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年輕的時候,我曾是不婚主義者,我害怕婚姻生活裡瑣碎的庸常和愛情的逐日消磨。

那時候的我,一定看不懂《溫柔的憐憫》。

只有走過歲月的水遠山長,才會明白,《溫柔的憐憫》是一個多麼動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編劇,因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而我能在電影的海洋中打撈到這部影片,也正是因為好萊塢大名鼎鼎的編劇教練羅伯特·麥基的大力推薦。

同樣是寫婚姻,相比最近很多人想看的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被追捧的寡姐的《婚姻故事》,我更喜歡這部《溫柔的憐憫》。大概因為相比陷入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來說,我更喜歡對生活的超越和救贖。

1、

故事的主角是麥克·斯萊奇,一個曾經非常有名的歌手,自己寫歌,是很多年輕人的偶像。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麥克的扮演者羅伯特·杜瓦爾就是《教父》里老教父的養子軍師湯姆

成名前,他和妻子不斷地從一個城鎮到另一個城鎮,在每一個酒吧尋找唱歌的機會。妻子露易絲慢慢覺得無法忍受,先回了家。等麥克回家的時候,發現妻子已經背叛了他。

被感情傷得很深的麥克無法再相信愛情,發誓再也不結婚。但是他遇到了戴西。戴西有動人的聲音,她唱麥克寫的歌,受到大眾歡迎。

時間在無數情歌的淺吟低唱中流過,麥克和黛西陷入了瘋狂的愛情。

他們結婚了,那時戴西才18歲。

年輕美麗的歌星和成熟有才華的音樂人,互相成就,彼此迷戀,一起站在燈紅酒綠的娛樂圈的頂端,光芒萬丈。

這樣的愛情故事,美麗得像一個童話。但童話,總是會在真實的生活中幻滅。

在長期的生活中,他們發現倆人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麥克是一個淡泊的人,他只是單純地喜歡音樂,卻認為音樂產業是骯髒的。作為音樂人,喜歡他的是一個小眾的真正熱愛音樂的圈子。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大眾追捧的則是站在舞臺上的黛西,偏偏她熱衷名利,享受浮華的生活。

麥克因為不被黛西理解而苦悶,兩人發生矛盾,黛西卻認為是麥克嫉妒她,因為她紅了,而他沒有。

在互不理解中,兩人的矛盾升級,劍拔弩張。麥克開始酗酒,酒醉後打了黛西,喝斷片的他自己卻不知道。黛西咒罵麥克,禁止他和女兒接觸。

兩人都遍體鱗傷,終於離了婚。

曾經傳奇一樣的愛情故事有多美麗,後來的互相憎恨就有多深重。

這次的情傷徹底打倒了麥克,他再無心事業,更嚴重地酗酒,一個城鎮接一個城鎮地流浪。

他寫歌為自己療傷,《浪漫已逝》、《上帝都可以原諒我,為什麼你不行》,“我將重新學會愛,不管怎樣,我甚至可以重新學會做個傻瓜,可是我永遠學不會,說再見,對一個我認識很久的女人……”

愛還在啊,但是傷太深,永遠回不去了。

麥克接受不了這樣的結局,釋放不了心中的感情,愛和恨,全都刻骨銘心。

他流浪達7年之久,直到最後一個朋友也放棄他,並且他已經身無分文。

2、

以上所有這些情節都只是電影真正要講的故事的背景。影片只在中間穿插了幾個鏡頭和短短的人物對話,就勾勒出了上面的全部故事。

從來沒見過這麼厲害的編劇,寥寥幾筆就交待清楚了主要人物之前的全部生活。

影片中故事的真正開始是被最後一個朋友拋棄、身無分文的麥克在一家汽車旅館中醒來。

他還欠著汽車旅館老闆羅莎·李住宿費。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羅莎·李是一個帶著兒子獨自生活的年輕寡婦,經營著一家小小的加油站和一家汽車旅館,每天都很辛苦,她同意麥克用勞動償還住宿費。

還完了住宿費,無處可去的麥克問羅莎·李是否可以繼續為她工作,她同意了,包食宿,還有一點點工錢。

每天收工後,麥克就躲在房間裡彈著吉它唱他寫的那些用來療傷的情歌,很動聽。羅莎·李會在另一個房間靜靜地聽,她在這些歌中讀懂了麥克。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羅莎·李16歲結婚,17歲她老公去了戰場,然後犧牲了,18歲她生下了遺腹子,而現在,孩子已經10歲了。她生活的小鎮人們都世世代代居住,如果她想再婚,一點都不難,但是她是一個對生活有要求的女子,她應該不太喜歡小鎮的男子。

