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姜昆和郭德綱誰是相聲界的領軍人物?為什麼?

三國英雄曹操


還是隻談相聲不談其他

你若非得說姜某人是曲協主席,郭某人是德雲班主,那就不談也罷!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相聲本身上面

姜昆的美好時代

上個世紀80年代,是電視相聲最火的年代,也是相聲演員最吃香的年代。作為青年演員的姜昆表現慾望強、嘴皮子溜,也就比同時代的相聲演員多了幾分出鏡的機會。特別是83年春晚的開播,客串了春晚主持人之後,人們也記住了那時的小夥子姜昆,嘴甜、會說話。

代表作有《如此照相》、《虎口遐想》、《新虎口遐想》

那麼,姜昆的相聲水平怎麼樣呢?

不會貫口是他自己說的,也難怪,新時代的相聲進行了改革,一部分人不會也屬正常。那可是和會貫口的人可就有差距了,比如郭德綱。

再者,歪解說學逗唱的唱,唱是指的太平歌詞,最先說的是馬志明少馬爺。郭德綱更加的發揚光大了。而他們所說的唱實際上就是學,學唱歌曲。

如果不是馬志明、郭德綱們或許更多的人還是矇在鼓裡。

由此來看,這是對相聲的歪解!

連唱是什麼都不清楚,何來翹楚一說?

反觀郭德綱

郭德綱是自幼學藝,一直就沒撂下過活。早期在茶館演出,接觸的是市井百態,體味的是人情冷暖,像極了相聲剛出來時的環境。

但就說基本功來說,姜昆差著郭德綱一大截。

作品方面更不用說,05、06年的郭德綱創作了大量質量高的作品,《我》字系列、《你》字系列、《論》字系列等等……用王自健的說法就是05、06年的郭德綱可以封神。

普及相聲的同時,創立了相聲劇場。相聲這麼民間藝術就又找到了活泉。

這一點,郭德綱、張文順等人功不可沒

誰是相聲翹楚,還用再比麼?


娛扒府


這個問題問的不夠準確,因為他們兩人屬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環境,或者乾脆說不同的世界。



我姑且按年紀順序來評價他倆。

姜昆,毋庸置疑,著名相聲演員。曾幾何時,別說郭德綱,連趙本山還沒有的時候,我們闔家老少守在電視機前等姜昆的相聲,幾乎每年春晚的表演都能讓我們樂一年。《虎口遐想》、《電梯風波》難忘的回憶。



郭德綱,網絡紅人,即使你們罵我,也否認不了這個事實,他是因為網絡才火的相聲演員。沒有互聯網,也就沒有郭德綱,沒有德雲社。郭德綱的相聲之所以受我們歡迎,最主要是因為他更草根,更容易被壓抑的我們這一代人接受。郭德綱的德雲社把傳統藝術和現代人的忙碌、簡單、不羈的風格聯繫的最為密切,所以年輕人喜歡,但年長者多不屑之,大家可以看看德雲社的相聲多為年少者,少有白髮翁。



兩人無法比,也沒有可比性。時間太多東西都有他存在的理由,但你卻說不明白他為何存在。



就像侯寶林大師講的,《關公戰秦瓊》,有意思嗎?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敬請各位看官雅正!請點右上角關注,我們從此一起笑看人生。


懶散叔叔


領軍人物?仔細分析一下目前相聲界的情況。所有的相聲演員都不是。誰是呢?郭德綱的水軍司令是實際的領軍人物。您聽聽水軍是成軍的,領導這個軍的最高司令官不就是領軍人物嗎?事實也是如此,他說誰是,誰就是,不是也是。他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他說相聲死了,水軍士兵們製造千萬個虛假的宣傳資料,千萬次的播放。千萬次的自問自答自評自贊,相聲不就被死亡了嗎。然後他又說偉大的郭德綱橫空出世,拯救了相聲。水軍士兵們又製作出千萬個虛假的宣傳資料,千萬次的播放,偉大的郭德綱橫空出世拯救了相聲!千萬次的自問自答自評自贊。偉大的郭德綱橫空出世救了相聲。哎,此前被死亡的相聲,奇蹟般的復活了!在水軍司令的領導和指揮下,水軍士兵們日夜兼程的工作,先後被死亡後,又經過偉大的郭德綱拯救而復活了的已經很多了。比如評書,評戲,梆子,西河大鼓,京劇,電影等。讓大家來一個水軍司令猜想:下一個被死亡,然後被拯救並復活了的是什麼呢?是中國足球?或者是…………?


