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電商未來該如何提升和發展?

鴨丫吖啞


很高興有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個人 覺得估計人工智能的時代到來了。人就是渠道全員營銷,全民皆商,在5g時代。通過視頻體現內容銷售和場景銷售。在國區的微信時代。企業讓員工來發朋友圈兒,做公眾號來宣傳企業的品牌和形象。今天短視頻時代可以做到不只是宣傳,更是直接開櫥窗直接開店買產品。去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讓消費者確確實實得到實惠。所以說一個全民營銷全民加上的新時代來了。所以說我認為,5g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傳統的營銷模式。也許一條視頻會讓一個產品紅爆大江南北,產生巨大的利潤!也就是說視覺電商時代來了!這是我個人觀點,不知對你是否有所幫助!


一飛小哥



1999年是中國電商起步的一年,這一年,C2C模式(Customer to Customer)在中國誕生。

這一年,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C2C平臺是王俊濤的8848。3個月後是邵亦波的易趣,一個月後,後世的巨無霸阿里巴巴誕生,而它旗下的C2C網站淘寶網直到2003年才成立,比第一家晚了4年。

那一年,8848和易趣就是武當和少林,彼此都是如日中天的存在。

但隨著21世紀初互聯網第一次泡沫危機的來臨,8848從此沒落,易趣也被美國的ebay收購,成為了ebay易趣,而2003年成立的淘寶,靠著背後軟銀的資本支持,對ebay的地位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在3年的時間裡,免費的淘寶打敗了收費的ebay,後者從此退出中國,一代梟雄淘寶在C2C領域,開始稱王直至今天。


回顧歷史,我們總結,電商一路走來,經歷了下面幾種模式的演變和交替:

  1. 淘寶->C2C;

  2. 淘寶商城,天貓,京東->B2C;

  3. 餓了麼,美團->O2O;

  4. 盒馬鮮生,京東到家->P2C;

  5. 現在淘寶、拼多多等各個電商平臺又相繼推出了電商直播;

  6. 新興的直播領域,以抖音、快手為領袖,直播帶貨模式;


如果讓我來說未來電商到底會如何發展,我想,每一種模式都不會消失掉,而是相輔相成,C2C的出現,契合了國人最早的互聯網思維和消費需求,而B2C,則是這種需求和服務規範化的發展。最終,在個性化消費的時代,O2O成了B2C的一種特殊的延續,以及P2C時代,電商直播和直播帶貨的模式,讓粉絲的從眾心理和滿足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而非要說有哪種目前還沒出現的模式將來可能會繼續顛覆行業,我想可能就是AI電商+超級物流隧道了。

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貨品感受(比如在線一件換衣、在線一件試用效果體驗等),用戶通過網上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感知到產品的效果是否跟自己的預期一致,而無論多好的電商,一定要配合上最好的物流速度,馬斯克的超級隧道或者京東的超級物流隧道,我想配合上未來的AI電商,用戶的體驗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一切電商的發展,一定是為了用戶的體驗為核心的,體驗好了,電商的反饋才能更好。


加減淘客


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多維度融合全面展開

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驅動下,全球電子商務與傳統經濟進一步融合,呈現出多元化、無邊界化、服務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電子商務在壯大數字經濟、共建“一帶一路”、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創新創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跨境電商更是成為我國外貿的新增長點。

網上零售額再創新高

網購已經融入千家萬戶,2018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4.08萬億元,同比增長30.1%,再創新高。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3.13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預計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37.05萬億元.

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分佈統計

從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情況看,商品類交易為主,服務類交易增長快。2017年商品類電商交易額16.87萬億元,同比增長21.0%,比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服務類電商交易額4.96萬億元,同比增長35.1%,比上年提高13.2個百分點,延續上年快速增長的態勢。電子商務與服務類產品結合後,打通了信息傳遞的瓶頸,提升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國內外電子商務投資回暖

電商市場在經歷了2006年至2017年十年左右的野蠻成長期,2016年,全球電商行業投融資活動大幅衰減,投融資僅有796次,總金額也只有98億美元左右,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谷。2017年似乎是國內外電商市場發展最穩健的一年,儘管資本市場在電商市場的投入不再那麼狂熱,但是國內外的電商發展環境依舊波濤洶湧。而截至2017年8月22日,電商行業投融資活動達603次,總金額約為128億美元。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表現形式之一。2017年,在政府和市場共同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在引領數字經濟、促進全面開放、推動深化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創新創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快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1、引領數字經濟,壯大發展動能

