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不怎麼玩微信而玩我們用過時的QQ?

塊石沉浮


隨著微信的出現,已經越來越多的人從qq轉戰到微信,觀察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你會發現,大家孫然都是保留qq,並且也都有下載,但是已經很難做到高頻率的打開使用,qq似乎已經變成了成年人年少時的回憶,不在變成我們日常進行溝通的渠道,因為微信已經能取代qq稱為我們溝通的工具,並且功能性也是更為全面,更為便捷。當我們逐漸在擯棄使用qq的同事,你可以通過各種新聞看到,qq變成了青少年非常喜愛使用的交流工具,各種新聞中你也會發現,孩子們的各種表達的頁面也是以qq為主,很少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看到,那麼這個也說明青少年其實使用qq的頻率應該是高於微信的,就像曾經年少的我們也會去關注qq級別,並且成為我們和朋友間比較的一個內容,微信相比qq確實更為簡潔,交流更為方便,但是他刪去了qq中很多娛樂化的元素,更適合成為成年人交流的工具,對於孩子來講,他的娛樂性的功能以及可以相互比較的元素確實是很少,對於青少年來講,他們的生活中畢竟工作交流少,主要是集中在同學朋友之間的這種交流,所以微信的功能並不能滿足,但是qq內容確實給了孩子們這樣的空間來進行表達,所以微信的主要使用群體還是以成年人為主,對於青少年他們更喜歡的交流軟件反而是qq,他們並不急於去完成一件事情,僅僅需要的是一個適合他們的交流工具,如果你是在青少年時期,去對比微信和qq兩款軟件的情況下,你可能也會選擇qq這個娛樂性內容更為豐富的軟件,但是逐漸成年之後,你願意花在交流上的時間是逐漸減少的,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就會逐漸從qq轉移到微信的使用上。


鉛筆道


QQ 和微信大的區別在於,微信是移動互聯網的產物,是基於手機號碼的社交。絕大部分人人,是通過手機號碼註冊來開通微信的,這一點在70.60甚至50年代的人,更是如此。所以基本上知道手機號碼,就能添加好友。再加上使用了語音進行聊天,簡化了打字這一個交流障礙後,70.60.50年代的人接受度就迅速上升。

而90年代甚至00年代的人,最大的也才26,98年的才剛進入大學。QQ號碼很多是十來歲就已經有了。我是94年的,用QQ 已經10多年了。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小學生,手機的使用率並不高,甚至有些人並沒有手機,這就導致了使用微信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而QQ 只需要記住號碼,很容易獲取,哪兒都能登陸,同樣也方便交流。再加上QQ 裡面,各種會員,特權,裝飾,空間等等,很是吸引這些中小學生。

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歡用QQ ,工作上更方便,舉個簡單例子,傳輸文件,電腦能看,手機也能看,手機電腦互傳小東西也方便。建立群這些也方便管理,改備註,設置添加條件什麼的,陌生人交流也方便,一個群裡偶爾私聊,不需要加好友就能私聊。平時微信也用,娛樂性比較大,大家庭的群就是微信,平時長輩曬曬照片啥的也多,發紅包也方便。

所以我覺得並不是微信就很先進,QQ 是過時,微信連圖片視頻文件傳輸這方面都沒做好,談何先進?僅僅是時間的先後嗎?QQ 的功能我就覺得很全面,很實用。微信有的都有,微信沒有的,也有。只是說,註冊機制不一樣,導致了人們的觀念不一樣罷了。就像郵箱,是不是也可以說落後了呢?


Glu2


說句不好聽的話,不是QQ過時了,而是你不再年輕了。

微信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逆襲QQ,迅速獲得極高的活躍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微信簡單易用,所以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人,一方面也吸引了大量沒有時間折騰QQ裡面亂七八糟的東西的上班族。

但是微信相比較於QQ也有很多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功能太簡單了。無論是聊天功能、文件傳遞功能、群聊功能、QQ空間的豐富程度,等等,都比QQ相差太遠。

你上了年紀,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越來越多,所以你需要輕量化的APP來幫助自己提高效率,你也不熱衷於群聊、也不想有一個花枝招展的QQ空間來展示自己的個性,你只是想有個可以隨時得到通知、功能不太複雜的微信群,還有一個可以簡單曬娃的朋友圈。這不是QQ中的功能過時了,而是你再也不想用、也沒有能力用那些功能了。

而小孩子不一樣,他們熱衷於在群聊中打鬧,因為他們有時間、有精力,也有慾望;他們需要精緻而華麗的QQ空間來展示自己的獨特之處,甚至於會在裡面寫那些成年人看起來肉麻做作的文字。沒辦法,他們年輕、有活力、有需求,學習能力還強,任何新功能在他們看來,都是瞬間就可以學會的東西。你可能對於他們現在表示不理解,甚至於覺得他們幼稚,但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你不也是這樣嗎?

