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周世宗柴榮為什麼被稱為“五代第一名君”?

圍爐觀史


選取五代幾位有代表性的帝王簡單評說一下:

1、朱溫

起自黃巢起義隊伍,叛變革命後成為鎮壓農民起義的急先鋒,將唐朝若干官員砍了扔進黃河,稱帝,與李克用交手若干,被自己親生兒子殺死。

2、李存勖

軍事專家,擊敗號稱“一步百計”的劉鄩後覆滅了後梁,開創了後唐王朝。幸用優伶,將士百戰未得封賞,戲子一言即可升官,終於釀成禍亂,昔日同甘共苦創立基業的將士們眼睜睜看著他被亂兵殺死。

3、李嗣源

演義中十三太保的大太保,李克用的養子,李存勖死後靠著軍事實力繼承了帝位,在軍事領域很有建樹。李嗣源一心想要做一個好皇帝,但是限於自身資質,既不懂漢字,又不知用人,重用了安重誨,做皇帝實屬有心無力。

4、石敬瑭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愛將。因為反對李從珂稱帝遭到攻擊,為了擊敗李從珂而引契丹入中原,更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成為臭名昭著的兒皇帝。

5、劉知遠

石敬瑭的繼承人石重貴不滿契丹的控制,主動挑起戰事,兵敗被俘,遼主又無力統御中原,於是中原勢力空虛,劉知遠趁勢而起,建立後漢,還沒來得及一展身手,就死了。

6、郭威

後漢小皇帝忌憚朝廷舊將,想要削弱藩鎮勢力,於是他就想要殺掉鎮將們。可是郭威躲過了一劫,於是起兵幹掉了後漢政權。郭威相對體恤民生,然而終究是武將出身,沒什麼文化,不能根本上恢復社會生產力。

7、朱友貞、李從珂、石重貴、劉承祐、柴宗訓

都是亡國之君,自然沒辦法爭奪明主稱號。

8、十國的強力君主

徐知誥、錢鏐、周行逢等人也曾致力於領地治理,但是畢竟統治區域有限,不得中原正統承認,因而難入明主之列。

柴榮的對手都是這樣的,而他本人:

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即位之明年,廢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

能文能武,自然可稱明主。


小王讀書筆記


五代是個亂世,各種政權和皇帝走馬燈似的更替頻繁,能在這樣的環境裡建立英明真的不易。但是柴榮做到了,他被史學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的確人如其名。他謹慎寬厚仁愛,繼位後為國家為百姓做出了很多有益的事情,所以深受百姓擁護。


公元955年閏九月的一天,他和文武在萬歲殿一起吃飯。他說:“兩日大寒,朕子宮中食珍膳,深愧無功於民而坐享天祿,既不能躬耕而食,唯當親冒矢石為民除害,差可自安耳!”意思是說沒有功勞於民而坐享其成,沒有躬耕而坐享其食,深感慚愧,我應當親臨前線,為老百姓創造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才能讓我覺得踏實。

周世宗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高平之戰後,他勵精圖治,大力改革。他重新整治軍隊,嚴懲貪官汙吏,限制佛教,治理水患,獎勵農耕,廣開言路,招賢納士。這些理民政的措施,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



開疆擴土方面,他採用了王樸先取南唐,再定嶺南巴蜀之地,平定南方之後再北伐。宋朝建立後,趙匡胤的很多措施也是延續了這個策略。當他攻下南唐長江以北十四州後,又舉兵北伐,征討遼國,收復了北方大片失地。


公元959年,當週世宗正要實現統一全國願望的時候病倒,英年早逝,年僅39歲。如果周世宗不英年早逝的話,他一定會在中國歷史上給我們展現一個強盛的大周。


秦野雁


周世宗柴榮,周太祖郭威養子,他是一位傑出的將領,更是一個傑出的君主。郭威死後,柴榮即位,他對經濟,軍事,政治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在他的改革下,後周從一個小國弱國變成了一個強國。同時他是個有勇有謀的將領,他在位期間,親自領兵攻打契丹,北漢,南唐,開疆拓土,為趙匡胤的北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柴榮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理想遠大,才能不凡,他即位後,在政治上對周太祖郭威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革除弊病,整頓軍隊,整頓吏治,鼓勵農耕,每天自我反省,改正自己的缺點,在他的改革後,後周國力大增,同時他南征北戰,大大開拓了後周的領土疆域,然後,在年富力強的年齡卻因病而早逝。

