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格力手機為什麼不受購買者的歡迎?

科技小報


格力是一家空調製造企業,從專業的角度講和手機廠商差距還是很大的,在市場上基本沒有什麼知名度,而外觀、硬件配置、價格基本都沒有什麼優勢,雖然董小姐對格力手機寄予厚望,並賣力宣傳,但並沒有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市場表現十分清淡。

一、品牌

在國內手機廠商現在華為、小米、OV等專業手機廠商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手機的配置、做工、外觀設計、價格等方面都是各具特色,消費者選手機一般都是優選這些品牌,但是格力作為一個空調品牌,從品牌的角度很少人會關注。

二、硬件配置、做工、價格

格力手機是通過某手機代工企業代工的,從做工看基本沒有什麼特色,只能說屬於普通公模產品,而在配置方面驍龍820的芯片和市場主流芯片差了兩代,從攝像頭配置看也是前幾年的配置,而配合3200元的價格,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格力製造空調專業,但是做手機就很業餘了,雖然現在的手機行業從技術難度來看並不一定有空調高,但難點在於品牌的運營和供應鏈的整合,像小米雖然在技術方面無法同華為、OV相比,但是對於品牌的運營、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卻十分強悍,所以小米手機能夠短短几年便躋身國內手機市場的前列。格力手機在品牌、做工、配置、價格等方面被市場主流手機遠遠甩開,所以很難對消費者有吸引力。


智慧新視界


感謝您的閱讀!

我打開格力手機官網,驚訝的發現:格力的三部手機赫然在列。在我想象中,不應該是下降了嗎!當然,就拿格力手機2代來說,價格3599元,難道使用的是驍龍855處理器嗎?我定睛一看:驍龍820處理器。我恍然大悟,為何說格力手機不受歡迎了。這似乎能說明問題了。

比如,這款3599元的格力2代手機,配置如下:

驍龍820處理器;4000mah的電池;前置800萬,後置1600萬;支持WCD9335 音頻解碼芯片,支持HIFI芯片;支持6英寸的2K夏普屏幕。

你別說,它處理在設計上保守了一點之外,處理器差一些之外,總體來說,這款手機的配置,目前來看,有些地方還是頂級配置,比如2K屏;4000mah電池;HIFI芯片等等,當然,在董明珠看來格力手機的目的,是為了配合格力的智能家居系統,比如在手機中內置多種傳感器,加入智能物理按鍵等等。其實,這和小米的智能家居想法如出一轍。

但是,處理器的劣勢、價格的昂貴,系統的優化等等問題,都制約了這款手機的發展;而且,格力的手機,更像董明珠賭氣的產物。雖然,在智能家居上,她的思路正確,可是手機本身的一些硬件和軟件配置,極大的影響了它的銷售。關鍵的一點是:它讓消費者感覺不到保障,並非一家專門的手機類科技公司,很難獲得認可。


LeoGo科技


格力手機並不是不受購買者的歡迎,關鍵是消費者根本見不到格力手機的身影。憑董小姐在空調等黑白電的市場影響力和其獨到的品牌洞察力,做好一個手機品牌理論上是成立的,這也是董小姐和雷布斯敢於打賭的基礎。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

先看友商對比,先說華為,掌握者核心設備、核心技術、專注於通信設備,手機也經歷了長期的頹勢,痛苦期,初期也是從低端做起,甚至捆著通信設備免費送、甚至死抱運營商等不堪階段逐步成長起來。再看OV,利用多年的時間,專注於線下建店、陳列、銷售人員助銷,一個省的促銷人員甚至高達2萬人。再看小米,2016年甚至一度面臨破產,但是還是頑強的頂了下來。具體而言,沒有什麼人和企業能隨隨便便成功,但成功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模式。


反觀格力,看到這個市場,但進入時間有些晚,正是群雄逐鹿的年代,而且可以用慘烈形容,這一階段,三星等國外巨頭陸續倒下,包括金立。回顧歷程,而且董總從初期想的比較簡單,認為自己的格力銷售網絡能夠勝任手機的銷售,但場景完全不對。同時,格力好像也並沒有把這個事當成主業去搞,有些玩票。