所以,QQ永遠不會過時,只是你再也跟不上時代了而已。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首先,不知道樓主說的過時是以什麼標準評判的!為什麼要說QQ就過時了呢?為什麼不是說微信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所以被拋棄了呢?

我不是來貶低微信的,我也不是來捧高QQ的。畢竟這兩個聊天工具我都在用,但是也不怎麼常用!因為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閒聊也不怎麼喜歡發朋友圈啊、說說啊!我是一個比較懶的人!

但是看到這個問題,就像過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說是用蘋果的看不起用安卓的。穿阿迪耐克的看不起穿特步安踏的,用微信的看不起玩QQ的!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虛榮,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或許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一樣。

就像微信和QQ,功能其實差不多,但是每個人選擇的不一樣,但是你也不能是哦QQ就怎麼不好、落後過時。這裡面也包含了很多炒作,其實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兩個聊天工具差不多,但是經過炒作之後,就會覺得我用微信我就是趕潮流,用QQ就是落後!

總之,用微信也不能潮流哪去,用QQ也不會落後哪去!看自己的選擇!


劉哇哇說哇哇


之前在朋友圈有過這樣一句玩笑話:“當你習慣微信的時候,說明你也步入了老年人行列。”這雖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卻點明瞭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做法,就連社交軟件都有變化。

那麼迴歸正題,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身邊的孩子,小到小學,大到高中,QQ在他們這個年齡段是最流行的,而不是微信。這是為何?

首先呢,我覺得有必要糾正一下問題中的“過時”,這一詞並不適用於用來描述QQ的現狀,根據騰訊大數據顯示,QQ的用戶活躍數高於微信,而且QQ同時在線人數和智能手機用戶數都創下新高。從這一角度來說,QQ目前仍然是一款主流且活躍的通信軟件。

其次,我們探討這個問題時得考慮用微信與QQ的不同人群的年齡特徵。在成年人普遍使用微信,青少年普遍使用QQ這個問題上,我認為,這種選擇恰恰符合人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心理訴求。

青年人偏愛QQ,這是由於他們身心在不斷成熟中,對於一切事情充滿好奇。而QQ就像一個小型的熱鬧的社會,當他們註冊了賬號後,不僅QQ空間具有吸引力,而且加好友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找到好友。

另外,青少年對於QQ空間的留言板、說說以及訪客來訪格外的偏愛,這也是符合他們年齡段的行為,青澀而又懵懂。

如果說QQ是一個童話世界,那麼微信是一個現實世界,而現實世界也就更加符合成年人,而不適合青年人。微信的功能沒有QQ的花樣多,而且朋友圈也比較單一,這些都無法滿足青年人的好奇心理。

從QQ到微信,基本是從少年走向成年的必經之路。我們也曾經歷過晝夜掛機,只為把QQ號升到“太陽”的階段,這也是我們青春的一個象徵,也是值得懷念與珍惜的一段記憶。只不過成年以後為現實所迫,漸漸變得將時間全花在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上。


——END——

你有什麼別的想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大多數人兩個都用,qq從來都沒過時,qq在pc端依然是即時通訊的霸主,而且還充當鑰匙的功能,能登陸很多網站。

微信傳個文件給好友,有大小限定,而qq沒有

而qq發展了十多年,各項功能比較齊全,相對微信功能豐富。


鼎盛達人



速讀財經


電影《獨立日2:捲土重來》裡有一段視頻通話就是用的QQ軟件,這個畫面看起來應該是一個廣告贊助,但是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QQ全球化的思想。

關於QQ的人群,首先要從幾個維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1、申請,QQ申請不需要手機號碼,這是所有中小學生最大的前提,我們在那個年代也沒有手機,更不需要手機驗證,而且可以擁有很多號碼,這是學生們首選QQ的前提。

