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欣賞山水畫?

c陳斌


針對第一個問題,水墨畫與水彩畫的區別,首先在理論上而言,水彩畫與水墨畫都有“水”字,而它們最相通的地方也就在這一個“水”字上。沒有水,水墨畫與水彩畫就不可能產生。

在風格上,水墨畫的奧妙,是在於墨色藉助水分而變幻出的黑白、濃淡、乾溼、暈化淋漓的變化與統一效果。而水彩畫對於水分的把握更要精細,水分的多少能產生豐富的肌理效果。


而由於歷史背景,審美觀念以及藝術表現手法等原因,水彩畫與水墨畫之間更多的是不同。

首先,水彩畫有著悠久歷史的西方繪畫形式,其中自然體現出濃厚的西方文化風格,而水墨畫則是中國風的代表性事物;繪畫材質、承載媒介、繪畫手法的迥異,則使這兩種形式在外觀上就有很大的差異。

從主觀上的感受就是不同的,那麼在欣賞方面,中國人追求形意相生的“意象美”,貼近自然。

這麼說有點太過藝術了,其實說白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欣賞方式,古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欣賞論。

魏晉南北朝時有一本《畫山水序》中有幾個詞我覺得對理解山水畫和欣賞山水畫會有些幫助,簡單列舉幾個,比如“澄懷味象”、“山水以形媚道”、 “應會感神”。

“澄懷味象”可以理解為欣賞山水畫,要洗滌心中的塵埃切不可急躁,只有乾淨的心境才能體會到自然。

“山水以形媚道”,最妙的應該是“媚”字,美好的表現出自然,而不脫俗。

“應會感神”更好理解了,即人與自然應該可以相互交流、呼應,貼近,去更深層次的感受畫中的自然世界。

所以在欣賞上而言就可以歸納到“意象美“了。


可以理解為意境,中國的山水畫,畫的不僅僅是山水,不僅僅是自然的風光,而是畫家的精神流露以及畫中的訴求。

這麼說可能有點複雜,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畫作即本人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追求。

魏晉時期是山水畫的孕育期,山水是以人物背景圖式出現的,而這個時期正是玄學興盛的時期,玄學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這一時期政治動盪,民不聊生,許多文人名士為了躲避政治上的傾軋選擇歸隱,比如阮籍阮瘋子,陶淵明,嵇康等,這些人歸隱山林,吟詩作賦。

而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追求素樸自然,簡淡肅靜的藝術精神,但也不是絕對,因為繪畫的發展還是需要儒、道、釋思想的逐漸融合。

在欣賞上,更要注重意境。



可以理解為畫作的佈局,即構圖法,顧愷之稱作置陳佈勢,謝赫稱作經營位置。

中國畫講究立意定景,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並巧妙地運用畫面的空白,使無畫處皆成妙境。


美即審美,這個話題其實很大,欣賞山水畫的筆墨要從審美的視角著眼, 審美有很多方面。

比如說物象美、筆墨美、意境美,人格美。

美的定義是不同的,你要站在自然面前感受到的物象的形態、光色等視覺感知的美。而筆墨的運用也極為重要,用筆與用墨的變化既是不同繪畫的需求,也是不同畫家的修養與繪畫風格的體現,最高的境界應是心手合一,筆隨心運,水墨淋漓,自然天成,而不是矯情做作,故弄玄虛。

我們說山水畫要表現的自然,這個自然,構圖的自然,筆墨的自然,意境的自然,都需要各自去心領神會的。

欣賞自然,是以不同視角和心理的狀態,由此能慢慢把自己帶入其中,找到賞析的門道才能算得上欣賞。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部分內容來源“和傳統山水畫的永恆對話”講座,圖片來源於網絡。


東家APP


首先水彩畫和水墨畫肯定是有區別的。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

(這是水彩畫)

水彩畫可寫意亦可寫實,但是其由於顏料的問題,並不適合大篇幅的創作,所以大多數的水彩畫很少能有水墨畫那種氣勢與視覺的衝擊力。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

(這是水墨畫)

