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這是全市唯一一座古廊橋,是河源市古代建築史上的瑰寶,它集實用性,觀賞性,藝術性與一身,對研究古代建築,地方交通史等有著重要作用。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連平縣是廣東省河源市轄縣,地處廣東省北部,新豐江上游;介於北緯24°度06′至24°36′,東經114°14′至114°56′之間;縣境東西長72.4公里,南北寬55.6公里。東與和平縣接壤,南與河源市東源縣、新豐縣相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連平內有個上坪鎮,上坪桃花等景點;且資源豐富,素有粵北“有色金屬之鄉”之稱,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縣城”,2009年榮膺首批“全國文明縣城”。 上坪鎮位於粵北山區,地處連平縣最北部,東鄰和平縣,北毗江西省龍南縣,西以黃牛石主峰為界與江西省全南縣接壤,南連本縣內莞、元善兩鎮,素有“兩省四縣結合部”之稱,是國道105線與大廣高速入粵第一個鎮,被稱為“國道105線廣東第一鎮”,國道105線貫穿全鎮十個行政村共20公里,建設中的國家主幹道大廣高速經過上坪鎮全境,並設有服務區與入口,交通優勢明顯。農貿交易十分繁榮,農特產暢銷於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上坪鎮擁有中國最大的鷹嘴水蜜桃種植基地,被稱為“中國鷹嘴蜜桃之鄉”,在桃花盛開的季節這裡是最美的。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市連平縣上坪鎮小水村唯一一座歷史悠久的廊橋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這座廊橋坐落在小水村的村口,從105國道上坪鎮中村拐進小水村道,跨越石狗坳,再走3公里的路程,即可到達。此橋長約10米、寬3米,兩端各建有一橋門,為泥磚瓦結構。橋兩邊豎有齊腰高的欄杆,欄杆旁備著幾條長木凳,供路人休息。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橋板分5層,最底一層由3條比水桶粗大的樹橫跨小河,作為梁托住橋身,樑上橫墊著10多塊又厚又寬的木板,木板上再排列著4條稍小的荷樹,然後橫鋪上木塊,木塊上面再排放了更小更多更密的荷樹,最後在這些小荷樹上面橫鋪上杉木板。橋面上方蓋有10多個金字架搭建瓦面。因為有了瓦面,此橋遠看像一座房子。它是目前河源僅存的一座廊橋,2010年5 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7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2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廊橋故事

聽說廊橋還有一個故事:

一百多年前,為了路人往來方便和安全,田心屋一位做生意賺了錢的商人,特地請來一名浙江建橋師傅設計新橋。這師傅按照浙江的風格和習慣,把橋設計為廊橋。在施工過程中,小水村村民齊心協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僅10多天時間就造好了新橋。廊橋造好後,不但當地的交通變得方便了,廊橋也因此成為標誌性建築,從上坪各村甚至是連平州城(其時連平為州建制)的人,都慕名前來一睹廊橋的風采。一時間,到小水村的遊人絡繹不絕。後來,當地人辦婚事,都來到廊橋迎接新娘。男女進村談婚論嫁,送別時當地一方都要把客人送到這裡,在橋上再坐一會,然後依依作別。連平縣文化部門考證,小水廊橋建於清代,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


河源瑰寶:上坪廊橋,見證百年風雨


橋頭看月亮如畫,桃畔聽溪流有聲。

橋廊風爽堪留客,波底星光可醒龍。

這兩句詩大概最能表達我此刻的心情,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味道,一個村莊有一個村莊的味道,見過廊橋的悠久歷史,希望我們客家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太平洋電腦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