在父母都去世之後,羅莎·李一個人孤獨又艱難地帶著兒子生活,日日辛勞。麥克比她大15歲,還窮困潦倒,但羅莎·李被他的歌打動了,嫁給了他。

羅莎·李有一種沉靜的氣質,她能讓麥克安靜下來,麥克主動戒了酒,成了一個溫柔而顧家的男子,心甘情願過著普通的生活,每天和羅莎·李一起操勞。

直到有一天,戴西來到他們生活的地方舉辦演唱會。

麥克去聽了演唱會,他把自己寫的新歌給戴西,想見見自己的女兒,得到的只是戴西歇斯底里地咒罵和驅逐。

因為麥克心情不好,因為羅莎·李對戴西和麥克的從前覺得嫉妒,他們發生了第一次爭吵。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隨後戴西的經紀人告訴麥克,他的新歌寫得很糟糕,他過時了。麥克只是想好好地寫歌,他接受不了戴西的咒罵和這樣的貶損。

他憤懣地開車離去,他去了酒吧,他買了酒,他到了晚上很晚還沒有回來。

羅莎 ·李很不安,兒子問她麥克還會回來嗎,她說不知道。這段婚姻的基礎遠比上一段薄弱,她覺得麥克還愛戴西,她不知道麥克是否會離開她,再次回到流浪加酗酒的生活。

3、

深夜,麥克終於回來了。他主動對羅莎·李說:“我沒喝酒,我買了一瓶酒,但我全倒光了……我整晚在鎮上逛,兩次朝安東尼開,又掉頭回來,朝奧斯汀開,朝達拉斯開,又掉頭回來。”他告訴羅莎·李,他給戴西的是一首新歌,上星期剛剛寫的。原來這是一首寫給羅莎·李的歌。

這一刻,觀眾才和羅莎·李一起,確認了麥克對這段婚姻的認真和在意,才忽然明白麥克向羅莎·李求婚並不是走投無路之後對生活的妥協,而是他在共同的操勞中已經讀懂了羅莎·李,他們有相近的靈魂,所以麥克想重新開始生活,主動戒了酒然後求婚,所以他在狂躁的狀態下依然會抵抗酒精的誘惑,主動回來。

婚姻裡的愛情——你是命運對我《溫柔的憐憫》

戴西只是他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會忘記,但已經過去。

編劇還在影片中套了麥克和戴西的女兒蘇·安妮的故事。

安妮和男友哈利就是另一個麥克和戴西,安妮想做歌手,哈利年長不少,有音樂才華,愛喝酒,他們和麥克一樣出了車禍,但是安妮在車禍中喪生了。這既告訴觀眾麥克和戴西最後的聯繫也沒有了,也暗示著戴西以後會完全消失在麥克的生活中。

安妮最後一次見麥克的時候問他一首歌,是她兒時麥克常常哼給他聽的,麥克說自己完全不記得了,但是安妮離開後,麥克在窗前看著安妮遠去的背影,輕輕地哼起了這首歌。這是用另一種方式告訴觀眾,麥克記得過去的種種,也懷念曾經的美好,但也僅此而已,他已決定往前走了。

精巧的結構讓電影變得內容豐富和細節生動,才92分鐘的電影顯得容量巨大,餘韻無窮。

麥克的新歌受到了小鎮居民的歡迎,他們能感覺到裡面的溫暖,感受到平淡歌詞中蘊藏的深情。麥克的事業回春了。

在影片的最後,惜鏡頭如金的導演用了差不多3分鐘的時間,反覆呈現羅莎·李透過窗子看麥克和兒子在家門口玩橄欖球的畫面。他們都笑著,陽光很好,天空高遠,寧靜又安詳。鏡頭慢慢拉遠,暗示著這就是麥克以後的生活。

一直覺得,婚姻裡的愛情,才是最好的愛情。年輕時的心動其實很簡單,我們以為那是愛情,其實不過是想像力或者荷爾蒙在起作用。人們容易被戴西和麥克這樣的愛情打動,但真正深刻和珍貴的,是羅莎·李和麥克的愛情。相比傳奇,我更喜歡溫暖的平淡流年。

當你走過生活的千山萬水,身邊還有人陪伴,可以赤誠相待,互相交付,便是命運溫柔地憐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