2、群體,既然不要手機驗證,那麼大多數中小學生的社交應用都是QQ,與他們同樣人群就是集散地,想找同齡的人,也只能是通過QQ來實現,並可以交流。

3、用處,群體是學生為主,那麼老師就可以通過QQ給學生交流,佈置作業,大部分學校都開通了班級群,老師利用群佈置課堂、課外作業,還可以把家長拉進來一起監督作業,這樣避免了學生回家撒謊的一個小環節。

4、騰訊市場戰略,騰訊在推出微信的時候,就已經想好,微信將會帶走一些用戶,那麼那些用戶將是騰訊的主要人群,只有學生,騰訊同時也開展了騰訊教育的板塊,這樣可以把學生的粘度加強。

那麼到了大學後,基本都有手機了為何不放棄QQ,或開始工作也不放棄QQ,那是因為大家的熟人都在QQ裡,一旦放棄QQ,就變為“孤家寡人”了,所以,大學生始終還是要利用QQ交流一下同學之間的感情,瞭解一下大家的動向的。

還有就是QQ空間對孩子們的吸引,很多孩子喜歡打造自己的小窩,那麼這個個性化的小窩QQ空間給了他無限的思考空間。

這些都是孩子們喜歡QQ的因素,當然不能缺少的是遊戲。


彭元鴻


微信的推出是讓交流更加簡潔化,適合上班族和中老年人使用;而具有更多功能的qq顯然更適合小孩子們使用。

使用場景和人群不同,也就沒有過時不過時這個概念了。


呆梨球談


首先,有必要糾正一下QQ過時的說法。根據騰訊大數據顯示,QQ僅PC月活躍用戶就有8.99億,App月活躍用戶數6.66億,這一數據是領先於微信的,且就騰訊2017年1季度財報數據披露的,QQ同時在線人數和智能手機用戶數都創下新高。從這一角度來說,QQ目前仍然是一款主流且活躍的通信軟件。

所以,QQ並沒有過時,只是我們成年人不怎麼使用了而已。

在成年人普遍使用微信,青少年普遍使用QQ這個問題上,我認為,這種選擇恰恰符合人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心理訴求。簡單說來,就是QQ給人以存在感,微信給人以孤獨感。

QQ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小社會。假如你剛剛註冊一個QQ號,哪怕一個好友都沒有,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加到許多好友,同城的、異地的、帶攝像頭的、甚至可以鎖定某一種性別……這些,騰訊都已經為你過濾好了。而進入這個社會之後,QQ號有等級高低,QQ秀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帳號的級別,紅鑽黃鑽藍鑽,把QQ帳號裝點得非常“紙醉金迷”。可實際上,這些功能並不太花錢,沒有進入社會的青少年可以很輕鬆地在這個“社會”裡取得地位,獲得存在感。此外,誰來過我的空間,誰去過我男女朋友的空間,這些內容對青少年的戀愛懵懂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總體來說,QQ是如夢境般冒著粉紅色氣泡的童話世界,特別適合青少年們編制自己的“社會夢”。

如果說QQ是童話世界,那微信就是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沒有那麼多花架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少年們想象得那麼熱鬧,大家是很冷靜而剋制的。這對少年們來說,就意味著非常沒勁。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註冊了一個微信號,除了通訊錄好友之外,加不到任何一個陌生人或陌生的群;他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設置為“只展示三天朋友圈”。在他們的年紀,他們不知道隱私為何物,他們也不畏懼任何陌生人,他們不需要像成年人一樣守護著自己的圈子,他們要跳,要笑,要刺激,也要得瑟。他們生怕世界上有人不知道自己,可作為成年人,我們很多時候生怕別人知道自己。

從QQ到微信,基本是從少年走向成年的必經之路。我們也曾經歷過晝夜掛機,只為把QQ號升到“太陽”的階段,但只有在過去很多年之後,我們才會看出自己當年有多幼稚。因為別說一個太陽,就算全變成太陽,生活也不會發生什麼變化,沒有人會因為你的QQ等級更高而為你喝彩。可是,這個事兒只能我們自己來發現,不能讓別人來評說。如果我在辛苦掛機時被人嘲笑幼稚,我一定會奮力回擊,因為這是我在那個時刻在乎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是父母,在孩子玩QQ不亦樂乎的時候,不要站在成年人的視角去嘲笑他,這是他的一個階段,我們都曾如此度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