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聯通大數據:文旅產業走出疫情“陰霾”可分為兩階段

新華財經上海3月1日電(記者陳愛平)大數據應用不僅助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也將助力受到疫情重創的文旅產業走出“陰霾”。中國聯通基於大數據分析,文旅產業疫後振興可分為復工復產和全面復甦兩個階段。在復工復產階段,應運用大數據精準復工復產,並重點關注輸入型疫情風險;在全面復甦階段,應運用大數據洞察和滿足消費者疫後新消費習慣。

在1日由巔峰智業主辦的“文旅振興公益在線巔峰大會”上,聯通大數據有限公司業務拓展部副總經理許致遠介紹,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間,全國城市活躍度整體呈先降後增趨勢。2月15日以後,全國城市活躍度逐漸恢復,2月20日已上升到60%水平。但受疫情影響,全國城市活躍度整體尚未恢復至春節前水平。從遊客量來看,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20日,全國遊客量整體呈先增後降趨勢。2月16日全國遊客量僅為1105萬人,且再未回升。1月20日至2月20日,國外入境遊客量整體呈下降趨勢,至2月8日,入境遊客量為57萬人,隨後入境遊客持續平穩但保持低位運行。

“旅遊受到疫情重創是比較明顯的。現階段,行業求生存、求發展既不能放鬆疫情防控,也需要指導扶持精準到位。”許致遠說。

聯通大數據顯示,我國人口活動半徑折射文旅產業復甦仍需時間。許致遠介紹,截至目前,我國遊客活動半徑下降較為明顯,城市人口活動半徑處於低位,這顯示文旅產業全面復甦的基本條件尚不具備。同時,文旅行業復甦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復工復產,二是全面復甦。

許致遠分析,在復工復產階段,文旅行業應著重關注防範輸入性疫情的“二次打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發展,以人員流動為核心業態的文旅產業,應關注境外疫情和入境遊客的相關數據分析。中國聯通大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20日,我國入境遊客中來自美國、緬甸、韓國、越南、泰國等國家遊客較多,澳大利亞、英國等遊客也較多。而部分國家已經出現新冠疫情病例並存在一定的擴散風險。

除了防範風險、確保旅遊參與者的健康和安全,業界還可以運用大數據進行文旅行業復工復產專項分析、關鍵區域檢測預警、返程人口檢測等,科學決策復工復產領域和步驟,許致遠說。

而在全面復甦階段,業界應運用大數據洞察消費者新消費習慣。許致遠分析,疫情發生以來,線上化、數字化消費增多,文旅企業相應地應進一步完善行業大數據統計、優化數字化管理手段、重視大數據安全。而從供給層面,文旅和交通、體育等行業融合會進一步增多,旅遊從業者範圍也將持續擴大。

以自駕出行為例,許致遠介紹,疫情期間,自駕出行是人們主流的出行方式,上海、北京、浙江、廣東、江蘇等地的自駕遊客佔比分別落入77%-83%區間。“可見,疫後一段時間內,自駕遊比例較疫前會有所提升,業界也可豐富相關的旅遊產品供給。”

數據顯示,自1月20日以來,中國聯通大數據累計開發疫情防控數據模型13個,交付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9個,開發AI助防產品6個;以加密形式為中辦、發改委、衛健委、農業部、文旅部等部委及地方政府免費提供數據分析報告5551份,發送疫情提示、關懷信息12424.2萬條。(完)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