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7秒鐘一次輪迴,1分鐘精進禪修,還有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打坐嗎?

如果讓一個人時刻想著某件事情不要忘記是很難的,而讓他什麼事情都不想也沒那麼簡單,通過一分鐘的禪修讓自己暫時無想,然後連無想的念頭也沒有,也就是無無想,不修而修,不禪而禪。

7秒鐘一次輪迴,1分鐘精進禪修,還有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打坐嗎?

一分鐘不長,真要做到定住心念不作它想,可能1秒鐘比較好實現,都說時間只是個錯覺,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1秒鐘即1分鐘,在「空」掉時間這個觀念的時候,剎那就是永恆。

都說魚有7秒鐘的記憶,倘若真是如此,那它最多也就只有7秒鐘的煩惱。7是一個拐點,有生機、轉機的寓意,在7個單位時間裡輪迴循環,生生不息。因為魚在水中不論白天黑夜眼睛始終都是睜著的,據說木魚就是因此而發明,用這樣的一種精神來警示僧眾精進用功。

7秒鐘一次輪迴,1分鐘精進禪修,還有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打坐嗎?

我們會有一個觀念,禪修時間越長,入定的程度越深,或者長時間的禪修才能進入到深深的修行,這樣的觀念卻影響了你。讓禪修生活化,充分利用碎片時間積少成多,繼而成為一種習慣,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心專注到一處,精進禪修。

專注到一處也不單單指觀呼吸,當下這一刻正在做的事情也可以心無旁物的專注其中,比如讀書、聽音樂、攝影,甚至吃飯、聊天時,心要和這些事物在一起,三心二意不叫修行。

7秒鐘一次輪迴,1分鐘精進禪修,還有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打坐嗎?

瞬間就是永遠,短就是長,分段式禪修,就是在單位時間裡增加禪修的次數,做不到禪修1小時,那在1分鐘的時間裡收攝身心去觀呼吸,如果發現精力分散了則重新開始,也就是當下這一刻完成一次高質量的禪修,從而實現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不要給自己「高質量」的意識,說「高質量」是名「高質量」,重點在禪修本身,「高質量」是個形容詞,是對禪修的一種修飾,心思放在高質量上就不是禪修的本心了。

「觀呼吸」是個方便法,不是唯一的門徑,禪本無形無相,一切用來參悟「禪」的方法和途徑只是行方便,入了門就可以放下了,空才是究竟,所以,方法要有,但不必死抓住方法不放手。

7秒鐘一次輪迴,1分鐘精進禪修,你還有理由說自己沒有時間打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