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胡蘿蔔怎麼種植才能出苗均勻?

民工返鄉小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今年幫人管理了380畝胡蘿蔔,有一定的經驗。胡蘿蔔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出苗不勻的情況,其實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發芽不正常,遭遇凍害或者感染病害未出苗;第二種是出苗後遇到蟲害和病害,蟲害的話是地老虎、蠐螬和金針蟲把根咬斷,造成死苗,病害的話根腐病和莖基腐病造成死苗。這兩種情況造成的後果是一樣的,看上去苗子不均勻。


那麼,我要提出的解決方案也是針對這兩種情況的。

第一個方案:在深犁後,需要起壟,在起壟過程中,可以撒施15%毒死蜱顆粒劑,增加對地下害蟲的毒殺作用,不用噴施的原因是因為持效期的緣故。顆粒劑可以把持效期延長到3個月以上,當然需要是正規廠家的產品。建議每畝使用量為1公斤。務必保證藥量用足,撒施均勻。


第二個方案:拌種。可以按照市場推薦採用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等化合物種衣懸浮劑進行拌種。防止根腐病和莖基腐病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講,對根系的發育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通過以上兩種方案,基本可以防止前年出現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農巴士


在種植胡蘿蔔的時候,確保苗齊苗勻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是為其良好生長以及做好田間管理的基礎,總的來說,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種子的選擇和處理

1、選種

胡蘿蔔的種子壽命短,不能使用陳年舊種子,最好使用當年的新種。

2、去毛刺

胡蘿蔔的種子帶有細細的毛刺,使種子都粘連在一起,如果直接播種,那長出來的苗就是一團一團的了,因此首先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以用乾淨的布鞋墊去搓壓種子,將毛刺去除。

3、曬種

將種子在溫暖的陽光下曬上一天,可以提升種子的活躍度,促進發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大太陽下暴曬,以免曬傷種子。

4、浸種催芽

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4-6小時,同時清理掉浮在水面上的乾癟種子,然後用溼潤的毛巾包裹,放在20-25度的環境中催芽,每天打開一次毛巾換氣、加水溼潤,待大部分種子都露白後就可以播種了。



二、整地施肥,適墒播種

胡蘿蔔的肉質根要在地下生長膨大,土壤需深厚肥沃、疏鬆透氣,同時有較強的保水保肥、排水灌水的能力。首先進行深翻整地,深度應達到30公分以上,然後施入有機肥為主、複合肥為輔的底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後翻入土中,將土層耙勻耙細。

要提高胡蘿蔔種子的發芽率,確保苗齊苗勻,需要土壤有70%-80%的較高含水量,做到適墒播種,如果墒情不佳又幹旱少雨,應先澆一遍底水,進行造墒後播種。



三、播種

胡蘿蔔的種子小,播種難以均勻,可與細砂混合均勻後再一起撒播,播後應適度鎮壓,使種子與土壤能夠充分接觸,覆蓋一層薄土,灑水溼潤。注意不要用管子衝澆或用手潑澆,以避免種子移位。可在其上再覆蓋一層稻草、秸杆等進行保溫保溼,促進發芽出苗。


一曲煙雨


胡蘿蔔想要達到均勻出苗必須牢記一下三大要素:

1、土壤與選種

胡蘿蔔根鬚較為柔軟,屬於肉質根鬚,所以育種的時候就要選擇在沙土地中育種,保證土壤疏鬆透氣,可提高胡蘿蔔的出苗率。

其次就是選種,胡蘿蔔種子壽命很短,屬於短命種子,種子使用年限為1~2年,新種子種仁為純白色,有辛香味;陳種子種仁為黃色或深黃色,無辛香味。

所以,儘量選擇年輕的種子來進行播種,也可以提高胡蘿蔔的出苗率。

2、播種方法

胡蘿蔔種子都帶有一層倒刺,這是種子自我保護進化而成的一層保護膜;但是這層倒刺同樣會影響播種,因為種子之間會互相粘在一起,導致播種時每窩的種子數量不均勻。

傳統方法都是採用人工點播,因為胡蘿蔔種子的特性會導致種子分散不均勻,從而影響出苗率或導致胡蘿蔔苗生長參差不齊。

播種前應該將種子放進溫水裡寖泡4~6小時,水溫不得超過35℃。

種子放進水裡後,實心種子寖溼後會慢慢下沉,空心壞掉的種子就會漂浮在水面上,這樣就達到了選種分離的效果,同時種子上的倒刺也被軟化,不具有粘性。

種子寖泡後用布包將種子包裹起來,放在20℃~30℃的環境中催芽,時間約為3~5天,種子就會逐漸發芽;但是在此期間需每日給種子灑水,保證種子有充足的水分。

等到種子發芽長出0.2mm~0.5mm的時候再進行點播,點播時需注意種芽要朝上,這樣既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還能保證胡蘿蔔苗均勻生長。

