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稱的山海蒼南,不僅有壯美的山海自然景觀,還有著飽含歲月的古村落,讓蒼南的美在激情中飽含寧靜,古樸裡深藏著淳樸。蒼南的古村落比比皆是,每一個古村落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其中蒼南還有一座600多年曆史的古村落,是一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堪稱人文景觀之一絕——碗窯古村落。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碗窯古村落位於蒼南縣橋墩鎮,村子很小,僅僅只有數十戶人家,僅剩70多人口,地處於山林之間,在溫州市的地圖上也找不到,即使是溫州本地人也很少會有知道這個村落。曾經這裡流傳過一句老話“找夫君要找碗窯人”。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在明末清初時期,陶瓷業蓬勃發展,碗窯這裡因高嶺土貯量豐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裡是浙江民窯生產地,最為鼎盛時期有上萬工人在此生產,產品遠銷福建、江西一帶。碗窯村成為名符其實的“富豪村”,這裡的男子有制瓷的技術還有經商的頭腦,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一度流傳出“找夫君要找碗窯人”,外地的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碗窯古村的陶瓷生產可追溯到300多年前,據當地《巫氏宗譜》記載:“巫氏第十五世志益公,始於清代康熙年間,由閩汀連邑(福建汀州連城縣)遷居我浙甌昆(平陽)蕉灘之東,素業陶瓷傳家。”此後不久, “實業瓷礦,屋宇連亙,人繁若市。”當年這裡綠水青山,自然資源優厚,福建連城縣的巫氏等家族為躲避戰亂,一路遷徙到此,發現這裡資源豐富,定居此地,重操舊業,發展制瓷業,尤其是一青花陶瓷聞名,到清朝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時期。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由於碗窯村慢工出細活,制瓷技術一流,口碑遠傳。最繁華的時期,這個小小的古村落吸引著40余姓聚居。碗窯人代代相傳高超的制瓷技藝,埋頭做碗,村裡客商雲集,來這裡買碗的各地客商不絕。這裡聚集的人多了,也熱鬧了起來,開設了三四家客棧和林立的飯館,還有戲臺上好戲不斷。碗窯曾經富甲一方,外地姑娘以能嫁到碗窯村為榮,本村的女孩子也不願外嫁。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依山坡而建的碗窯古村落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從製陶業的興盛發展到鼎盛時期,再到製陶業的漸漸衰落到沒落時期,碗窯古村落也經歷過大起大落,村落至今仍然保留著300多年間清初樣式的古建築,保留著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以手工業工場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態,古民居、古陶瓷生產線、古戲臺經過百年風雨依然屹立在山林間,是一座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浙江這個僅有數十戶人家,70餘人口的古村落,姑娘以嫁到這裡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