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昨天看到一個帖子, 內容是問,從”非典”到如今的“新型肺炎”,你認為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

這個問題的側面其實是在問,哪些野生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

讓小汐不理解的是,中國人為什麼就對食用野生動物如此執念?或者其中一種原因、也是至今仍根深蒂固的迷思,就是認為野生動物能進補而且有食療價值。殊不知就是這樣的思想把自己甚至是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置於試探之中。吃野生動物,其實是一種很冒險的選擇!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其實因著迎合市場需要,很多“野生動物”已經開始飼養化。這些在正規和有保證的環境和飼養方法下長大的動物難道這些還不夠擺滿和填充咱們的餐桌?很無奈是,這些被飼養化了的原野生動物依然不能滿足很多人天生愛吃野味的野心!

因為在熱愛野味的人眼中,只有在野外生長,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下覓食的動物才具有食補功效。或者在他們的思想裡,還臆想著那些動物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吃了哪朵天生雪蓮或野生靈芝,抑或是在野外生長吸收了日月精化,因此特別滋補養生?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其實每一個進食野味的人對於口中這塊肉的安全性一無所知,宰殺野生動物的人對於自己所面對的“危險”一直莫視。非典的教訓驚魂未過,慘痛經歷依然讓人痛心,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為了口腹之愉、為了所謂的“進補”而以身犯險?

可能有人覺得食用野生動物並沒有小汐說得那麼恐慌,但是,現在事實又一次地擺在了面前,又一次的用生命作代價的事實說明了事實真相。疫情還在肆虐,全國人民生命健康在受到威脅,居然還有人在尋找還有哪些野生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售賣和食用野生動物的人,簡直是把自己和別人的生命置於不顧。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兼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專家鍾南山先生接受中央電視訪問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肯定是人傳人,病毒源頭可能來自野生動物,如竹鼠和獾。

武漢肺炎的疫情集中在武漢的兩區城,該兩區有較大的海鮮市場,但實際上也賣野味。鍾南山先生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很大可能是透過野生動物傳染人類。

鍾南山表示,竹鼠活躍於亞熱帶森林、灌叢和竹林中,以竹子為主食。由於竹鼠體型龐大、肉質肥厚、也一直被譽為有食療功效而在野味市場大受歡迎,也越來越多人工養殖戶。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這些都曾是人們眼中不可多得的美食,亦因這樣才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野味飼養戶。記得之前四川廚師王剛也發佈了教授烹調“油寬竹鼠”的視頻,點擊率也很是勁爆~當然,他烹調的竹鼠是養殖的而非野生。但也由此可見,對於還是有不少人喜歡這種食物。

但人有時就是如此奇怪,對於安全保障比較高的飼養型動物的熱愛遠遠不及對於它生長環境和食用安全性一無所知的野生動物。據說一隻飼養的、重量達4公斤的竹鼠售價能達100元人民幣,而一隻野生的竹鼠售價能翻上好幾倍,可見人們就是好野味這一口,無論是為什麼!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雖然沒有100%的證據表明此次疫情是與竹鼠有實捶關係,但讓人不明白的是,人們對於野味的熱愛真的一直執迷不悟。儘管食用野味的風險大於它帶來的益處,儘管冒除的不止食用的人!

致那些還準備再“奮不顧身”去吃野生動物的人,敬請三思!因為無論是哪種野生動物,都有可能是下一個“滅命天使”。

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

小汐今天分享的“吃野生動物,其實是很冒險的選擇!”到這裡,本文純屬個人意見,如有不滿 之處歡迎來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