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中山市委辦公室扶貧幹部黎國強:“我對兒子說,你以後會為老爸驕傲的”

中山市委辦公室扶貧幹部黎國強:“我對兒子說,你以後會為老爸驕傲的”

■黎國強和扶貧隊十分重視桂村的教育問題 , 他們多方引進社會資源 , 改善桂村小學的軟件和硬件。桂村小學面對馬路 , 在扶貧隊的努力下 , 愛心企業捐建了欄杆扶手 , 孩子們更安全了。

中山市委办公室扶贫干部黎国强:“我对儿子说,你以后会为老爸骄傲的”

■百香果也是桂村的農業產業 , 颱風 " 山竹 " 來襲時 , 黎國強帶領扶貧隊和村幹部 , 搶救了 5000 多公斤的百香果。

中山市委办公室扶贫干部黎国强:“我对儿子说,你以后会为老爸骄傲的”

■膠花廠進了桂村 , 貧困戶和村民可以靈活就業 , 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中山市委办公室扶贫干部黎国强:“我对儿子说,你以后会为老爸骄傲的”

■貧困戶脫貧不成問題 , 但為了讓貧困戶生活得更好 , 黎國強和扶貧隊員總在想著新項目、新點子。

" 他是組織派來桂村的第三個隊長 , 他一來 , 桂村的扶貧工作局面就打開了。" 新快報記者一行見到黎國強時 , 封開縣委常委、中山市審計局副局長、中山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駐封開縣德慶縣工作組組長馮欣榮這樣介紹他。

黎國強 , 中山市委辦公室聯合扶貧工作組駐桂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兼隊長 ,2017 年 11 月來到肇慶市德慶縣鳳村鎮桂村。他帶頭在示範田裡勞動 ; 他建起了肇慶市德慶縣的首個扶貧車間 ; 他主導的第二個扶貧車間輻射了整個德慶縣 …… 在他的推動下 , 桂村的貧困戶人均收入從 2016 年 3180 元提高到 2019 年 13000 多元 ,2019 年正式摘除省定貧困村帽子。

2019 年 , 扶貧幹部輪換 , 他選擇留下來 , 繼續深入開展脫貧攻堅。" 家人都支持我的工作 , 但我對他們也有愧疚。" 黎國強說 ," 我對兒子說過 , 你以後會為老爸驕傲的。"

■採寫 : 新快報記者 方軼

■圖片 : 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 組織信任我 , 我就要全心全意把事做好 "

2017 年 11 月 1 日 , 黎國強對這個上任的日子印象深刻 ," 因為組織上找到我時 , 我爸爸剛做了胃癌手術 , 而我媽媽做完腦血管瘤手術也還不到一年 , 都需要護理 , 每月要去醫院做複查 , 家裡事情比較多。" 黎國強說 ," 組織培養我 , 信任我 , 家裡人也都非常贊同 , 我就要全心全意去把扶貧工作做好。"

" 上一輪工作遇到了阻力 , 黎國強一來 , 就把局面打開了。" 工作組組長馮欣榮說。

工作局面如何打開 ? 黎國強有想法 , 先從強處下手。" 桂村有農業種植的傳統 , 村民也熟悉 , 所以我們先做強兩個農業項目 , 一個是 100 畝的桂香米種植示範基地 , 一個是 25 畝的果蔬種植示範基地。"

桂村很多村民家裡都有種植水稻 , 但面積小 , 品種也不是太好 , 黎國強帶領扶貧隊 , 一邊引入優良品種桂香米 , 一邊統籌流轉農民的土地 , 建立種植示範基地。

" 一開始 , 一些貧困戶還有等、靠、要的思想 , 請他們來幫忙做事 , 他們會故意拖延時間 , 因為按時長收費嘛 , 這一度導致項目進展不順利。" 黎國強說 ," 我就帶領扶貧隊員和村幹部一起幹 , 田間管理、搞收成、做銷售 …… 身體力行 ; 另外 , 把有種植經驗的農業大戶培養成致富帶頭人 , 給群眾做榜樣。"

扶貧隊親力親為 , 村幹部帶動起來了 , 群眾和貧困戶看在眼裡 , 不信任和小心思也漸漸消失 , 紛紛加入示範基地。" 計劃 100 畝的桂香米示範基地 , 粗略估算現在都達到 150 畝了。" 黎國強笑著說。