用戶2088665336516451


回答:姜昆、郭德綱,誰是相聲界的領軍人物?個人感覺在文革後期,姜昆一度算得上新相聲的領軍人物,因為此前相聲斷流,自從姜昆拜師馬季先生之後,展開了符合相聲市場的需求發展趨勢,闢如:如此照像、虎口遐想等。

現在人們用姜昆是主流曲藝形式來評判,自然認為他是領軍人物。我並不好奇,改革開放後的曲藝界倍出新人新作,也就有了民營相聲行業,這就是郭德綱。如果按照當下郭德綱相聲的節奏,郭德綱應該算領軍人物。

(圖片來源外站)

他頭腦發達,把傳統相聲與文化藝術和時尚融合發展,有了今天的成就,國策造福於人,我們的社會娛樂生活需要相聲,而郭德綱的相聲恰巧被觀眾喜愛,所以他的德雲社越來越壯大。

相聲有了新時代的精彩,領軍人物為什麼不是郭德綱呢?對了,有些聽眾總感覺郭德綱不主流,但是他入時啊,即然是領軍就是打前戰帶好頭兒,大家都支持就可以啦,對嗎?當下聽誰的相聲多呀?

(圖片來源外站)

知乎上講郭德綱格言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米缸裡有的是米的時候,不會去著急,當有一天米都吃乾淨了,連跳出來的勁兒都沒有,如何生存?我覺得很對!郭德綱為了能吃上大米靠搞創作生存。

而主流們沒有危機感,所以成績很少,誰是領軍人物?不言而喻!


蘭竹ZLZ


姜昆

姜昆首先來說主打的是新相聲,也就是是拿工資的歌頌相聲,走全國各地哪裡都能吃的開,畢竟哪裡都有曲藝協會,也是明星,早期的相聲虎口遐想,和那個搬鋼琴的不違心的說挺好的,可是後來就拋棄了搞笑,專門開始搞教育了,大多數都是在晚會上聽到,也許姜主席因為公務在身創作匱乏了吧,但是隻要哪個地區需要慰問肯定是會出現的,而且就事論事來說不用買票,運氣好的人們還能得一些早餐的雞蛋。

郭德綱

郭德綱算是一點一點學出來的,我也不想長篇大論的說郭德綱的歷史,那樣我就成了激勵人的小編了,作品改編的不少但是創作的也很多,聽郭德綱的相聲跟姜昆的來比就是費錢,當然聽現場的話,我感覺郭德綱除了會說相聲還願意跟觀眾互動,而且各個曲藝評書戲曲啥的無一不通,關鍵是人家嗓子還好你說氣人不,近些年老郭開始主要的捧自己的徒弟們了,岳雲鵬,張鶴倫,張雲雷等等,一個賽一個的紅,雖然被人詬病但是也真不妨礙人家賣票都是秒沒的,很多粉絲買不到還哭,沒招啊!

相聲圈子

相聲圈子需要那些相聲演員去振興,只有真的好作品,能給觀眾說笑了才算成功,這個也是一份工作,如果你的工作完不成拿著高工資自己不會慚愧嗎,為什麼非把一個休閒的事業搞成一個教育事業呢,不管大家支持哪個派系,反正我是隻聽作品的,跟悟空問答也一樣,可能我這樣寫會有同行罵街說我胡說八道,也可能有喜歡的就賞我倆贊或者關注,雖然小編不是靠答題活著的,但是也想通過回答問題能跟人們互動互動,多交一些朋友啥的。


被生活抽了多少耳光


這個問題看是誰提出來的?從市場角度來說是郭德鋼,老百姓大都認同他!相聲可雅可俗,但是不能一味的雅到廟堂之上!無為之境界、禪修之旅途…… 事實上,無為之道、禪宗之境還真的是極其平凡而又充滿喜悅!但凡夫俗子們是大多數,他們的生活狀態仍然是迷茫中度過,在為生存而努力,為生活奔波勞累……笑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調劑品!不然的話瘋狂的人更多!壓抑的情緒如果積壓久了就會變成一股非常俱有破壞力的能量!摧毀一切……所以,給予引導不夠的話,就得調節。笑是最好的方式!所以許多老百姓會追捧郭德鋼,擁護德雲社!並非郭先生有多完美或者是了不起,而是人們太欠缺一個渲瀉心情的窗口!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抓住了一個機會,一根救心的稻草,事實證明郭先生沒有讓大家失望!他也有很多很深層的高品質的東西給予了大家讓人受益良多!比如說我自己:一個理科女性,一個單純天真的人,再被生活、社會、……不斷的磨礪中人也會累得半死不活的,能夠站起來的人都是必須會開導自己的心的人,郭德綱的相聲真的能夠幫助人過那心中的坎兒!至於其它什麼的我個人覺得無所謂別人怎麼評價他了!我是體制內的工作人員,深知體制內的一些個方面。同時也知道體制外的不容易!可以用艱難困苦一詞形容!畢竟我也有朋友和家人……另外說到姜昆?幾乎沒有什麼可以說的,因為我好久沒有看電視節目了,也沒再聽過他什麼段子。有點兒印象的虎口暇想解褲帶什麼的……也忘了!他領軍什麼樣的隊伍什麼樣的人說什樣的東西就一點都沒有印象了……應該也老了吧!具體的情況不清楚就不造口業了!


