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皇帝為何短命?

lanssrode


據資料統計,中國各個朝代一共產生了611位皇帝,平均壽命卻只有39歲,可以說皇帝都是相當短命的的了,最長壽的當屬乾隆皇帝,活了89歲。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皇帝短命的呢?


縱慾過度

古代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皇帝為了皇室血脈的延續夜夜都要侍寢,但是有很多皇帝沒有經受住誘惑,縱慾過度。皇宮裡的男人除了皇上就只有太監,其餘的就是宮女,哪天皇帝心情好就隨便“臨幸”了幾個也說不準,這些都是皇帝縱慾過度的原因。

宋度宗趙禥晚上要30個宮女進行侍寢,34歲就去世了,中國古代這種皇帝比比皆是,拉低了全體皇帝的平均壽命。

迷戀製藥

皇帝身為九五至尊,可以說要什麼就有什麼,但是皇帝對死亡也是十分恐懼地,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妄圖煉製長生不老藥,最後卻被“仙丹”內的重金屬毒死。

刺殺

當皇帝也是個高危行業,你治理國家水平不好人們自然會仇視你,放在影視劇中還會大喊一聲:狗皇帝,拿命來!最著名的莫過於荊軻刺秦王,雖然沒有成功,但也造成了秦始皇的陰影。

操勞過度

這個品種的皇帝比較少見,但也是有的。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他們日日夜夜的批閱全國各地的文書,還有早朝,甚至後來加上了午朝,可以說他們的一生都被國家所支配,當然也活不長久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七七談歷史


1、古代皇帝短命的原因有許多,和生活也息息相關,有些愛工作皇帝勤於政業,批改閱覽奏章,商討國家大事。貪色的皇帝寵愛於妃,每天忙的不可開交,日子久了就慢慢得病。

比如說隋朝皇帝揚廣,楊廣下江南時,在龍舟選有1000名美女,讓她們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縴。楊廣在船上觀賞時,看上了“殿腳女”吳絳仙,當即納為嬪妃。楊廣曾靠著門簾,對身邊大臣說:“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絳仙,真可療飢矣!”沉於美色也是短命的原因。

南宋小皇帝趙昺,景炎三年(1278年)春,南宋朝廷抵達雷州。四月十五日,年僅十一歲的趙昰去世。陸秀夫與眾臣擁戴趙昺為帝,改元祥興(1278年)。逃至新會至南海一帶。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在蒙軍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遷往崖山。蒙元將領漢人張弘範領軍緊追在後,對崖山發動總攻,宋軍無力戰鬥,全線潰敗,史稱崖門海戰。走投無路的南宋終於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這個小皇帝年紀輕輕就身負重任,所以這也是短命的原由。

明朝皇帝朱棣,為了穩定北疆,朱棣先後五次遠征蒙古。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 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廟號太宗,明世宗嘉靖時改為明成祖。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簡稱文皇帝。戰爭也是短命的原因吧!


奇趣講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的皇帝共有209人,而這209人的平均壽命卻只有39歲。至於他們的平均壽命為何這麼短,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過度縱慾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皇帝一般都是後宮佳麗三千,而且個個貌美如花,傾國傾城。皇帝白天處理政務晚上還要臨幸嬪妃,久而久之,身體肯定支撐不住而病倒。為了傳宗接代,皇帝都會食用大量壯陽藥來支撐已經脆弱不堪的身體。歷史上有名的漢成帝劉驁就是因為過量服用壯陽藥導致精流不止累死在了女人肚皮之上,終年44歲。

醫學不發達

在古代,老百姓的平均壽命都不過就是40來歲,更不要說皇帝了。雖然皇宮裡都會有專們的太醫,但是太醫們在醫療技術方面與民間的大夫相差無幾,遇到比較嚴重點的流行性感冒或者疑難雜症他們一般都會束手無策,只能等死。而皇帝在膳食方面只要不注意衛生,很快就會染病,因為古代是沒有役苗的,身體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因此 ,他們的平均壽命都比較短。

