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10分鐘學會讀懂基金報表

又到了基金披露季報的季節,隨便翻一翻,一份基金季報、年報都是洋洋灑灑幾萬字,各種數據、公司、行業、專業名詞,比挑燈夜戰讀教材都讓人頭疼。

但是不看行嗎?誰手裡拿出來的不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錢,雖然是交給專業人士打理,當茫茫人海中,誰又是那個信得過的人呢?所以我們看基金的季報、年報,就是在找這個值得信任的基金,那些真正站在持有人角度的基金經理。當然,最重要的是能賺錢。

10分鐘學會讀懂基金報表

常見的基金定期報告,包括了季報、半年報和年報。三類定期報告內容各有不同,年報會比季報多了託管報告、審計報告、基金份額持有人信息、重大事項揭示等。在季報和年報那些聽名字就讓人頭大的內容中,值得關注的有四個內容:

主要財務指標和基金淨值表現、管理人報告、投資組合報告(十大重倉股)、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

1、主要財務指標和基金淨值表現:說得簡單點,就是“這個基金賺錢了嗎”,主要包括本期已實現收益、期末可分配利潤;基金過去三個月、半年、一年、成立以來的淨值表現;過去三年基金利潤分配(分紅)情況。

2、管理人報告:表現了這隻基金的運作和展望。其中包括了基金投資策略和業績表現說明、對後市簡要展望、報告期內利潤分配情況等。

3、投資組合報告:這裡是各類圖表的組合區,基本上以數據為主,展現的是“這隻基金買了什麼”。一般來說季報只披露前十大重倉股,而年報和半年報中則披露全部持股情況,這也是市場參與者們最關心的一個內容。

4、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就主要表現了這隻基金的受歡迎程度,其中有報告期總申購份額、總贖回份額、期末基金份額總額。

當然,只看一份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對某個基金有充分的瞭解,畢竟投資本來就是對於預期的判斷,何況基金的季報、年報都存在時滯問題,往往一份報告公佈了,市場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所以投資人最好長期跟蹤投資組合報告,以及基金的運作和淨值表現,這樣我們才對於某個基金是穩健還是激進有更切實的瞭解,也才能夠買到適合自己的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