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直想要遠離人群,遠離熟悉的人,這是什麼心理?

丁盼望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在最近的一段時間,是否在生活、情感和工作上遇到什麼重大事情?其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這樣一種心理?想遠離人群,特別是熟悉的人有什麼原因?它能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正如感冒一樣,我們的情緒也會感冒,如果在近一段時間,感覺和人相處比較緊張,不願多說話,不想打交道,刻意迴避一些公開場合,那麼可能最近有一些抑鬱傾向,需要獨處,給自己一個空間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這就像生活在洞穴裡的猿人一樣,一旦受到外界攻擊,在招架不住的時候,就會躲到洞穴,不願出門,直到認為洞外沒有危險,險情解除,這才慢慢試探這走出洞門。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自我防禦機制。它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後由他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對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常見的幾種自我防禦機制中,有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是:退行。也就是當個體遇到挫折與應激時,心理活動退回到較早年齡階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應付當前的情景。

比如,當他在外面受挫或者受到什麼事件的刺激,就會有一種本能,回到嬰兒期回到他認為安全的地方進行躲避,以此合理化行為,來緩解內心的緊張、恐懼、擔憂和害怕。這種退行行為會給他帶來一些益處,讓他暫時忘記內心的疼痛,來進行一段時間的喘息和休整。

但是,同樣要注意的是,這種退行也是早年創傷時間的累積,在過去曾經經歷過相似的事情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於是當成年後再遇到類似的事件,就會激起這個創傷點,成為症狀。

因此,當我們有這個心理的時候,可以進行自我調整,比如主動求助,找自己比較信任的朋友傾訴或者把自己的生活儘量安排的豐富一些,看看電影、爬爬山等等。或者也可以尋求專業諮詢師的幫助,進行深入的諮詢,一同開看看在過往的情感中到底壓抑的是什麼?對創傷事件進行覺察和處理,從而進行情感的療愈。如果這種情緒長時間的積壓而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就會更加自閉、拒絕和外人接觸,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從而會引發抑鬱和焦慮。

正如卡爾·馬克思所說:人生而孤獨,卻不甘寂,世界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的。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機會,讓自己的思想得以沉澱和昇華;我們也可以享受孤獨,感受孤獨的美;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孤立起來,更不要封閉自己的心。

因為我們每個生命都要依賴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吳燕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我就一直想遠離人群,遠離熟悉的人,就是因為是壓力太大了,想放放鬆。



一直太忙,一直想去旅遊,一直都託不開身。覺得人都要崩潰了,看見周圍的人就煩,一有事就冒火。這種負面情緒太濃了,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負能量的人,把周圍的人的情緒,感染的也不好。



終於藉著去看病的機會去了一趟北京。一到北京我就覺得心情舒暢了,沒有人認識我,沒有那些繁瑣的事情。覺得空氣都是甜的,想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了,不用在意別人眼光。雖然很累,但是去了一趟以後回來以後,整個人都變得積極樂觀了。見著以前煩的人,煩的事,能以平紋的心態對待了。



還有一種遠離人群,遠離熟悉的人,就是躲避的心理吧!這一種人是因為不善於交際,也不願意別人干涉自己太多的生活。在原來的圈子裡邊活著並不舒服,處的並不好,所以就想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吧,或者躲避一時吧!


祥雲舞月


每個人都有希望與別人交流的時候,當然也有希望獨處的時候,這兩種心態交替是十分常見的。很多人都有過一個人待著很無聊、人多了在一起又嫌棄太亂的感覺,這就是提醒我們該切換一下狀態了。

如題主所說,如果你一直希望遠離他人的的話,可能是由於你一直沒有機會好好獨處休息一下的原因。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讓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失去了休息的能力,難得不忙的時候就癱在沙發上或者床上看電視、刷手機、打遊戲……但這是和自己相處的狀態嗎?只是逃避了和別人的直接交往,也是在尋求遊戲或者劇情的刺激,沒有真正自己安靜下來切換狀態。建議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一個人做的事情,或者讀書或者爬山,隨你的喜好而定,給自己一個真正寧靜的片刻時光。

還有一種可能是社交中的壓力或者焦慮一直沒有很好的排解掉,所以再去與人交往的時候會想要回避。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要想一下,在之前的經歷中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糗事”。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過去的壓力事件沒有很好地處理而讓自己一直處於這樣的壓力下。如果有這樣的可能,建議你再好好回憶一下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用你現在的眼光重新審視這段經歷。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也可能你自己很難從中走出來,不要著急,有必要的話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士的幫助。

