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耳石症是什麼,它有哪些症狀?

劉國東


#段醫生講科普#聽說過“膽結石”、“腎結石”,沒有聽說過“耳石症”?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症,是最常見的眩暈疾病,總人群中累積發病率達10%。

目前,50-97%患者病因不明。少部分患者常繼發於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統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特發性突聾、中耳炎、頭部外傷、偏頭痛、手術後(中耳內耳手 術、口腔頜面手術、骨科手術等)以及應用耳毒性藥物等。

耳石症與膽結石、腎結石不同

膽、腎結石是機體正常不應該存在,因為某些原因產生的病理性物質。

正常情況下,耳石存在於內耳的囊斑中。當耳石從囊斑中脫落入半規管內(管結石症)或黏附於半規管的壺腹嵴帽中(嵴帽結石症)而誘發眩暈。

典型耳石症的眩暈發作

典型眩暈發作特點:改變頭位(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頭或抬頭)所誘發;突然出現;反覆發作;短暫性(通常持續不超過1 min)。

其他症狀可包括噁心、嘔吐,頭暈、頭重腳輕、漂浮感、平衡不穩感以及振動幻視等。

位置試驗是診斷耳石症的關鍵手段。耳石復位是依據位置試驗結果進行的針對性的治療。

(1)確診標準:患者有典型的眩暈發作,在位置試驗中誘發出眩暈及特徵性位置性眼震,排除其它疾病,即可確診。若耳石復位治療有效,間接證明了“耳石症”的診斷。

(2)可能診斷:患者有典型的眩暈發作,在位置試驗中未誘發出眩暈及眼震,排除其它疾病,也應該高度懷疑,擇期再行位置試驗可提高診斷。

注:位置試驗和耳石復位因手法多變、特殊,不建議自行操作,建議由專科醫生進行評估和治療。


段醫生答疑在線


眩暈中的耳石症,它有個更正經的名字: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還有個洋氣的外號:BPPV

如何快速判斷耳石症?記住以下幾點就可以:

1.耳石症無年齡特徵,老少均可發病,不要把年齡來作為劃分耳石的界限;

2.休息不好,感冒,疲勞,動脈硬化,骨質疏鬆,外傷,撞擊等都可以誘發耳石症;

3.耳石症一定有體位改變誘發,如起床,臥床,翻身,抬頭,低頭,轉頭的動作等;

4.動作改變後很快出現頭暈,多數是眩暈,伴有天旋地轉,房屋的旋轉,床的傾倒感,自身的旋轉感,外周事物可以水平移動,也可以旋轉;

5.眩暈伴隨的感覺主要有噁心,嘔吐,不能行走

6.單純的耳石症發作時一定不會有耳鳴症狀,也不會突發耳聾

7.眩暈的感覺,旋轉的感覺持續的時間有它一定的特點,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難治性的耳石症會超過一分鐘,但後續均或多或少的有暈暈的感覺

8.不伴有手腳麻木無力等其他症狀,若有,需要重視有無其他疾病,如腦梗塞的可能耳石症是個急症,但不是危及生命的危重疾病,或許比腦中風導致的頭暈還要難受,但是它多數是可治的,也是可以治癒的。


神經內科孫慧勤


【第32期】眩暈久治不好,當心是耳石症!

提示:全文546個字,大概閱讀時間為1.5分鐘。

本期嘉賓:

知識點:人類的眩暈或頭暈與耳的關係非常密切,因為人的內耳上除了有感受聽覺的耳蝸,還有管理平衡的前庭和半規管。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眩暈的話題。說到眩暈或者頭暈很多朋友就會說:我頭暈了知道去看神經科,或者到骨科看頸椎,怎麼與耳鼻喉還有關係啦?

