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戰爭中轟炸機不怕遭到導彈攻擊嗎?

楊建輝72


俗話說: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再先進的轟炸機也難以招架精確密集的火力打擊,尤其是現代戰場上的各型面空或空空導彈,是轟炸機面臨的最大威脅。

轟炸機先天具有形體龐大、機動性差的特點,因而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戰場上備受保護的“瓷娃娃”,也往往成為對手重點突擊的“活靶子”。

現役實戰經歷最豐富的轟炸機當屬美軍B-52轟炸機。B-52於1955年起裝備美國空軍,目前仍有76架在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B-52以其載彈量大、航程遠、可洲際飛行等特點,被稱為“空中霸王”,成為美國戰略空軍的殺手鐧,在越南戰場、海灣戰爭和威懾行動中充當了壓軸角色,也取得了相當驚人的戰果。

既便如此,B-52轟炸機仍然遭受了來自對手的嚴重威脅,多次遭受重大打擊。早在越南戰場,美國B-52被蘇聯支援的北越防空力量擊落32架,這些多數是蘇聯地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的戰果。

1965年B-52開始參加越南戰場,儘管在早期所向披靡,面對美軍轟炸機群的干擾迷惑護航等戰術,北越高炮防空力量在當時已經如同雞肋,而B-52在長達7年時間內保持了不壞金身。但在前蘇聯薩姆導彈部署越南後,情況開始發生逆轉。

1972年11月22日,一架B-52在轟炸榮市時被薩姆導彈擊中,受損的飛機勉強飛回泰國,這是B-52在越戰期間第一次被導彈擊傷。

1972年12月27日夜間,一架B-52被越南空軍1架米格-21型殲擊機發射的兩枚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擊落,這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殲擊機擊落該型轟炸機。

在1972年12月實施的“後衛”II行動中,B-52被薩姆導彈攔截擊毀15架、擊傷3架。共有92名B-52 機組人員被擊落,其中59人生還,其餘陣亡或失蹤。在越戰中,為掩護B-52轟炸機群,美軍大量實施電磁干擾和電磁壓制,以及密切的戰術協,KC-135 提供了妥善了空中加油保障,F-111 等戰術飛機則參與壓制機場,有效減少北越戰機升空攔截的機會。

為規避導彈的致命威脅,轟炸機不斷升級演化出保命絕招。

儘管轟炸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戰場環境,特別是大國對戰略轟炸機的防禦對抗反擊能力相當健全。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也曾有過發展戰略轟炸機與導彈之爭,但在其後發展了B-1B、B-2B的事實,以及戰略轟炸機在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作用都充分證明了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的發展,不能取代戰略轟炸機的作用與地位。目前,還沒有能代替戰略轟炸機執行此類任務及能完全有效地防禦戰略轟炸機突防的武器系統,所以戰略轟炸機仍會長期活躍在現代戰爭的主戰場上。

一是超音速突防。“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轟炸機進行超音速突防,能夠有效提高打擊效率,壓縮對手預警時間,最大限度減少敵人使用導彈武器攔截對抗的機會。

二是隱身突防。現代防空導彈性能快速提升,美國愛國者PAC-3防空系統、標準2/3,俄羅斯S300\\S400防空導彈均超過3倍音速,轟炸機僅靠速度已經很難有效突破對方防禦。而隱身突防憑藉極低的雷達反射優勢,繞過敵人的探測系統,隱蔽接近,突然打擊,有效提高了任務效率、打擊能力和安全性。

三是防區外進攻。現代防空導彈射程可達180~400公里,與之相適應的則是現代空射遠程打擊武器的發展。各類巡航導彈、滑翔智能炸彈大量應用,轟炸機早已不僅僅是航空炸彈的投放平臺,更是以遠程打擊武器的投放平臺。在敵人的防空火力防區外實施進攻,避免了轟炸機近距離作戰的風險,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

四是戰術組合和電子壓制。以來自於天基、空基、地基等多層次、多平臺的戰場實時情報為基礎,轟炸機群根據任務需要,制訂有針對性的戰術進攻規劃,綜合實施電磁干擾、電子壓制、協同掩護、波次打擊等,為轟炸機群提供相對安全的戰場環境,也會大大提高其生存能力。