最後還有一點想要提醒的是,不要輕易的將自己的想法病態化。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給自己找個“社交恐懼症”、“抑鬱症”、“焦慮症”,但往往這只是他們正常的情緒波動期而已。這樣的負面評價往往比問題本身傷害更大。


安慰記


人格就像面具,不同人戴了不同的面具。有一種人格特質叫“獨處”。獨處是與合群相對的一個概念。合群的人,樂於與他人在一起,參與集體活動,不太喜歡一個人待著,更樂於與他人一起做一些集體活動。雖然有時候會認為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也有好處,但是更喜歡有很多人陪在身邊的感覺。獨處的人更多時候比較喜歡一個人待著,他們會認為獨處時的安靜是一種享受。不過這世上絕對獨處的人並不是很多見。大部分的人都是介於獨處和合群之間,略有偏斜而已。

每一種人格都有其適宜之處,沒有好壞之分。一個做自然研究的科學家,真的需要更多的遠離人群,進行獨立的思考,居里夫人當年在辦公室裡連客人的椅子都沒有準備,就是為了減少別人對自己的干擾。魯迅先生在書桌上寫了“閒談不過三分鐘”也是因為學習的需要而需要一種獨處,不過他並不是遠離人群,只是為了遠離人群帶來的干擾。

所以,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那就好好享受這個人的時光,思考你想思考的問題。儒家教導我們要慎獨,當你自己獨處之時,你也需要多關照自己的內心,如果獨處給你帶來了更多的是負面感覺和那些孤獨感,那麼還是學習者合群一些,如果獨處給你帶來了難得的心理上的愜意,那麼就繼續你的獨處吧!

人活著要讓自己開心!


希樸羊


人雖然是群居動物,卻在精神上是獨立的,當我們發現別人不能夠理解

自己的時候,就會容易產生抗拒心理,想要遠離他人。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隨著自我暴露的程度,不斷髮展,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想對方分享自己的隱私。

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日常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第二,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比如對這個社會某些重大事件的看法,以及自己的理想等;第三,與對方分享自己的人際交往狀況,以及在工作或者感情上遇到的困擾;第四,分享自己一些極其隱私的經歷,或者想法。

當我們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暴露自己,當意識到這一情況的時候,內心就會有產生自我防護機制,開始對別人有所戒備,想要遠離他們。不過,這也有可能是自己長時間沒有與別人接觸,已經習慣了孤獨,害怕打亂原來的生活節奏。

當遇到值得交往的朋友時,如果依然有這種心理,就會有很大可能失去這個朋友,非常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如果想要克服這種心理,建議先回憶以往的經歷,從過去尋找答案,可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然後,以寫敘述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好好整理,試圖從中找出解決辦法。


總之,我們要樹立信心,不要害怕被別人欺騙,朋友之間,唯有以誠相待,方能長久。

人是不可能獨立生活的,長時間如果吃,只會造成巨大的精神困擾,甚至造成抑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出現這種心理的一個很可能的原因是因為你想要做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所謂的“離經叛道”是說,要做一些違反自己一貫行為,或是違反自己在親朋好友心目中一貫形象的事情,而這件或這些事情卻是你內心無法放下,或是放下一段時間之後又總會湧上心頭的事情,它們其實在你的內心從未離去,而是一直在躁動不安。

尤其是一些年近三十歲左右的人群,這種心理出現的概率會更大一些。因為處於這個年紀的人,不像二十幾歲的人未來仍可期,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很強的可塑性,而是基本處於一種穩定的常態之中。但是,這個群體的年齡還沒有年長到不能做出任何改變,在很多人眼中,似乎這個年紀是“改變”的最後時期了,如果不抓住這個時機,以後能夠改變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了,甚至不可能在生活或是事業上有任何改變了。於是,內心總是有一股想要改變的衝動和願望。

但是,這個年紀的人的父輩都是相對守舊和古板的一代,難以接受很大的變數,而是希望子女能夠平平穩穩地生活下去,或是認為人生就是那個樣子。

由於存在這方面的衝突,想要做出改變,比如離婚或是創業等,在父輩眼中看來是很不靠譜的行為時,內心是非常糾結和痛苦的,一方面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下去,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行為會讓父母傷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萌發遠離自己熟悉的親人,到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開始自己新的生活的想法。

跟朋友交往也是一樣,你一旦做出或是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論是向好還是向壞,朋友們都會對你表示關心或是給出建議,於是,你就需要對每個熟悉的人進行解釋,有時你並不是那麼想要解釋。