其實,人類的眩暈或頭暈與耳的關係非常密切,因為人的內耳上除了有感受聽覺的耳蝸,還有管理平衡的前庭和半規管,它能感受人體向各個方向的位置改變 ,如果前庭或半規管出現病變,人體的空間感覺就會出現障礙,發生眩暈。



目前,在耳科有60-70%的眩暈疾病是耳石症導致的,耳石症的發生原理是耳石離開了它本來應呆的地方,跑到了它不該去的地方,使得人的前庭感受器受到了不良刺激,從而出現眩暈。

而這種眩暈大多是伴隨著人體頭部位置的改變而出現的,比如起床時、躺下時、翻身時或抬頭低頭時,有的患者發生耳石症後,甚至一直不敢動頭。



我們會通過一些復位的方法來幫助耳石去向它應該去的地方,使患者不再發生眩暈。因此眩暈的是原因很多的,如果出現反覆發作的眩暈,一定要引起重視。

大家若有需要可以到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雲南省血栓病院)三樓門診就診,請記住我的門診時間是週一和週五上午。


醫識分子,雲南專業醫學常識傳播平臺!


醫識分子


耳石症聽著名字很容易直接讓人聯想到的就是耳朵里長出了石頭,可是耳朵裡怎麼會有石頭呢?

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耳朵的解剖結構問題!

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其中內耳它不光是廣為人知的聽覺器官,它還是一個平衡器官!

內耳它十分神秘,通過我們的肉眼是無法看見它的,只有在解剖中才能看見,通過解剖可以發現在內耳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結構及球囊和橢圓囊,它們的結構內含有碳酸鈣鹽結晶,形狀像石頭,所以稱為耳石!

附著在球囊和橢圓囊上的耳石主要作用就是感覺人體的平衡,由於各種原因(如勞累、耳部的疾病、手術及外傷等)導致了耳石發生脫落,從而人體的平衡感覺就發生了紊亂,也就出現了在轉頭、低頭等時,會出現短暫發作的眩暈,這就是耳石症!

打一個簡單的比方:耳石相當於一個小球,它懸掛於內耳中,人體的平衡變化會引起小球的運動,從而使大腦感受到其中的平衡變化!如果小球掉下來了,小球就開始了隨意的滾動,這樣人體的平衡感覺能力也就完全紊亂了!

其實耳石症是本身耳朵裡就有的碳酸鈣結石發生了脫落,導致人體出現眩暈等症狀,它並不是耳朵裡新長出來了結石!

另外,耳石症也非常的特別,它的治療是即不用打針,也不用吃藥就能好!

當耳科的醫生診斷了耳石症後一般會予以手法復位治療!

因為耳科醫生十分熟悉耳朵的解剖結構,他會利用重力的作用,通過一系列的頭部運動會使耳石復位!只要耳石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人的頭暈一般也就會漸漸消失了,從而耳石症也就治癒了!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耳石症其實是老百姓為這個病起的一個比較通俗的名字,其醫學上的學名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顧名思義就是以眩暈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病,其症狀很典型,當頭部向特定的一側轉動時,就會出現自覺天旋地轉,噁心嘔吐,但是意識是清楚的,症狀大概持續1分鐘左右即緩解。

老百姓稱之為耳石症並不無道理,因為這種眩暈確實是耳朵裡的“小石頭”造成的,但是這個石頭不同於膽結石、腎結石,是耳朵自己產生的石頭,十分細小,肉眼看不到。耳朵除了負責聽聲音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人體重要的平衡器官,我們平時坐車出現暈車的症狀就與內耳有關。內耳內有重要的位置感受裝置:半規管、前庭和耳蝸。半規管分為前半規管、後半規管和外半規管,三者在空間上相互垂直;前庭內有橢圓囊斑和球囊斑,又稱耳石器,主要負責感受直線加速度運動的刺激,這兩個地方有耳石膜,裡面有許多耳石顆粒。正常情況下耳石並不會導致眩暈,對維持人體平衡有重要作用,但當橢圓囊內的耳石由於各種原因脫落至半規管時,每當頭部向特定位置轉動時,引起耳石在半規管內移動,觸發眩暈,在發作時,能查到眼震。

耳石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復位手法來治療,即將脫落至半規管或者其他地方的耳石,通過體位的改變,再次回到其原來的位置。該病可以自愈,但是也容易復發,需要患者到醫院由專業的大夫進行復位,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本期答主:賈南,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耳石症是什麼,它有哪些症狀?

耳石症是什麼鬼?是耳屎成精變成石頭了麼?下面就讓小花帶大家一起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耳石症並不是耳屎變身石頭,它們兩個其實完全不是一個物種,耳屎是外耳道的分泌物醫學上叫做“耵聹”,而耳石是在內耳,其成分真的和大理石成分一樣!!是一些密度比較高的碳酸鈣結晶!!