未來轟炸機執行任務的作戰環境將更加複雜和惡劣,必須具備能夠適應戰場環境的新能力,才能發揮良好的作戰效能。

A.具有防區外發射和低空高速或高空高速隱身突防能力;

B.裝備精確的防區外發射武器、大載荷的精確制導/高精度武器、數據鏈情報監視偵察以及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和電子干擾系統,使其具有可選擇的、自行進行突防壓制的能力;


C.具有情報、監視、偵察等信息的融合能力,以便採取規避威脅、電子干擾和隱身突防等措施來降低風險,提高生存力;

D.具備發射和遙控無人駕駛的小型“子”飛機的能力。

關注“軍備解碼”,收看更多精彩資訊!


    軍備解碼


    怕,任何飛行器都是無法承受一枚導彈的攻擊的。

    轟炸機這種龐然大物加上結構相對脆弱一旦被導彈命中那麼基本上很難返航了。轟炸機一般都會攜帶大量的或者威力巨大的打擊彈藥;同時轟炸機一般航程遠也會攜帶很多燃油。一旦命中的導彈引燃或者誘爆這些彈藥和油料那絕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圖為美國B1B槍騎兵轟炸機)

    現代戰爭中一般轟炸機會攜帶射程很遠的巡航導彈,可以在敵人防線之外很遠就發射。當然敵人也不傻肯定會將自己的巡邏戰鬥機前置。當然轟炸機都會有護航的戰鬥機。戰鬥機會攜帶副油箱來增加自己的航程來陪同轟炸飛行全部或者部分航程。如果轟炸機被對方發現,對方派出截擊的機群,那麼護航戰鬥機就會扔掉副油箱上前糾纏對方戰機,儘量為轟炸機的武器發射爭取機會或者消滅敵方截擊機群;或者護航機群糾纏對方攔截機群讓己方的轟炸機有機會溜走。

    (圖為美國B52轟炸機)

    轟炸機自己也不是軟柿子隨便捏。在二戰時期包括B17這樣的轟炸機都有一定的裝甲防護,一般的機槍很難命中幾發就擊落轟炸機。像駕駛艙,發動機艙,油料線路以及彈艙。這些地方都有裝甲保護。而且轟炸機一般都有機槍塔來作為自衛火力。現在的空戰顯然不許要機槍塔和裝甲了;但是轟炸機也會攜帶大量的熱源干擾彈以及電子對抗設備。包括電子對抗吊艙,電子欺詐設備以及電磁信號誘餌等等。

    (圖為美國B52和B2轟炸機)

    另外隱身技術也是轟炸機的一個法寶。不過目前隱身轟炸機的門檻太高,目前實際使用的隱身轟炸機只有美國F117和B2兩款。

    (圖為正在燃燒的B52轟炸機)

    在之前預警機技術還不完善的時候超低空突防也是一個轟炸機免於被發現攔截的辦法。不過現在這個辦法已經過時了。總而言之想要鎖定或者攻擊轟炸機不是那麼容易的。


    區域拒止


    1972年12月26日,1架B-52在河內上空被薩姆導彈擊中墜落


    轟炸機為了防備導彈攻擊,也在不斷採取技術和戰術措施進行對抗。技術上的措施包括加裝雷達告警接收機、導彈逼近告警接收機、紅外/箔條幹擾彈、有源雜波干擾機、假目標發生器、隱身設計等等,戰術上的措施是低空突防(亞音速轟炸機)、低空高速突防(超音速轟炸機)、防區外打擊(利用中遠程機載武器從防空導彈射程之外發射)等。

    冷戰期間,美國為了對付蘇聯綿密而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在B-52之後研發了低空高速突防的B-1B戰略轟炸機、隱身的B-2A戰略轟炸機,而老式的B-52則主要是攜帶AGM-86遠程巡航導彈在防區外發射。蘇聯沒有美國的實力,所以主要研製能進行低空高速突防的圖-22M、圖-160戰略轟炸機,老式的圖-95也像B-52一樣成了巡航導彈載機。

    不過,如果對手沒有防空導彈,或者防空導彈系統被壓制,那麼轟炸機就會滿載炸彈去到敵方頭頂上可勁扔。(S)


    聯合防務


    奉獻精品內容,歡迎訂閱本號!

