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上各種興趣班,你會為了你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去上各種興趣班嗎?

寶媽ouou


興趣班報班“三原則”

我的孩子兩歲三個月上幼兒園,三歲八個月開始上律動班,四歲三個月開始學舞蹈和畫畫。送孩子去機構不是為了什麼“不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衡量了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後做出的對孩子成長髮展最有利的選擇。

首先,在我自己沒時間陪孩子的情況下,老人帶和送興趣班,我傾向於送興趣班。

會帶孩子的老人有沒有?有,但是不多!我身邊觀察的例子裡大概是十分之一的概率。大多數老人因為自身體力的劣勢和怕孩子受傷不好交待的心理,會限制孩子的活動。帶著孩子在我家小區玩,聽到老人們喊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跑!”各種興趣班只要夠規範,基本的安全措施是沒有問題的,孩子在興趣班的活動比較自由,既有利於孩子身體健康,也符合低齡兒童好動的天性。

第二,興趣班的價格要與自己的經濟能力和教養能力匹配。

孩子三歲以後,我被問到最多的是要不要送孩子學英語。我自己是英國留學回來的,英語是在去英國讀書以後突飛猛進的,一點也不迷信的“英語要從娃娃抓起”的洗腦說法。但是看著周圍有好多小孩兒都在各種大機構學英語,也會怕孩子將來和同齡人差太多影響她的自信心。考察了幾家兒童英語機構之後我就打消了送孩子去學的念頭,原因是“太貴!不值!”。前些日子有學生生了寶寶以後問我要不要送孩子去早教班,我的答案是:你要不愁錢你就送,我沒送,因為太貴不值。同樣是一年一萬多的學費,我可以送孩子學鋼琴或者下棋,因為我不會、自己教不了孩子;英語和早教班的教學我稍微準備一下自己也能完成,而且我可以確定比外面的班教的好,所以就不用再額外花費了。有的家長會說:“我啥都不會咋教孩子?”你要真這麼一無是處你要孩子幹啥?不會唱歌跳舞英語,帶孩子讀繪本總會吧?小區裡看看植物昆蟲總會吧?如果你的經濟收入不高,就要想辦法降低額外的教育成本,沒準兒還能在陪孩子的過程中發展出一份新的事業。

第三,興趣班≠特長班,報班之前一定跟孩子充分溝通。

現在各種班多到眼花繚亂,家長既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又怕孩子掉隊,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選擇最適合孩子的班就是個很頭痛的問題。有一個誤區是家長一定要避免的——你認為適合孩子學的東西未必是孩子喜歡的,孩子“擅長的”和“感興趣的”未必是同一件事。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有的孩子喜歡唱歌,但天生破鑼嗓子加五音不全,這時候“興趣”和“擅長”就有衝突,歌唱班應不應該報?我的意見是:如果家裡不缺錢、孩子又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報,理由只有一個——孩子真的喜歡,他可以通過系統的訓練讓唱歌成為調整自己情緒的工具。第二個例子,有的孩子手指修長、耳力極好,特別適合學樂器彈奏,但就是不喜歡樂器。當孩子“興趣”和“擅長”不匹配的時候,最好的選擇是“試一下”。第一種情況報之前一定和孩子說清楚:“你唱歌不算有天賦,有可能上課以後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容易,咱們可以先試試,過幾個月你如果還喜歡唱歌咱們可以接著上”;第二種情況可以跟孩子說“爸爸媽媽覺得你挺適合學這個,你試試,過倆月要還是不喜歡咱們再商量”。我看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的半途而廢,歸根結底是家長對孩子“興趣”和“特長”的瞭解不充分,如果“興趣”“特長”二者能在孩子身上統一,那將是最好的結果——孩子能堅持也能學好。

如果能做到上述三點,興趣班無論如何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利的。最後多說一句,從小受一點藝術審美的教育可以大大降低孩子長大以後靠低級趣味尋求快感的概率,說白了,如果孩子從小愛音樂愛舞蹈,青春期荷爾蒙無處釋放時他可以聽聽歌跳跳舞而不至於去幹壞事。從這個角度看,興趣班的首選應該是審美教育而不是英語數學這類知識課程。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你陪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對於興趣班我不否認,但也不認同。

怎麼會這樣說呢?