過度勞累

皇帝作為一國之君,是國家最高元首,他們每天都要操勞國家大事,權衡各方利益,確保政權穩定。就拿朱元璋來說吧,朱元璋從小就是窮苦人家出生,所以非常珍惜他所打下來的大明江山,每天親自處理國家大大小小各種政事,還經常熬夜批閱奏章,最終因積勞成疾而死。

政治因素

在古代,皇帝擁有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最高權力,因此沒有對手,沒有朋友,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提防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是王公貴族或者縱橫沙場的大將軍還是皇子皇孫妃子等都有可能威脅到他的皇位,歷史上因政治死於非命的皇帝數不勝數,有些死於宮廷政變,有些死於國家滅亡等等。

亂吃丹藥

從秦始皇時期開始,古代歷代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因為他們是最高統治者,是站在國家權力金字塔頂端的人。他們都希望能永遠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所帶來的好處,因此,大多數皇帝晚年時都會非常狂熱的投入煉丹當中,然而,那些所謂能長壽的丹藥不僅沒能讓皇帝長壽,反而加速死亡的到來,比如明朝末期的紅丸案就是因為明光宗朱常洛服用了李可灼進獻的丹藥,才即位一個月就死了。

綜合上述觀點,就可以知道坐在皇帝這個位置上要想長壽 ,確實很難,但是在歷史上還是有幾位能活到80幾歲的皇帝,就比如武則天男寵眾多卻活到了82歲,乾隆帝風流成性卻活到了89歲,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皇帝,所以不得不說他(她)們兩位都懂得養生之道才活的這麼長命。


獨立評論員


據統計: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302人,而這302人,平均壽命僅為44歲。而這相對於現在人的平均壽命七八十歲來說算是短命啦!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短命的。當我們翻開歷史的長河,活過80的皇帝有4個:乾隆、蕭衍、武則天、趙構。

普遍認為壽命最長的是乾隆帝:89歲,

享年70歲以上的也有:漢武帝劉徹、東吳孫權、唐高祖李淵、唐玄宗李隆基、遼道宗耶律洪基和明太祖朱元璋。


而40歲以內的短命皇帝有120餘人 。死於30歲以內的有60餘人 死於20歲以內的有25人

壽命最短的是東漢殤帝劉隆 剛出生100多天就坐上龍椅 但在襁褓中只當了8個月皇帝就駕崩了......

為何皇帝會早命?



勞累過度而亡(代表人物雍正皇帝)


在古代做皇帝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就那上朝這件事情來說:

據《雍正帝起居注》記載,雍正每天凌晨兩點左右起床,起床之後洗漱一番,就開始看奏摺了,大約看一個小時左右,三點半就開始上朝了。而且在位12年8個月,在位期間一天才睡4個小時,一年之中只有元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生日)才會休息

一天睡四個小時,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心裡只有一句話:“臣妾真的做不到!”

而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時間,放在現在的生活中的人們也是受不了的,會出現“猝死”更別說生活條件不如現在的古代啦!

縱慾過度而亡



眾所周知,古代皇帝后宮佳麗三千。而面對這麼多的美女皇帝自然也是很難把持。若是碰巧遇上了一位千古難逢的美女,更是下不了床榻。因此每天縱慾過度之後,身體也就被拖垮了,而隨著後宮中的妃子人數越來越多,皇帝的身體也就越來越差,最終活不了幾年就因為感覺身體被掏空而離世了!

醫療條件有限



古時候,醫術落後,很多疾病無法治癒,就像染上了瘧疾一類的傳染病也只能聽天由命。 哪怕是皇帝,生病也只能依靠當時的醫術,很多因病而死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死因。

最求長生不老,吃藥而亡


古代迷信長生之術的皇帝又喜歡把鉛汞煉成的仙丹往肚子裡塞,生怕趕不上死亡的班車,自尋死路也不在少數。

我是講歷史的倉鼠洋喜歡點個關注唄!


