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結束,今年勞務市場需求旺盛,工資可能會迎來大漲,你怎麼看?

用戶7068473959366


我不這麼認為,應該很多企業會裁員吧,即使復工短時間也很難恢復原來的狀態,企業的壓力相當大,所以漲工資就更不可能了。


大勇割割


你好,我是逆群羊,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

今年還未開始,怎麼可能需求旺盛?雖然政府在想盡辦法擴大就業,但是杯水車薪,這次疫情影響太大,還有好多村民都沒有出門,我們村都還有幾百人沒有出去,很多企業受這次,疫情的影響,老闆都快跑路倒閉了,原有的工人職員工資都保不住,怎麼可能還讓你的工資大漲?能保住工作都算不錯了!我就在工廠園區附近,好多企業都未復工,現在還在積極的防疫階段,通過這個疫情,奉勸大家有工作好好珍惜吧!





逆群羊VLOG


疫情結束,今年勞務市場需求旺盛,工資可能會迎來大漲,你怎麼看?

我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上班後企業領導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

疫情結束,勞務市場需求表面旺剩,實則內裡冷淡,工資更不會大漲

具體理由有以下3點

1、 國內市場內憂外患,企業力求生存再謀發展;

近年,美國通過加徵25%關稅,降低美國人們對我國商品的需求,哪怕有需求都希望企業降低價格讓利。企業為爭取訂單隻有滿足要求,貿易收益大不如前。

同時2019年底我國爆發疫情,所有企業損失巨大,資金流不足的企業更處於生死存亡之間,需要一段時間來填補損失。

國內環境內憂外患,所以企業作出的決策都驚人的一致:力求生存再謀發展。企業想生存首先節約成本,人力成本操作空間大成為節約成本的首選,所以近段時間在網上出現不了企業裁員、員工被勸離、削減福利、甚至希望員工不要工資等新聞。

企業生存環境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得到改善,在改善之前都持續這種狀況,談何勞務市場旺盛,工資大漲呢

2、企業、員工的發展方向和求職觀念變化,供需關係加快鬆散

疫情爆發,全國大部分省份封城,員工不能按時返廠工作,由於工廠人手嚴重不足,難以產生效益,企業經營越發艱難。

令企業領導再次加深明白傳統制造業發展不能過份依賴勞動力的道理,因此在以後發展需加快向生產自動化、智能化靠攏,減少勞動力的需求。

而人們延長放假時間在家逗留期間,因娛樂、生活需要接觸了網絡主播、自媒體演員等新興職業,新興職業憑藉時間自由控制、收入客觀、門檻低等優勢迅速成為人們“香餑餑”,大量年輕一輩人員放棄外出務工紛紛加入。

供需關係經過疫情的催化加快鬆散談何勞務市場旺盛,工資大漲呢。

3、受疫情影響,勞務市場“怪圈”越演越烈

在我國供需關係一直存在一個“怪圈”

企業看似要招很多人,但短時間內招不到合適的人,看似很多外來務工者找工作,但短時間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這主要由於生活成本加大速度與薪資提升速度不一致。

就像本來2019年求職者A的月薪是4000元,但生活成本加大,2020年要4300元才能滿足,而企業B覺得2020年環境不錯,也想快招到合適的人,但薪資只能提升到4200元,兩者相差100元期望值,不能馬上達成協議。雙方需要一段時間磨合才能實現一部分供需平衡。

所有求職者幾乎都是A的想法,所有企業幾乎都是B的做法,千千萬萬的職者A和企業B形成勞務市場中“怪圈”

但現在受疫情影響,生活成本比原來更大,求職者要4500元才能滿足, 企業B也深受其害,經營困難,薪資也只能漲到4100元或不漲。兩者期望值相差更大,更不能達成協議。可能雙方需要一段更長的時間磨合才能實現供需平衡。

疫情爆發讓勞務市場“怪圈”越演越烈。談何勞務市場旺盛,工資大漲呢。

總結

我認為疫情結束,勞務市場需求表面旺盛,實則內裡冷淡,工資更不會大漲,是基於以下3點分析:

1、 國內市場內憂外患,企業力求生存再謀發展;

2、企業、員工的發展方向和求職觀念變化,供需關係加快鬆散;

3、受疫情影響,勞務市場“怪圈”越演越烈。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見解,若有不當之處煩請指出。

喜歡我的分析歡迎點擊關注@鷹熊所見不同,持續每日與你分享關於職場那些小事。


鷹熊所見不同


我感覺要漲很難,為什麼呢?我認為疫情結束,勞務市場需求表面旺剩,實則內裡冷淡,工資更不會大漲,我們看看目前工地上的工人每天的工資:搬磚的小工每天200元,壘牆,瓦工400元,水暖工,電工600元。做零活的要價更高,為什麼會這麼貴呢?因為農民工確實在要價上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利。現在活動做的確實好,工具也很現代化,鋪地都用上了激光測距,所以,現在勞動力市場非常活躍,目前勞務市場暫時的人員緊缺造成了勞務工資的上漲,這是有一定的特殊情況影響的,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以後,中國絕大部分地方全面復工,所以基於全年的一個平均來算的話我認為不會會得到大幅度的上漲。


王者路坎坷


疫情的這段時間,很多工廠都停工了,壓了很多訂單,疫情結束後,工廠一旦開工,市場需求量突然加大,各個工廠招聘勞務工的需求量也大,我個人覺得工資的漲幅是跟勞工的能力有關係的,勞工的能力越好工資越高,正常來說能力和工資是成正比的,這就是事實,也是現實。



士心志記事


幾家歡喜幾家愁!!!

