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黑暗料理大家聽得多,豆腐大家也用得,但是當黑暗料理和豆腐結合起來呢?麻豆腐就是這樣一種黑暗食材,今天餐飲先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老北京最喜歡的食材,請往下看。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麻豆腐小檔案

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產,他處皆無。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粉房原來是出產粉皮澱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隨碾隨加水,同時這豆子就分成了三種東西。頂細的成了豆漿,是正品,用來做澱粉;頂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一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入布袋加熱一煮,濾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麻豆腐是個神奇的玩意兒,外表醜陋,味道怪異,但從完全不能接受到愛吃得停不下來的人卻比比皆是,而且,麻豆腐配米飯治癒了不少食慾不振的人,深受很多北京食客喜愛。

與豆汁出自一鍋

麻豆腐與豆汁是同一屬性,由同一種原料和方法制成,是製造綠豆粉絲和澱粉的下腳料,發酵後的豆汁用火燒開,用布過濾後流下去的是豆汁,布上邊控淨水分的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由於經過發酵,與豆汁一樣有一種特殊的酸香味,老北京人與嗜好豆汁一樣,也特別愛吃麻豆腐,就像紹興人愛吃炸臭豆腐乾一樣。


“麻麻長得好像粑粑呀”

吃麻豆腐的感覺,如果你吃不慣,那就感覺吃泥巴似的,而且味道也有一股酸味,再加上顏色豆青,形狀一灘,您肯定會想:麻麻,你長得好醉人啊,真的很像粑粑呀。

可是愛吃麻豆腐的,那舌頭一抿,入口即化,酸味過後是一種發酵後的豆香味。切記,麻豆腐一定要用羊尾巴油炒,羊油的羶氣味和麻豆腐的酸腐味一中和,反而會產生一種既不羶氣也不酸腐的清香味。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一般百姓炒麻豆腐要用羊油、黃醬加上黃豆芽或青豆芽以及雪裡蕻要炒至黏黏糊糊的,呈灰綠色,炒好後,將炸好的紅辣椒油潑在上邊即成,呈紅、綠、黃色,口感香醇味厚,酸鹹適口,別有風味。麻豆腐由於是用綠豆為原料,具有開胃口、助消化、清內熱等輔助功效。

正宗的麻豆腐應該有四種必備的原料——雪裡蕻、羊尾油、黃豆醬、青韭。炒麻豆腐,加一些雪裡蕻是為了讓炒出的麻豆腐有筋骨,用切成丁的羊尾油炒,會更香,盛一勺炒好的麻豆腐放到嘴裡,吃到羊尾油時會咬出一股油來。過去人們喜歡在吃麵的時候拌上一勺麻豆腐,為了提它的鹹味,炒麻豆腐時要加勺黃豆醬。

炒得之後,用勺子在麻豆腐中間打個窩,中間加入炸好的辣椒油,周圍則要撒上青韭。青韭很細,蔥芯綠,這種韭菜特別提味,用刀一切滿屋子都會飄著韭菜的香氣。但青韭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沒有青韭時也可以用一種紫色根的叫“野雞脖”的韭菜代替。

麻豆腐的火候也很重要。如果火候不到,麻豆腐裡還出點稀湯兒,看上去就跟一泡稀似的;如果火候大了,麻豆腐老了,吃上去就很乾。另外,炒麻豆腐會配上點雪裡紅、青豆或者黃豆,但絕對不應該配羊肉沫,因為麻豆腐是綿軟的,羊肉沫疙裡疙瘩,二者混在一起,就跟吃黃泥拌豆子一樣。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麻豆腐吃出情義之道

豆腐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民間小吃,普通百姓愛吃,有錢人也愛吃,很多人吃得上癮,梨園界名角大腕,也都好吃這一口。

「麻豆腐」豆腐界的黑暗食材

著名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馬先生是回民,他的清真廚師的拿手菜之一就是炒麻豆腐。馬先生和梅蘭芳先生是好友,知道梅夫人愛吃炒麻豆腐,每至冬季,馬先生常把炒好的麻豆腐親自送到梅家,常是用一個大白手絹提著,一進院就喊:“大嫂,我給您送您愛吃的炒麻豆腐來了。”梅夫人也要到院內迎接,並說:“讓您‘費心’了,三哥。”“費心”二字,說得很有“分寸”,如果說“破費”就不恰當,對馬先生親自送來,說“費心”更珍貴。

想學習更多高端麻豆腐菜的做法請加入“餐飲先驅者”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點擊上面“進入圈子”即可和全國1234位餐飲同仁交流學習,關注“餐飲先驅”才能每天收到精彩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