如果孩子真的是喜歡,有這個天賦,那麼我們讓她參加興趣班,是幫他拓展視野,對他是有好處的。反過來,如果本身就不喜歡,你硬要撥苗助長,可想而知後果是多麼地嚴重。


再一個,現在的興趣班,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遇到一個不好的老師,真的會毀了孩子的。


我小外甥從小活潑好動,每到暑假,姐姐就會送她去武術班學習,開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送去學習,小外甥沒有太多逆反,第二年就開始發脾氣不願意去。再我們的再三追問下,才知道,武術班每天都要在大太陽地下鍛鍊,夏天的太陽太毒了,天氣也太熱了,小孩子根本就受不了。


我女兒今年4歲了,我和她爸商量著要不要送她去興趣班,我的意見是去學跆拳道,這樣長大了女孩子好自己保護自己。她爸卻希望她去舞蹈班,不為了學舞蹈就為了培養一種氣質。就在我們兩個為這個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女兒在一旁發話了,她說:“爸爸媽媽,你們說的我都不喜歡,我就想去玩!”

女兒一句話,解決了我們兩個的爭端。至此誰也沒有再提去上興趣班的事了。其實我們最在意的還是孩子在童年時就要又童年的樣子,不要讓這個興趣班,那個興趣班佔滿孩子的童年。你們說呢?


凡婦俗女


提到孩子的興趣班,我談談自己的親身感受。我女兒幼兒園時沒有給她上過任何興趣班,那時她喜歡畫畫,就給她買來各種畫筆和畫紙讓她隨心所欲的畫。

到了小學,她看到小同學報了繪畫興趣班,自己要求去上,我和太太才給她報了一個,後來又去學了舞蹈,隨著年級的增高,課業越來越多,興趣班最後逐漸就取消了。


現在的小學生感覺比我小時候壓力大多了,首先主課多了一門英語,而且還有聽力。女兒今年就要升初中了,這不最近為了參加區裡重點初中的選拔升學考試,每天都要在學完當天的課程後,去補習班再學習各種重點。

看著孩子幾乎趕上了我上初中時的狀況,我很心疼孩子。孩子的同學以前同時保留好幾個興趣班,有的孩子難為的哭,不想去上興趣班,可是家長卻堅持孩子去上。如今孩子真是不堪重負。



一個小學生除了學習三門主科【語數外】外,還要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參加各種興趣班:繪畫班,舞蹈班,音樂班……孩子的童年沒有一點自己的樂趣可言。身為家長只能跟隨大環境,卻又不能改變現狀。


即使我不讓自己孩子去參加課後補習班,她自己都不願意,因為她說如果不參加補習班,就會無法保證考上區裡的重點初中,因為全區4000多畢業生,僅僅錄取前二三百名。孩子自己也想上好的學校。

好在小學四年級我就徵求過孩子的建議後取消了她的舞蹈興趣班,僅僅保留了一個課後補習班。我想每個家長都不想孩子參加各類學習班,可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為了孩子不比別人的孩子差,只能跟著大環境走。



我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開心快樂的成長,即使參加各類學習班,家長一定要徵求孩子的同意,不要強迫孩子參加。


舞棟人生


所謂興趣班,興趣興趣,興是高興,趣是趣味。顯然是為了讓孩子高興,培養孩子學習趣味而上的。並不是為了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去上的,如果抱著這個目的去,那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不公了,那興趣班就再也不是興趣班了,而是如圖所示那樣,是孩子的牢籠,不僅興趣沒能培養,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厭惡,實在是事與願違了。

再加上興趣班舉辦者所謂“老師”的各種忽悠,“為了孩子將來”,“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在還沒考慮清楚的情況下就去給孩子報這班那班的,錢是交了一大筆,效果卻一般般。歸根結底,這些興趣班所謂的“老師”本質是“商人”,他們只是想賺你的錢而已,唯一目的也是忽悠你交錢。至於是培養孩子興趣,還是為了孩子將來,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的。所以家長一定要頭腦清醒想清楚,睜大眼睛看清楚。

所以,如果孩子對某方面真的有興趣,是可以去上相關的興趣班的。且,去上興趣班的目的也是為了興趣而已,絕不是其他目的。更不能被老師忽悠去上一些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


蘆柑媽媽


從幼兒園開始,我也陸續給孩子報了一些興趣班,倒不是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不同階段有不同目的。