柴榮病危後,他立刻安排後事,調令各文武大臣同掌朝政,以保證政權的穩定,為了不讓他的女婿張永德篡位,調整了他的職位,提拔趙匡胤為點檢之位,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趙匡胤奪取了勝利的果實。

總之,周世宗柴榮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君主,若他未早逝,可能契丹就無法這麼猖狂了。


絕塵的時光


名君的含義很廣,只要皇帝在位期間百姓安定,在政治上有所建樹都可稱為名君。

縱觀歷史五千年,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名君一般都出現在大統一期間,如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漢武帝劉徹等。

但是能在混亂的五代十國期間,讓後世頌為名君的也就只有柴榮了。

(柴榮)


01.簡述五代十國的背景和柴榮的身世

五代十國是指,在唐朝滅亡後到北宋建國初這段時間,共53年。

對於大王朝來說,53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是五代十國的這3年確是最為黑暗的,53間光朝代換了5個,自立國家的更有10個之多。

  • 何為五代?

從朱溫篡位稱帝,國號從唐改為梁(現稱之為後梁)起,到郭威建立後周結束,這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則稱為“五代”。

按順序排列為後梁、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何為十國?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勢力越來越強大,在唐王朝慢慢衰弱後,他們漸漸的變得獨立起來,不在聽命於唐朝。

直到唐朝滅亡,之前一直被統治的藩鎮勢力搖身一變,個個成了獨立的國家。

這10個“國家”分別為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國、北漢。

注意:“五代”是五個朝代一代換一代的,而“十國”是同時存在的。


(五代十國地圖)

  • 柴榮身世

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早年經商,後來跟隨郭威帶兵打仗。

雖說柴榮以前做過生意,但打起仗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舊五代史》曾記載柴榮善騎射。

954年,在郭威去世後,柴榮按照郭威遺命繼位,稱周世宗。

五代十國期間,中原地區每一個朝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可以統一天下,當然柴榮也不例外。

他常年為國征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但最後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路途中不幸染病,959年在汴京去世。

02.柴榮為何被稱為明君?

想要判斷柴榮稱不稱得上明君,我們只能從他在位期間的為政措施和百姓情況判斷。

  • 政治措施

柴榮在位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但是這五年時間裡國家卻有條不紊的運轉著,沒有一場叛亂髮生。他虛心謙虛,挑選人才,曾多次向朝臣求教治國之法,後來採用了大臣王樸的“先易後難”之策,以此策為基礎再製訂統一計劃,雖最後不幸染病去世,未完成統一,但是他的成績確是有目共睹的。

  • 經濟上

打戰除了勞民,還傷財。柴榮常年征戰消耗的錢財可謂是數不勝數,那沒錢了百姓怎麼辦?軍人吃什麼?

這裡便關及到了一場“限佛運動”。

佛教在東漢期間自印度傳入中國,由於當時中國缺乏有體系的宗教,佛教這個“舶來品”趁機搶佔市場,南北朝時已發展為第一大宗教,皈依佛門之人更是數不勝數。

發展到五代十國時,全國寺廟據《資治通鑑》記載已經有了三萬多座,寺廟已經有了這麼多,那和尚的數量就更為誇張了,這麼多人燒香拜佛就有工資拿,那誰還去種地呢?國家怎麼正常運轉呢?

還有每個寺廟肯定會有佛像,而佛像又是由銅所鑄,那時候的銅就是錢,這麼多錢都熔掉了,經濟實力必然會下降。

於是這一場限佛運動便產生了,柴榮拆寺廟,熔佛像後,和尚重拾就業,回家種田生產糧食,而佛像則重新鑄成銅錢補充經濟。

自此之後,後周國力便可以蒸蒸日上。

(周世宗柴榮)


  • 更重要的還是體現在民情上

在百姓眼裡,柴榮為政寬容,謙虛謹慎,以民為本的措施深受百姓愛戴。

在軍人眼裡,柴榮做到了放下身份,親自帶領他們帶兵打仗,有一次,柴榮率軍打算從水路進攻南唐,但有段河道無法疏通,將領稟告說河道一旦被掘通,河水必然倒灌,所以無法安全施工。

柴榮親便自前去察看,幾天後傳下手諭,竟然有詳細的施工方法。工匠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軍才得以出征。

他不僅是一個好領導,更是一個好皇帝。

總結

我記得史書中趙神宗趙頊對柴榮有過評價,他說:“世宗誠創業造功英主也。使天假之年,其功業可比漢高祖。”

