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不同的一線,一樣的情懷


不同的一線,一樣的情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生,千千萬萬醫護人員,成為了國家的“頂樑柱”。近日,一條來自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外科醫生家屬的訊息,給這個“特殊”的春節帶來了溫情和感動。


以下為王芳老師的敘述:


我是迎澤區的一名小學教師,老公是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我們有兩個可愛的孩子,老大九歲,老二一歲半,一家四口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2020年春節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節日,也只有春節這幾天他能休息陪陪孩子們。臨近年關孩子們天天問我:“爸爸什麼時候休息?我想讓他陪我們一起逛街,買年貨。”我總是說:“快了,大年三十爸爸就能放假了,到時候讓他開車拉咱們出去逛街,你們想去哪?”孩子們就會爭著說他們的想法,不怎麼會說話的弟弟聽見能坐爸爸的車出去玩,就會一直唸叨著:“爸爸、嘀嘀、爸爸、嘀嘀……”


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年二十九下午,他下班回來告我他渴了,讓我給倒杯水。結果水還沒喝一口,電話響了。只聽見說:“好的,行,我現在就回單位。”臨走告了我一句:“單位有事,具體安排不清楚,我先走了。”我心裡咯噔一下,覺得肯定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關,因為1月21號上午他們就收了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22日這個病人確診了。而太原第四人民醫院作為省級、市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我也有他會參與到其中的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這麼快。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打電話不接、發微信不回。直到晚上快十點告訴我醫院又成立了發熱門診和住院留觀梯隊,他現在吃飯去,飯後穿隔離衣接診病人。這樣一干就是一整夜,接診病人、詢問病情、寫病歷……第二天給我發來一張穿隔離衣的照片,算是報平安還特意交待不要發出去怕引起人們恐慌。但他比我們更清楚病毒的危害性,為了讓家中老人小孩無恙,他們單位的同事都在醫院進行自我隔離,不回家了。


看到電視中不斷更新的武漢以及全國的病人的確診數目,我的心一直在揪著。再看屏幕中一個個累倒的白衣天使們,眼眶不禁溼潤。最後看到老大日記中寫到:“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好討厭!對我來說,它給我最大的影響是:爸爸回家比平時難了。他除了戴自己的眼鏡還要戴一個護目鏡。每當他說話時,眼鏡上總會積滿霧氣。他還告訴我們:那隔離服密不透風,穿著非常熱。從這些話中,我聽出了他的不容易,這也驗證了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忍不住落下淚來,心中唯盼一切安好!


隨著疫情範圍的擴大和確診人數的增加,我校的班主任們及時地給學生普及疫情知識,開展健康教育,給學生們挨個打電話認真做著疫情排查和每日有無新型肺炎症狀者的報告。我也積極地做著疫情防控工作。先是不出門、不添亂,在家中認真學習省、市、區發佈的關於疫情防控的一些文件和知識;接著和校領導一起尋找和編輯適合智力落後學生閱讀的防疫情的相關知識,讓孩子們知道最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不能出門,能在家中做什麼。然後編輯“YZ特教家園”微信公眾號內容如“給家長的一封信”給家長們傳達相關文件的精神,瞭解學校發送的通知、信息;又如“兒童佩戴口罩要注意什麼”教孩子們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還有分享“寫給孩子們的冠狀病毒繪本”讓智力落後兒童也瞭解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有什麼危害等。最後得知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後,我馬上查找資料開始製作“口唇訓練操”、“聲母構音”、“家庭康復指導”等不同內容的微課,為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做著準備。在教育防控疫情的一線中不停地忙碌著,也有種和孩子他爸並肩作戰的的感覺。


就在今天孩子爸爸回來拿換洗衣服了,為了降低傳染的可能性,他決定不進家門。門鈴響起時,老二叫著爸爸、爸爸……就往門口跑(平時都是他給爸爸開門的),我小跑兩步跟在後面一把把他抱起來讓爺爺拎著東西出去了。他還是不死心順著門縫往外看,沒看到爸爸的身影小腦袋就趴到了我的肩上。過了一會兒,我把他放地上讓玩去了,就在這時聽到他爸爸的說話聲又是喊著爸爸、爸爸往門口衝,老大也跑過來衝著門口喊爸爸再見。老二抬起頭瞪著他的兩個大眼睛看著我滿臉的疑惑好像在說就是爸爸,為什麼不回家?我再次抱起小二寶,告訴他爸爸快回來了。


我深信在我們的堅守下一定會渡過這個難關,期待著一家四口出去踏青、感受溫暖的春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