拉動消費方面,2017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37.9%,比上年提升7.6個百分點。促進出口方面: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日益成為中國商品開闢海外市場的新通道,跨境網絡零售出口增速達41.3%。示範引領方面:238家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1萬億元。其中,上市及新三板掛牌公司達48家,2017年合計市值達7.5萬億元。創新發展方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電子商務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不斷催生新營銷模式和商業業態。

2、促進全面開放,拓展全球協作

跨境電商方面,進出口政策釋放利好。國務院宣佈監管過度政策延長至2018年底,商務部等14部委聯合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兩平臺、六體系”的建設經驗向全國複製推廣。國際合作方面,“絲路電商”穩步推進。2017年我國與7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推進十餘個自貿協定電子商務議題談判,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世貿組織等多邊貿易機制和區域貿易安排框架下電子商務議題磋商。

3、推動深化改革,優化規制環境

電商立法取得新進展,《電子商務法(草案)》通過全國人大二審。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取得新經驗,試點城市在優化快遞車輛管理制度、快遞末端服務創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商務大數據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覆蓋主要平臺、主要領域的電子商務統計分析和運行監測體系初步形成。電子商務示範體系持續完善,商務部對100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開展綜合評估,組織238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簽署誠信經營承諾書。

4、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精準扶貧

政府層面,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措施。2014-2017年,累計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756個,其中,國家級貧困縣499個,覆蓋率達60%。企業層面,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一畝田、時行生鮮、樂村淘、雲田等電子商務企業積極響應商務部號召,在解決部分地區雞蛋、水果“賣難”上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多家電商企業開設了“扶貧頻道”,貢獻出寶貴的流量資源,幫扶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1、多維度融合全面展開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電子商務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豐富的交易場景;線上電子商務平臺與線下傳統產業、供應鏈配套資源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協同的數字化生態;社交網絡與電子商務運營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穩定的用戶關係;電子商務還將進一步促進內外貿市場融合,加快資源要素自由流動。

2、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

數字化將全面推進零售業態創新、提升商品質量和用戶體驗,零售業競爭力逐步從經營商品向經營用戶、經營場景轉變。B2B電子商務將進一步促進工業製造及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成為推進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突破口。

3、國際合作日益密切

2018年全球電子商務將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速度,東南亞、非洲和拉美市場電子商務發展潛力較大。全球電子商務資源,如技術、數據、支付、物流等,將加速集聚共享和協同發展。


商丘城市建設


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驅動下,全球電子商務與傳統經濟進一步融合,呈現出多元化、無邊界化、服務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電子商務在壯大數字經濟、共建“一帶一路”、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創新創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跨境電商更是成為我國外貿的新增長點。

網上零售額再創新高

網購已經融入千家萬戶,2018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4.08萬億元,同比增長30.1%

,再創新高。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3.13萬億元,同比增長29.8%,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增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預計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37.05萬億元.

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分佈統計

從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情況看,商品類交易為主,服務類交易增長快。2017年商品類電商交易額16.87萬億元,同比增長21.0%,比上年提高8.7個百分點;服務類電商交易額4.96萬億元,同比增長35.1%,比上年提高13.2個百分點,延續上年快速增長的態勢。電子商務與服務類產品結合後,打通了信息傳遞的瓶頸,提升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國內外電子商務投資回暖

電商市場在經歷了2006年至2017年十年左右的野蠻成長期,2016年,全球電商行業投融資活動大幅衰減,投融資僅有796次,總金額也只有98億美元左右,是2013年以來的最低谷。2017年似乎是國內外電商市場發展最穩健的一年,儘管資本市場在電商市場的投入不再那麼狂熱,但是國內外的電商發展環境依舊波濤洶湧。而截至2017年8月22日,電商行業投融資活動達603次,總金額約為128億美元。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表現形式之一。2017年,在政府和市場共同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在引領數字經濟、促進全面開放、推動深化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創新創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加快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1、引領數字經濟,壯大發展動能