3、幼苗管理

播種後,要進行一次澆水,胡蘿蔔幼苗喜歡陰涼的環境,不宜長期在陽光下暴曬,因此點播胡蘿蔔種子前可以提前10天在菜地行間種植少量小白菜,等到胡蘿蔔點播的時候,小白菜正好可以給胡蘿蔔幼苗遮陽。

胡蘿蔔主要蟲害防治對象是地老虎,它會吃掉胡蘿蔔的根系導致幼苗枯死。因此必須噴灑防治地老虎的農藥來進行防治。

最後,就是胡蘿蔔苗的肥水管理,剛長出新芽的幼苗不宜進行大面積鬆土,會破壞芽苗生長,因此就要配合肥水來給胡蘿蔔苗進行養分補給。一般採用氮肥、磷鉀肥、尿素,來進行追肥。

總結:採用萌芽點播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胡蘿蔔出苗率,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胡蘿蔔苗生長不齊的情況發生。種植胡蘿蔔儘量不要選擇粘土地種植,這樣胡蘿蔔的根系發育會比沙土地種植緩慢。


真三農達人


胡蘿蔔種植中常見發芽慢,出苗遲的現象,農村常講“頭伏蘿蔔”,也就是說頭伏正是種植蘿蔔的時間,但這個時候又正值高溫多雨,土壤容易出現板結幹皮,會導致出苗困難缺苗現象。為保證胡蘿蔔早出苗、早齊苗,就要採取一定的種植方法,杜絕一些不良現象發生。

種植前的種子處理:

胡蘿蔔種子原本是有毛刺的,這些毛刺容易導致種子粘連,影響種植與發芽。因此在種植之前,應先把種子曬一天,然後把種子上的毛刺搓除掉。搓毛刺的方法,過去農民用布鞋底子來回搓揉的方法,就很不錯,布鞋底子既有彈性搓不壞種子,有能有很好的去毛刺的效果。

播種宜早不宜遲:

當進入頭伏時,是可以進行播種蘿蔔,但也可以提前幾天播種,由於胡蘿蔔出苗緩慢,苗期瘦弱,生長髮育的週期長,提前播種,可以讓蘿蔔的生長期更充足,地下莖膨大更充分,產量更高,品質也更好。

整地施肥:

胡蘿蔔種植要選擇沙質土壤最好,由於沙質土壤的通透性好,保水力強,更適合胡蘿蔔地下莖塊的膨大,提升品質。在整地前每畝地可施入腐熟好的有機肥做為底肥使用,把土壤進行深翻,耙細耙平,澆水保墒,然後選擇平地種植,也可以做畦種植。

播種方法:

胡蘿蔔種植通常是採用的人工散播,由於胡蘿蔔種子比較細小,播種時很容易造成密度不均勻,並且還會浪費種子。因此,在播種時,農大老家這邊通常會把種子與一些幹細沙混合在一起,然後進行撒播,撒播完之後,在使用耙子輕輕的耙一遍,用於鎮壓種子,在種子種下之後,要保證土壤的溼潤度,如果土壤發生乾旱,要及時的採用噴水的方法進行保溼,噴水最好是用噴霧器,禁止採用水管澆灌,避免種子被沖走。

與其他菜同時種植遮陰:

在胡蘿蔔種植時,可以同時混入少量的小白菜種子進行混播,因為小白菜的出苗比較快,小白菜出苗後可以起到遮陰的效果,在小白菜遮陰的作用下,更有利於胡蘿蔔的出苗。

播種後的管理:

胡蘿蔔播種之後,為了防止下大雨造成對土壤的衝擊,或發生土壤板結的現象,可以採取在土壤表面覆蓋一層麥糠的措施,用於給土壤進行保墒。如果在胡蘿蔔出苗時,土壤發生硬皮,胡蘿蔔苗難以出土,此時可進行輕輕的鬆土,幫助胡蘿蔔苗出土。