講歷史的倉鼠洋


古代皇上為什麼都不能長壽??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自秦始皇始,有過300多位皇帝。但我們查看他們的壽命時,發現他們大多短壽,活到70歲以上的只有十幾個。按理說,作為一個皇帝,錦衣玉食,養尊處優,這樣的生活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自當應該活到很大的歲數。然而不合常理的是,反而大多數皇帝都很短壽,那麼原因是什麼呢?總結下來我們可以從四個致命因素,當然那些因意外被殺的除外。

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醫療條件差,有許多在現代可以說是一個小感冒,在古代卻有很多人因此病死。例如,清代有很多皇子死於天花,在現代我們只需打一下預防針就可以了,但是在醫療條件差的古代,得了天花大概就只有等死的份了。所以落後的醫療條件是古代人短壽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第二個原因,大概就是過於勞累,過於憂慮。皇帝並不是那麼好當的,如果你想當個好皇帝,你必須每天5點就要上朝,然後一天都在處理政事,批閱奏摺。長期這樣下來,是誰都會勞累過度,精神不濟。在這點上發揮到極致的代表就是清朝的皇帝,雖然清朝是滿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勤奮是歷史上出名的。例如雍正帝,別的皇帝每天上一次朝,但他是每天上兩次朝,而且全年無休,也從不出巡,只在位十三年就去世了。


古代的皇帝不僅每天都很勞累,而且身居高位不勝寒,人人都覬覦著這個位子,真的是不做皇帝每天想著做皇帝,做了皇帝還要想著不能被別人拉下來了,畢竟亡國之君不是那麼好當的。這樣每天這樣憂慮,想的東西太多,時間久了自然就要生病了。這樣長期的勞累加憂慮,人的身體怎麼會好。


第三個原因就是吃丹藥。人人都想追求長生不死,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而且皇帝財力雄厚,有資本也有權力去讓那些道士煉丹藥。他們那時稱是長生不老藥,在現在看來其實就是一些重金屬的化學產品,長期服用必會造成中毒而亡。就是歷史上一代帝皇唐太宗也是服丹藥過量而死。那些服用丹藥的皇帝怎麼會長壽,恐怕是加速死亡罷了。


第四個原因就是出在後宮。都說後宮佳麗三千,皇帝算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了。但是皇帝恐怕也是世上最累的男人了吧!因為後宮嬪妃眾多,她們面對的就只有皇帝這一個男人,而且這個男人可以給自己和家族帶來至高無上的榮耀,那麼後宮的女人們都是爭破了頭也要獲得恩寵。面對眾多女人的邀寵,即使是皇帝也吃不消。這樣長期以往,身體怎不虧空?


盤點了古代皇帝短壽的四個因素,我們可以發現不是有權有勢,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就能獲得長久。人的壽命是否長久還要看一個人的心態,切記過猶不及,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養生的王道。


梓陌說遊戲


如果說中國古代哪個職業最具有吸引力,毫無疑問是皇帝;如果問古人最羨慕哪個職業,毫無疑問也是皇帝;如果說古代哪個職業壓力最大,應該還是皇帝;如果說哪個職業平均壽命較短,皇帝也絕對可以名列前茅。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自稱始皇帝開始,到1912年宣統皇帝退位,皇帝在中國存在了2132年。中國古代大大小小王朝一共出現了422位皇帝。如果再加上一些不被歷史承認的皇帝,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皇帝則更多,比如袁世凱自稱了83天皇帝。



