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爸媽認為讀任何小說(包括名著)都沒用,和學習無關,認為是不務正業,只能看教科書,何解?

尹家俊


對於這個問題,要認真的分析一下。首先,不管是處在哪個階段的學生,最好閱讀和實際年齡相符的書籍,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名三、四年級的小學生,我認為可以看看《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之類的童話故事類的書,或者看一些簡單一點的兒童小說;到了五六年級,可以讀讀《魯濱遜漂流記》,《小兵張嘎》等有點內涵的小說;到了初中,可以讀讀魯迅先生的小說了。高中階段比較適合讀四大名著。

其次,有人說高中階段沒時間讀課外小說,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兒子現在正在讀高二,他的語文老師就經常要求班上的同學讀一些世界名著。因為課文裡面的很多文章就來源於經典名著裡面的節選。要想讓學生更深入的瞭解文中的主人公以及當時社會現象,就應該估計學生更深入的通讀整本小說。

當然,做任何事都應該有個度,讀小說應該有時間限制,不能太過沉迷,否則適得其反。





心硯空間


不知道怎麼解,特別羨慕現在的孩子有那麼多書可以讀,我80年的 ,小時候家裡很窮,沒課外書讀,我又特別喜歡讀書,那個時候讓媽媽幫我借村長家的報紙,去親戚家、同學家借書,哪怕是一個物品的說明書我都不會放過,就這樣我語文成績就特別好,寫作文從來都不愁,年年都是三好生,還是因為窮,只上到初中畢業,後來從事銷售行業,比較能說吧,業績也挺好的,同事們都是大專文憑,都以為我也是…,得益於以前看的文字比較多吧~

現在的社會環境,從幼兒早教就已經鼓勵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了,小學更是一堆必讀課外書,閱讀應該是百利無一害的吧?


晚秋歐尼醬


其實我看了你的問題覺得你沒有完全說實話,如果單純從你的問題來看,我會選擇站在你父母那邊。

小說能不能讀?答案是能。

應不應該讀書?答案是應該。

但我也反對學生看小說,原因很簡單與學習無關。我不知道你是什麼年級的學生,如果是初高中我覺得你還真不應該讀小說。

不是說讀小說不好,但是你要知道小說在閱讀當中的地位問題,通常小說只是平等閱讀的書籍,我換種說法,小學六年級的閱讀水平和高三的閱讀水平,閱讀同一本書他們的收穫沒有不同,這就叫平等閱讀,那麼這種閱讀就是沒有意義的。不是說不該讀,而是作為一個學生現在的你不該讀。偶爾消遣一下沒問題,但你這種上綱上線的就單純問讀小說對不對,我要說的就是,不對。

小說12歲讀和50歲讀其實沒什麼大區別,可能理解深度上有些差距,但12--22這10年是何等寶貴的時光,你用來讀小說,這就該阻止。


諸葛YY


在保證內容健康的前提下,當然不是。莫言就曾經和喜歡看這種所謂不務正業的書。

任何一切學習都是一種經驗的積累,一種思索。一本書中曾說到“低級的積累到了一定的級別才會讓人開化。”當然不是說看的東西低級,而是這一切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小說,電影等等算是一種文化和間接經驗的積累,人的一生不也是一個經過和累積的過程嗎,電影,小說等等讓你接觸更多生活之外的,思維之外的“人生也好”“經驗也好”並不是一種“壞事”,這是其一。其二,小說等等提供了一種人生對照。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參考方法。我們當然不可能把什麼事情都經歷一遍啦,不可能把怎樣的人都交往一遍啦。但是小說電影,漫畫,這些卻提供可能性。讓我們的思維,目光都看到更廣的東西。只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分得清主要的任務是什麼,在不影響的情況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壞處。





愛學斯坦悟理


當你能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看書當然有用,即使對於我們厭惡的應試考試。既然家長認為看書無用,只有教科書才是有用的,那就用事實告訴他,他是錯的。可以有三個簡單的辦法。

一、利用權威,比如名人的觀點,至少可以由老師和家長談一下,糾正一下家長的觀點。學習教科書的目的一定是為了參加高考,考個好大學,所以由那些有結果的大學生現身說法最好。

二、自己能決定,偶爾故意考砸。凡是考卷中,出現的閱讀題,如果牽扯小說或者名著的知識,故意做錯或者不做,然後拿著這張低分試卷去告訴家長,考的這麼差,就是因為自己不看書,都被同學和老師看不起了。

三、如果家長過於固執,那就只能採取曲線救國了。也就是在家長面前,接受他的建議,只看教科書,但是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在家長關注不到的時間,去把該看的書補上,相信你一定是有辦法做到的。


沈宇諮詢師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我覺得對於各個孩子各個階段閱讀名著都有不同的要求,