總之,他用了5年時間打了這麼多勝仗,收回了這麼多失地,國力也愈加強盛,在中國歷史上都足以稱得上名君兩字,更別說那短短的五代了。

其外,柴榮的一系列措施也為之後北宋的統一大業,鞏固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還有一人在柴榮集團裡的作為也不可忽視,他也柴榮一樣,曾經也是郭威的手下。

郭威在位期間,他兩是戰友,是兄弟。

柴榮在位期間,他兩是君臣,是兄弟。

柴榮去世後,他搖身一變,黃袍加身成了北宋的開國皇帝。

這個人便是趙匡胤。


我是歌華頌夏,歷史領域專注者,點擊關注閱讀更多。


史匠


之所以史學上稱其為柴榮,完全是宋朝的史官改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削弱郭榮繼承政權的合法性,從而顯示趙匡胤奪取政權的合理性。你柴進可以取代郭威,那我趙匡胤也可取代你柴榮啊。下面說咱們來說說柴榮的生平。

柴榮:自幼被姑父養大

柴榮又名郭榮,公元921年生於河北隆堯縣,卒於959年,年僅39歲。從小就過繼給了姑父郭威,自幼在那兒長大。外表俊朗,武藝高強,略通曆史,性情謹慎穩重。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954年,郭威駕崩,柴榮奉遺照繼位為帝。

先看視頻介紹其生平\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f134888750a8778830cc660ef3325cc\

小王看三國


周世宗柴榮確實可以稱得上五代第一明君,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北宋就是以後周為基礎的,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柴榮三十九歲就死了,那麼趙匡胤和趙光義的事情將是由柴榮來完成,只能說天妒英才,就像三國的周瑜那樣。

柴榮祖籍是邢州堯山,祖父與父親都是當地的富豪,只是到了柴榮這一代,家道中落,柴榮就去投奔姑母柴氏。柴氏是郭威的夫人,早些年,柴氏是唐莊宗的嬪妃,唐莊宗死後,唐明宗就將很多宮人都送回家。

柴氏也不例外,走到了黃河邊,其父母來迎接,只是剛好碰到大風雨,就在旁邊的一家旅店住下了。有一天,穿著破舊的衣服,但是身材高大的郭威從門前走過,柴氏就問這個是誰,店家就說這個是馬步軍吏郭雀兒,也就是郭威。

柴氏看其相貌不凡,不顧家裡的反對,嫁給了郭威,柴氏將身上的財物一分為二,一半給父母帶回去,一半做為嫁妝,當晚,柴氏與郭威就在這家旅店成親。柴氏與郭威的感情一直很好,在郭威稱帝的時候,柴氏已去世。

郭威就再也沒有立皇后,而且因為之前柴氏沒有兒子,就收了柴榮做為養子。因為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郭侗和郭信都被後漢隱帝給殺了劉承祐,郭威就立柴榮為嗣子。公元6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

那我們來看看後周世宗都哪些做為可以稱得上是五代第一明君。柴榮選拔人才,修訂律法,虛心接受他人的勸諫,他還命令翰林學士做《為君難為為不易論》和《平邊策》,也就是說他向群臣徵求治國之策,最後他採納了王樸在平邊策裡面先易後難的主張。

柴榮整頓了禁軍,大大提高了禁軍的實力,五次率兵親征,有一次柴榮打算從水路攻打南唐,但是有一段河道無法疏通,負責人說這個河道一旦被挖開,河水就會灌進來,不能正常疏通。

柴榮親自去察看情況,然後幾天後,就有詳細的施工的方法,工匠依著這個方法,果然順利的把這段河道疏通了,大軍得以通過,可見柴榮的辦事效率十分之高。

柴榮獎勵農耕,興修水利,休養生息,使得後周的實力穩步增強。柴榮還十分重視後周的文化與教育,柴榮多次到史館,看到藏書太少,就下詔,只要獻書,就能得到獎賞。又選了三十人,對藏書進行整理,校對。可以說,沒有後周,就沒有北宋。


歷史簡單說


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能與之相比的只有五胡十六國時期,這個時代國家典型的特點就是旋起旋滅。後梁持續時間16年,後唐時間13年,後晉時間11年,後漢4年不到,後周9年。

