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國土面積能養活多少人口?

快樂過個一天天


對是一問題,網上討論激烈,早已口沫四濺,先來看這張截圖,一目瞭然,美俄不消說得,地盤大人煙稀,農業技術又發達,橫豎餓不著,日子打著滾來過,地多人少成為典型優勢,至少保證不會捱餓,堪謂得天獨厚,所以再窮再困難不能崽賣爺田心不疼,賣地等於賣國,喜來樂講話,這是斷子絕孫的玩意,做不得。

現在看看印度,也清楚,平原約2/5,其次高原約1/3,山地1/4,無論高原還是山地,海拔大致在千米以下,這就是印度耕地多的原因,比中國還多。還有一樣要比中國好,印度是熱帶季風氣侯,這農作物一年四季都可種,種不停,收不停,不像我們北方,一年兩季。我們可以這樣算一筆帳,中國近14億人耕地才18億畝,一年熟兩年吃不完,印度24億畝,比中國多了6個億,這道算術題的結果,印度24億畝耕地養活全球50億人口吃飯沒問題。實事上不是,印度產值不高,不足中國一半,產出效率奇低,水利設施少之又少,水澆地不足20%,真要弄到50億,結果是,捱餓吧就。目前條件下,印度人口再多個十億八億沒壓力,生就是了。再說了,印度農業差,也是可以進步的嘛,呵呵。

網上人抬槓,什麼熱帶農作物光合作用好啊云云,就連化肥農藥都幹出來了,你信哪,印度人不打農藥,這麼多人口耕地會不過於利用,說這些都不靠譜,完全是站著說話不腰痛。


魂舞大漠


印度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三分之一大小,而印度人口為13億,和中國人口相當,印度為何能夠養活如此多的人口。

這主要得益於印度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及中國,但印度耕地面積卻要多於中國。印度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中國耕地面積為1.3億公頃,印度耕地面積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印度地形基本上以平原和低矮丘陵為主,具體比例為平原40%,山地25%,高原佔30%,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得益於優良的地理環境,印度耕地面積幾乎佔國土面積的50%以上,高居世界第一。

另外,印度地處熱帶,農作物一年三熟,全年無休,這比我們東北地區的一年一熟的產量不知道要高多少。而且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同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基本上沒有寒流。印度土地大多是沖積土和熱帶黑土,土壤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

得益於優厚的自然條件,使印度不僅能夠養活本國13億人口,而且每年還大量出口糧食,是世界第六大糧食出口國,主要出口大米和黃油。

如果考慮上印度農業現代化程度較低,印度的農業潛力還非常之大,如果印度能夠引進以色列現代化農業,再使用日本的細耕技術,估計養活的人口至少比現在要翻一番。

印度有個鄰國叫孟加拉國,其土地類型和自然環境和印度非常相似,而且耕地面積為740萬公頃,人口為1.6億,該國並沒有發生大面積餓死人的現象,可以想象,印度的潛力有多大,應該再養活個30多億人口不在話下。


大國縱橫


不可否認,印度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可開發利用土地多。雖然印度陸地面積不到中國的1/3,但是它的耕地面積比中國還要多,其耕地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1/2,這個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的土地大多是沖積土和熱帶黑土,土壤肥沃,而且其國土大部分都是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沛,農作物一年三熟,因此印度是世界上一個產糧大國。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它的人口總量已經超過13億,用不了多久就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要說印度國土面積還能夠養活多少人口,看到很多回答是在現有13多億的基礎上還在往上抬,但在小編看來,印度要養活現有人口已經力不從心。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一些國家2017年的糧食產量情況,如下表。中國和印度都是產糧大國,2017年中國糧食產量約為6.18億噸,位居世界第一,而印度糧食產量為2.8億噸,位居世界第三(美國第二),但不到我國的1/2。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即使中國糧食產量那麼高,中國還是一個糧食進口大國。而人口規模和我國相近、糧食產量不到我國1/2的印度,不但沒有進口大量的糧食,反而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出口大國,大家覺得奇怪不?

其實這並不是印度糧食產量能夠滿足國內需求,因為印度勞動密集型工業不發達,農民缺乏賺錢渠道,只能以農業為生。所以不管印度農民種得糧食多不多,總要出售一部分換錢,以便買其他生活必需品,即使自己糧食不夠吃。因此我們會看到印度是一個糧食出口大國,但這被戲稱為“飢餓出口”。



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印度非政府組織的調查報告顯示,印度有 21%的人口,超過二億三千萬人處於營養不足狀態,佔全球飢餓人口27%,高居世界之首。因此要說印度國土面積能養活多少人口,在保證不飢餓的情況下,印度國土面積能夠養活的人口要在它目前總人口中減去二億三千萬,即11億人口左右,而不是在目前印度總人口中還要往上抬。


錦繡中源


印度因為宗教和文化的原因,雖然出臺過計劃生育的法案,但是並沒有獲得總統的批准,更沒有可能實行。嚴格意義上說,計劃生育也只有中國在認真實行。

印度是一個大國,他的人口在2016年達到了13.26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8%;而中國2017年的人口是13.73億人。考慮到印度駭人的人口增長率,印度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指日可待。其實在歷史上,印度人口一直都比中國多,直到清代晚期,中國人口才超過印度成為第一人口大國。這得益於印度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雖不及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印度地方好(也可以說不好),他的地形以低地丘陵、平原為主,可開發利用率極高。

在全球耕地面積前10國家中,印度可耕地面積比其必之大的多的中國、美國、俄羅斯都要多,俄羅斯可是有17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的國家,中國和美國也都是近100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大國。

印度國土中,有將近160萬平方公里可以用於耕作,佔國土面積50%以上,而且印度是喜馬拉雅山脈伸向印度洋的一個半島,印度洋暖溼氣流和赤道一帶充足的日照,讓印度的耕地可以一年三熟,隨時都可以播種收穫,比起中國的梯田、東北黑土地一年一季等等,條件要優越的多。

那麼印度能養活多少人口呢?

印度有一個鄰居,叫做孟加拉國,人口稠密,面積13.4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萬平方公里,人口1.6億人。孟加拉國現在雖然人口多,卻並沒有爆發特別大的饑荒,說明土地承載能力還可以承受。

那麼,很簡單的一個換算比:印度可以養活的人口規模是:34.6億人。

如果印度引進如以色列那樣先進的農業技術,可養活的人口還可以再翻倍,現在印度的農業單產很低,如果把日本人的精耕細作方式引進的話,可養活的人口還可以再翻倍。前提是,人除了吃飯,還需要消耗其他很多能源,真要到這麼多人口時,社會管理難度指數級增加,數十億個飢餓的胃會吞噬掉所有,包括人類自身。


而知而行的歷史


恆河平原為印度大平原的東支,印度大平原在南亞喜馬拉雅等山脈和德干高原之間,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西部又稱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內;東部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平原(恆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內,面積約51.6萬平方千米。

別看印度國土面積比中國小很多,但是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很多,所以可以養活更多人!


lifs62315777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印度國土不是很大,但也不小,三百萬平方公里左右。可是可耕地面積比中國都大,雖然比俄羅斯少,但氣候條件好太多,沒可比性,僅次於美國吧,說到養活多少人,十五億應該沒問題,只是現在水利設施不行,生產力又比較落後,產出也少。如果這些條件變好的話,養活個二十五億人沒問題,但是要生活的好一些就難了


天海無涯4


印度可耕種的地多少?中國有多少土地比梯田還差,己極限度的開發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