幼兒園時期報過園裡的幾個興趣班。這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更多一些和小夥伴接觸的機會。另外也有彙報演出的機會。比如幼兒園迎新聯歡會,上舞蹈課的孩子有專門的節目,女兒作為領舞跳了好幾支舞,這也是個鍛鍊的機會,同時也給孩子留下美好記憶。

上小學後給孩子報了書法課。一手好字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好處,但這是個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見到效果的課程。我也和孩子一起學習,每星期進行練習。

也上過其他的興趣班,比如繪畫方向的手工課、機器人課等,以孩子興趣和我們家長兩個方向為主。

上興趣課,可以除了幫助孩子學一些課外特長外,還可以接觸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增強孩子的適應性,我覺得這是最有價值的。但不用太多,每個學期控制量,輪著來,最後剩一兩門孩子喜歡也擅長的。


搬書回巢


別說從幼兒園開始了,現在一年花一萬兩萬去上早教的父母就很多了,從胎教開始就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現在社會競爭環境這麼激烈,父母們不焦慮都很難。雖然國家最近終於倡導降低了奧數什麼的重要性了,但是又明確了舞蹈啊、繪畫啊、樂器啊等的重要性。這會又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要轉興趣班兒了。

說實話,現在這個階段,誰也不知道上興趣班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是怎樣的,作為普通老百姓也只能眼看著,也只能隨大流!的的確確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你說孩子苦沒有童年,父母們接接送送,花大把大把的錢,好像也沒有自己的生活!想一想,都很苦啊!

在產房生孩子的那一刻,我心裡是想著,哎呀,啥學習成績都不重要的,只要健健康康,四肢健全,一輩子普普通通,安安逸逸就可以了!我目前的態度是,我家小女孩兒可以去學習跳舞的,鍛鍊身體為主要。你說以後怎樣,我能如何堅定不讓孩子去上興趣班不為了輸在起跑線上,我還真說不準,我也希望她快快樂樂,但是我也希望她的人生豐富多彩將來能多點選擇,也許第一次做媽媽的我經驗還不夠,但是我也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真正愛好的可以堅持的興趣,只有一門我也高興,當然,目前這個想法不是因為怕她輸在起跑線上,希望我以後也能是這個態度,是因為她自己真的喜歡。


伊人媽媽說育兒


家有幼兒園寶貝,今年大班,說下自己的想法。我不贊成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起跑線衝刺適合短跑,而不是馬拉松,堅持到終點的才是贏家。經常看上中國兒童奧數等各種比賽拿冠軍,但是世界諾比爾獎,中國人卻很少。所以我的觀點:興趣班可以上,但是要適量。

第一,選擇興趣班,要注重發揮孩子的天性。

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但是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玩。會玩的孩子才聰明。我家寶貝中班的時候,報了美術班,說實話,當初我不想給他報名。但是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他都會帶我去看幼兒園的畫展,後來才給他報名,因為孩子確實很喜歡。之所以不想讓孩子報美術,不是不想讓孩子學畫畫,而且不想用大人的條套框框來約束孩子,天真的孩子正是想象力最豐富的時候,可以發揮想象,畫自己想象的世界。而我們大人的思維已經固定了,我不想約束孩子。

現在孩子平時在家,喜歡自己畫,現在會寫的字有限,但是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喜歡畫漫畫,我就裝訂小冊子,孩子的漫畫,我加上旁註,幫他收集好。孩子的每一副畫,都有他的想法,這就是孩子多彩的童年。

第二,選擇興趣班,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我兒子美術班學了不到一年,兒子告訴我不想學了,因為每次都是塗色,感覺沒意思。我答應了。現在孩子再學圍棋,這個說實話有我的想法,圍棋只有一方天地,可以鍛鍊孩子的運籌帷幄,邏輯思維能力。徵求意見後,孩子也想學。現在孩子很喜歡下圍棋,整天拉著我們陪他下棋,現在我們都不是他的對手。孩子喜歡的才會學的更好。

第三,選擇興趣班,要適量不可貪多。

讓孩子多才多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興趣班太多了,孩子反而學不過來,也太累了。樣樣通不如一樣精。學一個,學專,比什麼都學更好。我給孩子的興趣班要求不超過三個。口才這塊,孩子表達挺不錯,我想加強一下,然後是圍棋,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最後就是書法,我想讓孩子能夠靜下心做事,不浮躁。這些根據孩子的需要選擇加強一下。

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指正


西熙小艾


我想請家長先明白一個問題,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什麼時候才算是起跑線?有的家長把它定格的孕期,從懷孕起就開始胎教,有的家長把它定格在出生後,有的家長把它定格在幼兒園時期,有的定格在小學時期。

有多少家長為了這句話焦慮,彷徨,又有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結束了金色的童年。有多少孩子早早的帶上了近視鏡?又有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產生心理隱患?