從這些國家的持續時間,可以想像當時的時局是如何的動盪。


先來看看可以作為柴榮的對手吧。


後梁太祖朱溫,是五代排名前三的君主,很多人評價朱溫,可能張口就是,他殘忍好殺,他和兒媳通姦。但是我們要看到,這些都是他的私德。從個人政績來看,他的得分還是OK的,他所採取的政治措施有很多都是獎勵農耕,減輕稅負,對豪強也多有壓制,在唐末的亂世,如果不是他處於四戰之地,連年用兵,身邊的人才也有限,他會是又一個統一北方的曹操。更為致命的是,他有一個天縱其才的對手李存勖。

當然,他沒有選擇好自己的接班人,也沒有教好自己的兒子,最終被自己的兒子所弒,這也是他最大的減分項。


後唐莊宗李存勖,這也是一個有希望統一北方的人,然而……自己把自己給玩死了。

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原本天天被朱溫吊打,臨死的時候,給了李存勖三支箭,說,朱溫是我的仇人,劉仁恭為我所立,契丹是我的兄弟,但到最後他們都幫朱溫,背叛了我,我死不瞑目,將來你一定要幫我滅了這三個仇人。

這個段子十分出名,但是很可能是後人杜撰的,因為日本的毛利元就和吐谷渾威王阿柴都有折箭教子的段子,而且李存勖也是向契丹借過兵的,但是這故事並不妨礙李存勖的赫赫武功。平桀燕、敗契丹、滅後梁,這都是李存勖憑一己之力做到的,整個五代,最大的疆域就是在他手裡打下來的。


然而滅後梁以後,李存勖頓時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開始耽於享樂。最出名的就是他寵幸伶人,自稱李天下。雖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他,五代之所以稱之為亂世,就是帶兵將領沒有制約,一朝兵權在手,轉身就敢造反,李存勖也是如此,當時他的主力部隊在滅前蜀歸來的路上,李嗣源突然造反,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這是亂世的正常操作。但是從他後期的政治措施來看,寵幸皇后,讓其肆意干政;對功臣宿將動輒殺戮,這都是將領叛亂的重要原因。在文治方面,他做的甚至還不如朱溫,朱溫至少知道下詔求賢,而李存勖的用人策略就是用門第比較高的人。

一句話來總結,可以馬上定天下,不能下馬平天下。


後晉和後漢都沒有可稱為對手的人,一個石敬瑭,兒皇帝臭名傳千古,送了燕雲十六州,讓北宋苦不堪言。後漢的劉知遠治下,是五代最狂暴的時期,後梁後唐至少都有部分與民生息的措施,後漢簡直就是土匪治國,所以4年不到滅國,一點都不奇怪。


柴榮,歷代評價都很高,他的所有作為都相當符合我國古代的“政治正確”。

武功來說,敗後蜀取秦隴,徵南唐平淮右,伐遼朝復三關;可惜徵幽州的路上大病一場,無果而返,令人扼腕。如果他的健康不成問題,可能就沒趙宋什麼事了。

文治來說,休養生息,開科取士,修訂曆法,還有著名的滅佛事件(三武一宗滅佛,他就是那一宗),休養生息,種種措施,都為日後北宋統一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個人私德來說,他也沒有朱溫的殘暴好殺以及李存勖的逸欲亡身;立志“十年開拓天下,十年生息,十年致太平”;上戰場敢於身先士卒,經常衝殺在一線;行政親力親為,有一次疏通河道,居然自己親自給出施工方法,種種作為,都當的起“明君”二字,可惜可惜,天不假年,因病去世。

至於身後事,臨死前解除張永德的點檢職務,留下範質王溥等人壓陣,可以說已經盡人事了,誰能想到趙匡胤這個濃眉大眼的叛變革命呢?相比朱溫和李存勖的結局,可以當的起善終二字了。


萌萌


死了的事他當然沒法預料,雖然他兒子丟了江山,但是大宋的基礎是他打下的,而且如果他不英年早逝,還是有很大幾率收復幽雲十六州的

具體他多強我就不贅述了,五代時有兩個人有一統天下的能力,他是之一,另一個是後唐莊宗李存勖,但是李存勖只有軍事才能,政治才能是0,柴榮兩者兼而有之,難得的找不出什麼短板和劣跡的皇帝


球姐


柴榮即位後對內改革,對外擴張,使中原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期間推行顯德毀佛,司馬光評價其“不愛己身而愛民,不以無益廢有益”,在收復燕雲十六州途中病倒,但是仍然為北宋奠定了版圖基礎,而做這些他只用了6年,是當之無愧的五代第一英主


零守護


借用歐陽修的評語: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

所以,五代第一明君絕對是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