魯西林二


您好,小魚兒仙倌為您解答。胡蘿蔔是一種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根菜類蔬菜,可生食也可熟食,榨汁、醃製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因其富含胡蘿蔔素又被稱之為 “菜疏之王”,日本人認為胡蘿是“長壽菜”,在我國胡蘿蔔也是大受歡迎。

胡蘿蔔種植主要位於亞洲西南部,已經有2000多年的培育歷史,直到13世紀,胡蘿蔔傳入中國,種植技術開始不斷髮展進步。接下來,小魚兒仙倌就為您簡單介紹一下胡蘿蔔的種植技巧以及提高其出苗均勻度的措施,供大家借鑑。

一、 種植地和品種選擇

1、 種植地的準備

種植胡蘿蔔需要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富含有機質,便於排灌、松厚肥沃、1-2年內未連作或重茬種植過胡蘿蔔的優質沙質土壤,應減少土壤中的石頭及硬質土塊,否則會影響胡蘿蔔的光滑程度。

胡蘿蔔種植前,對種植地進行整地深耕,施足基肥。深耕耙平,連續細耙 2-3次,避免出現大土疙瘩,一般耕翻深度在 20-25 cm之間即可;然後每畝施2000-3500kg的腐熟農家肥(家畜糞便為主)、25-30kg尿素 或20-30kg三元複合肥,同時每畝混施1-2kg的辛硫磷顆粒劑對種植地進行殺蟲處理,避免胡蘿蔔生長過程中遭受蟲害影響。

2、優選品種並處理

胡蘿蔔是一種根菜類蔬菜,肉的根肉色主要有紅、黃、白、橙紅、橙黃、紫紅 和黃白色等,一般肉質根胡蘿蔔素含量與肉根紅色程度成正比,紅色越濃的肉根含胡蘿蔔素越多,市場需求相對較大。因此,胡蘿蔔品種應根據市場需求,選擇抗性強, 早熟豐產、肉質根粗壯、黃心紅肉、柱心細、根毛少的優良品種。目前我國適宜栽培的品種主要有蒙德爾、福田康紅、華玉二號、華玉三號等。

胡蘿蔔種子播種前最好進行浸種催芽處理。先用40- 50 ℃的溫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取出瀝乾,用溼紗布或溼沙包裹放在20-25 ℃的環境中催芽1-2天,定期對種子進行翻動,保證充足的水分,絕大數種子露白髮芽後即可進行播種。

二、高效的種植技術

1、播種育苗

一般在在7 月-8 月初採用高壟纏線播或平畦條播進行胡蘿蔔播種較為適宜,平畦條播在我國較為普遍。胡蘿蔔平畦條播時,畦寬一般在1-1.5m,條播行距控制在15-20cm,深度控制在2-3cm。

種子播撒時,在種子中加入適量的半乾細沙土進行播種可以確保撒種均勻;播種後,覆蓋1-2cm的溼沙土,輕拍壓平,再用草木灰或稻草進行覆蓋,可以保持土壤中水分充足,有利於出苗。通常平畦條播的用種量應控制在300-400g較為適宜。

2、間苗定植

為保證胡蘿蔔肉質根的形成,提高胡蘿蔔產量,應儘早進行間苗定植。一般在幼苗1-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一般株距控制在2-3釐米,間苗時重點間除密株、弱株和病株,並進行中耕鬆土,保證幼苗快速生長;在幼苗3-4片真葉時進行最終的間苗定植,重點間除葉色深、葉數多、葉片厚而短,葉柄密生粗硬茸毛多的植株,對弱株和病株及時間除後進行補苗,最終保持株距在7-9釐米較為適宜,為肉質根長成留足空間。

三、科學的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

一般胡蘿蔔間苗定植後,應定期進行中耕培土,每隔10-15天進行一次較為適宜。中耕時,採用深淺交替的方式,遠離主根部位,去除雜草;同時,為避免肉質根因雨水沖刷被暴露,使肉質根組織硬化,口感木訥,應結合中耕進行培土,保證肉質根未裸露在外即可。

2、澆水與施肥

胡蘿蔔出苗後,需要進行2-3次施肥及澆水,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及養料,確保肉質根的產量及品質。在幼苗3-4片真葉或苗高12-15cm時,進行一次施肥及澆水,每畝施10-20kg的硫酸鉀型複合肥,隨澆一次透水,引根深扎,以促使葉部生長;在6-7片真葉時(即:肉質根肥大期),進行一次灌溉施肥,每畝施1000-1500kg腐熟農家肥,10-20kg的硫酸鉀型複合肥,並噴灑適量的0.5%的硼砂溶液,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避免忽幹忽溼,以促使肉質根迅速膨大,保證產量。胡蘿蔔收穫前15天應控制澆水量,避免澆水過多引起肉質根開裂,降低產品質量。