打破本位主義 , 他主導的扶貧車間輻射全縣

為了儘快融入扶貧工作 , 黎國強做了很多功課 , 多方瞭解各地的扶貧經驗和案例後 , 結合桂村實際 , 他萌生了在桂村開建 " 扶貧車間 " 的想法 ," 農業項目能夠促增收 , 但效果不理想 , 而且要看天吃飯 , 我們希望給貧困戶和村民創造旱澇保收的就業機會。"

當時 , 扶貧車間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 , 但德慶縣還沒有。" 我們面臨的問題有很多 , 比如 , 扶貧資金不是直接投放到貧困戶身上 , 可能會產生一些後續的資金使用問題。" 黎國強說 ," 上級領導和我們一起研究 , 鼓勵我們把扶貧車間落地。"

經過黎國強考察 , 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建弘塑料製品廠符合各方面要求 , 建弘方面來人考察後 , 提出廠房要達到 700 平方米 , 企業才能達到盈利條件。經過多番努力 , 扶貧隊盤活了村裡的一個砂糖橘倉庫 ,2018 年 4 月 , 德慶縣第一個扶貧車間在桂村正式投產。此時 , 距黎國強上任才僅僅 5 個月。到 2019 年 4 月 , 一年時間 , 這個扶貧車間就發出工資 60 萬元。廠內就業 50 人 , 包括貧困戶 2 戶 , 外發貨加工 81 戶 , 包括貧困戶 5 戶。

首個扶貧車間效益好 , 村民和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能靈活就業 , 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 產業項目的甜頭讓黎國強堅定了走扶貧車間的路子。黎國強說 :" 扶貧車間是帶不走的扶貧隊 , 只要企業運營下去 , 貧困戶和村民就會有穩定收入。"

2019 年 , 他又主導引進中山民眾鎮的大企業富成工藝品膠花廠落戶鳳村鎮圩鎮。為何不是落戶桂村 ?" 桂村用地指標不足 , 如果不支持 , 企業就會走。" 黎國強說 ," 我們要打破本位主義 , 企業可以解決大量貧困戶就業 , 哪怕不是落戶桂村 , 也能振興鄉村經濟。"

黎國強帶著扶貧隊 , 積極協調鎮主要領導 , 多方出力 ,2019 年 6 月 , 這家專供出口歐美的企業正式投產 , 並且掛上了市委辦扶貧車間的牌子 , 優先招收貧困戶和殘疾人。這家膠花廠計劃投資 2000 萬元 , 佔地近 6000 平方米 , 目前已吸納 150 多人在廠內務工 , 外發貨 100 多戶 , 附近高良、播植、馬圩、九市等鎮的貧困戶也都來打工 , 輻射了整個德慶縣。

" 扶貧讓我很有成就感 , 真正能幫到人 "

扶貧工作是要落實好黨的政策 , 讓貧困戶的收入漲上去 , 生活好起來 , 這其中涉及到的事情方方面面 , 大到發展產業、新建項目、落實醫保 …… 小到貧困戶家裡有人生病、孩子不願上學、學校設施不夠安全 …… 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心 , 這麼多事情恐怕無法兼顧。

貧困戶陸麗華的妻子常年患病臥床 , 他要照顧妻子 , 只能在家種田 , 女兒每月 3000 元的工資大部分也要給媽媽治病。黎國強介紹他們去大醫院檢查後 , 醫生說可以手術。為了解決手術費 , 黎國強和扶貧隊幫他們整理資料在網上發起愛心籌款 , 籌得 3 萬多元。如今 , 陸麗華的妻子不僅可以下地 , 還能做家務 , 他把家裡原來種的 2 畝水稻擴大到了 4 畝 , 加上分紅 , 夫妻倆一年有 3 萬多元的收入。黎國強說 , 他們的車每次從陸麗華門口過 , 華哥在家就一定會跑出來打招呼。" 我聽到車聲就知道是他們 , 他們幫了我這麼多 , 我要熱情對他們嘛。" 華哥笑著說。

" 在扶貧隊工作 , 我是很有成就感的 , 真真正正可以幫到人。哪怕只是微小的工作 , 也要有人來做。我來扶貧兩年多 , 妻子基本是一個人照顧老人和孩子 , 我來扶貧的時候兒子 7 歲 , 現在都 9 歲了。既然都虧欠他們了 , 就不能辜負他們 , 要在工作上做出成績來。" 在黎國強心裡 , 把黨的任務完成好了 , 也是對家人的一份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