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所寫即所思,不要忽視寫作的力量

所寫即所思,不要忽視寫作的力量

原文來自Medium,作者Steven Sinofsky

原文鏈接:https://medium.learningbyshipping.com/writing-is-thinking-an-annotated-twitter-thread-2a75fe07fade

我第一次聽說“寫作就是思考”這個表達是從彼得·佩思那裡。他是辦公軟件Word團隊的副總裁,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比如“面對辦公軟件WordPerfect,最有競爭力的是Excel”。

大大小小的公司,不論是初創企業還是行業巨頭,都對寫作表現出牴觸情緒,甚至認為寫作有損效率。對此我難以置信。他們說,把東西寫下來會使本應隨時改變的決定或計劃變得僵化、不靈活。

但我認為效率來自計劃,沒有計劃,企業開展活動時就像粒子一樣,做無規則的布朗運動。不把東西寫下來,計劃就不可能形成,尤其是共同的規劃。

我特別喜歡Amazon在2018年寫給股東的信件,原因有二:我還沒學會倒立,而且這份信件展現了寫作的巨大價值。(文末有選段截圖)

需要注意到的一點是,Amazon目前在這方面風生水起。這表明,Amazon內部的每一個過程或方法都得到了披露,而且推動了公司內部和外部的成功。這種做法實際上風險很大。

所有的過程,無論多麼有創新性、積極,甚至有可能直接帶來成功,都會自然發展。尤其是隨著企業發展成熟,這個過程往往不再作為企業的工具發揮作用,而是本身成為了發展的結果。這個過程總是一團糟。

例如,人們很可能把製作出六頁的備忘錄當作自己的“目標”,管理者也很可能同時根據備忘錄和結果來評估員工。當然,成功的人大多都會製作備忘錄。實際上,每個過程的問題都是出於不會寫作。

第二,排版也會影響寫作過程。一些人在後續推文中指出,當備忘錄少於六頁時,其可讀性會降低。這時,字號比五號字還小,邊距為0.25釐米,沒有人會浪費紙張空間去插入要點、圖表或圖片。這種排版約束了創造力,會帶來副作用,看看Twitter和網絡流行語就知道了,比如“awsl,文字空間不夠,dbq”。

我特別喜歡辦公軟件PowerPoint,喜愛程度不亞於倒立。但有一個問題是,大多數PPT都是在重要會議前的幾個小時創建的。如果以備選方案的深度、副作用、成本以及基本原理等為標準來評估一個戰略,那麼大多數PPT顯然都不符合標準。PPT需要表達要點和戰術,而且要使人傾聽並信服,這才是最重要的。

用PPT來交流戰略的最大挑戰是: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個體,都用PPT要點、單獨的圖片或幻燈片標題來表達觀點,但每個人的表達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如果想深究這一過程,你可以找一個類似於大型組織變革的消息發佈會看看,高級管理層一定會使用一些無關痛癢的PPT。想想傳話遊戲就知道,用PPT來傳達信息有多差勁。或者也可以進行另一個測試:只給新員工PPT來培訓,看看他們需要幾周才能跟上進度?

寫下戰略選擇最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建立企業歷史,這裡指的是一兩年的歷史,而不是幾十年。做決定的原因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公司和人一樣,在沒有前車之鑑時,日後會重蹈覆轍。

如果你坐下來,為面臨的困境寫計劃,你可能覺得胸有成竹。你可能會寫產品、代碼、定位、定價等等,幾乎是任何東西。你也許能夠製作出絕佳的末頁幻燈片,甚至可以用精闢的語言來形容計劃結果,比如“更高、更快、更強”、“兩害相權取其輕”和“紮根再發展”。但你沒有表明為什麼這個計劃會奏效。而且,根據以往經驗,為什麼你覺得你有能力解決問題?

另外,在面對受眾之前,把交流內容寫下來,這樣你可以在發佈內容前諮詢這些受眾的代表。比如,市場營銷團隊怎麼看?銷售人員能夠銷售嗎?不管你以前是否考慮過這些角度,別忘了,受眾都會有相應的反應。這不是“買進”或“提示”,而是去諮詢決策的真正利益相關者。

從產品的執行(或決策、市場進入等)開始,往往實際與計劃的分歧就開始了。如果說計劃是一個PPT或一次演講,那麼分歧就是瞬間、迅速的。有了詳細的計劃,再加上人們每天都在做的各種“微決策”,就有了計劃的背景,包括決策背後的框架、原理、邏輯,這樣組織更有可能做出前後一致的權衡決策。

創始人可能會在外部花太多時間,比如寫風險投資、融資、建立初創企業心路歷程等材料。但是,就內部運作進行寫作,可以幫助公司更有效地擴大規模。不過客觀來說,會寫這些對外話題的創始人可能也更傾向於創作內部內容。

對於一個項目來說,比起用PPT按數字排列出5個優先級要點來說,書面計劃更有效。因為PPT太過簡潔,受眾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質疑,阻礙計劃的進行。

目前為止,對寫作的最大阻礙是寫作需要時間,即使是最好的作家也很難應對這一問題。毫無疑問,我們需要折衷方案。人們在Twitter上發佈了Amazon六頁的備忘錄,但這六頁是花了幾個月時間才寫出來的,我覺得這樣很瘋狂,不禁想問:目標到底是寫出六頁備忘錄還是應該要完成的工作?