3、病蟲害的防治

胡蘿蔔在生長過程中易遭受的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黑腐病、菜青蟲等,應做好播前預防工作,發病後及時防治,避免病蟲害的擴散。

★軟腐病

軟腐病主要對胡蘿蔔的肉質根造成危害,易導致肉質根潰爛、軟化、腐爛,使莖葉變黃枯萎。可選用67% 可殺得懸浮劑1000 倍液或47% 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00 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週一次,連續噴霧防治3-4次。

★黑腐病

主要對胡蘿蔔的肉質根及葉莖造成危害,易導致葉片枯死、肉質根萎縮。可選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霜黴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每10天一次,連續噴灑防治3-4次。

★菜青蟲

主要對葉莖造成危害,喜歡潛食葉肉,嚴重蠶食葉莖,阻礙植株發育。可選用5%銳勁特懸浮劑3000倍液或20%溴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對莖葉進行噴霧防治。

▶結語:胡蘿蔔具有產量高,品質佳,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大的優良特點,是一種調節蔬菜週年供應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種,深受廣大 消費者的青睞,具有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胡蘿蔔種植過程中,應更加註意合理密植、科學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進一步擴大胡蘿蔔種植“需時短、成本低、收益高”的種植優勢。


小魚兒仙倌


胡羅卜你需要用推子推子,這樣出的更均勻,別撒子那樣出的不均勻,用車後邊帶的有打胡羅卜耕的機器,打過耕推子往裡面,但是胡羅卜出來小苗的時候要用噴管噴,三天兩頭噴,這樣出的苗更均勻




泥土鄉村韓哥


胡蘿蔔在生長的第二年春季開花,花為蟲媒花,天然異花授粉,開花授粉後,形成二心皮的雙懸果,果實表面有縱溝,成熟時分成兩個果實,但不裂開。胡蘿蔔的每粒果實表面有行刺毛,容易黏結成團,適播種不容易均勻。因果皮含有揮發油,種皮又是革質的,因而不容易吸水膨脹。種子內沒有胚乳,粒小而輕,所以發芽慢,發芽率也低。

一,胡蘿蔔的發芽期

胡蘿蔔從播種到子葉展開,真葉露出,大約需要10–15天的時間。不僅發芽慢,而且發芽的條件要求也較其他根菜類嚴格。在良好的發芽條件下,發芽率僅有70%左右,而在稍差的露地條件下,發芽率有時會降至20%以下。

因此,在胡蘿蔔的播種時,一定得要創造良好的發芽條件,才是保證胡蘿蔔的苗齊,苗全的必要措施。

如何確保胡蘿蔔苗全苗齊呢?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呢?

二,確保胡蘿蔔苗全苗齊的主要措施

A——秋播胡蘿蔔

1,溫度

胡蘿蔔是半耐寒性的蔬菜,其種子在4–5℃時開始發芽,但發芽相當緩慢,在8℃時開始生長,發芽的最適溫度為18–25℃,經過1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幼苗能耐2–3℃的低溫。

因此在播種胡蘿蔔時,一定要確定適播期,這是胡蘿蔔苗全苗齊的先決條件。


2,播種

胡蘿蔔在播種之前,要先搓去種子上的刺毛,以便均勻下種,並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充分吸收水分,以利於發芽。

秋播胡蘿蔔適逢雨季,以高壟條播為好。壟距50釐米,壟上播2行,溝深2.5釐米左右。畝用種量1–1.3公斤。播後覆土不宜過厚,播種後要進行鎮壓,以利幼苗出土。

胡蘿蔔種子胚小,有的種子還沒有胚或者是發育不良,生長勢太群,出土力差,因此在播種之前要做好發芽試驗,以確定播種量。

提高整地質量,俗話說"小籽莊稼靠精耕,粗糙懸虛無收成"。種胡蘿蔔的地塊必須要精耕細耙,耕層深厚,土壤細碎平整,上虛下實,墒情良好,播後覆土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

整地對胡蘿蔔的發芽很大,如果耕翻太淺,會影響主根的深扎,影響幼苗的成活率。播種前,選擇土壤質地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地塊,深翻並施足腐熟的農家肥。同時,要增施過磷酸鈣,硫酸鉀等。