1.幼兒園的時候只需看看圖畫,只要知道大概意思

2.小學初中,可以看一些簡單的故事,可以帶拼音的,因為還有好多字不認識

3.高中往上的學生,那就要多看多理解書裡面的更深層次的內容了,

名著家長是要給孩子看的,因為名著已經融入了現代的教育之中,在我們的課本中就有四大名著的課文,有草船借箭,有出師表,有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等等,名著對我們很重要。而是現在名著已經被搬上熒幕,四大名著的電視劇已經被翻拍好幾遍了,名著是有魅力的,看完名著並且理解裡面的知識參加考試就很容易了,而且名著有很多的生字,可以開拓自己對詞語和字的掌握。

閱讀名著代表了自己有文化、有修養、有內涵,有別於其他同齡孩子的幼稚與低俗。

當你對名著有了深深的認識,您對生活、對人生、對工作、對事業、對愛情甚至對宇宙觀都有新的認識,名著使你成熟與智慧!




活潑的可可


我這更奇葩,從小到大,只要看書就要被罵,功利心太重。不愛看書的人,價值觀只能形成於身邊人的嘴裡。各因各緣,各有各道。沒法子!



一凡人耳


首先,你必須要理解父母!

他一定是為你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父母最大的心願了。

因此,不要抱怨!

接著,在這裡說一下我的觀點。

我不太認同你父母的觀點,小說是一定要讀的,但一定要讀名著。

而讀小說的前提——完成學業,有課餘時間。

父母之所以認為讀任何小說(名著)都無用,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學歷不夠,亦或者見識少……導致思想有些落後。

就中國國情而言,父母讓你認真讀書的目的無非就是在未來找個好工作。

但是,在職場上,智商學歷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情商也很重要。

在學歷相同,智商相當的情況下,往往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

讀教科書能提高你的智商,增加你的學歷,但提升不了你的情商。

而小說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果你真的喜歡小說,就用你從中學到的知識說服你的父母。

當你證明你能從中學到知識,增長閱歷,我想他能一定不會在反對你讀小說了!


不喜說話的小子


首先,應該肯定看好的課外書對我們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尤其是自然科學類、文學類書籍。他們不光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還能幫助我們開拓視野。

但是,凡事都應該適可而止,看課外書也是這樣,可以看,但要分配好時間,畢竟我們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專業知識應對考試。

不知道題主平時成績如何。所以我給你提以下兩條建議。

一、如果平時成績很好,可以跟家長溝通,每週抽出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

一般來講,如果你本身學習很好的話,家長應該會同意給你一些自由時間。所以,你可以跟家長談一談你自己對於學習及看課外書的一些看法,爭取讓他們理解你看課外書的初衷是想提升自己,而不是為了逃避學習。

有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自己選取一些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做好閱讀規劃,不要佔用學習時間。

如果能做到上述幾點要求,相信你的家長不會在你閱讀課外書這件事情上對你有過多約束的。

二、平時成績就不太好,但是特別喜歡讀課外書。

如果你是屬於這種情況,個人建議先不要再看課外書了,先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吧。成績提高了,讓家長看到你的進步了,再跟家長商量每週抽出部分時間看課外書。

相信如果你用你的進步來爭取看課外書的權利,你的家長會很樂於接受的。

最後強調一點,看課外書一定要看積極向上對自己有幫助的書,什麼玄幻、言情之類的書籍,初高中階段不建議閱讀。


墨雍課堂


學生時代還是以書本為主,啃透書本才是學習好的重要標尺,從這方面來說,長輩的說法不會錯,錯的也只是學生時代的慣性思維,總以為信息社會 ,家長的見識不一定比學生多,這確實是一個普遍現象, 但即使是信息社會,又有哪一位學生敢說 ,自己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源,更何況當今社會還有一個叫做經驗的東西,是所有學生浸其一生也很難掌握的。

一位一生毫無建樹,沒讀過幾天書的老頭或老太太,他(她)的人生閱歷是一名高中生可比麼?或許他沒有上過大學,但他的學校知識不比你少,其實什麼叫課本,正是一代又一代老師和學生總結出來的教育精華,重點突擊課本也恰恰是抓住了重點,自己的孩子目前已在中考衝刺中,預計疫情結束也就該投入中考,這次疫情雖然耽誤了學生和老師大量的時間,但也是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重要機會,但很遺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課時沒著落,網課又起,為什麼不能給學生時間,糾正各種補習班帶給學生和家長、老師和的各種錯誤認知,為什麼不能留給學生大量自學,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 ?



如今網課興起,學校還那座學校,衝刺仍在繼續,比拼仍在途中,預計疫情結束後,這輪比拼只能變本加厲,像我們這種老老實實啃課本的學生又會受傷一大片,學習沒上去,整天對著屏幕聚精會神估計眼睛要損失好幾百度,其實我們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就是一個盲目比拼、自相殘殺的過程,大家輕鬆一點,掌握點好的學習方法,不僅與升學有利,之後面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會更順暢一些,這樣不好嗎,為什麼一定要自相殘殺,將各類補習班養成龐然大物,其實即使未來高考分數齊降幾百分,各類985、211也不會空著,苦了的只是勞心費力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