興趣班固然好,但要有選擇性,不可拿著為你好的藉口盲目報班。如果孩子非常喜歡某個愛好,家長可以培養,如果只是跟風,那就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我們把人生的時間軸放大,童年只是一個點,人生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要學習的時間很多,何必侷限在這個點讓孩子學各種興趣班?輸贏不在一時,而是一世。

與其讓孩子報各種特長班,不如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身邊的人。


曾琦說教育



首先要明確的是,興趣班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發掘孩子的天賦,和所謂的起跑線沒有半點關係。

一直以來,我對於孩子報興趣班的觀點,就是為了讓孩子去體驗、感受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發現孩子在某些方面,體現出極大的興趣,並且有突出表現,說明孩子有這方面的特長,那麼就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去報班,也就是所謂的順應孩子天賦成長。

讓孩子在專業的機構,跟隨專業的老師進行系統的學習,以便讓孩子能夠在持之以恆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毅力、專業素養、綜合能力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鍛鍊和發展,因為興趣班的學習,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需要家長耐心的引導和陪伴。因為孩子無論有再大的興趣,也會有疲憊期,也會缺乏自覺性,不能夠每天堅持練習的狀態下,就需要父母耐心的,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因為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這也是考驗家長的時候,如果家長都失去耐心了,那麼孩子想要堅持就更難了。所以孩子的學習過程,也是鍛鍊家長耐心,逐步成長的過程。

興趣班學習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好方式,孩子在學習自己喜歡和擅長的興趣班時,會格外用心,通過努力必然會收穫成功的喜悅,每當這時,就會更加充滿自信的去面對下一個挑戰,這也是孩子全面發展的過程,孩子的綜合素養也就得到了全面發展,會充滿自信的面對各方面的挑戰,此時,您還會在意所謂的起跑線嗎?


fefe喆媽


首先回答我不會,不會,不會。重要的問題說三遍。

因為有不輸在起跑線,而去讓孩子上興趣班。本身這個問題就帶著作為父母的焦慮。確實現在的社會環境,造成我們容易和別人比較,容易產生他有我不能無的想法。但是如果孩子父母有足夠的理論,強大的內心支持,就不會被這些現象左右。

首先每個媽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想一想有沒有類似情況發生:

1-如果看到別的寶寶報了親子班,自己沒有報,是不是有些著急,哪怕沒搞清楚課程的前提下,也要去報一個回來,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看到別的媽媽給孩子買了新衣服穿出來,自己會感覺對寶寶虧欠,自責寶寶穿了別人剩下的衣服;

3-孩子感冒流鼻涕了,懷疑是自己夜裡睡覺太死沒有給孩子照顧好;

4-看到別的孩子開始咿呀學語,而自己的寶寶還沒有任何發聲,從而責怪自己沒有多花時間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5-體檢的時候,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矮一點,立刻反省是不是自己沒在孩子營養上多下功夫。

我想說:如果以上情況你也出現過,那麼育兒焦慮請要注意了。

媽媽們,你只是普通的凡人,不是神。凡事沒有長後眼,普通人做事都會有侷限性,會有力所不能及的情況,所以,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但是接受不等於放任,既然看到了孩子的不足,放鬆心態,有計劃有步驟的陪伴孩子成長進步。

關於題目中提到的興趣班,如果家裡有條件,且興趣班的內容也符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嘗試報幾個讓孩子學習一下當讓很好。通過興趣班讓孩子找到自己身上的優勢,發揮得更好,這是興趣班的目的。或者找到孩子身上的不足,通過學習讓孩子將不足調整到好的狀態,這又是一種興趣班學習的目的,除此之外,如果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盲目選擇的興趣班,其實更多的是家長的意願,沒有針對性。

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切不可盲目,更不能焦慮,先強大自己,無論是知識的武裝,還是心態的調整,做合格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