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裡獨具一格

曾祥裕 曾海亮


2019年12月11日,我在珠海弟子曾偉星等朋友陪同下,慕名到開平考察荻海風采堂。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風采堂位於開平市風采中學校園內,擁有三進六院十五廳堂,總面積5364平方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動工,歷時八年建成。

之前,我們一起考察了中山疊石村餘氏大宗祠。而開平荻海風采堂,同為餘靖之後,一枝開兩花。

開平荻海風采堂又稱名賢餘忠襄公祠,乃開平、台山兩地余姓族人集資紀念他們的祖先餘靖而修建。

這是我在廣東見到規模超大的宗祠建築。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它由風采堂和風采樓兩個主體建築物組成,擁有三進六院十五廳堂,總面積5000超過平方米。

它的結構形式既傳承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民族風格,又融入了歐洲建築的藝術特色,結構堅固,規模大,在僑鄉建築裡獨具一格。

風采堂既繼承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築的藝術特色,佈局合理、結構嚴謹、瑰麗雄偉、別具一格。

風采堂作為獨具一格的僑鄉建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物價值。祠內各種裝飾大量運用石雕、木雕、陶塑、泥塑和鐵鑄等精湛的傳統工藝,其建築藝術,匯古今之精妙,集中外之優長,其規模之大,設計之時尚,裝飾之璀璨絢麗,皆一時之最。

由此我們看出華僑經過歐風美雨的洗禮,眼界更開闊,對國外先進建築文化兼容幷蓄。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據考證,風采堂建築時間比中式嶺南風格的廣州陳家祠晚了20年。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開平碉樓和村落,是在風采樓落成後的10至20年才欣起建築高潮。

專家認為風采堂的建築風格對碉樓建築具有一定影響。

我們登上風采堂樓頂,登高望遠,開平譚江、蒼江兩江合流環抱城區,而風采堂恰在兩江交匯處。

偉星說,風采堂如同一艘巨輪整裝待發。

經測,開平餘民風采堂坐坤向艮,處於兩水交匯之中,左收庚酉水,右收巽巳水,水走甲卯,巽方設有一門樓。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我們看到風采堂現為開平風采中學,祠堂前是籃球場,男女健兒正在比賽,中學生生龍活虎般的青春動感與古祠堂的寧靜,相映成趣。

我們瞭解到風采堂之所以現為學校,沒有被餘氏收回是有緣由,因為從建祠之初就是祠庠(校)合一,中間為祠堂,東西兩翼為學校。

相關鏈接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開平荻海風采堂,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僑鄉建築群裡一枝獨秀


以,“風采”一詞為世代相傳的堂號,奉為餘氏家族的共同標誌

開平採祠堂的正門上大字書寫著“名賢餘忠襄公祠”,餘就是北宋名臣餘靖。餘靖(忠襄公),官拜工部尚書,安邦定國,功垂後世。因與歐陽修、尹洙支持范仲淹評擊宰相呂夷簡任人唯親,被一同貶職。歐陽修撰碑稱讚他“為人質直剛勁,而言語恂恂”。《宋史》記載,餘靖“三使契丹,兩使西夏,平南蠻,定交址”,安定邊疆,功勳卓著。

餘靖的功業和民族氣節,使他的歷代子孫引以為榮,其後便以“風采”一詞為世代相傳的堂號,奉為餘氏家族的共同標誌。“風采堂”之名,即源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