皇帝在古代也被稱為是“萬歲爺”,上朝的是文武百官也要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皇帝自然希望自己能夠萬歲,實際上皇帝的平均壽命卻不長。中國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不到40歲。壽命超過80歲的皇帝只有6位,70歲到79歲的皇帝只有12位,60歲到70歲的皇帝只有38位,50歲到60歲的皇帝有60位,40歲到49歲的皇帝有55位,30歲到39歲的皇帝有62位,20歲到29歲的皇帝有50位,10歲到19歲的皇帝有28位,10歲以下的皇帝有7位。從這一組數據來看,古代皇帝的壽命確實不長。古代皇帝享受的是最好的待遇,吃最好的食物,有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品,為什麼皇帝的壽命卻不長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們說古代皇帝的壽命比較短,也是以現代人角度來看。之所以有資料顯示皇帝的壽命比較短,也主要是因為皇帝的壽命有記載。如果普通老百姓的壽命也有文字記載的話,說不定不少職業的壽命並沒有皇帝長。古代的醫療條件相對比較落後,許多在現代看來不是難題的疾病在古代卻可以要人命。比如肺結核在現代醫療看來只是一般疾病,在古代卻是不治之症,不少皇帝死於肺結核。有人認為漢景帝死於肺結核,咸豐帝也是死於肺結核。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建國之前,我國平均壽命只有35歲。當時已經到了1940年代,我國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就可想而知了。我國古代皇帝的壽命為39歲多,已經超過了平均壽命。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古代皇帝的壽命並不短。我們之所以認為皇帝的壽命不長,一方面是以我們現代的視角看,另一方面是因為皇帝這麼好的條件本應該可以活得更長。這些皇帝之所以沒有活到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符合的壽命主要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皇帝在古代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有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說古代政治家喜歡兩樣,一樣是權力,一樣是女人。成為皇帝也就基本上意味著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那麼皇帝也希望自己可以擁有更多的女人。只要皇帝願意,他可以娶到任何他想取到的女人。即使皇帝不主動尋找女人,根據制度也會有相應的選妃制度幫他選擇女人。皇宮中有名分的妃子可能不是特別多,但是皇宮裡面的宮女都可以是皇帝的女人,只要皇帝願意她們時刻都要準備獻身。中國古代不好色的皇帝有沒有呢?確實也有,只不過比較少而已。古代保持一夫一妻的皇帝可能就只有明孝宗了,光緒皇帝三個妃子已經算比較少。東漢的漢桓帝后宮竟然多達五六千人。宋度宗可以稱為中國古代最好色的皇帝之一,他曾經創造了第二天30多名后妃前去謝恩的記錄。這還只是皇帝好色方面的縱慾過度。皇帝在其他方面縱慾也絲毫不弱。有色往往就會有酒,古代許多皇帝也都是酒鬼,沉迷於女色的同時也沉迷美酒。最終酒與色逐漸腐蝕了皇帝們的身體,逐漸消磨了皇帝的壽命。除了酒色之外,有的皇帝還會暴飲暴食,熬夜玩樂等。這些也都是不少皇帝早死的原因。



有多大權力就會承受多大壓力。古代壓力最大的職業應該也是皇帝。古代皇帝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縱慾過度,但是所有皇帝無一例外都要承受巨大壓力。無論天下有多少人,天下只有一個皇帝,最終也只有一個皇帝能活下來。天下人誰不羨慕皇帝這個職業,又有誰不想當皇帝。古代帝王在當皇子的時候要承受來自於其他皇子競爭的壓力,還有來自時任皇帝的壓力。皇子在巨大壓力下終於登上了皇帝寶座,還需要面臨更大壓力。皇帝要擔心其他皇子覬覦自己皇位,擔心手下文武大臣覬覦自己皇位,擔任敵對勢力覬覦自己的皇位。皇帝由於自己的權勢太高,還要擔心別人陷害自己,還要擔心自己的壽命不夠長。皇帝吃飯的時候,需要手下人先吃自己才能吃;皇帝臨幸妃子的時候也有人在外面守著,甚至還要記錄在冊;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一群人跟著,絲毫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不少皇帝有可能一輩子都要在皇宮裡面待著。時間一長,也會給皇帝帶來無形的壓力。皇帝也是人,他們長時間承受巨大壓力,也會導致神經衰弱,也會精神崩潰。長時間的精神壓力,也會侵蝕人的身體,也會無形中侵蝕人的壽命。現在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要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男性承擔的壓力比女性更大,而且不像女生那樣善於宣洩自己的情緒。皇帝本來就承受巨大壓力,他們又沒有宣洩的方法。如果皇帝對大臣說出自己的心理壓力,可能大臣只會說:微臣罪該萬死,皇上保重龍體。各種壓力彙集到皇帝身上,皇帝沒有合適的宣洩窗口,各種壓力最終會壓垮皇帝。



