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展現景德鎮全新面貌 傳播景德鎮精彩故事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活動圓滿結束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名坊園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融媒體參觀制瓷技藝

景德鎮在線訊(記者 張敏)5月23日上午,隨著最後一站樂平古戲臺博物館參觀後,融媒體景德鎮之行圓滿結束。融媒體景德鎮之行團隊在三天行程中收穫滿滿,在感受景德鎮千年陶瓷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也為景德鎮傳承與創新的勃勃生機紛紛喝彩。

自5月20日下午,景德鎮“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融媒體宣傳啟動的同時,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參觀宣傳活動也正式啟動。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新浪網、鳳凰網和網易以及江西日報、江西廣播電視臺等中央、省、市屬媒體記者、網絡大V等新媒體共60餘人,在感受景德鎮陶瓷歷史、創新發展的同時,開始對景德鎮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全媒體覆蓋式傳播。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高嶺村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東埠古村

5月22日,融媒體景德鎮之行團隊採訪參觀了浮樑瑤裡鎮瓷之源:高嶺村、東埠村,感受景德鎮陶瓷的起源於歷史。隨後參觀考察了鵝湖鎮鄉村振興以及茶產業及文化:經公橋源港村、浮樑貢茶葉基地,徜徉在青板路的嚴臺村,不經意間,就有很多斑駁的歷史跳入眼簾。

高嶺村:位於景德鎮市區東北部40公里處,是古代景德鎮制瓷業最重要的原料產地,國際通用黏土礦物學專用名詞高嶺土(KAOLIN)的命名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歷史遺蹟有明清兩代採礦遺址、淘洗坑、水口亭、古街、古道等。尤其是高嶺土淘洗後留下的白色尾砂堆積蔚為壯觀,有“青山浮白雪”之譽,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和自然生態相結合的景區。

東埠村,在宋代時叫鴻潭,距離瑤裡古鎮約7千米,距市約45千米,北靠高嶺,下臨從東向西南而流的東河,東埠就是東河邊的碼頭之意。東河發源於瑤裡高際山,流經高嶺山下的東埠村,最後匯入昌江,是古時候浮樑東部地區聯繫外界的主要通道。2003年,東埠被評為首批“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東埠,由古街和古碼頭組成,是明清之際高嶺土集散地,因運輸繁忙而成街。東埠古街,是瓷土運輸造就的古街,是古時候啟運高嶺土的大碼頭和集散地,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 ,名列浮樑四大古街之一。

@胡位濤 在活動進行中發微博感慨:確認過眼神,這是我想去的景德鎮古村。(這條關於景德鎮東埠村的微博發送短短半個小時,閱讀了就達到了15萬+)

@話題中國 在活動進行中發微博感慨:景德鎮瓷器,名副其實,來景德鎮,不做一回文人騷客枉風流。(他專門為景德鎮寫了兩首詩歌)

@段郎說事 在活動進行中發微博感慨:用景德鎮的茶具喝著貢茶,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並發表了段郎帶你探訪瓷源茶鄉的長篇微博,迅速受到了全國網友的點贊和關注。

5月21日,融媒體景德鎮之行團隊採訪參觀了陶瓷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御窯廠及御窯博物館、三寶蓬、陶溪川、名坊園,感受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創意創新以及體驗景漂景歸的創作與創業。當天下午,參觀採訪了景德鎮航空產業軍民融合的航空小鎮、昌河飛機工業、昌江區的優飛科技無人機,在昌江區荷塘感受荷塘精神;品嚐了當地名小吃餃子粑。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江村茶葉基地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紅葉陶瓷

御窯廠,宮廷瓷器開始註明皇帝的年款。 代表東方古老文化的瓷器,素有官窯、民窯之別。官窯,即官方創辦的窯廠。封建社會的官窯是專為皇宮內院製造皇上用的瓷和皇帝賞賜臣僚的御瓷的御窯廠。 由於御窯廠的特權所在,歷來薈萃著景德鎮的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除了不少流失於海外,至今尚有許多陶藝珍稀品為故宮博物院所珍藏,並向海內外遊客作展示。 御窯廠是官窯的象徵,是陶藝瑰寶的搖籃。歷來,人們對御窯廠充滿神秘感與好奇心。

陶溪川國際陶瓷文化產業園以原宇宙瓷廠為核心啟動區,方圓一平方公里,工業遺產眾多,歷史記憶豐富,按照設計、建設、管理、運營四位一體的模式,搶救性保護與修復煤燒隧道窯、圓窯和各個年代的工業廠房等近現代工業設備;建設七十二坊陶冶圖全景客廳、陶瓷工業遺產活態博物館、明清窯作營造長廊、學徒傳習所等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過程展示場所,以及精品酒店、紅酒窖、雪茄吧、餐館、咖啡館等文化旅遊業態以及現代服務業配套設施。

三寶國際陶藝村,人們能夠充分感受最主要的陶瓷工藝:拉坯、利坯、施釉、畫坯和燒窯。這些原生態的工藝過程,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笨鳥大大 在活動進行中發表微博視頻感慨:走進陶溪川,聽一曲《青花瓷》,穿越千年遇見夢中的她。

@段郎說事 在活動進行中發表微博視頻感慨:景德鎮在傳承中創新,景德鎮的陶瓷文化正在走向全面復興。

@泰和梁生斌 在活動進行中發表感慨:景德鎮的景漂為何甘做“景漂”

@央廣網王一凡在活動進行中發表感慨:在參觀三寶蓬時覺得,這個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景漂,讓人感覺耳目一新,有別樣的文化氣息,正是他們的聚集,讓景德鎮的聲譽與日俱增,不僅是傳統文化意義的文化,更是一種中國文化的象徵。

5月23日,融媒體景德鎮之行團隊採訪參觀了樂平鸕鷀鄉光伏產業,在樂平鎮橋鎮古戲臺,聽了一出老戲;蔬菜基地園,品嚐了當地的時令蔬果,感嘆農業和現代產業的特色經濟和社會價值。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嚴臺村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樂平古戲臺,古戲臺在樂平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還來自對神權和王權的崇拜。樂平古戲臺大致分為宅院臺、廟宇臺、會館臺、祠堂臺和萬年臺五種,其中最多見的是祠堂臺和萬年臺。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戲臺可以鎮邪,這一點無論是從戲臺的外觀還是遊臺譜戲開臺劇目上都可以看出。凡是看過樂平古戲臺的人,都不難發現,樂平古戲臺的造型受佛教建築的影響很大。每逢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或子弟升學,接風剪綵,新屋落成,婚喪嫁娶以及修譜、開譜,攀華宗,接娘娘,建寺廟,祈福禳災等等,都要堂而皇之請戲班演出。

@新華網吳亞芬發表文章《培育新動能,促進新發展,航空產業讓景德鎮在新時代插上騰飛的翅膀》、《延續歷史文脈 引領產業升級 千年瓷都開啟傳承創新篇章》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景德鎮熊窯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江西省融媒體(景德鎮)之行採訪活動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