    我是科羅廖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常言道:“抗議一萬次,都不如轟炸機的翅膀抖三抖”。在二戰中,隨著一批批轟炸機的戰略轟炸,讓倫敦、漢堡、東京這樣大城市成為了一座座的人間煉獄。然而隨著二戰以後高空高速戰鬥機和遠程防空導彈技術的迅猛發展,轟炸機這些個曾經的煉獄之王算是遇上了對手。

    首先是戰略威懾這樣的重任大部分落在了彈道導彈的肩上;其次是轟炸機在執行的任務中很有可能被導彈所擊落。

    面對敵軍戰略轟炸機可能的突入,除了傳統的大口徑高射炮以外,防空導彈無疑是現代防空作戰中絕佳的選擇。除此之外,派預警機進行空中預警、派戰鬥機前出進行戰鬥巡邏也是普遍的防空手段。不管什麼樣的轟炸機,捱上一枚防空導彈,那肯定得玩兒完。

    所以,轟炸機想要不被導彈擊落,就必須在隱身、突發、超視距攻擊、電子戰方面具備較強的優勢。現代轟炸機在執行任務時,往往先使用遠程的巡航導彈,利用先發優勢發動防區外攻擊,然後在突防的同時,一定要有戰鬥機護航。同時在突防航路上撒佈箔條幹擾,啟用機載電子戰系統,或派遣專用的電子戰攻擊機,發起電子對抗和壓制。如果遇到對方導彈來襲,會隨即釋放攜帶的紅外或箔條幹擾弾來進行干擾。


    科羅廖夫


    怕,十分的怕!

    現代的任何軍用飛機都怕導彈。轟炸機作為終極的空軍打擊力量更加容易受到敵方防空系統火力的關照,因此世界各國有幾十種導彈是專門打擊敵方的轟炸機的。


    為了防禦和抵抗導彈的攻擊現代轟炸機在設計上都使盡了渾身解術。


    說幾個例子吧。


    1.通過高速進行突防。

    以B-1B槍騎兵和Tu-160為例,這類的轟炸機通常通過低空高速進行突防,縮短敵方的反應時間來達到減少被導彈攻擊的目的。戰略轟炸機的機體巨大,因此內部載油量也比戰鬥機要大得多,可以更長時間的使用超音速飛行,快速進行突襲。


    2.隱身設計

    類似於B-2的轟炸機採取了大量隱身設計,通常在雷達上很難探測得到,因此在某些環境下就可以大可不必為導彈的攻擊問題而費心了。不過目前各種長波雷達的出現使得B-2這類的轟炸機漸漸的失去了匿蹤的功能特性。只能相應的欺負一下防空能力相對較弱的小國了。

    3.火力全外武器。

    由於現代空射巡航導彈的發展以及滑翔智能炸彈的發展,轟炸機不僅僅是一個航空炸彈的投放平臺,更是以巡航導彈的投放平臺。在敵人的防空火力圈外進行巡航導彈的發射,這樣敵人的防空火力就基本上很難觸及到轟炸機了。

    通過對旋轉彈倉的廣泛應用,現代轟炸機可以攜帶十幾枚大型巡航導彈在敵人的國境線外面快速發射打擊敵方目標。


    軍武數據庫


    在現代的戰爭中,導彈幾乎成了轟炸機的天敵,如果導彈鎖定了轟炸機,那麼轟炸機就沒有躲避的可能了。眾所周知,轟炸機作為一種大型的飛行器,不僅具有很強的突擊能力,還會攜帶大量的彈藥,如果一旦被導彈命中就只能墜毀。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二代戰機在追求高空高速的基礎上不斷髮展。當時美國研製出了一款速度逆天的轟炸機,喚作XB-70“女武神”戰略轟炸機,它的速度在試飛過程中達到3馬赫以上,這個速度在當時可以說是很驚人了,因為在上個世紀導彈都達不到這個速度,其他轟炸機更是鞭長莫及。所以當時想要發射導彈對XB-70進行攔截,那簡直是在說笑話,XB-70完全可以進行高空突防,丟完炸彈就跑,導彈完全奈何不了它,當然任由它為所欲為是不可能的,隨著雷達和防空導彈技術的高速發展,XB-70很快就退出來歷史舞臺。

