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心理小策略:處處反駁不是好方法, 順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某個人發表自己的觀點之時,如果遭到別人的

反駁,這個人可能會感到氣憤,感覺反駁自己的觀點的人絲毫沒有顧及自己的面子,於是這個人與反駁之人的矛盾由此產生。

心理小策略:處處反駁不是好方法, 順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心理學家們認為,當某個人表達某些觀點,尤其是當著眾人的面發表演說時,切不可盲目地對其展開反駁,要知道,明智的做法應是順水推舟。也許有人會對此表達出不同的觀點——“別人發表的觀點不正確時不當面指出他的錯誤,不等於縱容他繼續犯錯嗎?”按照常理來講,能當面指出一個人的錯誤固然難能可貴,雖然每個人口頭上可以說自己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指正,可這些人背後真實的想法往往是“當面一定不要反駁我,這樣會使我感到很難堪,可以私下裡將錯誤告訴我,這樣我才能欣然接受別人指出的錯誤。”

心理小策略:處處反駁不是好方法, 順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每個人表面上可以將接受批評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可一旦有人當面揭露他們的錯誤時,此前所表示的能夠接受別人批評的承諾就會被拋在腦後,而是對批評他們的人怒目而視,甚至當面產生矛盾。如此一來,彼此間繼續交往的難度大家就可想而知。對口頭承諾能夠接受批評,可實際上對別人的反駁或批評反感的人,人們將他們稱為“虛偽的人”。但是,對此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觀點。因為那些處處反駁別人,非要與別人爭出個高低的人與那些懂得退讓,能夠順水推舟的人相比,雙方與人相處的融洽度存在看很大差別。也就是說,懂得退讓,做到順水推舟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戴,別人也願意向他打開心扉。

那麼道理都懂,怎樣靈活的運用這個策略呢?

(1)揣著明白裝糊塗

心理小策略:處處反駁不是好方法, 順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想要探知對手的心理,即使自己對某一件事情瞭解得非常透徹,也不要過分賣弄,最理智的辦法就是要“揣著明白裝糊塗”。因為大多數人潛意識裡希望別人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個人素質都不要超越自己。因而如果一個人在某人面前賣弄學識或顯露才能時,可能會引起另外一個人的不滿,雙方甚至還會產生矛盾。如果某人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即使能力真的比另外一個人強,也不可聲張,要知道裝糊塗才是贏得別人信任,從而達到徹底摸清對方心理目的的最重要的方法。

(2)順水推舟,順勢而為

心理小策略:處處反駁不是好方法, 順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很多時候做到順水推舟,不僅能為自己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會使對方主動拉近與你的心理距離。比如: 當領導在進行工作指導時,說道:“從該產品的市場反饋來看,消費者對該產品已經認可,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產品包裝還有待提高。”此時也許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第一種聲音:“您是知道的,該產品包裝已經換過很多家設計公司去做了,他們也提出過對產品包裝的創新。可是,從目前產品銷量的情況來看,消費者認同的是產品而不是產品包裝,所以,沒必要對包裝作調整。”第二種聲音:“經理說得沒錯,產品銷量確實非常樂觀,但從長遠角度出發,為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有必要對產品包裝進行更新換代,這樣才能更加吸引消費者。所以,我建議公司所有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好產品包裝更新的工作,為公司的發展作出努力!”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從領導的角度出發,其更願意接受第二種聲音。因為在領導看來,第二種聲音響應了自己的意願,還維護了自己的威嚴。試想,有哪個領導不喜歡工作執行力強、能維護自身威嚴的下屬呢? 而這樣的下屬自然也會得到領導的提拔和賞識。

(3)將自己的想法隱藏在內心深處

心理小策略:處處反駁不是好方法, 順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那些習慣於在別人講話時予以反駁的人是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的。相反,那些將自己想祛隱藏起來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別人的關注。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與別人針鋒相對的人在此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很難建立起友誼,而那些真正的攻心高手大多都會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從而使雙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相對就會容易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