慧源夜觀音



公儀閱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個在春晚上賣宇宙牌香菸的胖老頭嗎?對!他就是一代相聲大師馬季。他能算上是中國相聲界的翹楚嗎?馬三立呢?或許是!或許都是!那個時候相聲界是否像今天這樣熱鬧?絕對不是,那時候說《虎山奇遇記》的姜昆絕對是一個相聲演員,至少我是因為他的相聲而認識的他,後來他的作品少了,聽說下海經商,還創辦了網絡公司,這幾年又回到曲協,還做了領導。但馬季和馬三立大師他們是說了一輩子相聲的,他不是,他只能說是入行早而已。


那郭德綱算不算相聲界的翹楚呢?是的!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正是因為他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的造詣和對相聲市場的貢獻,才引來這麼多非議!如果當初相聲如今日這麼紅紅火火,那姜昆還會下海經商嗎?簡單道理


R黃金海洋


這個毫無疑問啊,姜昆!人家是名副其實的曲協主席,一直引領著相聲登上更大大的舞臺,從八十年代開始相聲持續登上春晚,在各個地方慰問演出。當時的相聲也處在一個轉型期,你不拋棄一些俗的東西很難登上大雅之堂,那個時期不缺少身懷絕技的相聲演員,“平地摳餅對面拿賊”,轉型成功的代表人物就是姜昆,多次登上春晚,一步步走上曲協領導崗位。

再說郭德綱吧,我挺喜歡他的相聲的。從九幾年開始,相聲就開始變得沒落了,電視的發展,聽相聲,不管你是用收音機還是電視效果都一樣,但小品的優勢完全體現出來啦,服裝道具舞臺人物各個方面都比相聲要豐富,所以導致了相聲的沒落。

更多的年輕人看不到機會,覺得相聲也沒有希望了,一批一批的相聲演員開始轉行(郭德綱為了掙錢也跨行唱戲曲,主持),郭德綱一直堅守小劇場演出,硬生生的又殺出來一條路,並且帶領德雲社發展的越來越好。但郭德綱只是帶領德雲社一枝獨秀,有個段子也說到了這一點“沒有郭德綱相聲都快黃了,有了郭德綱相聲更黃了”。

可能說的比較亂,大家堅持著看,相聲有兩塊,一塊是德雲社相聲演員,一塊是非德雲社相聲演員,非德雲社相聲演員更聽姜昆的領導,而且人數比德雲社要多的多


郭子說險


姜昆和郭德綱都是相聲界的代表人物,姜昆成名早,和馬季、李文華、唐傑忠、師勝傑等相聲名家都有合作,早在80年代就登上了央視春晚,也有許多經典相聲作品,如《虎口遐想》等,但後來直至今天他的作品並沒有多少讓觀眾印象深刻,有些登上春晚的相聲讓人覺得尷尬,效果一般。現在人們更樂意談的是他的身份,曲協主席,文聯榮譽委員,國家一級相聲演員,“德藝雙馨”稱號藝術家。

郭德綱自不必說,他的德雲社經歷坎坷,到今天的如日中天,在相聲界具備雄厚實力,更有一眾相聲明星都是來自德雲社,岳雲鵬,孫越,張雲雷,郭麒麟,孟鶴堂,張鶴倫等,都有名氣。不僅在國內有許多德雲分社,還把相聲開到了海外,美國,澳大利亞等地方。

姜昆一直以相聲正統自居,十分看不起郭德綱,進行過嘲諷打壓,認為郭德綱的相聲庸俗低俗,打臉的是觀眾是喜歡這種“被看不上”的相聲。馮鞏繼任新一屆曲協主席後,也是備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