    現代的轟炸機之所以在戰爭中能夠生存下來,主要是具備了良好的突防能力,隱身突防使用電子干擾等手段,直接使敵主探測系統無所察覺,為轟炸機安全往返提供了方便,如B-2轟炸機可以將敵方雷達探測距離壓縮到幾十公里,它的低可偵測性也決定了它能領先世界,而超音速突防是通過縮短敵人的預警距離和時間,從而減少敵人的攔截機會。而且現代的轟炸機不像以前需要範圍轟炸,現在它不需要接近目標就能直接攻擊。

    如今轟炸機也都是用來對付那些沒有完整防空能力的國家,現代轟炸機如果投入戰鬥,一般都有大量的戰鬥機保駕護航。突防能力的提高和轟炸機戰區外攻擊應用,所以現在也通常不會有躲避導彈的情況發生了。


    兵說


    轟炸機當然怕導彈攻擊,而且航空器都非常經不起攻擊,一旦造成結構損傷就會破壞其飛行性能,直接導致機毀人亡。所以正是因此,轟炸機往往是待在戰線後方或者等友軍清除敵軍防空火力贏得制空權以後才會出動去執行任務的。

    自從導彈出現後,轟炸機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之前轟炸機還能冒著敵機攔截和防空炮火,以大編隊高空突襲去打擊敵方固定目標。但是隨著導彈出現,這樣做無異於自殺。因此後來的轟炸機基本都是在清除敵方防空火力或者贏得制空權以後才出動的。

    比如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的B2、F117等隱身飛機參與第一輪對防空系統、通訊目標等的攻擊,畢竟難以被發現,自然也就不怕敵方防空導彈了(當然最後還是損失了一架F117)。但是像其他攻擊機、轟炸機,一般都是在取得制空權以後才參與作戰的。

    而且如今的轟炸機也不是單純的使用航空炸彈了,由於機體大載重高,所以也能使用很多遠程攻擊武器,比如常見的巡航導彈,而美軍的防區外打擊武器(JASSM)也是如此,由於擁有巨大的射程,所以轟炸機相對也比較安全,不用擔心敵方火力。如今各國轟炸機的普遍作法,都進行了相關的改進。


    前沿陣地


    怕啊,怎麼可能不怕。

    自從飛機投入戰場後,空襲與防空就成為了空中作戰兩個針鋒相對的要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各國空軍尚處於戰術轟炸與戰略轟炸之間的階段,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相當一部分參戰國家已經意識到了

    通過戰略轟炸以削弱敵手的戰爭潛力與抵抗意志的必要性,由此延伸出了使用大規模的戰略轟炸機部隊攻擊敵國領土腹地工廠企業甚至城市的戰略戰術;同空襲相對的,敵對國家也紛紛發展各種防空手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機槍已經具備了高-平兩用射擊功能,可以通過加裝對空瞄準具執行防空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防空手段更是花樣翻新:從口徑匹配射程銜接的高射炮與高射機槍,到射擊指揮儀協調炮群射擊技術,從多層彈幕射擊,到可裝定引信炮彈技術,戰略轟炸與防空呈現出此消彼長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已經初步試驗完成了無線電指令制導體制的“萊茵女兒”大型防空導彈,該型導彈最大射高6千米,最大射程12千米,理論上可對戰略轟炸機機群造成毀滅性的殺傷。人們很快發現,射程遠、速度快、精度高的防空導彈在防空作戰中的效率遠遠好於高射炮與高射機槍,從那以後,防空導彈一直是現代防空作戰的主力裝備,也是當今戰術與戰略轟炸機的巨大威脅。