再次強調,格力手機不是不受歡迎,而是難見其身影。


換靚機


說起格力手機就不能不談格力和小米的恩怨,當初格力手機問世前夕董明珠可是放出“售出一億臺的豪言壯語”,並且嗆聲雷軍,說如果格力做手機分分鐘秒殺小米。一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雷軍的小米手機在市場上以超高的性價比和各種黑科技大獲全勝,而當初的格力呢卻沒有激起半點水花,格力手機貌似剛剛上線就過氣了,董小姐真是實力打臉呀。

實事求是,格力手機賣不出去要怪也只能怪格力自己不爭氣,手機做成那樣誰能買啊。

第一、顏值

格力空調做的挺好看的,為啥一到手機這裡,就換風格了呢?格力手機怎一個醜字了得。拿去年發佈的格力三代來說,取名為[色界],說是要發現活色生香的世界。聽起來以為要向李安導演的電影看齊,走那種高級禁慾風,但是呢?說實話這笨重的外觀,這毫無美感的攝像頭和這迷之配色……我覺得格力不是想讓我發現活色生香的世界而是想刺瞎我的雙眼。

第二、配置

這一點是我最不明白的一點,格力要想秒掉小米那配置一定不能差吧,可事實呢?格力手機•色界搭載了5.5英寸1080p屏幕驍龍820處理器,4GB+64GB內存,前800萬/後1600萬攝像頭,3000mAh電池。同時期的小米6搭載驍龍835處理器,後置雙攝,光這兩點就反秒格力。

第三、價格

這樣一臺硬件配置落後,顏值外觀挑戰用戶審美底線的手機,售價竟然要3200元,我還能說什麼呢,據說格力手機二代色界總共生產了30萬臺,實際上賣掉了 1萬臺,剩下全都強制賣給格力的員工,真是心疼格力員工。


鎂客網


所謂隔行如隔山,其實格力在自己的核心領域,也就是空調行業的壓縮機方面,還沒有完全搞明白呢,申請的專利其實關於核心壓縮機方面也不是特別多,我個人是覺得格力倒是應該在這方面多努力,畢竟是自己的老本行,幹起來得心應手得多。



但自從和雷軍打賭之後,董明珠一意孤行進軍了智能手機市場,我們知道智能手機市場的門檻確實低,只要有足夠的錢就有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立足於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幾乎是省時省力,但這樣一來,產品也就沒有任何亮點了。



格力這幾代手機來看的話,我們發現格力手機完全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在設計方面也是落後於主流廠商太多,同時在硬件配置上始終是跟不上前沿科技。

比如最近發售的格力第3代手機,在處理器方面採用的居然是幾年前的驍龍821處理器,除此之外3600元價格也是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我個人是覺得,在家電領域的成功讓整個格力都顯得異常膨脹起來,尤其是對於董明珠來說。



格力手機相比於其他廠商來說,完全是一款沒有任何特點的熟悉,首先在配置上都趕不上主流的廠商,其次在系統優化層面,包括設計方面都是非常平淡,甚至於整體的設計已經落後主流廠商兩三袋,這樣的產品怎麼會賣得出去?

格力手機的定位非常高端,大概在3500元這個檔位上我們知道小米已經經歷了七八年的發展,目前才敢將新款手機定價到2999元這個價位,而格力手機一個行業新手,憑著格力家電的品牌就敢將手機的溢價提升到3600元,這種自信在下確實佩服。



我個人是覺得格力方面還是少一些營銷,多在家電領域裡研發一些技術,或者說是申請一些有效的專利,除此之外在家電的多元化多做一些功夫,而不是跨界去做做個手機,投資造個車又要揚言造芯片,這些都太虛了,來點實在的更好。


