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利維坦按:有一種觀點認為,和狗的馴化相比,貓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一種野生動物——它們幾乎沒有被人刻意繁育過。從夜晚你經常能聽到的貓的發情聲中,你其實或多或少也能明白,家養貓,野貓,流浪貓混在一起在搞什麼……雖然現在很多家養貓盛行閹割,但如果未被閹割的貓,其中有大概85%是自行安排交配的,也就是和那些和人類很不親近、天天野在各種地方的野公貓。

至於貓眼中怎麼看它的主人,誰知道呢,沒準兒它只是把你當成它母親的替代品了呢,或者是覺得你個頭兒太大,難以吞食而已……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貓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圍繞著它們的人類主人進行,而科學家才剛剛開始瞭解它們對我們的看法。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貓們最經常陪伴的動物是我們人類。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更具體地談談,對於貓與我們人的互動,我們自己瞭解多少。

貓的靈性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因為貓都是家養的,而且經常和人類呆在一起,我們就希望它們有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感知人類的情緒和意願。然而,養貓的人都知道,它們並不總是會像你希望的那樣做出回應。

我們經常通過指東西的方式來與我們的動物生活夥伴互動。這可能顯示了我們的侷限性,而不是我們動物朋友的,因為這是人類的一種特別的交流方式。然而,2005年米克洛希等的研究證明了貓確實可以跟著人的手勢來找到食物。研究人員還研究了貓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是否會向人類求助,結果是,它們不會。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貓似乎能理解人手指指物體的手勢

另一項研究則試圖探究,貓在不確定某種情況時是否會求助人類。這種“社會參照”是我們在兒童時期和成年時期都會做的事,例如小丑也許最初看起來可怕,但如果其他人都笑得開心,那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知道這並不是值得害怕的情形(當然總是會有例外)。為了看貓是否也會這樣做,研究人員讓貓和它的主人進入一個房間,並讓貓看見一臺帶有綵帶的電風扇,電扇是開著的,看起來可能有些可怕。主人被要求分別表現出要麼中立的,要麼害怕風扇,要麼在風扇旁邊很放鬆高興這三種姿態。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貓(79%)會來回張望風扇和主人,似乎在觀察主人的反應。貓也會跟隨主人的情緒反應,當主人看起來害怕時,它就會遠離風扇,也更可能與它們的主人進行互動。要解釋這一點很難,但研究的作者認為,貓可能一直想從它們的主人那裡尋求安全。

其他研究也表明,貓對人的情緒很敏感,不太願意接近那些悲傷的人,更願意接近那些自稱外向或易興奮的人。然而,這樣的原因仍不清楚。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信不信由你,貓會對主人的情緒做出反應

人類聲音識別

2013年,兩位研究人員齋藤和筱冢表明,貓能識別自己主人的聲音(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071-013-0620-4)。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給貓播放主人喊它們或別人喊它們名字的錄音。貓是會積極回應它們主人的召喚。這種反應體現在貓會擺動耳朵或轉動頭部,而不是和狗一樣朝著聲音走過去。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小貓可以發出大約9種不同的聲音

聲音交流

小貓可以發出大約9種不同的聲音,而成年貓可以發出大約16種不同的聲音。有趣的是,家貓和野貓的發聲互不相同,這意味著貓與人類的關係會影響貓的“說話”方式。咕嚕聲,也許是貓最有名的聲音之一了。貓不只是在被人類撫摸時發出咕嚕聲,它們相互交流或與自己的貓寶寶交流時也會發出這種聲音。更重要的是,貓通過改變咕嚕聲來改變聲音的意義。例如,向主人要食物時,貓的咕嚕聲會發生變化,變得更加“迫切”和“不舒服”(www.cell.com/current-biology/abstract/S0960-9822(09)01168-3)。同時,低沉的咕嚕聲中還夾雜著高頻率的喵聲。然而,這種要求食物時發出的聲音是隻限定於貓與人類之間呢,還是也在其他情況下使用,目前仍不得而知。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依戀主人

2007年,為了測試貓是否更依戀其主人,而不是隨便一個人,愛德華茲等人進行了這個名字不同尋常的“安斯沃思陌生情境測試”(www.journalvetbehavior.com/article/S1558-7878(07)00172-4/abstract)。在該試驗中,貓被放置在一個房間裡,先後經歷獨處,與其主人相處和與陌生人相處三種不同的情況。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和陌生人呆在一起,貓蹭(用頭觸碰)它們主人的時候更多,它們也只跟隨主人並與之玩耍。主人在房間的時候,貓一般會四處走動探索。而當貓自處或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時候,貓相對而言經常保持警覺,並坐在門邊。獨處時,它們發聲最多(與有人時相比)。這樣看來,和陌生人相比,貓的確更依戀主人,知道了這一點還是挺令人欣慰的。

貓似乎對分離會很焦慮,這也反映它們比較依戀主人。當與主人分開時,貓更容易表現出一些壓力行為,如在不恰當的地方拉屎排尿,過於吵鬧,搞破壞和理毛過度。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雖然對貓的認知的現有研究已經幫助我們瞭解這些難以捉摸的室友的一些能力,但貓的大部分行為仍在研究之中,意味著我們還是不明白貓的很多行為。更好地瞭解貓的行為以及我們對它們的影響,將有利於人與貓更好地交流,給貓帶來更好的福利,流離失所或者被注射安樂死的貓也有望減少。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你們這些人類天天都在研究我什麼?!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貓腦子裡天天琢磨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