疫情過後,會出現失業慌,用工慌,而且很大可能成為正比!!!

這段時間,大多數打工人宅在家裡,吃住還房貸,還花唄,沒有經濟來源,面臨的困難,難以言表。都期待復工,可是有些打工者因為本次疫情失去了工作。疫情結束後,都急著工作創收入,養家餬口!

再說用人單位,停產期間,無收入,小的用人個體面對房租,費用等,不得不,挺業。他們也成為新的勞務者,有能力,有思想,成為普通勞務的強勁對手。

用人單位,看到大量勞務的湧入,不可能漲待遇的。更何況,老闆們都會算賬的[捂臉][捂臉][捂臉]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工資不會大漲,有可能反降!!!



愛影音的祥子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疫情結束以後,勞務市場需求並不一定旺盛,甚至還會低迷,工資也應該不會迎來大漲,基本保持不變,甚至有可能還會有所下降。我為什麼這樣認為?
第一,由於疫情影響,好多企業停工休假時間太長,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厲害,對業務拓展,客戶流失,市場丟失,企業的經濟損失都有影響,對企業都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第二,由於疫情影響,企業停工,好多大的企業在考慮從人工化向智能化的轉變,可能以後更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作業,企業升級轉型。
第三,由於疫情影響,有好多一部分中小型企業都面臨倒閉的可能,有的甚至已經倒閉,疫情影響了整個中國經濟,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將會更大。
綜合這幾個原因分析,我個人覺得對勞公需求量,我認為不大,有可能還會減少,只代表個人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706bae129ea4d2687171dcd950e2571\

吉祥龍愛


此次疫情成為了很多企業的分水嶺,有一部分企業受到的衝擊比較大,導致難以復工復產,入不敷出,資金鍊面臨斷裂的危機,這些單位很難支撐下去,在倒閉或瀕臨關停的邊緣掙扎。有一部分企業受到的衝擊較小,可能是行業形態的原因,可能是經營模式的轉變,可能有相對充裕的資金週轉,能夠熬過去甚至在疫情中保持穩定生產的企業在疫情結束後會迎來新的發展。

大浪淘沙,相對具有實力的企業能夠繼續佔有市場並且可以分享被淘汰的那部分企業所擁有的份額,其實是有個更大的發展前景可以去想象,那麼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拓展市場擴大產能是需要相應的人力資源去實現的,他們對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

具備一定才能的人應該說在疫情結束後還是有很多好的機會出現,那時候的企業相對來說更優質,更有潛力,對於合適的人才是會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來吸引他們加入。

疫情結束後,依舊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行業的發展也是催生新的變化,傳統行業也會逐步考慮走向轉型,業態升級,產銷模式多樣化,會湧現出一批新興行業和企業,也是急需大量的人員,所以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狀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準備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可以自信的抓住。


職擊人心


疫情後大數據顯示,因部分中高收入區間的崗位比例提升,2020年春節後十天(2月3日到2月12日),市場平均招聘的月薪高達9212元,同比增長19.8%;月薪中位數為6866元,同比增長10.2%。隨著就業市場逐步企穩,平均月薪指標也會逐步回落

由於全國學校延期開學,在線教育領域迎來了意料之外的爆發式風口,技術實力、課程質量、精細化運營等方面的實力極為重要,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變因,在線教育培訓企業的招聘重點在向課程銷售傾斜

外,提供線上服務的互聯網/IT行業不僅在此次疫情中影響相對較小,而且互聯網技術發揮了重大作用,不少優秀互聯網企業的社會價值也得到充分體現。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後十天,互聯網企業中技術類崗位人才的招聘佔比由2019年同期的8.7%提升到9.8%,平均月薪由13591元飆升至15959元。其中,雲計算、運維、後端開發、架構師等主要負責服務速度、性能和穩定性提升的崗位需求旺盛。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應屆生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節後十天,企業對應屆生的平均招聘月薪為6202元,同比增加了12.8%,然而與學生期望的月薪6900元仍有顯著差距。

有些可能還有個隔離期,也會造成用工短缺情況,所以工資在高也有找不到人的情況,因為現在多數人想著網絡發展。



江延傳媒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大部分身在職場之中的人將面臨降薪,裁員,甚至失業等諸多問題,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上班族在疫情過後的真實狀態。那麼在這些問題到來之前,如何規劃應對是我們現在應該明白的。在職場裡,規劃清晰,自我提升,人脈擴展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職場之上平庸無為,我們將面對的問題會接踵而至。

職場中有各種非常典型的職場人員。有的人,升職加薪風光無限,有的人,碌碌無為績效清零。

一般有較規範的人事制度的公司,一年內會有兩次窗口期進行晉升,每個季度都會進行績效評定。所以每季度,每月,每週的計劃,目標達成,工作亮點就非常重要。

在職場上,提升較快的人通常有兩個特質:一、使命感強,對目標執著;二、項目化思維,善於溝通借力資源。

一、先說下初入職場中的人員類型 看看哪個跟你匹配?