拉動消費方面,2017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37.9%,比上年提升7.6個百分點。促進出口方面: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日益成為中國商品開闢海外市場的新通道,跨境網絡零售出口增速達41.3%。示範引領方面:238家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1萬億元。其中,上市及新三板掛牌公司達48家,2017年合計市值達7.5萬億元。創新發展方面: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電子商務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不斷催生新營銷模式和商業業態。

2、促進全面開放,拓展全球協作

跨境電商方面,進出口政策釋放利好。國務院宣佈監管過度政策延長至2018年底,商務部等14部委聯合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兩平臺、六體系”的建設經驗向全國複製推廣。國際合作方面,“絲路電商”穩步推進。2017年我國與7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推進十餘個自貿協定電子商務議題談判,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世貿組織等多邊貿易機制和區域貿易安排框架下電子商務議題磋商。

3、推動深化改革,優化規制環境

電商立法取得新進展,《電子商務法(草案)》通過全國人大二審。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取得新經驗,試點城市在優化快遞車輛管理制度、快遞末端服務創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商務大數據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覆蓋主要平臺、主要領域的電子商務統計分析和運行監測體系初步形成。電子商務示範體系持續完善,商務部對100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開展綜合評估,組織238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簽署誠信經營承諾書。

4、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精準扶貧

政府層面,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措施。2014-2017年,累計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756個,其中,國家級貧困縣499個,覆蓋率達60%。企業層面,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一畝田、時行生鮮、樂村淘、雲田等電子商務企業積極響應商務部號召,在解決部分地區雞蛋、水果“賣難”上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多家電商企業開設了“扶貧頻道”,貢獻出寶貴的流量資源,幫扶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1、多維度融合全面展開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電子商務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豐富的交易場景;線上電子商務平臺與線下傳統產業、供應鏈配套資源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協同的數字化生態;社交網絡與電子商務運營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穩定的用戶關係;電子商務還將進一步促進內外貿市場融合,加快資源要素自由流動。

2、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

數字化將全面推進零售業態創新、提升商品質量和用戶體驗,零售業競爭力逐步從經營商品向經營用戶、經營場景轉變。B2B電子商務將進一步促進工業製造及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成為推進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突破口。

3、國際合作日益密切

2018年全球電子商務將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速度,東南亞、非洲和拉美市場電子商務發展潛力較大。全球電子商務資源,如技術、數據、支付、物流等,將加速集聚共享和協同發展。


天生的贏家


大問題事情看小一點就好做,做複雜的事情看透了簡單化就好做。

你們縣城當年引進電商的時候,我去聽了兩節課,聽完以後總結,有類似於快遞物流方面的東西,也有類似於網上賣東西,這兩個綜合在一起就是電商。

那為什麼電商現在發展這麼遲緩?腳步這麼慢呢?中國人的思維傳統只是加強團隊精神,怎麼把貨賣出去?眼光不看長一點,遠一點,細化一下這個東西,細化一些市場前景。

剛開始手機還沒有這麼強大的功能,也沒有這麼多的賣貨渠道,大夥的知識面,信息面都比較狹窄一些。而隨著我們手機的智能化功能強大,很多人做起了手機網上生意,什麼都可以做,關鍵是?今天你出門沒帶電腦可以!沒帶錢也行,但沒帶手機絕對不行。

在手機上操作各種平臺賣貨,廣告服裝,汽車物流都在上面,可以進行操作。就拿現在看視頻的你來說,抖音可以買貨,西瓜是可以買貨,頭條可以買貨,快手也可以買貨,微商,淘寶等等這些!不言而喻,所以方便的就是從手機入手,手機端簡潔方便。

各大APP端都從手機端入口,在娛樂的同時把貨都賣掉了,如果真正想去淘一點東西,西瓜視頻不說,拼多多購物夠全了吧?(而且它的價格比較親民一些)。淘寶也是一個很大的端口,京東等平臺。而你的電商又能排到第幾名?你想想應該怎麼提升?