互聯網的放大鏡


格力做手機已經有好幾年了,說到格力手機,大家都不得不相反董明珠這個人。當年格力之所以要做手機,就是因為董明珠的格力跨界想法。

格力家電特別是格力空調目前已經是全球知名品牌了。但格力手機的現狀卻大大不一樣。從做手機以來,格力先後發佈了格力手機一代、二代、格力色界等三款機型。在格力做手機之前,董明珠對於格力的期望是非常高的,不僅喊出了年出貨量要突破5000萬部的、格力手機嘗試供不應求等口號。這些言論確實是將格力手機送上了熱點。
如果格力手機本身還不錯,那麼有了董明珠的造勢和格力在業界的口碑,格力手機的銷量可能沒有那麼誇張。關鍵就是格力作為手機行業的新進入者,認為做手機就跟做空調一樣簡單,採用了錯誤的戰略。

一般來說,手機行業的新進入者,都會採用打造性價比的機型來先獲得一部分銷量和口碑,360就是這樣做的,錘子後來也走上了這條道路。特別是目前國內的手機市場已經成熟,如果沒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那麼肯定很難走下去。後來格力手機出現了強迫員工使用格力手機,強制代理商購買等事件,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格力仍然沒有放棄手機,日前工信部顯示格力有一款手機入網。採用了5.99英寸的18:9全面屏,搭載了高通前三代的驍龍820處理器,後置1200萬加500萬像素。整機看起來沒有任何亮點,相反性能還非常落後。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款手機的定價,但肯定逃不過銷量慘淡的困局,也許格力真的該好好反思了。


喻拓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前兩年格力手機,因為董明珠的造勢和代言,名聲倒是響遍全中國了,但是手機卻是基本沒有賣出去幾臺的。

很多人就有疑問,格力手機為啥賣不出去呢?是格力手機不受購買者歡迎嗎?其實說不受歡迎也對,最重要的是,格力手機沒有實力在國產手機的紅海中殺出一條縫隙來。

1、從手機的本身來看。單單從手機的外觀來看,其實我覺得是挺醜的,感覺有點難以接受,不知道是因為看多了格力電器的緣故,還是因為習慣了使用其他手機,總覺得格力手機有點像老人機。

而且,格力手機的配置非常值得商榷。不可否認,格力電器做的不錯,但是格力手機的性價比讓人望而卻步,格力手機的定價都可以買一臺高配版的華為旗艦機。試問,誰願意去買一臺名不見經傳的格力手機?

2、從格力的企業文化來看。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格力,其實更多的都是電器而已,這種企業的文化,無疑是已經形成了的。突然說要做手機,其實一聽就不可能成功。

這應該也是格力手機一出來就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原因了。

3、從董明珠的角度倆看。董明珠當時其實對格力手機的吹捧,不可謂不強勢啊,而且董明珠本身的性格就非常的強勢,各種公開場合對格力手機的造勢,過於誇張了點,什麼賣出要多少臺之類的。

而事實是,格力手機從來就沒有公開賣過,全部銷售都是捆綁式銷售的,比如說我欠你供應商的錢,那我用手機來抵錢,比如一臺格力手機據說可以抵上 5000 多塊錢。

而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格力手機是別人通過等價抵押的方式拿到的手機,然後二手轉賣出來的。價格也是好幾千,可以說是極其昂貴了。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你認為格力手機怎麼樣呢?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stormzhang


格力手機為什麼不受購買者的歡迎呢?這個問題可能也有什麼人感覺不明所以,為什麼作為格力生產的手機,銷量慘淡呢,我就簡單的給大家分析幾點原因。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第一印象的感覺,格力本就是一家制造空調的公司啊,而且一直以來格力空調都做的還非常不錯,不是有這樣的一句話,好空調;格力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但是即便你掌握核心技術那也是空調方面的一些技術啊,對於手機領域你完全就是小白啊。格力做手機,既沒有向其他的手機廠商學習製作的方法流暢,硬件軟件之類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完全就是自己胡亂上手啊。

其次,現在每家手機都非常重視線下的渠道,都在請代言人,像小米有劉詩詩,何昊然等等,華為榮耀也有胡歌,趙麗穎代言人,更不要說vivo和oppo這兩家以代言人起家的公司,那麼我們在回頭看看格力的代言人,就是董明珠自己,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格力手機的開機界面,竟然是董小姐的照片,你這是鬧哪樣呀,有沒有想過用戶的開機的那一刻是什麼感覺啊,我自己認為真的是非常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啊。

