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丁彥皓(可信財商):面對天災更要回歸常識

面對天災更要回歸常識

此輪武漢肺炎事件對我幾乎沒任何影響,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衝擊的唯一原因是我對我們這個社會和政府有足夠的信心,另外,我經歷過2003年非典事件的衝擊與熟知人類歷史上的重大傳染性疾病運行的基本邏輯,所以內心比較坦然。本來我就沒打算對此輪武漢肺炎發表任何觀點,首先主要是這不是我的專業,瞎說,必然會貽笑大方,其次,杜絕瞎說給社會添亂,相信政府與醫務人員的專業度以及相信社會對該次危機的理解力與包容度。最後,最近將主要的精力投入焦炭期貨投資邏輯的研究,沒時間過度關注武漢肺炎事件。

在面對重大社會事件衝擊時,我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在歷史上找到清晰的相同案例,也大概瞭解如何應對以及最差的結局。另外,知識到一定程度對生死也就沒那麼恐慌,有時候還真得“順天意、盡人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還好的時候做好最差的準備,人生在很多時候是失控的,很多時候還真要把命運交給政府、社會與上帝。記得2003年非典時,我正在準備高考,那段時間我超級緊張,首先太年輕,沒經歷過重大社會危機,有點失態,其次是高考的關鍵期,如果當時哪怕是個感冒,都很有可能被隔離,影響考試,最後,當時媒體也不發達,更多的消息來源於周邊人之間的以訛傳訛,難免誤解,所以,相對比較緊張。

後來認真讀了十幾年歷史,“目睹”了人類歷史上的無數次重大社會危機,有天災,也有人禍,人禍可以適度反擊,也可以發發牢騷,但是,天災除了將命運基於社會、政府和專業人員外,就剩坦然和祈禱了,除此之外真沒轍。一個良好的社會必然首先是政府要有所作為,其次,政府要與社會建立足夠的互信,最後,在重大危機衝擊時必然相關群體要付出。從中國歷史和國際社會來對比,我們當前這個政府的執行力和社會的包容度應該處於歷史與國際的一流地位,這毋庸置疑。

嚴格意義來講,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3700多年,尤其是中國人自古就是喜歡讀書和做記錄,另外,春秋戰國時期,還好魯國的歷史文獻記載沒被完全破壞,這讓我們能夠大體的瞭解到曾經的中國。相對大和民族和盎格魯撒克遜民族而言,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人禍要遠多於天災,衝擊力依然如此,王朝更替、軍閥混戰、外族入侵後的肆意慘殺,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了無窮的災難,這是我們的民族不幸。但是中華民族自古應對天災的免疫力就強於他族,在天災面前通常都能夠上下一體,多難興邦,這卻是我們整個民族的萬幸。

其實,在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受病*/毒侵害的損傷度遠不及歐洲,幾千年來,黑死病與霍亂甚至讓歐洲人數減半,以致於在天主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等教義中對病*/毒侵害人類有清晰的宗教神話記載,也曾經演化出無窮的神話故事。

其實,天災是人類演化過程中所必然面臨的一種困境,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類本來的活動範圍就廣,甚至動不動要侵佔其他生物的領地,被報復也是天理,另外,人類的肌體貌似多少與我們這個星球的生態不吻合,總會出現相互不適,諸如感冒、怕曬、部分器官無法自我修復以及細胞無序變異等,最後就是我們這個星球也不穩定,有地震、海嘯、颶風、乾旱、洪澇。在應對天災領域,人類已經做了很多,但是,依然遠遠不夠,還有太多的空間可以提升。在我對歷史與國際多次天災事件的瞭解以及此次武漢肺炎的關注後總結了以下幾點,即

1、面對天災必然要上下一心,政府與專業人員要願意付出,社會更要理解政府的不得已選擇與專業人員的付出與努力。政府要與社會建立絕對的互信,信息透明,社會也需行為理智,在這一點上中國政府與社會做的非常優秀。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國際媒體對中國軍隊進駐汶川地震災區沒帶武器一片譁然,確實,在其他國家出現如此重大的自然災害時,必然軍隊要攜帶武器入駐災區維持社會秩序,尤其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 。而中國政府與社會經過數次重大天災的洗禮後,相互之間已經建立了足夠的信任,這無形中降低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傷。諸如此次武漢封城與全國限制人員流動多日後,社會普遍表示理解,未出現任何大小衝突。