現在不像以前的思維方式了,你的思路要跟得上年輕人的思想節奏,在娛樂中消費,在看視頻中把貨就賣出去了,這是一種娛樂性,提倡賣貨的時代,你沒有感覺到,為什麼現在都吸引粉絲?一個人一部手機,月收幾萬十幾萬,怎麼來的?電商一個銷售員一個月能收多少錢?現在一部手機,一個人單打獨奏,是隨地賣貨,開直播做生意?而電商使大家一起做,有一點吃大鍋飯的感覺

思路要清楚,思想要長遠,還是公社舊社會的思想怎麼跟得上?現在飛馳的經濟列車速度呢?建議進下面,簡單化,從手機端入口。要提高效率,必須有一個引人注注意的,話題節目娛樂性在前面引導"開路"。現在不流行實體店買貨,還是網上娛樂的同時買貨?為什麼很多舊的事物都比新的產物而推倒?

如果銀行不努力,就會被支付寶推倒!如果郵政不努力,就會被各大快遞公司推到!這說明舊的思維方式,鐵飯碗慢慢的已經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了。而需要一種更為人性化的工作方案,

那就是多勞多得,底薪加提成。工廠的東西銷不出去,老闆不會給你開工資,電商的業績上不去,遲早會走向衰退!。一轉換思路,不要坐等客戶上門來買貨。二還是要用娛樂的形式吸粉,在電商辦過來坐一坐,轉一轉,樂一樂,領點紅包或者是其它的什麼方式能在電商裡玩的同時消費?第三,電商辦需手機端入開口,方便親民化一些!就說這吧,你上個人意見如有喜歡,請關注我!


妙手歸財


電商平臺正向著更加智慧、靈活、開放的方向邁進

當線上消費遇到增長“瓶頸”,如何挖掘新動能?新零售與新制造相互交織,將為電商帶來怎樣機遇?

從單一賣產品到集合製造、內容電商;從傳統配送到智慧物流、全場景零售,圍繞消費形態、供應鏈產業鏈聯動,蘇寧進行了探索與創新。從蘇寧轉型可以看出,電商平臺正向著更加智慧、靈活、開放的方向邁進。

1、反向定製:瞄準消費升級推動優質製造

一枚小夜燈,讓東莞麗聲看到了內銷市場的機遇和數據的“魔力”。

此前,麗聲與蘇寧極物合作,通過平臺大數據反饋調整燈光、外形等設計,共同研發“一捏即亮”專利,並藉助品牌和渠道推廣市場,產品上市8個月即售出3萬臺。也是從這枚小夜燈開始,麗聲改變佈局,從傳統加工外貿轉而開拓國內市場。

瞄準消費升級,用市場“倒逼”製造,以渠道“賦能”工廠。今天,反向定製的C2M模式在電商平臺盛行開來。

為服裝生產線加裝傳感器,打通工廠產銷數據,對消費者評價進行深度學習……蘇寧嘗試將渠道、數據、流量向諸多製造商開放。其中,廣東一家內衣製造工廠因產銷協同、柔性供應,銷售額提升20%。

“只有數據服務,才能實現產業共贏。”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韓永生認為,將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打通,推動供應鏈更快速地響應需求將是電商未來的方向。

2、內容電商:打開社交消費新市場

短視頻與電商的融合也引領了新的消費方向。社交“種草”“短視頻+商品”成為當下最引人關注的內容電商模式。當前,眾多電商平臺都在佈局內容電商、社交電商,以期抓住短視頻“風口”。

關注“網紅”爆款,實現成單轉化;打通快手小店,將內容社交觸達下沉市場;通過平臺社區聯動將線下流量帶到線上……蘇寧不斷嘗試推進平臺內容化,打造內容供應鏈和產品供應鏈。

視頻是最通用的內容載體,可視化的商業鏈接將是趨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達到1.14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6.77%。

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突破3000萬人,達到了3032萬人,增長速度達到50.2%,社交電商行業的參與者已經覆蓋了社交網絡的每一個領域。

2014-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2014-2018年我國社交電商從業人員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包括社交、內容等方面的用戶多樣化需求讓我們看到新的增長空間。”蘇寧有關負責人說,蘇寧不僅要圍繞內容做零售,更要將知識、內容、健康等納入泛商品的零售體系中去,挖掘新潛力。

3、全場景零售:智慧物流帶動零售升級

物流決定著服務的體驗和電商的品質。佈局智慧物流,實現商品配置和服務效率提升是諸多電商平臺發力的主要方向。

從末端配送網絡搭建到入局“即時配”,從構建社區“1小時服務圈”到鄉鎮網絡覆蓋全國98.8%地區,通過搭載科技和效率驅動,蘇寧不斷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平臺,並從自建走向共享,將與合作伙伴共建商業共享的全場景基礎設施平臺。