夏季播種胡蘿蔔,因天干蒸發量大,如果土壤溫度過高,很容易乾燥,造成胡蘿蔔發芽出土困難。因此在播種以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做到三水齊苗,並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出現草荒。

近些年來,播種胡蘿蔔後大都採用噴灑除草劑的方法來消滅雜草。如常用的除草劑有地樂胺乳油,撲草淨可溼性粉劑,利谷隆可溼性粉劑,除草通乳油等,均勻噴灑畦面,除草效果良好。

這是胡蘿蔔在播種時要達到苗全苗齊所要採取的主要措施,那在苗後也得需要一些措施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三,田間管理

早間苗,稀留苗是胡蘿蔔幼苗全而齊的關鍵。在生產實踐中,往往由於間苗過遲,造成幼苗葉片細小,下層葉片易衰亡枯萎,導致幼苗枯亡,造成缺壟斷苗。

因此,在胡蘿蔔幼苗長出1–2片葉子時,進行第一次間苗,3–4片葉子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長出5–6片葉子時進行第三次間苗,第三次間苗就是定苗了。間苗時要拔掉劣苗,異苗等。

B——春播胡蘿蔔

春胡蘿蔔最好是在驚蟄前後進行播種,可採用撒播或條播的方式。為了加快出苗的速度,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具體方法是:

在播種之前的5–7天,將胡蘿蔔種子用40℃的溫水浸泡2小時,控淨水分後,用紗布包好,放入20–25℃的氣溫下催芽5–7天,每天用清水沖洗一下,當有60%左右的種子露白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胡蘿蔔採用條播時,行距為20–25釐米,播種深度為1–1.5釐米,播後及時鎮壓。如果土壤墒情好,鎮壓後蓋上4–5釐米厚的麥秸,麥秸上蓋上幅寬為2米的地膜。如果土壤墒情差,鎮壓後逐畦進行小水漫灌,待水滲下後,再蓋麥秸和地膜。

如果是採用撒播的方式,土壤墒情差的可灑落水,然後覆土1–1.5釐米厚,再蓋麥秸和地膜。

當胡蘿蔔幼苗出土時,在晴天上午10點前揭開地膜,下午3點後揭去一半厚的麥秸,第二天下午3點後揭去剩下的麥秸,然後在畦內每隔半米放一根玉米秸,再蓋上地膜,使地膜與地面間有一定的距離。當幼苗出齊後可逐漸放風,5–7天后揭去地膜。

春播胡蘿蔔在2葉期進行間苗,4葉期進行定苗,定苗後澆小水,隨水畝衝施尿素2.5公斤左右。


總之,胡蘿蔔因種子的原因,播種後常會出現苗不齊全等現象,只要選擇合適的季節,採用上述的措施,做好間苗定苗工作,可基本解決胡蘿蔔不好拿苗的問題。


努力就好


1.去賣種子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新鮮的種子,有的商販會用陳年的種子繼續出售。陳年的種子和新鮮的的種子很好區別,陳年的種子色澤沒有當季的種子看起來有光澤。

2.首先要你要把買回來的胡蘿蔔種子泡上一天一夜。

3,把地整理好後撒上農家肥,把泡好的種子撒下去。每天澆兩次水早晚各一次,如果是夏天不需要蓋薄膜,水不要澆的太溼,影響出苗出苗後一天澆一次水可以了!


壯鄉小隆


1是對種子進行處理

胡蘿蔔種子原本是有毛刺的,這些毛刺容易導致種子粘連,影響種植與發芽。因此在種植之前,應先把種子曬一天,然後把種子上的毛刺搓除掉。

2是注意播種方法

胡蘿蔔種植通常是採用的人工散播,由於胡蘿蔔種子比較細小,播種時很容易造成密度不均勻,並且還會浪費種子。因此,在播種時,農大老家這邊通常會把種子與一些幹細沙混合在一起,然後進行撒播,撒播完之後,在使用耙子輕輕的耙一遍,用於鎮壓種子


木子多肉植物


我們家胡蘿蔔是這樣種的:

1、選擇種子是頭年留的新種子,要飽滿。

2、土地創平創碎。

3丶用少量泥沙和種子拌在一起均勻的撒在創平的地裡(這樣拌在一起撒是為了撒更均勻,因為種子太小了不好控制)胡蘿蔔千萬別散密了,這一步非常重要

4、潑上不幹不清的農家肥,多潑點可以肥沃土地,才能保證胡蘿蔔長出來的品相。

5潑好農家肥後用農作物桅杆蓋密實等待出苗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