤,沒有太大的花銷,沒有那麼多的壓力,乾淨的空氣、安靜的街道,還能攢點錢,自己做點小買賣,有時間陪父母,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甚至成了網紅,你真的會很羨慕。

父母永遠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陪在自己的身邊,只是他們不好意思開口而已。而且現在老家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快,交通越來越便利,在這裡生活,真的不輸給大城市。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趁著年輕,可以去大城市闖一闖,增長點見識,開闊一下視野,學習一點經驗,等到而立之年,回家吧,去你最嚮往的家鄉。

我是@情感呢喃,如果您也認同,歡迎關注我。


情感呢喃


友友不要想的太多,你有這份感恩的孝心足矣。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好男兒志在四方。你是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的前程才出門工作。唯有懷揣著這份孝心在外好好工作,力圖有個好的發展,寄回錢來讓父母高興,對父母就是最好的孝敬。

再說了,現在是高鐵,飛機的時代,在遠的路也不怕,乍眼睛的功夫就到家了,今後常回家看看,父母高興你高興。等你在外發展了買所大房子,把父母接到一起住,多好啊!


山東純爺們


百善孝當先論心不論事,論事天下無孝子。忠孝不能兩全,你出外打食不妥,出外就惦念。孝的方式有多種讓你實施,自斟。


李居易先生


儘可能的與父母多聯繫,多給予關心!

最好居住在一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