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一家公司因為提出了“九九六”的工作制度,結果引起了熱議。如果皇帝可以實行“九九六”制度的話,皇帝會開心得要死。皇帝應該是古代最辛苦的職業。一家企業再忙能有多少事情,加班加的再多也會有假期。一國家得有多少事情,所有大事情幾乎都要皇帝過目。皇帝一年也沒有那麼假期,更沒有雙休日。從登上皇帝寶座那一刻起,也就選擇繁重的工作。古代社會沒有人比皇帝的工作任務更加繁重。著名的勤政皇帝雍正,簡直是用生命在工作。雍正當了十三年皇帝,每年的假期也就是自己的生日。每天工作時間在十幾個小時,真正做到朝五晚零,全年無休。雍正皇帝僅批註奏摺的字數就達到了一千多萬字。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曾經說:“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朱元璋做到了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當然像朱元璋和雍正這樣的皇帝並不多,其他皇帝的工作量也不比他們小多少。皇帝從登基到死亡都要承擔如此繁重的工作。再加上各方面的壓力,不猝死就不錯了,還奢望什麼長壽呢?



皇帝是古代最有令人羨慕的職業,也是最危險的職業。古代422位皇帝中,非正常死亡的皇帝達到了44%左右。在古代,應該沒有哪個職業的非常死亡率會超過皇帝吧。即使算上現代,應該也沒有這麼危險的職業,除了韓國總統之外。一些統一大王朝也會有不少皇帝死於非命。比如西漢的前少帝和後少帝,唐朝唐憲宗等人。亂世小政權的皇帝,更是隨時都有能面臨被殺的危險。一旦發生改朝換代,末代皇帝的位置就會變得非常尷尬,也變得非常危險,這類皇帝非常容易非正常死亡。由於大量非正常死亡皇帝,自然會拉低皇帝的整體壽命。如果這些皇帝都是正常死亡的話,皇帝的平均壽命會提高不少。



我們閱讀歷史的會發現這個一個現象:一個朝代建立之初,皇帝的生育能力相對較強,皇帝的壽命也相對較長;王朝末期,皇帝的生育能力直線下降,而且壽命也相對較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覺得基因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古代皇帝要統治一個國家需要依靠相應的利益團體,需要拉攏集團內部成員,集團內部也需要加強聯繫。政治聯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皇帝選擇妃子會優先選擇能夠給自己提供幫助的女人,選擇她們身後的家族,這些利益大家族內部也相互通婚。久而久之,這些利益大家族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多多多少都有一些關係。這些人的基因會比較相近,最終可能會導致生下來的孩子基因不是特別好,從而導致壽命不是太長。有些皇子或者皇帝還是近親結婚的結果,這樣的婚姻生下來的皇子更會出現各種問題。久而久之,皇族的基因會越來越差,皇帝的命越來越短,皇帝越來越生不出孩子。

關注依稀說史,依稀帶您一起領略歷史的風采!


依稀說史


1.因為皇帝是高危職業 ,死於非命的機率很大,比如說皇室成員之間爭權奪利;亂臣賊子把持朝政,隨意廢立天子;亂世之中改朝換代。

2.勤政的皇帝工作壓力大,積勞成疾,造成因病而死;

3.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比如說經常酗酒過度,荒淫無道,縱慾過度。


烈火柔魂ZL


古代皇帝短命嗎?

古代皇帝並不短命,根據歷史統計,一說四百多位皇帝,一說五百多位皇帝。年齡最大的,是康熙皇帝89歲,年齡最小的只有一兩歲。平均年齡40歲左右,比古代中國人平均年齡30歲,還大10歲了。

古代相當部分的皇帝是短命的。短命的原因如下幾個方面的。

一是藥石,幾個千古一帝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及雍正都想長生不老,吃仙藥、補藥中毒而死。如李世民吃印度僧人造藥而死。

一是女人,一個皇帝有著絕對交配權,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宮中女人幾百幾千甚至上萬。絕色佳人眾多。晉武帝宮中一萬女人。漢元帝被趙氏姐妹炸的燈幹油盡。

一是被殺。內鬥外鬥被殺。漢之前後少帝被殺。各朝代亡國時被殺。權臣後黨篡權殺害皇帝,使皇帝早死。漢惠帝明惠帝清順治同治都20多歲而亡。

一是得病。儘管每個朝代都有御醫太醫,但古代醫療水平在差,許多病根本治不了。得了重病絕症,皇帝老子與庶民一樣毫無辦法。秦始皇可能就是感冒高燒,病死沙丘。

一是勞累。皇帝日理萬機,內憂外患,有的獨斷專行,從不放權。有宰相丞相的又用又防,沒有的什麼事都自己扛。據歷史秦始皇崇禎雍正都是非常勤政日夜操勞。


東方史證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所說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那麼,古代皇帝為何短命?