這是基本的繪畫上的區別。

其次,區別在於立意。

水墨畫多用於寫意,水墨畫中分類眾多,有花鳥、人物、山水等。而且還有進階的彩墨畫。

其中山水是彙集寫意最多的一個分支,大多數山水畫中都蘊含著其作者的思想內涵在裡面的。

所以說,從欣賞的角度去看的話,不止是去看起畫作是否“好看”還可以看起“技法”,但是重點是去揣摩去創作者當時的意境。

這也是水墨畫審視的一個重要評判。

現代大師崔如琢的畫作《萬里平鋪雪滿天》

這是我的拙作——《鵲華春月》,當然並不敢與大師們比較,只是一同發出來供大家欣賞~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收藏~


劉明山水畫


山水畫重在意境。欣賞一幅山水畫,首先應該看這幅畫是否有讓人心曠神怡、欲置身畫中的感覺。其次,看畫的筆墨功夫,好的山水畫應該線條流暢而富於變化,墨色濃淡相宜。再次,欣賞一幅畫要看畫的構圖,也就是“經營位置”。同時,欣賞一幅山水畫要看各種景物的造型,國畫雖然更重視神似,不像油畫追求形象逼真,但同樣需要造型基本準確。一幅好的山水畫,還要層次分明,也就是遠中近景墨色要拉開距離,近重遠淡,近實遠虛。最後,看畫的題款,精美的書法、絕妙的詩句、鮮紅的印章都能為一幅畫錦上添花!

我的一些山水作品,請大家欣賞指教。


























李福軍Vlifujun318


中國山水畫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深受儒釋道文化思想的滋養,是山川自然與人格魅力完美結合後的產物。因此,欣賞中國畫,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綜合修養。

早在南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這六法對山水畫的創作和欣賞具有非常好的指導作用。

氣韻生動,是指所畫的畫要跟人一樣,要有精氣神,要生動活潑,要有意境,不能看著呆板和死氣沉沉。

骨法用筆,指畫面的線條要有書法的書寫性,要用書法的用筆,如中鋒、側鋒、順鋒、逆鋒等,把描繪對象的質感和輪廓準確地畫出來。

應物象形,比較好理解,就是所畫的東西一定要像,即使再怎麼變形和誇張,物象造型要符合事物本來的面貌和規律。

隨類賦彩,就是指對物象設色時,要符合自然變化規律,中國畫喜歡對物象上固有色彩,本身什麼顏色,就上什麼顏色。

經營位置,也很好理解,跟寫文章一樣,在寫作之前要謀篇佈局,把握好文章結構,才能下筆寫。否則,寫出的文章或畫出的畫,沒有節奏的變化,沒有主次、虛實、呼應之間的關係,淡而無味。

傳移模寫,是指要經常面對實物寫生鍛鍊,多臨摹古代經典畫作,才能得心應手,達到熟能生巧的高度。

如果一幅山水畫達到了謝赫六法所說的前五種條件,氣韻生動(畫面氣韻生動,意境突出,給人可賞、可遊、可居之感),骨法用筆(畫裡處處體現出書法用筆的筆意,作品墨色變化豐富,落款的字畫龍點睛),應物象形(物象造型準確、生動活潑),隨類賦彩(對色彩敏感,能用畫筆還原物象的本色狀態),經營位置(構圖新穎,佈局合理,繁簡得當),那麼,就是一幅優秀山水作品。

水墨畫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畫種,是把天然礦物質研磨成非常細微的顆粒,來作為畫畫的顏料。畫畫時用毛筆,跟水按比例調配後,在宣紙材料上作畫。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和中國傳統文化來支撐,就不容易畫好水墨畫。水墨畫性質比較穩定,不太受自然環境影響,保存時間較長,可以保存上千年。欣賞中國水墨畫,主要從謝赫六法入手,就能看出一幅畫的優劣了。

水彩畫是西洋畫舶來品,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由於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看起來骯髒。由於水乾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製作大幅作品,適合製作清新明快的小幅風景畫。水彩畫用平頭或圓頭水彩筆在水彩紙上作畫。