最後,就是手機的配置不怎麼樣,還把價格賣得老貴啊,小米玩的是高性價比的模式,華為走的是愛國高端路線,那麼我們在看看格力手機呢,要硬件配置沒有,要超高顏值也沒有,現在手機市場的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的,就算你好好努力認真的做手機,都不一定有好的銷量,更不用說以前還無經驗的格力了。

所以,我覺得董小姐還是認認真真的做好空調就可以啦,畢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嘛,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就行啦,對於格力手機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哦


帆辰科技


隨著空調和小家電的快速成長期已過,傳統行業的整體需求變緩,格力想通過走多元化道路謀求更好的發展,而手機作為智能家居的核心,格力也嘗試著進入。坊間多傳格力第一代手機產品在內部消化了。二代手機是改進了不少,但在京東商城的銷量沒高到哪裡去。2017年格力中央空調新品大會上,格力手機三代“色界”亮相。按照以往的情況,這次“色界三代”的銷量仍不會有太大起色。

總體來說,格力手機在多元化版圖上表現不佳,銷售目標從最開始董小姐提出的1億臺,縮減到後來的5000萬臺,到最後格力手機遲遲不見蹤影。為何一個憑藉製造業稱霸的巨頭卻在小小的手機硬件上滑鐵盧呢?原因大概有三點:

1、追求功能,忽略體驗。眾所周知,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十分重要,誰能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的付費理由,用戶就會為誰買單。2017年中國製造峰會的董明珠摔手機環節造就了一個行業“佳話”,但簡單的將傳統制造業的思維方式複製到互聯網時代的智能製造是行不通的,如果單純能靠功能行走天下,諾基亞也不會被淘汰。更何況相同的事情小米幾年前就已經做過。忽略用戶體驗,過分強調功能是格力手機的一大敗筆。

2、品牌公關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格力手機問世的最好時機應當是與雷軍的10億“賭約”之後的幾個月,那時人們都在翹首等待著格力手機的降世。但可惜的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格力手機白白浪費了最佳的發行時間,憑空耗掉用戶的期待值。

3、供應鏈管控思維傳統,力氣沒用在刀刃上。

格力習慣用傳統制造業的供應鏈管理思維來駕馭所有產品。製造手機亦是如此。將產品的全部生產環節自我把控,這樣一來,一方面延長了產品生產週期;另一方面,由於過分關注功能,與市場脫軌,更與消費者的需求脫軌。


天方燕談


格力做的不夠好,就那麼簡單,一部手機開賣之後市場第一反應竟然是廉價甩賣,你說這手機還賣個什麼勁。員工還是率先甩賣的。

不要嘲笑小米,很多人嫌棄小米追求性價比,但是你要看到這麼久了,小米的新機還是搶購狀態,如今米2照樣還有人保留使用。而不知有多少手機品牌,金立,8848或者努比亞,從小米身邊略過,小米也沒有像ov那樣用流量明星,這就是市場需求始然,消費者用腳投票。同樣的,格力消費者也用腳投票。有人說你沒有使用過沒有發言權,可是你看看,他們員工使用過都甩手了,你還要誰來發表反對意見,這個信號傳遞還不夠明顯嗎?

設計上和工藝上,或者使用便利性上面格力肯定有缺陷,用過的員工也不敢公開討論,另一個缺陷是董明珠的營銷方式問題,他是強勢營銷出身,賣空調他有技術優勢,他可以和國美槓,槓到國美乖乖聽話,但是手機不應該是這種營銷模式,手機需要亮點,而不是槽點,小米說我芯片最高級,華為說我萊卡三攝,OV說我的明星說什麼消費者信什麼。你董明珠實誠的推給消費者一個手機,什麼特色也沒有,承諾個經久耐用。摩爾定律的產品,經久耐用不是說不需要,你也要拿的出理據,如果那些遊戲都需要6個G內存,而你如今手機是3個G的,你怎麼個耐用法?

做消費電子和家電不同,消費電子要品相,要外表,而家電要品控,千萬別返修,這就是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