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長者飯堂為社區養老解困

□本報記者 亓紅 韓璐 王冰瑩

10日,本報一版刊發了《居家互助點 養老新思路》,為讀者推薦了哈爾濱市互助養老典型。今日本報推出的是廣州社區養老,以啟迪更多地方政府和養老部門如何解決養老難題。

長者飯堂為社區養老解困

“飯菜熱騰騰的,湯水清淡,營養豐富,我們就像在家一樣,吃得舒心又開心。”這是張木蘭老人成為廣州市天河區長者飯堂的常客後,親手寫的一封表揚信。截至2018年3月底,廣州全市長者飯堂增至952個,比2016年底增長4.2倍,實現街道(鎮)、社區全覆蓋,讓160餘萬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

這是廣州市為全國破解社區居家養老難題而貢獻的“廣州智慧”,該市也因此被評為“全國第一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地區。

社區飯堂受歡迎

在廣州市天河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週一至週六的中午11時準時開餐,兩葷一素、養生飯加營養湯是這裡的標配。該示範中心運營一年多的時間裡,得到老人們的交口稱讚。該中心業務主管朱慶業表示,“考慮到老人的口味和健康,飯堂提供的都是口感偏軟,少鹽少油少糖的營養午餐,既符合老人的身體需要,又迎合了他們的口味。最高峰時每天有270多人來吃飯,現在每天約有200人來。”

開進了大學校園

為了提升養老大配餐工程質量,廣州市民政局又創新思路將社區長者飯堂開進了大學校園。8日中午,在華南農業大學餐廳用餐的盧女士邊吃邊說:“我原本就有‘華農’飯卡,但現在有了長者飯堂,我和老伴一頓飯能省12元。”除了價格優惠外,大學食堂的菜式也豐富多樣,老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餐食。據瞭解,目前除了華農之外,其他部分高校也在推行這種助餐模式。

飯堂為長者減負增樂

據瞭解,長者飯堂餐費標準基本是在每頓6~15元之間,按照“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辦法,減少長者自費壓力。以天河區為例,一頓餐標為15元,企業讓利3元,天河區再按照不同年齡層次給予補助,長者自付6元或8元便可享用。“自從有了長者飯堂,我基本就遠離了灶臺。這裡飯菜既有滋味又有營養還有人氣,天天開心又健康!”就餐的林女士笑著說。

未來發展方向

2016年以來,廣州以保障純老、獨居、孤寡等特殊長者的助餐需求為重點,為居家長者持續提供規範、健康、營養、方便、快捷的午飯“大配餐”服務。廣州市民政局福利處負責人表示,今年的長者助餐配餐將全面提質,在需求不能滿足的地區增加長者飯堂的布點,對就餐人數不足的布點進行調整優化,而且還要開發助餐配餐服務APP,儘快實現全市統一的網上點餐等多種方式點餐和刷卡結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