    相對的,轟炸機也發展了各種軟硬殺傷能力,進一步提升了自身攻擊的隱蔽性與隱身性,以增強執行任務的安全性。在二戰時期美、英等國已經採取了在轟炸機群之前的先導機播撒干擾箔條擾亂德軍對空監視雷達、使其不能指揮高炮瞄準的戰術,就是一種對防空手段的軟殺傷。而現代戰爭中的戰機更是裝備有各類紅外與箔條幹擾彈,甚至拖曳式誘餌,機體內部還有ECM電子對抗設備,以有效地干擾防空導彈的瞄準;同時,機群出動之前往往還由SEAD機群首先出動對任務區域內的防空導彈實施壓制作業,增強任務的安全性。同時,隱身性能、防區外攻擊能力也是當前對地攻擊能力的發展重點,最大限度地提升空襲的突然性。


    軍武次位面


    轟炸機作為大號的作戰飛機當然怕導彈了,而且還不是隻怕一種導彈,無論是在地面部署的導彈還是裝載在戰鬥機彈艙或者機翼下的空空導彈等,都是可以作為轟炸機殺手的存在。那麼到了現代的轟炸機卻能夠在戰爭中又擁有較高存性呢?

    現代的轟炸機一般都把具備良好突防的能力作為其主要的設計指標。不論是採用超音速突防的B-1B,還是利用了其自身先進的隱身性突防的B-2,都能夠做為現代的轟炸機可以安全往返戰場的主要因素之一。

    採用了可以超音速突防是為了極大縮短敵人的可能的預警時間和距離,從而減少敵人的攔截機會,這樣甚至可以在敵人的截擊機到達之前完成導彈發射,使得敵人只有攔截導彈的機會,對於飛機沒有能力攔截。而隱身突防更簡單,直接繞過了敵人的探測系統,發動極具穿透力的打擊。

    搭載了防區外製導彈藥的現代轟炸機。和過去以往傳統的凌空轟炸不同,現代的轟炸機並不需要非常接近目標就可發動足夠量的打擊,擁有了可以進行非接觸作戰的能力,也就是防區外打擊能力。

    掛載的巡航導彈最短射程也達到150公里,遠的可以有1500-2000公里,我國H-6K搭載的CJ20空射巡航導彈,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命中精度在米級以內,實現了超遠程的精確打擊。這樣在這種情況下轟炸機就不需要接近敵人的防空線了,可以確保轟炸機的安全。


    利刃號


    在眾多的飛機種類中,轟炸機無疑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那一個。我們都知道轟炸機的作用很單一,即對地轟炸,而其他的防空作戰能力卻比較弱,尤其是在現在例如防空導彈等眾多新型武器興起的時代,轟炸機遭到的威脅自然不言而喻。

    此前在二戰中,轟炸機在戰爭中的表現一直很突出,包括東京、倫敦等一些重點城市都曾遭到過它們的攻擊而損失慘重。而現在,高速戰鬥機和防空導彈都算得上是轟炸機的對手,因此轟炸機也多出了一種危險的可能——即被導彈擊落。

    事實上,正是考慮到了轟炸機偏重攻擊性而防護能力弱的特點,一般作戰任務中都會派遣兩架戰鬥機為轟炸機保駕護航。一般來說,轟炸機在執行任務時會先行使用巡航導彈,之後再在護航機的保護下進行突擊,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其優秀的進攻性能得到發揮,另外其自身也不易被擊落。

    所以說,轟炸機是否會被擊落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在其護航機上的,如果單單是轟炸機的話,那麼被擊落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因此,其護航機的性能水平就變成了設計的重點。但是現代化戰鬥機不可能獲得轟炸機那種動輒上萬公里的航速,很難為轟炸機提供保護。

    除此之外,轟炸機本身如果能夠達到足夠高的速度也能降低被擊落的危險,雖然他們不能攔截防空導彈,但是高速度能夠更有效的躲避導彈,比如美國的“黑鳥”,這是一款速度最高達到3馬赫以上的轟炸機,而導彈的速度也僅僅只在2馬赫左右,所以說,速度性能也是轟炸機以後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