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1933年1月22日,身在南京的少將以上的軍人接到蔣介石的命令,身著戎裝到浦口車站恭候一位老人蒞臨,而蔣介石本人則在下關碼頭恭候。當這位老人出現時,蔣介石趨前敬禮,攙扶下船。晚上盛宴招待這位老者,南京的文武要員全部出席作陪。

這位垂垂老者,就是清末民初時期叱吒風雲的段祺瑞。段祺瑞是北洋軍閥的皖系首領,也是魯迅先生《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批判的對象,所以,在很多國人眼中,段祺瑞變成了落後軍閥、反動勢力的代表人物。段祺瑞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嗎?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魯迅先生所寫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背景正是1925年發生的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當時身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的段祺瑞,聞訊後立即趕到血案現場,長跪不起,為死者超度。不久,無法釋懷的心情加上被世人誤解的鬱悶,段祺瑞主動下野,遠離紛繁多變的政治漩渦,就在家裡吃齋唸佛,下棋寫字。

實際上在諸多北洋軍閥中,段祺瑞特立獨行,以"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自居,人稱"六不總理"。吃齋唸佛,一生不曾置辦過房產。在物慾橫流、無官不貪的民國時期,他算得上官場中的異類,是當時官場中人的道德楷模。但是光憑這點是沒法讓蔣委員長畢恭畢敬的,段祺瑞真正令人尊敬的還是他"北洋三傑"的名號,以及"三造共和"的豐功偉績。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北洋三傑

"北洋三傑",在袁世凱任山東巡撫期間,德國駐膠州總督看到袁世凱所練新軍確比舊軍操練精嫻,讚揚主持操練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為"北洋三傑"。王士珍是"北洋之龍",段祺瑞是"北洋之虎",馮國璋是"北洋之犬"。還有一個小故事,馮國璋的曾孫是現在家喻戶曉的小品演員——馮鞏。

一造共和——力主共和,擁兵逼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廷震動。10月15日,清廷軍機大臣蔭昌率領北洋軍直奔武漢。但是實際上北洋軍並不聽蔭昌的指揮,真正的兵權掌握在此時賦閒在家的袁世凱手中,清廷無奈,只得重新啟用袁世凱以應對武昌起義。

袁世凱當即令馮國璋統領前線作戰,段祺瑞負責後方治安。

馮國璋南下時,袁世凱密令其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但是馮國璋為了搶頭功,在11月1日攻佔漢陽、21日攻佔漢口後,繼續下令猛攻武昌。袁世凱擔心馮國璋擅自大舉進攻武昌,破壞他"以武力鎮壓革命軍,以革命軍逼迫清廷",迫使雙方都向他交權的"一石二鳥"的大計,於是急電段祺瑞接任前線總指揮。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武昌起義

段祺瑞到任後,首先將司令部從漢口退駐到孝感。1911年12月中旬,表面上,袁世凱與革命黨人在上海英租界進行著"南北和談"。實際上是段祺瑞派親信廖宇春與黃興的代表顧忠琛達成了秘密協議:1.確定共和政體;2.優待清皇室;3.率先推翻清廷者為大總統;4.南北滿漢軍出力將士各享其應得之優待,不負戰時害敵之責;5.組織臨時議會,恢復各地秩序。

黃興,辛亥革命時期的先驅和領袖。孫中山和黃興領導的革命大業,又稱孫黃革命。黃興是孫中山前期最重要的助手,國民黨二號人物。兩人精誠合作,一文一武,駕馭著中國革命的航向。黃興有一句名言,大丈夫當不為情死,不為病死,當乎殺國仇以死。但歷史好像總是喜歡開玩笑,它給黃興扣上了“無役不敗”的帽子,事實好象也確實是這個樣子: 在同盟會旨在推翻滿清的若干次起義中,黃興都充當了起義的前敵總指揮和急先鋒,遺憾的是這些行動都無一例外地以失敗告終。

1916年10月31日,黃興病逝。孫中山聞訊後悲痛欲絕,第二天即發函海內外哀告黃興逝世的消息。過去訃告多由死者親屬發佈,而黃興逝世的訃告則由孫中山單獨署名發佈 。章太炎輓聯或許最好的概括了黃興的一生:“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黃興

