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株洲一懶惰“貧困戶”來電舉報 巡察組智鬥“李鬼”

巡察組遇“李鬼”告狀

通訊員 廖培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斌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履行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當前我省正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然而,在基層農村,有人為達到個人目的,借“貧困戶”當幌子,以“幹部不作為”為藉口,堂而皇之地告起狀來。

5月21日,株洲縣委第二巡察組組長劉鵬,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李鬼”告狀的故事。

巡察組電話響了

“喂,是巡察組吧,終於把你們盼來了,你們巡察組的再不來,我就要到省裡告狀去了。”

2017年11月15日,株洲縣第二巡察組交叉巡察到炎陵縣沒多久,巡察組組長劉鵬就接到了這樣一位自稱廖某,要到省裡上訪告狀的舉報電話。

“我是炎陵縣壟溪鄉三口壟村的一個貧困戶,我的房子是危房,根本沒法住人,政府也不給我解決這個問題,我要告我們村、鄉幹部不作為。我去過鄉政府無數次,但他們就是不給我辦。”電話那頭情緒激動。

因為涉及貧困戶的切身利益問題,且是實名舉報,劉鵬不敢怠慢。掛掉電話後,劉鵬立即組織大家商量調查方案。巡察組商量決定,為避免調查受阻,不跟鄉里打招呼,直接跟當事人見面,先實地查看房子情況,獲取第一手真實資料。

蹊蹺的舉報人

見到廖某後,巡察組認真查看了危房的細節。

這是一棟土磚瓦房,牆體已多處開裂,屋頂已破敗不堪,屋內的蜘蛛網告訴大家,這裡已經很久沒有住人了。

劉鵬查看了房屋門口電錶箱,房子確實是廖先明的。

“房子都這樣了,很久沒有住人了吧?”劉鵬問廖某,並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廖某衣著得體,很乾淨也很新。單看穿著,難以把他與貧困戶聯繫起來的。

“是很久沒有住人了,都是政府不作為才這樣的。”廖某回答問題,總是帶上“政府不作為”這樣的詞。

“那你們家裡人現在都住哪裡啊?”

“我家裡只有我跟我娘兩個人,我娘74歲了,早就住敬老院去了。就我沒有地方住,找政府也不給解決問題。”

“那你平時總有個地方住吧?”

面對劉鵬的追問,廖某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強調他的房子是危房,因為政府不作為導致他沒有地方住,並一再稱他是貧困戶,如果巡察組不為他做主,他就要到省裡去上訪。

到底怎麼回事

離開廖某家後,大家討論起來:在巡察組來之前,廖某反映的問題應該是找過鄉政府的,他的房子確實是危房,是符合危房改造條件的,但為什麼一直沒有解決?是否另有隱情?大家決定去鄉政府一探究竟。

壟溪鄉黨委書記徐永前一聽,巡察組是因為廖某的事情而來,面色凝重。

“廖某並不是什麼貧困戶,他是三口壟村遠近皆知的懶人。”徐書記介紹,廖某很懶,不願勤奮致富,家裡的菜地、水田全部荒廢,整日遊手好閒。鄉政府看見他家的土磚危房不能住了,主動找到他,給了他危房改造指標,要他把危房拆除重建。誰知廖某竟稱他只負責住,其它的一概不管,鄉政府要負責幫他把房子建好,還要把裝修搞好。

徐書記既氣憤又無奈。大家聽了,與之前所猜測的完全不一樣。隨後,巡察組在鄉里翻閱了扶貧手冊,認真核查了貧困戶名單,發現扶貧對象中確實沒有廖某這個人。

廖某的土磚危房是事實,有沒有可能現實條件是真貧困戶,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評選上?這裡面到底誰在說假話?巡察組決定再次回到三口壟村,打破砂鍋查到底。

真相大白

“那個傢伙懶得要死,你看看他田裡的草都長一尺多高了。”

“政府幹部來過他家裡多次,說是政府出錢要他把房子重建,他都懶得搞,寧願每月花500塊在外面租房住。”

“政府要他在自己土地上選址建房,他倒好,跑到別人家山竹林裡選了塊地,還要政府協調好幫他建房。”

……

在三口壟村,巡察組在廖某家附近走訪了十餘戶群眾。從大家口中獲知,廖某是貧困戶中的“李鬼”,他不願勤奮致富,每天倒騰些所謂的“古玩”“舊幣”,幻想一夜暴富,不踏實勞動。而廖某也承認自己在外面每月花500元錢租房。從他的收入、開銷來看,遠遠大於貧困戶最低年收入這個關鍵識別指標。

劉鵬心裡有底了:並不是鄉政府不作為,而是廖某為達到自己不合理的目的,想通過巡察組的壓力迫使鄉政府答應他的無理要求。他當即約來廖某,當著村民的面嚴肅批評了他:“政府是真扶貧、扶真貧,但政府扶貧不扶懶,生活環境的改善要靠努力奮鬥,而不是投機取巧。”

在大家的指責聲中,廖某不好意思地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