1、勤奮型——努力積極完成工作,不懂會問,有自己想法,正能量爆棚;

2、懵懂型——使命感不強,能夠完成基礎工作,想法不多,渾渾噩噩混日子;

3、辛苦型——主動承擔重要工作,工作量大,缺少創新,不善於找方法與溝通;

4、強勢型——本職工作完成出色,缺少全局觀,脾氣大,意見多,容易引起反感;

5、靠譜型——工作能力強,責任心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讓人信服;

6、慵懶型——職場寶媽為主,能力一般,動力不足,八卦的原產地;

7、獨立型——工作能力強,但不善於團隊協作,不關心工作以外的任何事;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與性格脾氣,領導也無法要求每個人都成為能力很強,正能量滿滿的永動機。

所以,你是屬於哪種類型的職場人員呢?其實不管哪一類,都需要打造自己的IP,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不是做團隊裡的隱形人,發散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走出一條金光大道。

二、升職加薪並不難 發揮優勢為公司創造價值

1、項目化思維與實踐

這一點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不管你是什麼崗位,都需要擁有項目化思維,可以從小項目做起,培養自己的項目掌控力與溝通借勢的能力。

如果你是產品運營,那你可以根據產品特性做一次提升覆蓋率/活躍性/知曉率的活動;你是內容審核專員,你可以考慮策劃如何屏蔽低質量內容;你是客服專員,你可以策劃降低某類問題的投訴率,提升處理率;你是社群運營,提升會員的活躍性/相識率等等選題。

不管什麼崗位,一定不能把工作做成流水賬,因為會有人隨時取代你。積極尋找你業務中的痛點,難點,提出方案,解決它,只有這樣你才是無可替代的。

2、會做總結,更要會演講

大多數公司,都會要求員工寫工作總結,項目總結,專項總結等。所以,PPT技能是一項必修課,職場要求你必須做好。

當然了,優秀的彙報並不是有很多特效動畫的動畫片,更不是簡陋無比白紙黑字的攝影底片。而應該是:極簡風格,模塊化,邏輯清晰。結構是有框架,有細節,有反思的。

彙報工作的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5分鐘,如何在15分鐘內把你的工作重點突出,覆盤說明白,這不僅是寫的功夫,更是演講的功夫。領導喜歡的彙報是:鬆弛有度,內容清晰有脈絡,工作成果清晰,反思覆盤深刻到位。千萬不要陷入細節,囉裡囉唆。

現在社會要求是越來越高,優秀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僅要會做,更要會說。因此,儘可能利用一些機會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與技巧是很必要的。

3、不博弈,積極想解決方案

職場裡,不管什麼層級,哪怕是百萬年薪以上的高管,被公司聘請過來都是為了給公司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更何況我們大多數是普通的職場人員。

除了本職工作外,我們會經常遇到上級安排的突發任務,緊急又重要。這時候,我們如何處理?表達不滿?抱怨?博弈?我的真實經驗告訴大家,不要博弈,先執行,不懂就問。上級和老闆的視角和我們是不同的,他認為的重要事項大概率事件是真的重要。

博弈本質上是一種抗拒,是希望獲得談判資格。但,作為公司一員,我們首當其衝要做的就是執行。,若人人博弈,項目將無法推進,工作效率也會極其差。展現自己價值的第一步就是為公司,為上級解決問題。

4、創意多一些,也靠譜一點

我在工作之中常常反思,不能讓自己變成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要做有溫度的職場人。溫度從哪裡來,從你的創意來,從你的熱情來,從閃光點來。很多人的工作其實是常態化的,不管是人事、財務、客服還是其他,似乎處理掉當日清單,就可以心安理得得過著早九晚五的幸福生活。

這不是公司想要的狀態,公司希望你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積極思考,藉助上級的力量一起解決問題。

即使再平平無奇的工作,只要多用心,都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5、願意主動分享,願意幫助同事

優秀的人,從沒有藏著掖著就成功的。努力工作,積極的熱情,還能夠感染身邊同事,在同事遇到困難能夠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還能夠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成果,這個非常重要且難得。

知識是共享的,並不會因為你分享出去,你掌握的就少了。優秀的人會主動分享,然後自己再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帶動大家一起進步。這個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分享,更多是狀態和能量的分享。

升職加薪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職場人更重要的目標應該是提升自己綜合能力,有了能力,向上或橫向或創業都有很大空間。

最後預祝大家2020年,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