但是孫中山的意外回國使原本的協議成了一紙空文。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告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在湖北的段祺瑞聽聞後大怒道:"革命黨背信棄義,真是豈有此理!"立即下令北洋軍炮轟武昌城,城中革命軍心膽俱裂。但是段祺瑞此時卻沒有下令攻城,卻以北洋軍前線統帥的名義,電告清廷內閣:"共和思想已深入將士之心,將領頗有不可遏之勢。壓制則立即暴動,敷衍亦必全潰。"段祺瑞向清廷發出了要求共和的強烈信號。

1月26日,段祺瑞聯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將領,致電清廷內閣、陸軍部,一直要求"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清廷如不速斷,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2月5日,段祺瑞再率前線全體將領致電清廷:"共和國體,原以致君於堯舜,救民於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擾,以致恩旨不頒,萬民受困","瑞等不忍宇內由此敗類也,將率全體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並將司令部從孝感回遷至保定。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段祺瑞

段祺瑞的通電實質上是以武力為威懾的最後通牒。隆裕太后接電後,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在12年2月12日發佈諭旨,宣佈清帝退位。袁世凱和段祺瑞對於力主共和有沒有私下交流不得而知,但是兩個人在推翻清廷,建立共和政體上確實有默契。袁世凱大功告成,如願當上民國大總統,段祺瑞功不可沒。

二造共和——立場堅定,反對稱帝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北洋三傑"中的王士珍和馮國璋都遠離了中央,只有與袁世凱默契十足的段祺瑞留在了北京。但是,隨著袁世凱稱帝想法的逐漸清晰,力主共和的段祺瑞與袁世凱的矛盾也漸漸不可調和。加上段祺瑞還得罪了一心想當皇太子的袁克定,很快段祺瑞也在北京待不住了。

為了推進袁世凱的稱帝進度,袁克定試圖動員段祺瑞聯絡北洋將領,通電全國,擁護袁世凱稱帝。誰料段祺瑞聽後勃然大怒,說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袁大總統早就說過不當皇帝了,你們還敢胡鬧!"被段祺瑞懟回來後,袁克定火冒三丈,開始在自己父親面前吹耳旁風,挑撥他和段祺瑞之間的關係。並且重新請王士珍出山,擔任統率辦事處坐辦,架空段祺瑞。

袁世凱稱帝在即,有人勸段祺瑞,哪怕違心地表示一下"勸進",也可以改善他與袁世凱的關係,否則他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而段祺瑞則公開宣稱:"當年我領銜通電主張共和、取消帝制,如今卻要我領銜通電取消共和、擁項城稱帝,這種出爾反爾的事我是絕對不會幹的!"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袁世凱稱帝

袁世凱稱帝后,全國局勢急轉直下,蔡鍔領銜的護國軍節節勝利,各省紛紛宣佈獨立,自己一手培養的將領臨陣倒戈。面對如此混亂的局面,袁世凱企圖讓段祺瑞出山穩定局勢,為此還給他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段祺瑞在看完信後,如約而至,袁世凱充滿歉意地說:"芝泉,你能來真是太好了,都怪我當初不聽你的勸阻,鬧到今天這個局面。現在還是請你出山,再幫我一次。"見到病榻上的袁世凱,段祺瑞回答:"若取消帝制,我願全力相助。"

段祺瑞曾對自己的侄子透露,袁世凱稱帝前,他曾五次勸阻,結果三次被拒絕,兩次吃了閉門羹。他勸阻袁世凱稱帝,說此事關係國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萬不能做。而袁氏稱帝后,他未公開聲討,則是出於他受袁世凱幾十年的知遇之恩。所以,論公,段祺瑞寧死不參與"勸進";論私,只能從此隱退,絕不多發一言。