2、合理的輿論誘導與充分的信息公開,謠言最怕真相,但在重大災害面前社會更需要知道真相。中國自古是個極權統治的社會體制,這類體制最擅長權謀與玩弄,幾千年來,社會與政府很難建立起足夠的信任,一旦遇到天災,投機分子必然揭竿而起,為了自身篡奪皇權的私慾而煽動社會因為天災對既定統治者的仇視,從而造成更大的社會危機,這是中國歷史最大的悲哀。歷史上掌權者將國家的統治權家族化,除了對社會的管理能力日益低下,造成福利損失外,更多是引起社會的怨恨,以致於被投機份子所利用,武裝顛覆,最後必然是革命太多,改革太少,導致幾千年無數的王朝更替與相互殺戮。而當前中國社會不存在曾經的歷史困境,但是,合理的輿論誘導與充分的信息公開不但能夠提升政府與社會的互信,而且還能夠杜絕不必要的衝突與麻煩。

3、不能再亂吃了。我的童年時代是在農村度過的,那時候農村普遍養豬,過年會殺豬。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豬是沒有思維的。事實是豬和人一樣,依然有思維和恐懼,被殺那天,豬定然會心神不定,無進食的意願,且會流淚,只是無法表達。豬也知道疼痛,也有親情,小豬被抱走時,母豬必然會反抗,甚至當天也會有焦躁。那段經歷讓我養成只吃肉,但絕對不殺生,雖然聊以自慰,但是沒解決問題的根本。其實,

人類永遠沒搞清楚,我們是誰,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上帝根本沒人搞得清楚,但我堅信有,否則這個世界不會如此井然有序。人類對其他生物的侵害必然會遭到反擊與天譴,折壽,但這一直被人類所忽視,缺少整體反思,這是無知的代價。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人造蛋白必然會取代人類對其他生物的無情殺戮,我們的子孫也必然會譴責我們曾經的殘忍,人造蛋白也必然會讓人的壽命更長,更健康,所以,不能再亂吃了。在中國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侵犯中原民族時,除了搶劫財物外,還會搶奪一大批婦女北返,不但持續姦淫,更多是稱為“雙腳羊”,作為軍糧用於下酒,這段歷史太逆人性,學者通常不願意提及,但是一直伴隨著中華文明的演進。

4、要堅持持續運動,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其實,瞭解生態邏輯的人都會懂得最佳的醫療就是身體的自我修復,醫療在健康中所發揮的作用只佔很小的比例,而此次武漢肺炎的死亡者更多是體弱且免疫力低下者。在人類歷史上很多次重大傳染疾病的自我修復都是靠人類自身的免疫力提升,而非外部的醫療條件改善,這是天理。病*/毒在持續變異,每天都有新品種產生,而我們的醫學治癒總是滯後於病*/毒的變異步伐很多,根本無法防範。自然

人體自身的自我修復能力成為抵禦新生病*/毒的最佳方式,但是,當前人類更多的將自身的健康基於外部的醫療技術與條件,這必然會付出代價。

5、社會要培育面對災難時生死看淡,內心坦然的心態。災害無所不在,人一生中會遇到無窮無盡的死亡威脅。相對歷史,出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實在是太幸福了,沒有經歷過大的社會動盪與自然災害衝擊,所以內心比較脆弱,遇到災害難免會驚慌失措,甚至失態,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每個人必然會接到病危通知,也最終會走向死亡,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得時候盡全力不留遺憾與真遇到死亡威脅時,也能夠坦然。事實更多僅僅是死亡的威脅,而非真正的死亡。政府為了將此次武漢肺炎的損失降到最低,堅決杜絕不必要的死亡,通過封城來應對此次病*/毒危機,這是建國後首次,所以,難免會引起社會的誤解與恐慌。而應對因武漢肺炎封城恐慌的最佳方式無非就是除了控制病疫效果凸顯與及時客觀的信息披露,讓社會找到信心外,更多是社會要培育面對災難時生死看淡,內心坦然的心態。

“爛事每天有,日子還得過”,經歷的事與讀的書多了自然會形成一套生存邏輯,人生有時候多少要信點命,也時不時會將命運交至他人手中,這是客觀現實。面對天災,個人能力異常渺小,除了相信政府,就只剩依賴上帝了,除此之外,必須還要回歸常識,雖然有點逆人性,但這是天理。

丁彥皓(可信財商):面對天災更要回歸常識

可信財商LOGO

丁彥皓 博士、博士後,專注資本市場,聚焦權益投資、資本運作、大宗期貨、期權以及宏觀經濟等領域的研究與投資,關注國際關係、歷史、哲學與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