水彩畫的欣賞,主要是從水彩所表現的意趣、意境、內涵和色彩的傳情,以及表現出的特殊的水味等入手,來欣賞水彩畫透明、輕快、水色淋漓等各種神奇的藝術效果。


鴻鵠迎罡



周京新山水畫

中國畫在繪畫領域來講,它又是一門單科藝術,還有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等,繪畫藝術在整個藝術領域它又是一門單科藝術,還有音樂、舞蹈等等藝術領域。簡單說,如何欣賞山水畫,其實就是所如何欣賞藝術,懂得藝術欣賞,自然懂得如何欣賞山水畫。 那如何欣賞山水畫呢?一張好的山水畫一入眼,帶給觀眾的感覺是美,是畫面傳遞出來的一種氣息!這一種氣息不管是酸甜苦辣,能讓觀眾產生共鳴,能勾起觀眾的想象,能帶給觀眾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畫給人“祖國山河一遍紅”的感受,傅抱石的山水畫給人“梨花帶雨”的感覺,賈又福的山水畫把人帶入天地玉宇之中。。。。。。


朱道平山水畫

當然,要作為藝術欣賞者,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很重要,多讀藝術方面的書,多看中國山水畫方面的展覽,慢慢地,會變為真正的山水畫雅賞者。


賈又福山水畫

好了,歡迎有不同想法的朋友說出你的看法。


陳莊水墨畫家


對於品鑑中國畫,古人早有專著,如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唐張懷瓘的《畫斷》以及宋黃休復的《益州名畫錄》等等,都是談鑑賞國畫的方法和標準。古人的話精確但難懂,尤其不是從事繪畫研究的更費勁。結合我個人的學習理解,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談一下我個人的理解。

一是懂淵源

中國山水畫主要是運用水墨或設色(水墨、淺絳、青綠)去形象地表現自然山水的特有美感,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創造。山水畫的發展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與源遠的文化。

通常都認為,山水畫興起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文人受玄學和山水詩的影響,企圖在山水畫這種藝術形式中表達自己的心境,以滿足自己對玄學和詩意的衝動。知道這個淵源後,大體就可以瞭解,欣賞山水畫,要明白重在以物達意,是通過山水畫抒發心中臆氣,是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的。

二是品其味

首先品情感。那麼在欣賞一幅中國山水畫,怎樣品鑑它的優劣呢?對於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一幅作品俗與雅,是首先要分清的。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與客觀形象沒什麼距離,作品不能表達出畫家的思想情感,則可定為俗。不能認為畫的像、真就是好畫。

其次品筆墨。也就是畫家的筆墨功夫,是一種帶有書法意味的骨法用筆。所以,國畫是用筆寫出來的,這是中國人對藝術品鑑長期形成的審美心理積澱,是為雅,如做不到這一點即為俗。畫家筆墨運用的是否自然,自然為雅,做作為俗。

三是定其格

即是在辨別一幅作品雅而不俗的基礎上,再確定其藝術的品位和格調。這裡面,可總結概括為“四品”等級:面對一幅畫,一見即佳,漸著平平,此僅“能品”是也;初看不錯,漸看漸佳,此為“妙品”是也;一見尚可,久視筆墨精妙,合於法度而不知所然,此為“神品”是也;初看艱澀,久視漸悟,愈視愈妙,意味無窮,且探之無盡,難以仿摹,此為“逸品”無疑。

總之,欣賞中國山水畫,我個人建議是從懂淵源、品其味、定其格三個方面去考量把握,掌握了這三點,下次再欣賞山水畫時,您也就可以是一個專家了,不僅會看熱鬧,還會看門道了。是不是有些心動了?心動不如行動,現在可以找幅山水畫,運用這三點去評判欣賞一下,並在下方留言談談您的體會吧。

以上為個人一已之見,欣賞的方法也各有各法,不妥之處,還望批評指正。


陳曉輝美術館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可依據如下四個要點依次展開:

第一,看整幅畫面是否形成一種突兀鮮明的畫勢。

一幅好的山水畫,必須要有區別於其它任何一幅山水畫的畫勢所在,這也是作品最大的藝術特質,即藝術價值所在。


宋人范寬的山水畫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他的山水畫具有一種渾厚端莊、雄奇險峻的畫勢,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范寬的畫。

但如果後人只是囿於前人的畫勢中而裹足不前,那麼,中國山水畫就會被老面孔、老感覺的畫勢拖入到審美疲勞中。

後人需要到大自然中去遊歷、去發現、去探尋新的山水畫畫勢。

方法一,在遊歷中,大量畫下那些有感覺的山水寫生類速寫素材;方法二,在遊歷中,將有感覺的山水畫面拍攝成大量的照片素材。回家後通過整理素材和提練加工,發現可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畫勢。