袁世凱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宣佈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年號,復任大總統,任命段祺瑞為參謀總長,徐世昌為國務總理,黎元洪為副總統,責成三人穩定局面。然而,此時的袁世凱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威望,南方的革命黨人堅決要求其下野,否則和談無望。袁世凱眼看無法控制局面,三人中的其餘兩人要麼貌合神離,要麼影響力太小,只有段祺瑞,既在北洋軍中有威望,與蔡鍔等人的關係也很深厚。進可以講和,退可以武力討伐,於是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

此時,全國各地要求袁世凱下野的呼聲,就跟此前勸進的呼聲一樣強烈。袁世凱氣急敗壞,打算付諸武力,但是段祺瑞堅決主張和談。他說:"既然總統堅持用兵,那就另請高明吧!"袁世凱想武力討伐,卻又力不從心,只能聽從段祺瑞的建議。結果和談還沒開始,袁世凱就因為親信背叛,憂憤成疾,一命嗚呼了。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此時能夠左右民國政局的實力人物就只有段祺瑞了。他既是北洋軍元老,也是現任民國總理、陸軍總長、參謀總長,還是反對"復辟帝制"的急先鋒,可謂"德高望重"。要說段祺瑞一點都不想當大總統,我不信。但是無論是北洋系還是革命黨誰出任大總統,恐怕就要上演中國版的"南北戰爭"了,基於這種考慮,段祺瑞最終推舉了既不是北洋系又不是革命黨的副總統——黎元洪擔任總統。1916年6月7日,黎元洪正式就任民國大總統,恢復國會和《臨時約法》,段祺瑞再一次保護住"共和"這一剛剛發芽的種子。

三造共和——蹣跚實踐,共和不易

黎元洪就任大總統之後,因為手裡沒有兵權,在憑槍桿子說話的北洋軍閥時代中,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與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也只能以失敗收場,雖然位至大總統,卻始終是個政治配角。

但是1917年5月23日,黎元洪一改往日唯唯諾諾的柔弱作風,挺起了腰桿子。抓住段祺瑞與日本秘密簽訂軍事借款的由頭,果斷下令免除了段祺瑞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的職務。

是什麼讓黎元洪突然有了底氣,敢於撤了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與陸軍總長職務呢?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黎元洪

原來,黎元洪的背後有了一位北洋軍的實力派給他撐腰,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辮子大帥"——張勳。當時民國已經第六個年頭了,張勳卻依然統領著58個營,共計兩萬多名辮子軍將士。張勳看到黎元洪屢受段祺瑞的欺壓,便主動向他伸出橄欖枝,借進京"調停"之名,行復闢帝制之實。

1917年6月30日晚,張勳潛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當夜,辮子軍佔領了交通要道以及媒介通訊部門。7月1日凌晨,在康有為、王士珍等保皇派的簇擁下,溥儀宣佈恢復帝制。張勳自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黎元洪做夢也沒有想到搬來的救星居然是災星,他急忙簽署了由副總統馮國璋代理大總統職務的手諭以示罪己,並且重新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令他調遣軍隊討伐張勳。

段祺瑞未雨綢繆,駐紮天津的北洋軍嫡系部隊早已枕戈待旦。此時,他立即組成"討逆軍",並自任總司令,於天津馬廠誓師,公佈張勳八大罪狀,帶兵5萬人進京,討伐張勳。

7月12日,討逆軍攻入北京,"辮子軍"一觸即潰,張勳倉皇逃入荷蘭使館。重做皇帝沒幾天的溥儀,得知復辟失敗嚇得放聲大哭,急忙頒佈了退位詔書,歷時12天的復辟鬧劇就這樣結束了。段祺瑞趕走張勳後,恢復共和政府,以"三造共和"元勳的身份重掌政權。

三造共和,居功至偉,這個被魯迅指著鼻子罵的軍閥讓人恨不起來

段祺瑞

清末民初,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動盪的時期,上層統治階級人物思想逐步分化。作為北洋軍閥集團中地位僅次於袁世凱的重要人物,段祺瑞並沒有侷限於老舊軍閥的思想,而是為了中國走向共和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曾經四次發電逼迫清帝退位,三番五次奉勸袁世凱放棄稱帝打算,後來又武力討伐張勳,可謂一生都在用實際行動倡導共和,這一點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