我們的耳朵,主要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內耳隱藏在最深處,猶如深海怪獸一樣,形狀怪異、結構複雜,所以又稱為迷路。

內耳不但負責著聽覺,還負責了我們缺之不可的平衡覺。主飼平衡覺的,是神秘的前庭器。前庭器就像一個茶壺,其中橢圓囊和球囊是茶壺肚子,而半規管就是茶壺耳朵,只不過這個茶壺有三個方向不同的耳朵來感知不同的方向。耳石平時就像黏在鵝卵石路上的鵝卵石一樣牢固的黏在前庭的橢圓囊斑(橢圓囊壁局部增厚形成)上面。

當一些因素導致耳石脫落時,一旦出現頭部位置的改變比如翻身,起床,轉身等情況下,這些耳石也會運動,當運動到半規管內時就會引起眩暈,這種眩暈就像龍捲風,不但感覺天旋地轉,還伴有噁心嘔吐出汗等,且來去匆匆持續時間一般為幾秒到幾十秒,這種現象用醫學術語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耳石症”啦!現在您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麼?

  

想要了解更多實用、有趣的醫學知識,請關注“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醫學界 顧小花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耳石症是較為常見的耳鼻喉科門診疾病,又稱為良性位置性眩暈。患者會出現陣發性眩暈,伴有噁心嘔吐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耳石症是由於囊包上的小的碳酸鈣結晶脫落,進入淋巴液中,導致淋巴液波動,造成患者陣發性眩暈。但是此病症誘發的眩暈症狀是短暫的,在幾秒到十幾秒之間,是可以自愈的。


心靈新感覺


我就是一個耳石症患者。30年前就有頭暈嘔吐現象,看了無數醫院,做了無數檢查,也無濟於事。吃了狠多藥只能治標不治本,靠西比靈膠囊維持生活近30年。前年又一次發作,有人推薦去了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又做了狠多檢查,最終確診為耳石症。沒吃一粒藥,做了3次效正,現在徹底好了!真的感謝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喜歡機械的人


眩暈中的耳石症,它有個更正經的名字: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還有個洋氣的外號:BPPV

如何快速判斷耳石症?記住以下幾點就可以:

1.耳石症無年齡特徵,老少均可發病,不要把年齡來作為劃分耳石的界限;

2.休息不好,感冒,疲勞,動脈硬化,骨質疏鬆,外傷,撞擊等都可以誘發耳石症;

3.耳石症一定有體位改變誘發,如起床,臥床,翻身,抬頭,低頭,轉頭的動作等;

4.動作改變後很快出現頭暈,多數是眩暈,伴有天旋地轉,房屋的旋轉,床的傾倒感,自身的旋轉感,外周事物可以水平移動,也可以旋轉;

5.眩暈伴隨的感覺主要有噁心,嘔吐,不能行走

6.單純的耳石症發作時一定不會有耳鳴症狀,也不會突發耳聾

7.眩暈的感覺,旋轉的感覺持續的時間有它一定的特點,一般不會超過一分鐘,難治性的耳石症會超過一分鐘,但後續均或多或少的有暈暈的感覺

8.不伴有手腳麻木無力等其他症狀,若有,需要重視有無其他疾病,如腦梗塞的可能耳石症是個急症,但不是危及生命的危重疾病,或許比腦中風導致的頭暈還要難受,但是它多數是可治的,也是可以治癒的。


佛山海之聲市一中心


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其中內耳它不光是廣為人知的聽覺器官,它還是一個平衡器官!

內耳它十分神秘,通過我們的肉眼是無法看見它的,只有在解剖中才能看見,通過解剖可以發現在內耳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結構及球囊和橢圓囊,它們的結構內含有碳酸鈣鹽結晶,形狀像石頭,所以稱為耳石!

附著在球囊和橢圓囊上的耳石主要作用就是感覺人體的平衡,由於各種原因(如勞累、耳部的疾病、手術及外傷等)導致了耳石發生脫落,從而人體的平衡感覺就發生了紊亂,也就出現了在轉頭、低頭等時,會出現短暫發作的眩暈,這就是耳石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