1.虎視眈眈。

皇帝擁有的權力、榮譽、榮華富貴、眾多美女都讓每一個有野心的人虎視耽耽,他們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利用一切可能成功的機會來結束皇帝的生命,讓自己坐上皇帝的位子。

2.政務繁忙。

當皇帝很累,經常要批閱很多奏摺,瞭解各地方的情況。勤政愛民的皇帝通常憂國憂民,愛民如子。



3.房事頻繁。

後宮嬪妃宮女眾多,過度淫慾對身體有害,導致壽命減短。

4.時時提防,處處擔憂。

皇帝位高權重 ,站得越高就越怕摔得越深,手裡握著玉璽也怕別人搶走,御權之術玩的就是心智,官員是跟皇帝一個人鬥,皇帝是跟所有官員鬥心智,時刻提防有人加害他。開國皇帝登基後,基本上,都會一陣大屠殺,殺死一些有功勞的大功臣,殺一儆百,害怕功臣功高蓋主,自己的繼承人駕馭不了。



5.醫療水平落後。

皇帝得了重病沒法醫,如肺結核,水痘……

6.追求長生不老。

歷史上的皇帝到了暮年,沒有不追求長生不老的。如:秦始皇、漢武帝劉徹、隋煬帝楊、唐太宗李世民、唐宗李純、唐穆宗李恆、以及明世宗朱厚欣朝歷代的許多皇帝都是長生不老藥的鐵粉。丹藥主要成分都含有水銀,五石散成分的藥材,還有金、銀等重金屬,所用材料五花八門。有不少皇帝因服用丹藥導致慢性中毒而活的很短,有的活活被毒死。



【小編寄語:我是心恬澹,喜歡我的小夥伴,關注加留言,大家一起探討歷史的真相。】


心恬澹


皇帝一個多麼尊貴的存在,天下共主,據不完全統計,自秦始皇稱帝開始,歷史上大概有五百多位皇帝,可惜這些皇帝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命。

據考證,最長壽的就算乾隆了,活了八十多歲,其餘的平均壽命就只有39歲。

那麼是什麼導致皇帝壽命如此短呢,愚人以為有以下幾點:

其一:古時生活條件使然。在古時生活條件低下,加上又有近親結婚等陋習,導致人們普遍壽命偏短,雖然貴為天子,也不能免俗。

其二:謀朝篡位。這樣的例子在古代太常見了,同室操戈,權臣不軌,大大增加了皇帝西去的概率。

其三:疾病纏身。在古代隨便一個一個頭疼腦熱的可能就折騰人十天個把月的還好不了,很多都是因為一點小病就留下隱患,一個不注意就西去了。如果再遇上點疑難雜症,那就真是完了,例如天花、風疾(中風)、肺結核等。很多皇帝便是死於這些疾病。還有些沉迷仙術,吃丹藥給吃死。

其四、欲無止盡。俗話說世間唯美女與美食不可辜負。作為天下權利最大的人,享不盡的山珍海味,數不完的美女嬌娥。一個把持不住就沉淪在這種物慾中,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啊。

其五、操勞過度。別看皇帝坐擁天下,事兒還是挺多的,除了處理公務還擔心屬下各種隱瞞不盡心,也是挺累的有木有。讓我最遺憾的就是柴榮啊,一代英主,凡事事必躬親,生生把自己給累死。

所以不要羨慕家財萬貫的,不要羨慕位高權重的,不要羨慕人家女朋友很多很漂亮的,因為古代的皇帝都是前車之鑑哪,平平安安有一個好的身體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