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就可以完全規避上述的各種問題和糾結,因為你在新的朋友的眼中和心中就是現在的樣子,而不是以前的樣子,這能夠給你心裡上帶來很強的輕鬆感。


不倒翁小姐


我們雖然是社會人,需要在生活中承擔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保持不同的形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時候,我們也想褪去各種偽裝,做真正的自己,希望遠離社會的喧囂、遠離人群,只是靜靜的和自己待在一起,享受這種安靜、孤獨的空間,所有有時候遠離熟悉的人,只是為了尋求內心少有的安寧。

但可能還有另一種情況,當發現周圍的人不再理解自己時,也會慢慢將自己的心門關閉。當你感覺和別人的交流變成了一種負擔,不再願意開口說話,不再願意出門交往,迴避一些公開場合,那你可能要對自己的情緒有一些覺察,是否有些抑鬱傾向。許多抑鬱的人往往把自己關起來,默默地一個人處理情緒,他可能沒有精力去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對外的暴露也可能讓他受傷,但如果不加調整,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還有部分人因為從小成長經歷的影響,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他需要躲到一個自己的“巢穴”中才能避免受到傷害,害怕別人接近他的內心,於是通過遠離的方式保護著自己,但這樣的行為可能給別人留下不容易相處的印象。長期的疏遠也容易影響情緒,出現抑鬱、焦慮的可能性增加。

人是獨立的個體,也是社會中的一員,所以不管是喜歡與人親近,還是喜歡離群索居,最重要的還是能否享受當下的那種狀態,如果對自己的狀態非常不滿,並且承受很大的精神壓力,可能會造成心理困擾。所以既然選擇了獨處,那麼就盡力地做到享受孤獨吧!


鵜鶘心理陳小康



想遠離熟悉的人,內心渴望自由和獨立,卸下虛偽的面具,逃脫這個虛假環境而真實地活著,這是真正的自我解放。

不是因為懦弱而逃避,恰恰是不妥協虛假現實的體現;雖然稱不上英勇無畏,但也是一明智的選擇!

漫長的歷史,頑固的思想不開化,大師的無奈正是無聲的告誡。

要麼獨善其身,要麼開天闢地改變歷史,但絕不庸俗助紂為虐!


思維相對論o啟智解惑


我常常用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來解釋心理現象。人活著都有趨利避害的特徵。為啥喜歡遠離人群?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的區別就是,外向型性格的人喜歡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來人群中補充能量。內向型性格,在人群中是消耗能量的,他們喜歡在獨處的時候補充能量。例如,讀書,聽音樂,看電影,散步。。。如果只是性格上不同,這不是什麼問題,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包括科學家,藝術家都是內向型性格的。並不見得這些人有多差,反而髮型性格的人有更高的專注力和敏感度。

可是,凡事都有優點和缺點。缺點是過於敏感和專注很容易受傷,同時也容易感受幸福。所以,敏感的人,渴望得到周邊人的共鳴和接納。可是,他們常常鞭策自己要完美,要把缺點去掉。當他們把高專注放在缺點上面時就會把缺點放大。有句話叫注意力等於事實。當你專注於你的缺點時你就只看到你的缺點,只看到你所沒有的。你看不到你所擁有的,看不到你的優點。所以,你自責,你怕周圍熟悉的人看到你滿身缺點的樣子。其實,只是你這麼認為。認為自己不夠優秀,無顏見江東父老。可是,誰又是完美無缺的呢?

放過自己,多去想想你所擁有的,想想你的優點。缺點不等於你的全部。也許你覺得周邊人不理解你,無所謂,誰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理解也是正常的。可以做一些放鬆的練習,坐著或者是躺著都行。全身放鬆,從頭到腳趾一點點放鬆,數呼吸,把注意力放到身體上,感受哪個部位有不舒服,也許是那裡壓抑了太多的情緒。慢慢一點點去和身體交流。關愛自己。接納自己。放下腦袋裡編的故事,那都不是真實的。當你足夠的接納自己也會有足夠的力量。

接納自己不等於不思進取。是接納現在的狀況,我現在還不夠優秀,是的,我可以慢慢提高自己,需要時間,也許我比較笨,我可以勤快一點。不要過多自責,這樣是會消耗能量的。接受自己就是當前的狀態。當你接受了,情緒就被放下了。情緒被放下了才有動力前進。


透心靈



沫沫無語兩眼淚,耳邊只聽海浪聲。回頭是岸來得急,找回從前好朋友。快樂永遠伴隨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