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改革開放40年-太原六城區哪年設立的?南郊區改為小店區爭議最大

改革開放加快了城市發展的進程。到20世紀90年代,太原市自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三城(南城、北城、河西)兩郊(南郊、北郊)的市轄區行政規劃逐漸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1996年3月18日,太原市召開市長辦公會議,專題研究行政區劃問題。會議決定啟動太原市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的各項前期工作。

改革開放40年-太原六城區哪年設立的?南郊區改為小店區爭議最大

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制定方案、實地踏勘、外出考察、專家論證、召開座談會、徵求意見、市政府常務會議以及市委常委會研究、赴國家民政部、國務院彙報等環節和程序,1996年10月20日,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研究同意上報調整方案。

1996年10月28日,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太原市市轄區的請示》上報省政府。1996年12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太原市市轄區行政區劃的請示》上報國務院。1997年5月8日,國務院批准太原市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1997年5月29日,太原市成立行政區劃調整實施工作領導組,開始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1997年11月28日,市委常委會議決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按照新的市轄區行政區劃運行、開展工作。

改革開放40年-太原六城區哪年設立的?南郊區改為小店區爭議最大

1997年12月30日,市領導在市政府102會議室與新任6個區的負責人以及原來的5個區的負責人舉行了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交接儀式。

1998年1月1日,太原市四大班子領導為新成立的晉源區籌備領導組舉行掛牌儀式。4月3日,太原市四大班子領導兵分五路,分別為新成立的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舉行掛牌儀式。至此,太原市由原來的城鄉分設、城鄉分割的5個市轄區調整為城鄉一體化的6個市轄區。

改革開放40年-太原六城區哪年設立的?南郊區改為小店區爭議最大

那麼,太原這六個區又是如何命名的呢?背後的故事很有意思。

太原市原來的5個市轄區區名分別稱為:南郊區、南城區、北城區、河西區、北郊區,按照城、郊方位來命名區名,既難以體現地域特點、文化內涵、歷史文化特色,又因為這類地名在全國普遍存在,造成了區名在全國的大量重名。

這樣,就要求太原市的新區命名儘量利用現有的非行政區域名稱(專指縣級地名沒有使用過的),同時要考慮,在太原市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區片名、具有一定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指位性較強的、好找易記的、群眾普遍接受的地名。

在具體選擇新區名稱中,當時的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做了大量的認真細緻的工作。

用“迎澤”作區名取得高度一致,因為“迎澤”系老地名,“迎澤門是太原古代八大城門之一,該區以“迎澤”作專名的地名很多,指位性、知名度很高,幾乎不存在爭議。在推薦區名過程中,曾經有“雙塔”一名作為候選,因為遼寧省的朝陽市已經率先使用該名作區名而放棄。

“杏花嶺”一名在該區歷史悠久,指位性明顯,曾有“錦繡”一名提出,出自“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名句,終因其指位性不強、特色不明顯而放棄。

“尖草坪”一名分歧較大,原因是“尖草”不雅,起初“新城”、“向陽”、“柴村”曾入選,但這三個地名均沒有特色,同時專名中“城”、“村”本身就是地名中的通名,使用以後容易產生歧義。比如“新城區”一名,人們搞不清楚其專名到底是“新”,還是“新城”,“城區”本身就是人們對市區的一種稱謂。如“柴村區”則認為該區在郊區,區政府所在地在一個“村”設立,二則該名中的“就是行政區劃的通名。“向陽”本身沒有歷史文化內涵,帶有時代烙印。最主要的是當時考慮到為了節約建設資金,少建區政府辦公大樓,該區原則上暫時在原北郊區政府辦公場所辦公。待經濟社會發展之後,將該區政府遷至“尖草坪”附近,故最終選擇“尖草坪”一名。

使用“萬柏林”一名意見比較統一,認為是一箇中西合璧的好名字,也曾有使用“千峰”的意見,因“千峰”系“石千峰”山名演變而來,容易造成該區在“山區”的錯覺而棄用。

使用“晉源”作為新成立的區名是眾望所歸,一是歷史上“晉源”曾做過區名,知名度高,指

位性強。二則該區政府建在“晉源鎮”附近,行政區劃名稱與駐地名稱相致,很好找。也有提議使用“晉陽”、“晉祠”的意見,因“晉陽”泛指古太原,屬於“大”地名,使用在區名上不妥。用“晉祠”該區政府又不駐在“晉祠”鎮而棄用(行政區劃名稱與駐地名稱必須一致,這是原則與規定,使用非行政區劃名稱除外。如“迎澤”、“杏花嶺”、“萬柏林”在太原市屬於非行政區劃地名,故不存在以上限制)。

“小店”一名爭議較大,認為沒有氣勢,“店”就不大,前面還有“小”字。有“親賢”、“學府”、“晉陽”、“興龍”、“長風”等名稱的提議,終因都不如“小店”的知名度與指位性而放棄。小店、迎澤、杏花嶺、尖草坪、萬柏林、晉源六個區名的確定與選用,經民政部專家審核認

為:第一,在全國不存在重名現象;第二,符合地名命名原則;第三,地名整體組合效果好,集花、草、林、水於一體,很有詩情畫意;第四,極具地方特色。如果按照每個區名的來意適當在花、草、林、水等方面進行規劃、建設與清潔城市、宜居城市建設戰略相結合,太原市一定會變成天藍水美的園林城,名至實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