例(1)呂鳳子《廬山雲》



當年徐悲鴻赴法國留學,在老師呂鳳子畫臺上,隨手撿了一幅先生在廬山的山水寫生稿。徐悲鴻攜該畫參加了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獲中國畫一等獎。此畫掛著國立藝專會堂展覽時,民國要員,達官貴人們紛至沓來觀賞。在全面抗戰爆發前的那個山河破碎的年月,這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啊。世界也由此看到了中國畫依靠簡簡單單的水墨色,來表達自然山水神韻的神奇之處。

傳統山水畫畫雲的不多,該幅畫畫出了廬山雲的雲氣繚繞,奔騰磅礴的非凡氣勢。

第二,看整幅面是否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筆法。

油畫的藝術效果是通過渾厚的立體感覺傳導出來的。在一個立體感畫面中,無論怎樣疊加色彩,只要最後的色彩疊加對了,就不太會影響到最後的藝術表達效果。

但中國畫的藝術效果是通過單薄的平面感覺傳導出來的。在一個平面畫面中,每一筆水墨或彩墨,無論是線條的鉤、描、塗,還是墨塊的皴、染、暈等,都務必要做到落筆路徑清晰 ,疊加層次分明。否則,就會造成畫面的汙、亂、雜,從而損傷藝術表達效果。


所以,中國畫,包括山水畫,就特別在意其筆法是否具有獨特的風格,並以此作為一幅中國畫優秀與否的核心標誌之一。

例(2)白雪石《春山圖》


白雪石的山水畫,筆法如松針般挺直細膩,畫面清新俊逸,其以桂林山水為題材的青綠山水畫系列,被稱之為"白派山水"。

若有機會面對《春山圖》原作,這幅畫的神奇筆法,將會把人帶入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中。構圖奇峭險峻就不說了。就筆法而言,點與線交錯組合,落筆路徑清晰,筆墨濃淡有致,乾溼處理融洽,景物層次分明。尤其是,為了配合這種細膩筆法,筆者還獨創出類似於"雨點皴"的筆法,致使全圖景物渾然為一體。

第三,看整個畫面是否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

過去的山水畫,從來就沒有把人類活動當做主流表現對象,因而,大凡畫到人物,多用虛寫筆法,畫幾個模糊的身影來點綴一下山水畫面而已。

但當人類活動大量介入到山水存在中以後,山水畫的主流表現對象就被顛倒了過來,山水往往成為了表現人類社會活動的陪襯物。

例(3)魏紫熙《天塹通途》

這是一幅現代山水畫。很顯然,雲霧纏繞的山峰,煙波浩渺的長江,已經成為了表現南京長江大橋宏偉壯闊的忖託景物。

與傳統山水畫意境相比較,這幅現代山水畫傳導出了新的山水畫意境:

在小農社會,人類社會生活簡單,染指自然山水有限。士大夫們出門就遇上自然山水,有大把的時間用於觀賞自然美景、遊歷自然山水,因而,感覺沒必要純粹地讚美自然山水,反而習慣了以山水來象徵人物品格,以山水來託物言志的意境感受。

而在今天,因為生活繁雜,誰都沒有大把時間和條件去遊歷自然山水。再加上現代文明的快速發展,早就把原生態自然山水,趕到了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條件涉足的地方。人們更多的只能光顧一下按照人類意志擺佈好了的各類公園景觀。

倘若還是拘泥於以山水託物言志之類的山水畫意境,不僅願意接受這種意境的人越來越少,而且畫家也實難找到可表達這種意境的自然山水。

所以,當我們身處於夾雜著越來越多的人類社會活動的自然美景中時,就不得不去積極地適應和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山水畫意境。

第四,看整個畫面是否形成了一種書畫同源的美感。

中國畫是用軟毛筆"寫"出來的,因而也就有了書畫同源之說。

以硬筆書寫替代軟筆書寫的時代來臨,中國畫的生存與發展遭受到了一次重大打擊;當硬筆書寫都逐漸被電腦敲擊鍵盤所替代的時代來臨,中國畫的生存與發展將迎來真正的考驗。

所以,小打小鬧般的、零敲碎打式的中國畫改革是不會產生什麼實際效果的。

中國畫的生存與發展,需要的是,更加堅守其書畫同源的藝術本質,以文化的淵遠流長和不可替代的獨特性,來抵禦人類現代文明的侵蝕。

因此,在創作、欣賞或評價一幅優質山水畫時,就需要提出比前人更嚴苛的講究詩、書、畫、印完美配合的標準。

詩:或選用前人詩作,或自己創作,將每幅畫的審美感覺轉換成詩意語言,告知欣賞者。

書:做畫家先做書法家,要使得每幅畫上所題寫的字,都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書法水準。