寫作尤其不適合最小化可行產品(MVP)。如果你需要做決定,但是能夠別人談論的內容有限,那在你完成備忘錄之前,只有少數人有能力或願意就此建言獻策。

我在Microsoft寫的最重要的備忘錄有15-20頁。有幾個人會仔細檢查這些內容,但我需要更多人來讀,真正深入瞭解備忘錄的所有內容,給我提供幫助。但事實上,這只是奢望罷了,大家閱讀時只是一掠而過。

這意味著我必須真正負起責任,花時間做好這件事。但我相信投資回報率(ROI)的作用,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我相信,要想執行速度快,就一定要有計劃。如果你想在6到12個月內,以超過3到4個人的團隊規模,不斷迭代,高效、富有激情地執行任務,沒有計劃是不可能做到的。若沒有計劃,當團隊超過三四個人時,不僅成員會各行其是,而且團隊不可能穩步達到目標,大小團隊皆如此。

如果人們遠程工作,或語言不通,或兩者兼而有之,那麼寫作大有裨益。當然,對某些人來說,寫作難於上青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寫作的功能,而非形式。尤其是作為管理者,不要害怕幫助員工完成寫作的“入門”教程。

我對PPT最大的不滿是,有人會快速完成一份幻燈片,想以此“主導一個會議”或“領導一個戰略”。對我來說,這就像是試圖通過霸佔白板、搶走話筒來管理會議。PPT不是計劃,哪怕PPT敘述的故事線是有效的,也不應該用對待計劃的態度對待PPT。

你是否在創造一種寫作文化?或者用更有意義的方式說,寫作是你們公司(團隊)的核心價值嗎?希望如此,因為這點至關重要,團隊會因此受益無窮。

寫作是有風險的,但哪種文化不鼓勵冒險精神呢?如果你想保持可持續發展,通過寫作分享想法會是最容易承擔的風險。

在公司中,停止寫作的第一批人往往是那些工齡最長的員工或高管。寫作對每個人都很重要,高管也需要親自下筆,不要讓別人幫你填寫那些提綱上的細節。如果你是國家元首,每天都要發表演講,每句話都很重要,那麼你可以讓別人代筆。但商業寫作不行,公司多大都不行。

寫作需要練習。只有寫得更多,才能讓寫作如行雲流水,下筆如有神。

所以,現在就開始吧。

附:Twitter帖子原文

1.“寫作就是思考”是我在“如何在公司工作”中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深入研究這一點是很有意思的,因為我經常會遇到很多挫折,這些挫折尤其來自初創公司和/或專注於效率的公司。

寫作非常難。寫比說要花更多的時間,寫一頁文字也比一張幻燈片耗時更久。讓我們看一個例子,來自傑夫·貝佐斯的年度信件中關於倒立的一段。

所寫即所思,不要忽視寫作的力量

我用了大約5分鐘製作了一張幻燈片,模擬了在開會前我腦海中出現的相關情景(注:我會練出一個完美的倒立)。以下通常是你會在有關此主題的團隊會議中看到的。

所寫即所思,不要忽視寫作的力量

我們可以看到PPT上遺失了多少內容。想象一下,如果團隊僅靠此幻燈片想要學習經驗教訓,或者重複發表此幻燈片演說(管理就是重複),或者那些只能拿到這張幻燈片、不瞭解相關背景的團隊新成員或新的合作伙伴,他們能學到多少?

不把內容詳盡寫下會造成兩個負面影響。第一,所有的細節都會永遠消失,企業歷史中找不到任何關於做事原因或方式的記錄。第二,人們可以編造細節來擴充要點。(高標準)之前是什麼?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

寫作強迫作者思考,仔細考慮分享經驗教訓所需的所有細節和步驟,避免了在商業中經常發生的“我就是知道”或“這事兒我見過”,還能鼓勵團隊和其他崗位上的員工共同思考。

當今,專業知識不斷細分,分支越精細,知道的人就越少,從而使執行處於不斷“分化”角色的狀態。寫作促使一個專家團隊分享目標的細節——目標是什麼、為什麼、其他考慮因素有哪些、歷史、背景等。

效率並不會妨礙或阻礙寫作。只是效率驅動了一種“事不宜遲”的觀點。如果認為效率有優先權,那麼花時間寫500-5,000個單詞會讓人感覺“慢”。寫作實際上是一種瀑布式的線性方法(寫作、分享、編輯、寫作……)。

但這種邏輯忽視了一點:

寫作和分享思想的過程本身就是說明和協作的過程。當你前期花時間寫作時,執行速度實際上會加快。

寫作更具包容性。它更容易作出貢獻,不會獎勵那些惡霸和胡說八道的人,但會引發思考。對於那些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來說,寫作往往比說話容易,但有時也很難。要給他們提供背景幫助,不要批評其寫作形式

所以,請動筆吧。寫作就是思考。

注:正如貝佐斯所說,寫作吧,你不必非要妙筆生花。

再注:的確,僅僅因為你寫作並不意味著你寫出來的東西是有效的。的確,不寫下來的話,計劃也未必會失敗。商業是一門社會科學,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還注: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我知道所有有關PowerPoint的笑話(也瞭解其真正的研究)。也完全不牴觸格式化。

四注:為什麼人們不動筆呢?事實證明,寫作真的很難。這些細節、事實、假設可能都是攔路虎。所以寫作就是文化,每個人都會在寫作上冒險。所以作為一個團隊,請不要把寫作當成武器,不要用寫那些無效的想法。

所寫即所思,不要忽視寫作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