消費升級同樣帶動物流改造,冷鏈配送就是其中之一。蘇寧物流執行總裁姚凱說,蘇寧冷鏈將成為智慧零售全場景服務的核心支點。目前正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個城市建設和籌備建設冷鏈倉,預計到2022年實現100萬平方米冷鏈倉儲的建設。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全民要健康


未來電商的業態必然會朝著場景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的大方向發展。這是因為商業本質上是人類重新配置資源的市場手段,商業活動本質上是為人的需求服務的,而人的需求是個性化的。

在大工業時代,由於資源配置效率的問題,很長時間內商業忽視了個性化需求轉而先行滿足整體需求,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力的提高,尤其是信息技術帶來的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商業也必然迴歸本質開始關注人的個性化需求,憧憬中的“按需設計+定量生產+零週轉+零庫存+零資金”的運營模式正在探索中逐步變為現實。

展望不久的將來,網絡、設備、平臺、支付、物流、數據、雲計算等基礎服務將日益完善且愈加開放,創業者可以利用發達的網絡基礎設施完成整套電商服務系統的建設,同時時間和資源成本都會降到極低,巨頭通過提供平臺和基礎設施服務體現自身價值,端到端是去中心化、智能化和垂直的。互聯網與商業活動的結合更加緊密。在消費領域,用戶不再關注商品是否豐富,價格是否便宜,正品行貨和高性價比已經成為行業標配;由於分佈式庫存以及智慧物流,基本可以做到下單後當日必達,用戶不會再追求更快的配送速度,用戶對物流的敏感度開始逐漸趨於平緩;用戶不再圍繞某一個購物平臺形成只有一箇中心的購物網絡,而是圍繞內容或主題形成個性化的購物個體或購物社區。在產業領域,互聯網技術與產業融合的趨勢進一步突顯,新技術的應用將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主要驅動力,包括通過信息技術建立更加細化的商業分析模型,提升產業鏈效率,實現產業供應鏈從工業模式向互聯網模式的轉變並徹底扁平化。

正如凱文凱利在《失控》中所述:“最深刻的技術是那些看不見的技術,它們將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直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依託於互聯網技術的電子商務也會如那些業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技術變革一般,變得悄然無聲卻又無處不在。

Q


全程搞笑


純電商會越來越艱難,純線下零售會越來越艱難,零售線上線下互補,必須結合起來。為什麼美國電商沒有發展起來,不是美國不支持電商,而是美國原來的傳統零售做得非常完善,他們懂得服務體系的建設,他們懂得去服務好客戶。未來的零售不是要學會怎麼賣,而是學會如何去服務。新零售將會在未來十年以內鋪天蓋地的對城市商務區、商業區進行全面的整改,全面的進行革新,各位如果你手頭上有現有的零售體系,請注意必須加互聯網,如果你現在的純互聯網公司,必須加實體,而且這些實體不是純粹你在公司內部去簡單的併購合併報表,而是真正思考通過技術、通過創新來改變自己。


情感小潮句


打鐵還需自身硬,品質起不來,再好的平臺和營銷手段最終都將曇花一現。

什麼大數據,什麼場景在線,什麼營銷策劃,什麼個性化差異。一切的一切都是以質量為前提,其他的輔以技術手段,大數據蒐集個人喜好,應用場景留住客戶,完美的文案推銷,定製個性化服務提升滿意度。

產品品質作為企業的重中之重,產品定位,產品品控,產品更迭,更是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心血,否則面臨的將是“風雨欲來山滿樓”。


三哥會旋轉


Hello,我還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電商只是一個渠道,而且是一個新興的渠道。可能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將是一個主力渠道。所以現在起步一點也不晚。

至於標題上說的如何升級發展下面我就給大家捋一捋,據我所瞭解的到現在純屬一竅不通不好意思😂,如果我能瞭解的到未來如何升級發展的話,本人早就轉身做電商去,早就升級,早就發展去了,謝謝你請允許我這個電商小白在這裡亂說一番。

當然了,時代進步,科技進步,電商可是不錯的發展的一個道路,值得大家去嘗試,摸索,我相信大家對電商已經有所認知,希望電商們能在未來的日子,不斷的創新,不斷的進步,這才是厲害我的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