畫:山水畫中的詩情與畫意要相互映證,山水畫要成為人們追求詩情畫意生活的嚮往標杆。

印:篆刻技藝要成為中國畫畫家的必備技藝。要以落款章、閒章等來共同構成畫面美感。

有些畫家過於糾纏于山水畫中的佈局與層次安排,殊不知,當你在上述四個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時,隨你怎麼安排佈局與層次,別人都會認為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藝蟲爬牆



中國山水畫,從展子虔的遊春圖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經歷了空鉤無皴,到鉤皴染點結合,從工筆到寫意,從宮廷畫派到文人畫派,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欣賞中國山水畫,應先從筆墨入手,所謂有筆有墨才有情趣,山應有形,水應有蹤,雲應靈動,樹應有生。一幅好的山水畫,應做到可觀,可居,可賞,可遊,山高可見雲遊動,泉流可尋水源蹤,樹影婆娑,霧裡煙村,小橋流水,朝霞暮色,盡收眼底。

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靈魂,與西畫不同,中國山水畫講究散點透視,對景物的描寫可以通過畫家的總結,綜合地展現給觀眾,這就形成了高遠,深遠,平遠的理念,畫家通過對實景的寫生,取其精華,創作出有中國山水畫意境的作品。

欣賞中國山水畫,是一種藝術享受,因為中國畫是一種綜合藝術,融合了書法,篆刻,詩歌,色彩,水墨等,特別是以線造型,書法入畫 。一幅好的山水畫,是讓人百看不厭的。


多看,多讀,自然會對中國山水畫有更深的理解,學會了欣賞,作為一種愛好,實在是太妙了。


鄞粵強


我曾經給墨耕老師的一幅山水畫題了一首詩。這裡分享一下:

賞雷顯平老師的山水畫

維雅聰兒

峭壁嶙峋鬱錦妝,蓬萊勝景此中藏。

奇峰秀木凌雲勁,岸芷汀蘭入履香。

枕夢波濤催夢遠,通天瀑布競天長。

茶煙微染燻詩卷,斗室晴看醉意狂。

作為一個欣賞者來說,可能各人的角度不同,對於畫作本身的理解也就因人而異。有人讀出來的是“禪意”,有人讀出來的是“風景”。所以,我僅僅憑自己膚淺的認識,談幾點:

1、區分畫作的創作背景,在特定的時期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深層含義是不同的。尤其是古畫,紛紜複雜的環境下,透視出來的意思千變萬化。古典主義時期的畫特別注重透視,那麼你得考慮進去。在那些不注重透視關係的風格里面,你就不應該用透視來判斷畫的好壞。

2、光影,通過觀察畫中光的用法,可以判斷出你所欣賞的畫作所處的時期,同樣也能反應這種風格的特點。

3、構圖,構圖的好壞可以直接體現在畫面裡。好的構圖一般都有構成感上的平衡。另一方面,作者還可能通過構圖來反應更深層次的含義。有的畫顯得空曠有餘,深意不足,有的畫擁擠不堪,顯得美中不足。所謂的“成竹在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4、技法,一幅畫往往會用到多重多樣的技法。你可以通過細心觀察,大膽猜測作者所用的技法是什麼。

5、瞭解作者,通過了解作者的人物性格以及他的親身經歷,可以很好的讀懂畫作要表達什麼。作者生活中所經歷的痛苦和快樂都會反映在畫裡。這個和第一條說的“創作背景”異曲同工。

6、瞭解題材。繪畫的題材有很多種,

需要博覽群書,知道畫作的歷史背景,也就會欣賞了。




維雅聰兒


構成一幅佳作的條件必須要構圖美妙,意境深遠,虛實搭配,濃淡相宜,乾溼協調,線條流暢,一氣呵成,用色考究,不易模仿,生動傳神,此為中國畫鑑賞之要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